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介绍了华兴公司三期200 kt/a硫铁矿制酸装置工艺和运行情况,该装置采用动力波洗涤器—填料洗涤塔—两级电除雾器酸洗净化、ⅢⅠ-ⅣⅡ"3+1"二转二吸工艺流程。经过技术改造,解决了净化工序升华硫堵塞、增湿滚筒故障、干燥塔进气管腐蚀、电除尘器一电场送电不正常等影响生产的问题,改造后装置运行稳定,各项工艺指标达到设计值,总转化率99.5%、吸收率99.99%,尾气ρ(SO_2)345 mg/m~3。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赤峰云铜有色金属有限公司350 kt/a铜冶炼烟气制酸装置工艺流程和转化工序技术改造情况改造后制酸装置采用部分烟气预转化吸收与现有二转二吸装置串联运行的方式,主转化吸收系统采用原有ⅢⅠ-ⅣⅡ"3+1"二转二吸工艺,预转化吸收系统采用4段床层转化器一转一吸工艺。改造后装置各项运行指标均达到设计值,冶炼系统熔矿量由改造前的52 t/h提高到60.5 t/h,硫酸产量由1100t/d提高到1204t/d,蒸汽广量由21 t/h提高到31t/h,制酸电耗由103.24 kWh/t降低到97.18 kWh/t,SO2主风机出口烟气最高φ(SO2)由9.53%提高到12.44%,总转化率由99.7%提高到99.8%。  相似文献   

3.
广西金川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化工分厂1 600 kt/a冶炼烟气制酸装置以"双闪"工艺铜冶炼烟气为原料,采用绝热蒸发稀酸洗净化、预转化+二转二吸工艺流程。采用HRS工艺回收吸收工序低温位热生产低压饱和蒸汽,转化系统设置锅炉和省煤器回收中温位热生产中压蒸汽。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800 t/d磷石膏制酸装置净化污酸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和运行情况。由于电除尘器老化严重,系统运行不稳定,大量洗涤后污酸外排到污水处理工序处理。改造后采用FBL过滤器去除净化污酸中矿渣及悬浮物,经FBL过滤器固液分离后上层清液悬浮物质量浓度在10 mg/L以下。处理后稀酸可进入干吸工序进行配酸,也可回循环槽循环使用,实现了净化污酸减排。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冠铜业1 450 kt/a铜冶炼烟气制酸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分析了净化、干吸转化、脱硫、废酸废水工序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影响生产的一些关键问题,采取相应改造后,该装置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良好,基本达到低成本低排放设计要求,转化率达到99.94%以上,二吸塔出口烟气的SO_2质量浓度远低于400 mg/m~3。  相似文献   

6.
紫金铜业820kt/a铜冶炼烟气制酸装置设计及运行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紫金铜业有限公司820 kt/a铜冶炼烟气制酸装置的设计和实际运行情况。该装置采用稀酸洗涤净化、ⅢⅠ-ⅣⅡ"3+1"二转二吸工艺流程、低位高效布置干吸系统和活性焦尾气脱硫工艺。在针对实际生产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采取相应改进措施后,该装置现已平稳运行一年多时间,各项主要技术指标基本达到甚至优于设计要求,转化率达99.9%,尾气脱硫出口φ(SO2)<0.002 5%。  相似文献   

7.
高飞 《硫酸工业》2013,(2):12-15
介绍了商洛炼锌厂120 kt/a电解锌工程配套180 kt/a制酸装置的设计和实际运行情况。制酸装置采用高效洗涤器—填料冷却塔—2级电除雾器稀酸洗净化、ⅢⅠ-ⅣⅡ"3+1"二转二吸工艺流程。自投产以来,生产基本正常,进转化器烟气φ(SO2)6.5%左右时,转化率为99.8%,排放尾气ρ(SO2)≤500 mg/m3,主要生产指标优于设计值。针对转化工序热量富余和一吸塔循环酸温度过高问题,采取增设热管省煤器、增大一吸酸冷却器换热面积的方式加以解决,改造后装置运行指标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宝钢化工35 kt/a含硫废液制酸装置的设计,详述其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制酸装置主要包括焚烧、净化、转化、干吸工序,采用稀酸洗净化、ⅣⅠ-ⅢⅡ"3+1"2次转化工艺。运行情况表明,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尾气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9.
株冶锌Ⅰ硫酸系列124 kt/a锌冶炼烟气制酸装置采用空-填-电酸洗净化,ⅣⅠ-ⅢⅡ、"3+1"两转两吸工艺.分析了空塔循环酸管、填料塔、除汞塔、干吸工序水平衡等出现的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改造后制酸装置运行稳定,生产指标基本达到设计值.  相似文献   

10.
张强 《硫酸工业》2013,(3):24-28
介绍新疆石河子中发化工有限责任公司120 kt/a硫精矿制酸装置工艺流程及环保治理改造情况。通过回收利用氯气干燥废酸、过滤处理净化酸性废水、回收硫铁矿烧渣、钠碱法处理制酸尾气等措施,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处理后烧渣和废酸全部利用,废水达标排放,制酸尾气ρ(SO2)〈50 mg/m3,实现了"废物利用、增产减污"的环保治理目的。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红磷公司270 kt/a硫磺制酸装置尾吸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情况。尾吸系统设计采用氨肥法脱硫工艺,新建尾吸塔采用2级吸收工艺,利用合成氨装置废氨水作为吸收剂,氧化和浓缩利用800 kt/a硫磺制酸装置尾吸系统现成的氧化和浓缩工序。改造后尾吸系统运行良好,尾气(SO_2)基本能控制在100~300 mg/m~3,氨逸出...  相似文献   

12.
介绍广西鹿寨40kt/a硫酸装置扩产改造为80kt/a,对沸腾炉、电除雾器、干吸塔及转化系统等的改造和运行情况。改造后硫铁矿渣w(S全)小于0.6%,矿渣w(Fe)达到60%以上;余热锅炉中压过热蒸汽吨酸产汽量达到1.2t;净化工序稀酸污水排出量≤1m3/h,w(H2SO4)≤0.7%;转化系统转化率达到99.8%;尾气排放Φ(SO2)<0.013%,远低于0.0336%的环保指标。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金川集团有限公司化工厂530kt/a硫酸系统转化工序的改造情况。改造遵循尽可能保留原有工艺管线的原则,在换热器大修的基础上对转化工艺进行改造完善,增加1段转化器,将转化换热流程由原设计的ⅣⅠ-Ⅲ Ⅱ“3+1”流程改为Ⅵ-ⅢⅡⅣ“3+2”流程。任确保热平衡的基础上提升转化率,优化系统工艺指标。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氯磺酸尾气分步治理技术原理、工艺流程及技术改造情况.采用浓硫酸、水和氨水三级吸收分步治理氯磺酸尾气,回收了硫酸、盐酸和亚铵产品.经过设备整改和工艺指标优化后尾吸系统已稳定运行近一年时间,各项工艺指标基本达到设计值,外排烟气p(S02)340mg/m(3)、p(S03)18mg/m(3)、p(HCI)65mg/m(...  相似文献   

15.
乙烯装置分离冷区工艺流程复杂,技术难度高,是全装置工艺设计的关键.以某200 kt/a乙烯挖潜改造、1100 kt/a乙烯装置改造和1190 kt/a乙烯装置改造为例,着重论述了顺序分离流程冷区改造的工艺技术特点,对深冷及脱甲烷系统、制冷系统和碳二分离系统的工艺改造方案进行了说明,分析了各装置在具体改造方案上的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佳宝矿业43.5kt/a锌冶炼烟气制酸装置改硫铁矿制酸情况。在保留原有净化、转化和干吸工序的基础上,对原料工序、沸腾炉、除尘排渣设备进行局部改造,以适应硫铁矿制酸工况。改造后制酸装置已稳定运行19个月时间,各项工艺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设计值,目前最高产量达到250t/d,总转化率平均99.86%,尾气ρ(SO_2)平均406mg/m^3,3.5MPa、450℃蒸汽产量达到7.8t/h。  相似文献   

17.
李春华 《广东化工》2004,31(6):10-12
介绍了80kt/a硫酸装置扩产到120kL/a的技术改造,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改造措施。改造后,硫酸年产量达到120kt/a.发电量增加700kwh/h.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同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烧出率、转化率、吸收率等相当或者优于原指标。  相似文献   

18.
重点论述金隆铜业有限公司制酸系统两次扩产改造的具体实施办法。第一次主要是通过挖潜改造(增加接力风机和换热设备等),使硫酸生产能力由375 kt/a提高到459 kt/a。然后,部分建设第二套装置(共用一套净化系统,分别形成两套干吸和转化系统),使硫酸生产能力提高到638 kt/a。一年来的生产实践表明,第二次扩产完成后,制酸系统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设计值,目前新系统日产硫酸平均为1 200 t,转化率达到了99.83%,两套制酸系统综合电力消耗下降到74 kWh/t,顺利实现了扩产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