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ANS无碱液体速凝剂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ANS无碱液体速凝剂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特点,测试了与不同品牌水泥的适应性,并与低碱液体速凝剂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ANS无碱液体速凝剂具良好的早期和后期抗压强度,并具有广谱的水泥适应性。该产品应用在沪昆铁路雪峰山隧道群喷射混凝土施工中,得到了良好工程技术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当前无碱速凝剂普遍存在的稳定性差、强度偏低、与水泥相容性问题突出等问题,采用丙烯酰铵(AM)、过硫酸铵(APS)、丙烯酸(AA)、巯基乙酸(TGA)和酒石酸氢钾(KHT)反应制得悬浮稳定剂(Point-XF);采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三乙醇胺(TEOA)、对甲苯磺酸(PTSA)和苯二酚(HQ)反应制得络合增强剂(Point-ZQ);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Point-XF、Point-ZQ、硫酸铝[Al_(2)(SO_(4))_(3)]、羟甲基纤维素(HMC)和乙二酸的最佳用量,制得一种新型无碱液体速凝剂(Point-SN3)。试验结果表明,Point-SN3不仅能有效促进水泥水化,缩短凝结时间及提高早期强度,而且还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对不同水泥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正交设计方法,采用硫酸铝、三乙醇胺、氟化钠、亚硝酸钙等原材料成功研制出一种低碱液体速凝剂。该速凝剂初凝时间为2 min40 s,终凝时间5 min40 s,28 d抗压强度比为93.8%,各项指标均满足JC 477—2005《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中一等品的要求,且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最后,采用XRD测试方法,揭示了低碱速凝剂的促凝机理。  相似文献   

4.
通过采用无机,有机物质复合的研制路线,使用硫铝酸盐和中性钠盐作为主要促凝物质,并利用高分子物质聚丙烯酰胺对速凝剂进行优化,改善凝聚性,降低喷射过程中的回弹损失量;使用六偏磷酸钠提高速凝剂中有效成分的溶解度,从而进一步提高砂浆强度.结果显示:新型低碱液体速凝剂完全满足JC 477-2005<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标准中一等品要求,与空白砂浆试块相比28 d抗压强度强度基本无损失,性能优于国内外同类品牌.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HT-WL无碱液体速凝剂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特点,测试了与不同品牌、不同地区水泥的适应性,并与萘系减水剂及聚羧酸减水剂的适应性进行对比试验。HT-WL无碱液体速凝剂具有很好的水泥适应性,发展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6.
GK新型液体速凝剂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GK液体速凝剂的性能特点和应用实例,GK对不同水泥有良好的适应性,在使用中,掺入水泥重量的4-6%的GK剂,可使水泥浆即刻增稠,3.5分钟初凝,10分钟终凝,并可保持水泥砂浆后期强度不降低。在湿喷混凝土工程中,可明显降低粉尘,控制较低的回弹率。  相似文献   

7.
采用硫酸铝、氟铝络合溶液、草酸、二乙醇胺、稳定剂为主要原材料合成无碱液体速凝剂,对其匀质性指标进行了测试,并测试了该速凝剂对水泥凝结时间、胶砂强度的影响以及与水泥的适应性。并通过XRD、SEM等手段对该速凝剂促凝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速凝剂掺量6%时可使长城P·O42.5水泥2.3 min初凝,7.4 min终凝,1 d抗压强度比为148%,28 d抗压强度比为106%。该速凝剂在6%~8%掺量范围内,对不同品牌的P·O42.5水泥及长城P·I52.5、P·C32.5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添加该速凝剂提高了水泥浆体中[Al(OH)_4]-的浓度,促进了钙矾石的生成,钙矾石在水泥颗粒间搭接使水泥速凝。  相似文献   

8.
在65℃条件下将硫酸铝、二乙醇胺、硫酸镁以一定比例混合溶解,再掺加一种二乙醇胺羧酸酯与硅溶胶的络合稳定剂,合成了高性能无碱无氟液体速凝剂HLA,对其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10~30℃条件下速凝剂HLA储存2个月的性能稳定;掺量为7%~8%时,对不同牌号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为2~4 min,终凝时间为6~10 min;水泥胶砂6 h抗压强度约1.0 MPa,1 d抗压强度为11.0~15.0 MPa,28 d抗压强度比>100%,符合Q/CR 807—2020《隧道喷射混凝土用液体无碱速凝剂》通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胡浪  陈建 《建材世界》2022,43(2):18-22
喷射混凝土技术由干式向湿式转变的过程中,液体速凝剂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且应用实践表明,液体速凝剂中的低碱速凝剂在提高喷射混凝土质量等方面更具优势.该文系统阐述了喷射混凝土用液体低碱速凝剂的促凝机理、研究现状及现存问题,为引导液体低碱速凝剂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硫酸铝和改性三乙醇胺为主要原料,用柠檬酸、酒石酸、EDTA二钠及磷酸等为辅助用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制备了一种新型无氟无碱液体速凝剂,并对其凝结时间和1 d抗压强度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基准水泥中无氟无碱液体速凝剂的折固掺量为2.8%时,初凝时间为2 min27 s,终凝时间为6 min30 s,1 d抗压强度为9.67 MPa,pH值为2.20。同时,该液体速凝剂对几种工程水泥也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硫酸铝、甲基丙烯酸、三乙醇胺及水在45℃合成一种新型的无碱速凝剂,该速凝剂7%掺量能使P.O 42.5海螺水泥2min40s初凝,4min27s终凝。研究发现,合成该无碱速凝剂的原材料用量配比为,硫酸铝:甲基丙烯酸:三乙醇胺:水=40:4:6:50。并用该样品与市场上无碱速凝剂进行了相关的凝结时间,28d强度比的性能测试。实验表明,该样品具有速凝效果好、28d抗压强度比高、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采用硫酸铝、硫酸镁、氟硅酸镁、磷酸、EDTA、二乙醇胺、甘油和去离子水,在合成温度65℃下,通过有机-无机复合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无碱液体速凝剂,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基准水泥中无碱液体速凝剂的折固掺量为4%时,净浆凝结时间和砂浆强度均符合GB/T 35159—2017《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标准要求,同时,该...  相似文献   

13.
液体无碱速凝剂的制备与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液体无碱速凝剂的制备方法,并研究了速凝剂掺量以及混凝土中的水泥品种、高效减水剂种类、矿物掺合料等因素对液体无碱速凝剂作用效果的影响,为液体无碱速凝荆的应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液体低碱速凝剂LA-10的常温制备方法及性能特点,研究了该速凝剂与不同水泥的适应性,并与液体有碱速凝剂和液体无碱速凝剂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液体低碱速凝剂LA-10具有稳定性好,低温下无结晶,凝结硬化快,1 d、28d抗压强度比及90 d抗压强度保留率高等优点,且在较低掺量(5%~8%)下对不同的水泥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SL型液体低碱速凝剂的速凝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本文通过XRD和SEM等微观测试手段,研究了SL—1和比一2型速凝剂的速凝机理。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HT-WL无碱液体速凝剂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特点,研究了其与不同地区、不同品牌水泥的适应性,并对比了其与萘系减水剂及与聚羧酸减水剂的适应性。HT-WL无碱液体速凝剂制备工艺简单,与各种水泥及减水剂之间均有很好的适应性,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国外建材科技》2013,(5):10-12
以工业无碱速凝剂配方为基础,通过对其组分进行优化,使其性能得到改善。优化后结果表明,当速凝剂B掺量为7%时,可以使P.O 52.5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为2.43min,终凝时间为5.88min,1d的抗压强度为12.4MPa,28d的抗压强度比为94.84%。  相似文献   

18.
以硫酸铝、硫酸镁、二乙醇单异丙醇胺、氟硅酸和乙醇酸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种液体无碱速凝剂,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其最佳配比为:m(硫酸铝)∶m(二乙醇单异丙醇胺)∶m(氟硅酸)∶m(硫酸镁)∶m(乙醇酸)∶m(自来水)=46∶2.5∶4.0∶5.5∶0.9∶41.1。在速凝剂掺量为6%的情况下,基准水泥的初、终凝时间分别为3 min 30 s、9 min 25 s,1 d抗压强度为11.5 MPa,28 d抗压强度比为103.5%,且该速凝剂与不同水泥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以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铝为基础组分,通过添加改性剂合成了一种铝酸盐型低碱液体速凝剂。研究了合成工艺参数对速凝剂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配比和工艺条件为:碱铝摩尔比为1.4,水玻璃、三乙醇胺、聚丙烯酰胺用量分别为速凝剂质量的2.0%、2.0%、0.2%,反应时间1.5 h,反应温度110℃。所制得的低碱速凝剂采用不同水泥进行测试,掺量为6%时,水泥初凝时间均小于3 min、终凝均小于8 min,同时该速凝剂1 d抗压强度均大于10 MPa,28 d抗压强度比均大于100%,符合JC 477—2005规定的一等品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以三乙醇胺、硫酸锂、乙二醇及铵明矾为原材料,在45℃加热溶解生成一种用于液体无碱速凝剂的复合型早强剂。通过正交实验发现,四种早强剂在复合型早强剂中的最优占比为:三乙醇胺0.4%,铵明矾4%,乙二醇0.3%及硫酸锂3%。该复合早强剂用于液体无碱速凝剂后,不仅能极大地缩短速凝剂的凝结时间,还能明显提高液体无碱速凝剂1d砂浆抗压强度及28d抗压强度比,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