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伺服驱动器发热量较大、温升过高等问题,将热动力仿真分析结合工程设计经验的技术应用到散热器优化设计中。采用有限体积法数值模型仿真的方法,研究了在自然对流条件下散热器截面形状尺寸对散热效率的影响。通过对比仿真分析的温度场分布图,优选出了散热器最佳设计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仿真分析结合工程设计经验,在同等加工工艺性和经济性等条件下散热器散热效率提高了6.8%,增加了产品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复合补偿驱动直线伺服单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依据动圈电动机的基本原理,研究开发了一种大推力复合补偿驱动的直线伺服单元,其推力常数为82N/A,最大驱动电流为10A,最大推力820N。给出了其基本原理、运动微分方程;介绍了复合补偿驱动磁路和磁路方程。给出了一设计实例和具体的性能参数,由它构成的直线驱动伺服系统,实际已应用于中凸变椭圆活塞CNC车床。  相似文献   

3.
开发交流伺服驱动单元时,抗干扰是要考虑的极为关键的问题。对伺服系统抗干扰的问题进行了粗略的分析,详细阐述了基于DSP TMS320LF2407处理器的交流伺服驱动单元改进措施,并给出软件修改方案和完整的相关电路原理设计方案。在应用中,这些方法和措施能很好地提升伺服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4.
利用MATLAB软件的GUI功能设计了伺服驱动系统仿真软件包,并对系统动态性能进行了分析计算。利用设计的软件包可以简单方便地分析伺服驱动系统的动态性能,用以指导实际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5.
建立基于差分方程的伺服驱动系统控制器数学模型,将控制器的设计和伺服驱动系统的设计融为一体,建立各部分的差分方程,找出系统输入输出在趋于稳定状态时的关系,仿真反求出满足关系的一组控制器差分方程组系数,探索出了数控木工加工中心伺服驱动系统仿真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随着功率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控制原理的进步,以交流伺服电动机为执行电动机的交流伺服驱动具有了可与直流伺服驱动相比拟的特性,从而使得交流伺服电动机固有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交流伺服驱动已成为现代伺服驱动发展的方向。交流伺服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至今,技术日臻成熟,性能不断提高,现已广泛应用于数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电液伺服单元产生非线性的主要原因及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同时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的结论对生产制造电液伺服单元和设计控制器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一种伺服驱动系统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基于MATLAB软件平台对该系统进行了数值仿真与PID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实现高性能的伺服驱动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机械设计过程中,通常需要研究机械设计的可靠性。文章基于响应面法,采用应力-强度干涉模型,结合参数随机分布的特征,对机械法兰结构进行可靠性仿真,验证了基于响应面法的机械可靠设计和仿真方法的适用性,可为机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简要阐述了磁场定向控制理论,运用该理论设计了一款以TMS320F28335芯片为控制核心,可以进行参数设定、键盘处理、状态显示、串行通讯的交流伺服驱动器。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毫米波雷达组件高效可靠的散热,根据前端电讯热控需求,文中提出均温板–翅片一体化风冷热控结构设计方案,并采用仿真设计软件对热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和仿真优化。研究结果显示:组件各芯片温度均在安全温度以下,发射芯片的最高结温(最高温度)为141.1?C,与传统风冷散热器相比,采用新型风冷散热器可使芯片最高温度降低9.8?C,强化散热效果明显。此外,也对风冷散热器结构参数和界面接触热阻进行了分析,确定均温板翅片高度30 mm、翅片间距3 mm为该热设计的优选方案。该研究结果可供高效风冷散热和毫米波组件热设计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2.
响应面法优化火焰原子吸收仪检测Zn元素工作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新  娄彬  韩琴  徐洁 《现代仪器》2012,18(1):24-28,31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火焰原子吸收仪检测Zn元素工作条件。通过在单因素基础上,用Design-Expert8.0软件中Box-Behnken Design试验设计研究灯电流、光谱通带、乙炔流量、燃烧器高度4个变量对Zn元素吸光度值的影响程度。用响应面法得出4个考察因素最优工作参数和吸光度预测值:灯电流1.0mA、光谱通带0.26nm、乙炔流量1302.01mL/min、燃烧器高度6.29mm,吸光度预测值0.356Abs。通过实验证实:吸光度真实值与预测值接近,对样品检测,样品平均回收率在93%~104%之间,RSD在0.18%~0.26%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针对永磁驱动器工作效率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导体盘上周向开梯形槽的永磁驱动器,采用有限元仿真确定了永磁驱动器导体盘的开槽个数,联合中心复合设计和响应面法建立了响应变量与设计变量之间的响应面模型。基于该模型,选择适当的约束条件,以传动转矩最大和涡流损耗最小为优化目标,利用自适应遗传算法对永磁驱动器的开槽结构参数进行优化。优化结果使开槽结构永磁驱动器的传动转矩与原始设计相比增加了24.439 8 N·m,涡流损耗减小了36.44 W,重量减小了3.748 1 kg。有限元仿真实验验证了开槽结构可以优化涡流路径,减少杂散电流,进一步提高永磁驱动器的传动转矩。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玻璃公司真空玻璃涂胶工作站改造项目的需求,对原有操作台进行机械和电气改造。利用光纤传感器和电磁传感器采集位置信号,西门子S7-200系列PLC采集和处理数据,通过安川∑-V系列SGDV伺服驱动单元对伺服电机进行速度控制,实现四边直线涂胶系统的全自动控制。系统具有手动和自动涂胶控制功能、位置检测、伺服报警和保护等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提高聚合物复合材料热导率,采用多尺度数值预测法研究了微注塑聚酰胺/碳纤维(PA66/CFs)散热器内部CF的流动诱导取向及其对制品热导率的影响规律。首先,利用Moldflow获取CF取向张量,并以Comsol Multiphysics构建与之对应的复合材料微元胞。利用正交实验法研究熔体温度、模具温度、最大注射压力及注射流率对微散热器热导率的影响。然后,对预测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最优注塑参数组合。最后,对优化结果进行模拟实验,验证了多尺度数值预测法的有效性。结果显示:上述各参数重要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为熔体温度、注射流率、最大注射压力和模具温度;最佳组合为熔体温度360℃、模具温度70℃、最大注射压力220 MPa及注射流率3×10–4 cm3/s。另外,流动诱导热导率变化最大值达0.36 W/(m·K),为基体热导率的1.5倍。得到的研究结果为从工艺调控的新角度来改善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6.
产品稳健设计响应面模型法的试验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设计是产品稳健设计中的基础,对稳健设计中常用的响应面模型法的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响应面法稳健设计中所采用的仿真试验与物理试验误差性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试验设计方法,其中正交试验设计和拉丁方试验设计的应用克服了以往响应面法稳健设计中不能应用仿真试验的缺点。  相似文献   

17.
Th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and the analysis of mild oxidational wear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nstead of using the conventional oxidation theory to depict a disk’s wear rate as a function of contact temperature, th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RSM) is herein introduced to relieve the one-factor-at-a-time defect in portraying trib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By means of a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CCD) technique, fewer operating conditions are needed to establish expressions for the wear rate parameter, the contact temperature and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as a function of sliding speed and applied load. A second degree polynomial was used to represent a curved surface which fits the experimental data. In addition to results for the designated operating conditions, wear rate parameters and contact temperatures obtained from the polynomial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activation energy in the wear rate expression can thus be derived as a function of sliding speed, applied load and contact temperature. The experimental data for the wear rate parameter can be expressed by smooth curves, instead of two different straight lines in two temperature subdivisions.  相似文献   

18.
为考察矩形肋片散热器几何参数对散热效果的影响规律,文中应用热仿真分析软件Flotherm对矩形肋片散热器在不同结构参数下的模型进行了自然对流散热计算,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模型的温度和热阻计算结果,探讨了散热器基板参数和肋片参数对其散热性能的影响。分析表明,改变散热器肋片的高度、长度和间距可有效降低散热器的热阻。这些几何参数可以作为散热器热设计变量,以进一步对散热器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9.
Servo pneumatic positioning system is a mechatronics approach that enables to use pneumatic cylinders as multi-position actuators. In the present study, an endeavor has been made to simulate the response of pneumatic cylinder parameters.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based analysis have been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s of system parameters such as external load, supply pressure and cross sectional area of cylinder on the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settling time, maximum overshoot, integral time absolute error and maximum force generated using fuzzy rule base models. Fro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t has been inferred that supply pressure has mostly influent nature on determining maximum overshoot and integral of time absolute error (ITAE). It has been observed that cross sectional area and external load ha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maximum generated force and settling time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20.
为了设计工程约束下的高性能散热器,基于散热器热阻网络模型,建立了散热器优化目标函数,利用遗传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获取了工程条件约束下散热性能最优的散热器几何参数。计算结果与商用软件仿真结果符合较好,表明文中所建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文中的研究为提高高性能散热器的设计能力及新产品的研发效率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