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粘接》2013,(4):15-15
曾听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位服装店老板收了两个徒弟。大徒弟聪明能干,师傅教的一点就通、一看就会,很快掌握了裁剪、缝纫等全套技术;小徒弟心灵手巧,但有点不安分,常常对服装设计提出一些奇思异想,弄得师傅哭笑不得。几年后两个徒弟都出师了,大徒弟自己开了个服装店,小徒弟则去了大城市打工,一直没有音讯。又过了若干年,大徒弟的手艺超过了师傅,成了小有名气的服装师傅,服装店生意也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2.
上大学之前,我在荣宝斋做木版水印工作。我的师傅是木版水印权威专家王玉良大师,他不但技艺好,对我们的要求也特别高。当时我们是8点上班,但师傅说得早来半个小时。来干什么呢?摆工具、理材料……做好所有当天的准备。这样一到8点,就可以开始工作。师傅平时不苟言笑,但只要一开口,就能点准我们的不足和毛病,所以我们6个徒弟都很小心谨慎。师傅对自己的要求就更严格了。我记忆最深刻的是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的打版情景。  相似文献   

3.
1957年我14岁被分配在当时国营景德镇艺术瓷厂的前身陶瓷工艺术社老艺人周湘浦名下学徒.那时周先生已经是62岁高龄了.说来也巧,我们的"属相"同属羊,不过他大我4轮.我的父亲也属羊,大我2轮.这样悬殊的年龄结构真好象祖孙三代,所以我特别尊敬他.他也象对待自己的子孙一样关怀备至.直到1966年那场"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迫使他丢下画笔离开了工厂.我们师徒关系一直都很亲密,只要翻开当年的景德镇报便可以得到佐证(那时景德镇经常登我们师徒的事).我们相处整整十年,的确不易.据老人回忆说,他有四个儿子学他仅一人,却又英年早逝.而后来虽也陆陆续续带过三、四个徒弟,终因受不了这样精密的工艺操作而纷纷改行离他而去.老人在带徒弟问题上确有点恢心了.  相似文献   

4.
白石老人在晚年的自传里回忆,早年他做木匠徒弟的时候,一开始感觉很好,因为木匠这种职业,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在乡村里,也算是能人才能干的职业,所以很是荣耀了一阵子。一天,师傅带着他背着木匠家什走道儿,迎面碰到一路人,同样背着木匠家什,师傅立刻躲到路边,恭恭敬敬地看着人家过去。这件事让他感觉很没面子。师傅告诉他,  相似文献   

5.
白石老人在晚年的自传里回忆,早年他做木匠徒弟的时候,一开始感觉很好,因为木匠这种职业,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在乡村里,也算是能人才能干的职业,所以很是荣耀了一阵子。一天,师傅带着他背着木匠家什走道儿,迎面碰到一路人,同样背着木匠家什,师傅立刻躲到路边,恭恭敬敬地看着人家过去。这件事让他感觉很没面子。师傅告诉他,  相似文献   

6.
行业动态     
《陶瓷》2012,(4):63-73
景德镇博大陶瓷注重提高员工幸福感本刊讯近日,笔者从景德镇博大陶瓷公司了解到,该公司一直视员工的利益和幸福感为企业发展的推动力。公司董事长高松明说":幸福不是一个静止的目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博大公司配备了专车接送员工上下班;自办食堂,改善员工伙食等,这在景德镇民营陶瓷企业中是很少有人做到的。  相似文献   

7.
正"穷春夏秋冬之嬗变,图川流峰岳之精神。"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邱含喜山悦水,常以山水作为其瓷画创作的母题。他登高探源,归于胸臆"意象山水"的图式,流泄于"问道渔樵处"。"桃月江南荐樱笋,鵁鶄鸂鶒回塘静。"恰适阳春三月,我们乘兴访问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邱含先生。清茶一壶,香茗数杯,话入主题。闲聊中我们了解到,邱含祖籍是赣域临川人,他则是1961年三月出生于景德镇。江南绮丽风光,使他从小就与山山水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十五岁时,他进入景德镇艺术瓷厂,师从于粉彩山水瓷画名家洪木生(洪滨)门下。学徒期间,他曾随同师傅在皖  相似文献   

8.
景德镇华艺拍卖有限公司是中国唯一一家立足于瓷都景德镇,面向国际化发展,以经营陶瓷艺术品拍卖为主的专业拍卖公司。公司首场拍卖推出"中国风"概念,即以"中国学院派艺术陶瓷"为征集主线,学院派是艺术创作的主力军,引领着陶瓷艺术发展的风向,现面向全国征集学  相似文献   

9.
幸福瓶     
2009年国庆,我在江西景德镇做了一个青瓷的瓶。初起,在那女师傅的摊子上,琳琅满目的样品,让我一时无法确定到底做个什么好。看出我的犹疑,女师傅说,就做个瓶吧。  相似文献   

10.
刘新元 《景德镇陶瓷》2010,(2):F0002-F0002,I0001-I0003,F0003,F0004
<正>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杨曙华是当今景德镇陶瓷画坛上受人注目的一位瓷画家。他不是靠新闻媒介的宣传和"包装",而是靠他的创作成果出名。他数十年来通过勤奋的劳动和默默无闻和探索,使自己的作品不断完善,使自己的个性风格不断强化,从而在当今陶瓷美术界逐步树立起自己的形象,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相似文献   

11.
正九月十一日上午,故宫博物院原常务副院长、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李季应邀来到我市,为故宫讲坛走进景德镇作专题讲座。在讲座结束之后,李季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就如何看待近年来景德镇的发展以及景德镇和故宫之间的交流合作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说:“故宫不与景德镇合作,还能与谁合作?”景德镇是闻名世界的千年瓷都,千年窑火不熄,历史积淀与文化底蕴深厚。李季对我市独特的历史文化十分赞赏。他对记者说:  相似文献   

12.
《陶瓷研究》2005,20(4):F0004-F0004
景德镇东方好友陶瓷有限公司是以设计制作经营景德镇陶瓷的股份制公司。该公司充分利用坐落于北京王府井大街上的北京东方好友景德镇陶瓷城的环境优势及品牌影响,依托景德镇在日用陶瓷,艺术瓷的开发,  相似文献   

13.
《景德镇陶瓷》2012,(1):152
踏平坎坷成大道,陶瓷人生展宏图,做一个对得起"景德镇"的人、让心画好活好每一天景德镇女陶艺家协会最年青的余果说:看过我画瓷器的人都说我画得好,其实好不好我自己最清楚,一般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相似文献   

14.
<正>有人说"景德镇"是因瓷而生的一座城市,更有人说"景德镇"是因瓷而得"名"的一座名城,瓷器(中国CHINA),它不仅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同时也是人人都爱不释手的造物。景德镇人不仅爱瓷,而且还非常懂瓷,读懂了它内在的含义。所以,景德镇人不仅生产制作出又多又好的日用瓷、工业瓷、陈设瓷,而且还将陶瓷制作成漂亮的瓷灯柱、美  相似文献   

15.
<正>"给我影响最大的是在广州佛山参加的一个比赛获得银奖,那次比赛聚集全国各个瓷区的精品,根本没有敢想象能够拿到这个奖,评完后很激动,算是对自己这么多年绘画的一个认可,同时也感觉到自己欠缺很多,获奖也是一种学习的途径,在艺术瓷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开放式学习"王玉岭曾这样说,的确他也是这样做的。从河北唐山到江西景德镇再到湖南醴陵,从骨瓷到青花粉彩再到釉下五彩,他奔波于各大艺术瓷产区,与当地的陶瓷工作者交流与探讨,朋友曾一度戏谑他为"走江湖"的人。王玉岭的艺术人生从未停歇过寂寞的求索,从迷惘到清朗,从山穷水尽到峰回路转,这一切,都来自于他的山水情结。  相似文献   

16.
因为喜欢陶瓷,很多陶艺家会选择长期驻扎在"瓷都"景德镇,其中不乏很多慕名而来的其他行业从业者,聚集在这座有着千年陶瓷文化底蕴的小镇。却也有这么一批同样痴迷陶艺创作,并在景德镇生活有些年头的青年陶艺创作者,他们却更愿意选择离开,去更僻静的村庄,自己建窑烧制,做一个纯粹安静的手艺人,黄学存就是如此。远离景德镇得天独厚的制瓷环境,毅然回到广西老家潜心做柴烧,这中间有着怎样的故事,对于柴烧的认识,是否有他自己独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正>手艺人里有网红吗?他们是如何成长起来的?成名之后,他们如何将知名度变现?你为什么学手艺?你考虑过自己会为学手艺放弃什么吗?把手艺学到手之后,你准备做些什么?宋宫均把玩着自己最新的竹编作品,又开始思索起师傅的3个问题。王师傅说:"竹子不金贵,可贵的是手艺。要挣出一口饭、挣出一片名声,靠的全是竹编人的一双手。"不过,现在还用竹编制品的人早就寥寥无几了,即使他已经把师傅的细丝竹编学到了手,在业内已经  相似文献   

18.
《陶瓷》2011,(3):59
2010年,有一位外地的政府领导率团来潮州考察陶瓷产业,这位领导在考察中听说潮州是中国瓷都,还以为说这话的人弄错了。因为他认为中国瓷都非景德镇莫属,怎么也不会轮到潮州,这说明潮州的"中国瓷都"称号不但知名度不够,而且让一部分人"难以置信"。  相似文献   

19.
正自2004年进入透平公司以来,孙大祥在叶轮焊接岗位上已经坚守14个年头。焊接是集"脏、苦、累"于一身的岗位,但孙大祥始终秉持脚踏实地、认真负责的工作信念,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徒弟真心传授,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勇于创新,默默奉献。在实际工作中,他从不挑肥拣瘦,而是把每一项工作都作为一次学习锻炼的机会,刻苦钻研,不断总结,积极创新,  相似文献   

20.
<正>景德镇是一个具有爱与包容的城市。景德镇的窑神赵慨,竟然是个西晋邯郸人。是他最早把浙江越窑的青瓷技术带到了景德镇,然后结合新平的制瓷技术,开创了景德镇青瓷新时代。大家都知道的唐英,是来自辽宁沈阳人。历代督陶官中,数唐英成绩最大。他把景德镇官窑瓷推向历史的高峰。风火仙师童斌准确地说是乐平人。据史料记载,乐平制瓷技术也早于景德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