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花釉里红又名釉下红,用铜红料在瓷器坯胎上描绘纹饰,然后罩一层透明釉,在1200℃左右的还原焰中一次烧成,铜发红色,又在釉下,故名“釉里红”。纯正的铜红釉色彩华丽、气氛热烈.深受欢迎。但它的陶瓷制作工艺也是相当的复杂。  相似文献   

2.
四、釉里红是我国传统的釉下彩装饰之一,也是釉中彩的鼻祖。它是铜化合物配合一定的原料磨至极细而画在釉下、釉中呈色。据历史有关文献的记载,釉里红开始创作年代可能早在宋朝,并在元及明初多绘制简单的图案花纹。  相似文献   

3.
釉里红是我国的传统釉下装饰之一,它是用铜作着色剂的色料在坯体上描绘各种纹样,然后施透明釉经高温还原气氛烧成,在釉里透出红色的纹样,故称“釉里红”。因烧成合格品很困难,故其产品极为名贵。釉里红有单独装饰的,但大多数与青花结合在一起进行装饰而称“青花釉里红”。其特点既有青花的“幽靓雅致,沉静安定”的特色,又增添了釉里红的浑厚壮丽,丰富  相似文献   

4.
余乐  余国锋 《景德镇陶瓷》2011,(4):I0174-I0175
釉里红瓷器的烧制成功是元代景德镇瓷工的重要发明。釉里红是以铜为呈色剂,首先在胎体上绘制纹饰,罩上透明釉后在高温下烧制而成。铜红对窑室烧成气氛要求十分严格,必须在高温还原焰气氛中才能呈现  相似文献   

5.
提起釉里红景德镇大多数人会想起元代的釉里红。元代景德镇窑烧造釉里红是用铜作着色剂的色料在坯体上描绘各种纹样,然后施透明釉经过高温还原气氛烧成。铜元素在高温下极不稳定,在高温还原焰中铜离子很容易和其他离子发生反应产生另一种物质,在窑炉中火候不到,呈现黑红色或灰红色;火候稍过铜离子便挥发,从釉层中逸出,呈现特有的飞红现象或干脆退色,纹饰不连贯。当时烧柴窑很难控制  相似文献   

6.
浅谈釉里红     
釉里红,历来被人们称为瓷中瑰宝,它以特有的那一抹艳红征服了所有的人。“釉里红”是元代江西景德镇创烧的一种釉下彩绘,它以铜的氧化物为着色剂.高温还原后呈现红色。釉里红与其他瓷器比起来,“釉里红”瓷器的烧制难度极高,对工匠而言更是极大的挑战。由于铜红料甚为敏感,制作过程中无论是底釉成分、铜红料比例或焙烧温度,都必须达到最精...  相似文献   

7.
张雷 《陶瓷研究》2006,21(2):42-42
釉里红是中国古代的釉下彩品种,它和青花瓷器一样,是我国彩绘瓷中璀璨的明珠。釉里红是以铜红料在瓷胎上作画,再罩以透明釉,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这种技术是元代景德镇制瓷业的重要发明。  相似文献   

8.
王采 《陶瓷研究》1996,11(2):65-67
釉里红传统装饰在陶瓷中的运用与创新王采(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景德镇·333001)釉里红装饰是我国的陶瓷传统釉下装饰方法之一,它是以铜为主要着色剂的色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各式纹样,然后施以透明釉经高温在还原气氛中烧成,在釉里透出红色纹样,色彩敦厚,古朴...  相似文献   

9.
釉青花釉里红瓷,属釉下彩瓷,始烧于元代中期的景德镇窑,采用青花(用含氧化钴的矿物质原料为着色剂,在瓷坯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在烧成后呈蓝色)和釉里红(工艺与青花同,但着色剂用的是含氧化铜的矿物质原料,铜在烧成后呈红色)综合装饰技术。清逸典雅的青花与明艳瑰丽的釉里红交织在一起,交相辉映,令人赏心悦目。青花技术在元代已相当成熟,而釉里红则刚刚起步,因此,釉里红的发色是否纯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元代青花釉里红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釉里红,顾名思义是呈现红色,釉里红烧制最佳效果是红中带绿。釉里红工艺和青花瓷几乎万千一样,都是高温一次性烧成的釉下彩瓷器,不同的就是釉里红是用铜红料绘制,青花瓷采用钴料绘制。釉里红表现力强,颜色艳丽喜庆。绘制釉里红有线绘法、拨白法、涂绘法。釉里红也可和青花同时描绘在一件作品上,则称之为"青花釉里红"据现有考古资料发现釉里红出现在元末明代早期,这是根据1979年江西省丰城县发现的青花釉里红瓷器。釉里红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一直延续至今从未间断,当代釉里红和青花釉里红瓷器也是备受欢迎,景德镇当代不少名家也采用釉里红来创作自己的作品。本文就以釉里红与青花釉里红的特征、起源、装饰以及釉里红的发展问题来论述。  相似文献   

11.
<正>釉青花釉里红瓷,属釉下彩瓷,始烧于元代中期的景德镇窑,采用青花(用含氧化钴的矿物质原料为着色剂,在瓷坯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在烧成后呈蓝色)和釉里红(工艺与青花同,但着色剂用的是含氧化铜的矿物质原料,铜在烧成后呈红色)综合装饰技术。清逸典雅的青花与明艳瑰丽的釉里红交织在一起,交相辉映,令人赏心悦目。青花技术在元代已相当成熟,而釉里红则刚刚起步,因此,釉里红的发色是否纯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元代青花釉里红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12.
青花和釉里红都是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的,两者在工艺制作,文饰图案等方面极为相似。青花和釉里红一样同属于釉下彩绘的一种,是以铜矿石炼烧的粉料参入其它的矿石成分在胚胎上绘制图案。  相似文献   

13.
我与釉里红     
正釉里红,自元代始烧以来,在历朝历代皆被称作"瓷中瑰宝",它是指主要使用釉里红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釉里红作为瓷器釉下彩装饰的手法之一,最早烧制于元代。早在元初,这种釉下彩绘工艺就已经为景德镇能工巧匠熟练掌握了,但因釉里红烧制工艺要求极高,元代的釉里红工艺发展非常缓慢。而同时期的青花瓷工艺却早已成熟完备。由此可见,釉里红的制作比起青花更显复杂多变的工艺特征。元代的釉里红在工艺上呈色多样,鲜红的较少,大多色泽发灰,有明显的晕散,也有因温度失控而呈现的"烧飞"  相似文献   

14.
青花瓷是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之一,其青白相映,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的画面永葆亮丽,被称之为"与地球同在的艺术"。而釉里红则是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的釉下彩绘。历代为我国的传统釉下彩装饰之一,其釉下之红色,与青花在陶瓷中交相衬托,使青花釉里红成为陶瓷艺术百花园中一株姹紫嫣红的奇葩。  相似文献   

15.
铜红釉是我国传统的高温红色艺术釉,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日用陶瓷餐饮具。本文通过对主要铜红釉品种钧红、祭红、郎红和釉里红釉层的铜、锡含量进行检测,以及对铜红釉陶瓷餐饮具的铜、锡迁移量以及器形进行研究分析,发现钧红、祭红、郎红可检出铜、锡元素迁移,釉里红未能检出铜、锡元素迁移。结果表明,影响铜、锡元素迁移量的主要因素为釉层中的铜、锡元素含量以及日用陶瓷餐饮具器形的内表面积与容积的比值。  相似文献   

16.
<正>釉下五彩瓷之始釉下彩是彩绘瓷的一种独特的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先用颜色在素坯上绘制纹样,然后罩以透明釉经高温烧成,纹饰隐于釉下,色彩经久不变。景德镇的青花、釉里红和醴陵釉下五彩等都属于釉下彩系列。釉下彩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末三国时期,最初只是简单地褐色点彩,并没有刻意绘饰。真正的釉下彩最早出现在唐代的长沙窑,长沙窑创烧于唐代,因为是在长沙郊区铜官镇首次发现,所以又名"铜官窑"。它代表着中国陶瓷釉下彩装饰的起点,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青花釉里红是元朝时期景德镇的重要釉下彩瓷之一,今天通常见到的青花瓷大多都是元、明、清这三个朝代,但其实早在唐朝时期青花瓷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当时人们更爱使用青瓷和白瓷,青花瓷反而没能广泛普及。相比于唐朝出现的青花瓷,青花釉里红瓷器却出现在数百年之后的元末明初时期,这与釉里红这种工艺的高难度有关,釉里红这种工艺虽然和青花瓷的绘画方法同属釉下彩绘,但由于釉里红所使用的铜红釉料在烧成过程中呈色并不稳定,温度一旦掌握不够,釉里红的色彩就会迅速变化,因此制作难度比青花瓷更高,而使用这种技术的青花釉里红瓷器,烧制的难度只会有增无减。青花釉里红在元朝已经开始烧制,到清晚期烧制,近现代则又开始复烧,当代的青花釉里红与古代有相同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18.
元代瓷器在陶瓷装饰历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景德镇元青花瓷精美成熟让人感叹,元代釉里红伴着元青花瓷放出异样的光采。元釉里红存世量稀少,被发现刊载的仅几十件而已。元釉里红是陶瓷装饰历史上重要发明之一。它为釉下铜红彩绘,烧成难度大,本文仅就个人的视觉角度,试论元代釉里红的一些基木特征。  相似文献   

19.
正陶瓷花鸟画,顾名思义,就是在陶瓷上绘画花鸟,它是陶瓷绘画题材中(人物、山水、花鸟)的一大门类。陶瓷花鸟画的表现形式广泛、内容丰富。其表现形式大致可分为釉上、釉中和釉下彩三类,这其中以釉上彩最为广泛,有粉彩、古彩、新彩、珐琅彩、墨彩、泼彩等,釉下彩以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为主,还有釉上彩釉下彩相结合的斗彩。陶瓷花鸟画虽名为"花鸟"(景德镇俗称"翎毛"),实际上它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除了本意花卉和鸟类之  相似文献   

20.
<正>釉下彩是在未成瓷的生坯或素烧坯上进行彩绘,然后罩透明釉入窑经1300℃以上高温烧成。因色彩在釉层下面,故曰釉下彩。釉下彩包括青花、釉里红、釉下五彩等。本文浅述的是"醴陵釉下五彩",它因其色彩丰富,表现力强、瓷质细腻,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