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Pro/E平台,通过参数化方法建立了某双圆弧齿轮的三维几何模型,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其进行了网格划分。对双圆弧齿轮进行静力学分析,获得了该双圆弧齿轮的弯曲应力应变图,由模态分析得到齿轮的各阶振型图,由瞬态分析得到齿轮某一节点的位移图。这些分析结果真实地反映了齿轮的受力及变形情况,有利于齿轮传动技术的完善与提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齿轮设计的准确性,结合UG软件参数化建模功能,建立齿轮传动三维实体模型。利用ADAMS软件对齿轮传动系统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在高速传动中施加实际传动载荷,得到了齿轮传动系统的振动频率范围和高频率点。通过ANSYS Workbench软件对齿轮传动系统和单一齿轮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得到齿轮传动系统和齿轮模型的固有频率和振型,通过与动力学分析得到的频率进行对比,验证了齿轮传动系统的设计准确性,从而为今后齿轮的传动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持,并为传动过程中的故障分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齿轮传动系统是机械传动中应用最广泛的传动机构,其工作性能对整个设备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避免齿轮系统在啮合过程中的振动,对其进行了动态特性仿真分析。以某型机床的直齿轮系统为例,首先通过采用SolidWorks2008软件对该齿轮系统进行参数化设计并建立其三维实体模型;然后将建立好的参数化模型导入到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并获得该齿轮系统的前6阶固有频率和振型。该模态仿真分析结果为齿轮系统的动态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机械传动》2016,(2):146-149
基于Pro/E完成双圆弧齿轮传动的三维参数化建模,结合双圆弧齿轮啮合传动的重合度因素,在ANSYS Workbench 14.5中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及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得到了轮齿在一个啮合周期里接触线上的接触变形的变化情况,分析了齿廓半径差Δρ、螺旋角β与齿轮接触应力的关系,对双圆弧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基于齿廓法线法在三维建模软件Pro/E中建立了不同阶数的蜗线齿轮的几何模型,并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建立各蜗线齿轮的有限元模型。分别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并得到其前七阶固有频率和振型图,提取齿轮的各阶模态振型图进行分析并分析蜗线齿轮的基本振型,讨论不同齿轮阶数与模数下各模态固有频率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原因。该模态分析为选择蜗线齿轮的设计参数提供了参考依据,为该齿轮传动系统的振动特性分析、振动故障诊断与预报以及齿轮的动力学特性分析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GS710型减速器作为动力传动装置,在高速、重载的工作环境中广泛使用。GS710减速器的箱体用于支持双联齿轮传动统,需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良好的动态性能。采用UG软件建立GS710型减速器箱体的三维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进行静力学的及模态分析,获得了额定工况下箱体的应力状况及模态特性,仿真分析结果为减速器箱体及整机优化设计提供良好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ZJ17重要部件劈刀传动齿轮进行动力学分析,利用三维CAD软件Creo建立齿轮实体模型,然后将其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模态分析,获得齿轮的动力学特性。求解得到齿轮在约束状态下前10阶固有频率和振型,并加以研究。计算分析结果为齿轮的结构设计与优化以及工作转速的选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首先运用PRO/E软件完成了斜齿轮传动的三维造型,然后在ADAMS中实现了斜齿轮传动的动力学仿真,得到了斜齿轮传动的啮合力、转矩等参数特性曲线。之后,将PRO/E中建立的斜齿轮传动模型导入到ANSYS中,将ADAMS系统仿真得到的最大载荷作为边界条件,对斜齿轮进行了齿面接触应力的有限元分析。将有限元仿真结果与赫兹公式计算值相比较,误差较小,验证了本文所论述的计算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圆弧齿线圆柱齿轮是一种新型的齿轮传动,能够解决现有渐开线齿轮传动存在的不足。采用有限元方法对不同刀具半径和模数的圆弧齿线圆柱齿轮的动态特性进行研究,以揭示其对其动态特性的影响。在UG中建立了这种齿轮的精确三维模型,并将其导入Workbench分析软件中对这种新型齿轮进行模态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其各阶固有频率呈降低趋势;刀具半径对其动态特性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沙漠草方格铺设车铺草速度与履带前进速度相匹配,设计一种满足铺设车工作要求的传动系统。采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该传动系统的三维模型,对该传动系统的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分别进行计算,得到各部件结构设计参数。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该传动系统主要零件驱动链轮进行静力学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链轮的最大变形量和最大应力均在材料允许范围内,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使用ANSYS Workbench建立了少齿差行星减速器的参数化接触模型。对少齿差行星减速器进行静力学接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少齿差行星齿轮在传动过程中齿对存在弹性变形,从而出现多齿弹性啮合现象;并得到了在不同转矩下,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的实际接触齿对数及各齿间载荷分配规律;分析计算结果为提高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的承载能力、齿轮几何参数的优化设计及零部件的强度分析具有重大意义。进行少齿差齿轮传动的多齿弹性啮合效应的研究,对齿轮传动的承载能力的估算,降低制造成本,减小整机和齿轮尺寸,也有很重要的意义。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少齿差行星减速器进行分析得到了减速器传动过程中的实际接触齿对数及各齿间载荷分配。  相似文献   

12.
以风力发电机齿轮传动为研究对象,借助理论和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传动过程中齿轮接触应力规律及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利用ANSYS中的APDL语言编写了齿轮参数化建模程序,并建立了齿轮三维实体模型;通过解决网格划分、材料属性和接触对建立等关键技术,建立了齿轮啮合力学模型;通过设置控制节点,施加转速和扭矩,实现了齿轮的非线性动态啮合过程模拟;最后,对齿轮进行模态分析,获得了其固有频率和振型,为齿轮的动态设计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某麦弗逊悬架参数,建立悬架系统的三维模型。利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悬架进行了三种工况下的静力学分析,得出悬架的强度和刚度特性,并对悬架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模态分析,将计算得到的悬架固有频率与汽车受到的其他激励频率进行对比,评价该悬架是否具有避开与车辆其他系统产生共振区域的性能,为今后的悬架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结构动力学特性仿真分析中,精确的有限元模态模型至关重要。作为行星齿轮传动的关键部件,内齿圈的振动特性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安全和传递效率。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内齿圈参数化模型,采用循环对称模型及全六面体网格进行有限元自由模态分析,在尽量小的计算规模下获得尽可能精确的仿真模型,并与无预紧力自由试验模态对比,结果表明低阶固有频率的最大相对误差仅为3.02%,振型基本吻合,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为后续齿圈柔性分析及工作过程中的故障诊断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齿轮的固有振动特性,运用Pro/E软件建立了直齿圆柱齿轮的参数化模型,通过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的无缝接口将其导入进行模态分析,得出齿轮的固有频率和主振型。通过模态分析可知,在齿轮结构设计中,应避开系统的固有频率,从而避免齿轮在工作中发生共振而使传动系统产生故障,同时模态分析也为齿轮其他动力学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非对称渐开线直齿轮的弯曲应力进行有限元分析。基于Pro/ENGINEER软件建立了非对称渐开线直齿轮的参数化模型,并通过ANSYS软件建立齿轮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有限元模型的应力分析,得到了非对称/对称渐开线直齿轮在不同啮合点处的位移和应力分布。不同参数条件下的结果表明:适当的增大工作侧压力角对于提高齿轮的传动性能是非常有利的。  相似文献   

17.
针对并联行星轮系自动变速器的结构特点设计出行星轮系,利用三维建模软件Pro/E建立行星轮系模型,并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所设计的行星齿轮系进行模态有限元分析,从而可以得出行星轮系的固有频率以及振型,为并联行星轮系自动变速器传动性能的优化提供重要的模态参数,同时也为结构的改进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根据静力学基本原理建立非圆齿轮传动静力学模型,推导非圆齿轮静力学参数计算公式;根据齿轮系统动力学,采用虚拟仿真技术建立非圆齿轮传动的动力学虚拟模型;针对椭圆形齿轮传动改进静力学参数与动力学虚拟仿真实验,并将计算结果与仿真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虚拟仿真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抛物线齿轮齿廓接触为凹凸接触,齿廓线啮合紧密,齿根厚度较大,具有良好的承载性能。针对抛物线齿轮设计存在的计算复杂、效率较低等问题,在ANSYS软件中采用APDL参数化语言编写命令流文件,实现了抛物线齿轮三维模型的参数化设计。该方法可以通过修改特征参数来修改整个模型,提高了建模效率,并为抛物线齿轮的静力学分析、模态分析以及非线性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20.
当渐开线斜齿轮作零节径的轴对称横向弯曲振动时得到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对于超声振动系统是最理想的。首先通过APDL语言构建了斜齿轮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然后对斜齿轮进行了模态分析。通过VB和APDL实现了斜齿轮一阶频率的参数化提取,将有限元分析得到的谐振频率与实验得到的谐振频率比较,得到了基本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