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淀粉废水培养复合型絮凝剂产生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淀粉废水驯化、培养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并对其培养条件如废水COD浓度、氮源、营养比以及培养时间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复合型絮凝剂产生菌M17合成的絮凝剂——CMBF-17的絮凝效果最好;M17菌株的最优培养条件是:COD浓度为4 000 mg/L,氮源为尿素,C∶N∶P=100∶5∶2,培养时间为42 h,培养温度为30℃,摇床转速为150 r/min;在该条件下得到的CMBF-17对高岭土悬液的絮凝率达90%,当被用于处理养殖废水、印钞废水、印染废水及府南河水时,对COD、浊度及色度的去除率最高分别可达54%、88%和75%。  相似文献   

2.
混合菌利用制酒废水产生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成都某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了2株絮凝剂产生茵,初步鉴定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和膜璞毕赤酵母(Pichia membranifaciens).利用制酒废水替代成本较高的传统培养基对这两株菌的混合菌(HXJ-1)的最佳产絮条件和絮凝剂的最佳絮凝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出了HXJ-1的最佳产絮务件:废水COD为12 000 mg/L,C/N值为20:1,相对接种量为10%(体积分数,菌体浓度为1×108个/L),初始pH值为3.6(制酒废水自然pH),摇床转速为120r/min,培养温度为30℃.在此条件下,发酵24 h所产生的絮凝剂XJBF-1)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平均为89.50%.以浓度为l g/L的高岭土悬浊液(93 mL)为试验对象,得出了XJBF-1的最佳絮凝条件,即:絮凝体系的pH值为7;絮凝剂用量为2 mL;以l%的CaCl2为助凝剂,其投量为5mL.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最佳培养条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重庆城南污水厂的回流污泥中筛选得到一株具有稳定絮凝活性的菌株RL-2,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属。通过优化试验确定菌株RL-2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为:以葡萄糖为碳源、酵母膏 (NH4)2SO4为氮源,初始pH值为8,培养温度为30℃,通气量(以摇床转速表示)为120~150r/min,培养2d可获得具有高絮凝活性的生物絮凝剂。且在最佳操作条件下,该菌株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达98.1%。对多种实际废水有明显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4.
利用糖蜜废水生产微生物絮凝剂及其絮凝条件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提高微生物絮凝剂的产量,增强其絮凝效果和稳定性,降低培养成本,以糖蜜废水替代葡萄糖作为培养基的碳源和能源,对荧光假单胞菌C-2进行发酵培养来制取微生物絮凝剂,并用其处理造纸中段废水,考察了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荧光假单胞菌C-2产生微生物絮凝剂的最佳培养条件为:糖蜜废水的COD为10000mg/L,培养基的初始pH值为8.0,接种量为2.5mL/50mL,培养温度为30℃,摇床转速为160r/min。在最佳培养条件下对废水中COD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7.27%和94.95%,说明利用糖蜜废水取代葡萄糖作为培养基的碳源和能源来制备微生物絮凝剂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采用平板划线法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到一株絮凝活性较高的菌株B-6,通过单因子试验,分别考察碳源、氮源、初始pH、培养温度及培养时间等因素对其产絮凝剂能力的影响,确定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该菌株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条件为:以葡萄糖为碳源、酵母膏为氮源、初始pH 7.0,培养温度为35℃、培养时间为72h时,该菌株所产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达到93.6%.研究了生物絮凝剂对生活污水、泥浆废水、洗煤废水和印染废水的絮凝效果,发现除印染废水外,该生物絮凝剂对其余3种废水均具有一定的絮凝效果,其中对于泥浆废水絮凝效果最好,絮凝率可达92.2%.  相似文献   

6.
用富集-分离-筛选的方法从花园土壤中分离纯化得到两株具有较高絮凝活性的絮凝剂产生菌。通过研究2B菌株在不同培养时间的生长情况、培养液中pH值变化情况及絮凝活性等,从而得出絮凝活性与菌生长量成正相关,且该菌产生的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浊液具有较高的絮凝活性和稳定性。环境因素对絮凝剂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2B菌株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基为查氏培养基;菌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条件:初始pH值为7~9,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为72h,通气量为150r/min。研究表明,2B菌株所产絮凝剂絮凝高岭土悬浊液的最适宜pH在大于7的偏碱性条件下,Ca^2 、Mg^2 和Al^3 等金属离子对其絮凝具有促进作用,絮凝率可高达94.6%。  相似文献   

7.
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絮凝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某污水处理厂初沉池污水中分离筛选出一株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茵YS2,初步鉴定为克雷伯氏茵。该菌株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液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最佳条件下的絮凝率为95%。絮凝活性分布试验结果表明,YS2所产生絮凝剂的活性成分全部存在于离心后的沉淀中。其发酵茵液在pH值为5~7、投量为2%(体积分数)、助凝剂采用CaCl2且其投量为0.8g/L时对4g/L的高岭土悬液的絮凝效果最佳。该微生物絮凝剂也可用于废水脱色,但脱色时间较絮凝时间要长。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首先是进行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工作。选择活性污泥作为菌种来源,针对不同类别的微生物,采用各种不同的培养基,使用平板划线法,将样品中的微生物经多次稀释。划线分离后形成纯培养物,并得到7株菌株.并发现他们的絮凝率都在50%以上(培养基中的药物成分的颜色导致了它们的絮凝率偏底)。将单菌株分别培养于酵母膏和牛肉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中,摇床培养一定时间后,以高岭土悬浊液筛选具有絮凝活性的菌种。由此获得4株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其中有1株絮凝活性较高,初步鉴定为酵母菌,代号为5.本文对5号培养液去除印染废水的COD的能力进行了测定,并对其降低印染废水的浊度的能力进行了测定。通过实验发现其絮凝率和COD的去除能力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出36株菌株,培养、筛选得到具有絮凝活性的菌株9株,其中有一株絮凝活性较高,命名为B-8,同时考察了培养时间、温度、pH和碳源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时间72h,最佳温度为37℃, pH为7.0,葡萄糖为最佳碳源时,该微生物所产生的絮凝剂的絮凝效果最好,絮凝率可达95.75%。  相似文献   

10.
利用生物制氢废液制取絮凝剂及除污效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发酵法生物制氢反应器排放的废液为培养基,考察了复合型高效产絮菌F2-F6制取生物絮凝剂(BF)的最佳发酵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初始pH值为7.0、发酵周期为21h、摇床转速为140r/min、发酵温度为30℃、制氢废液不灭菌的条件下,制取的BF对高岭土的最大絮凝率〉93.0%。同时,考察了制取的BF对生活污水、墨汁废水和高浓度中药废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对浊度、色度和有机物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8.7%、96.9%和62.6%。  相似文献   

11.
从文化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建筑文化的内涵,并从云南本土的民族、城镇和建筑三个层面分析了云南本土的建筑文化,指出无派的云南派实际上是多元的建筑文化并存的云南派。  相似文献   

12.
洪哲雄 《山西建筑》2008,34(4):57-58
从传统建筑的物质文化属性、精神文化属性、艺术文化属性三方面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本质内涵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传统建筑文化与当代建筑创新的关系,以从传统建筑的演变过程中探索出继承及发展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张祺  王媛 《城市建筑》2006,(9):36-39
本文针对高校建设在持续扩大招生和校园空间扩展、建设量激增的背景下暴露出的若干问题,提出高校建筑创作应注重文化性与地域性、功能的特殊性及功能的复合化等问题,以塑造具有人文气息的生态化山水校园。  相似文献   

14.
周毅刚  王静 《新建筑》2001,(3):35-38
结合岭南现状,从文化关系的角度诠释国内新建筑缺乏地方传统的原因:地方文化受到忽视;传统文化在我国出现断层,传统形式和新建筑的结合尚属建筑师个人行为,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  相似文献   

15.
人的价值意识是由文化世界教化、建构、发展起来的。笔者从文化价值论视角探讨了网络艺术教育的文化传播功能,以及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本土文化、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辩证关系,并从价值存在探讨网络艺术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强调了完整健康的网络环境对网络艺术教育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李鸽  刘松茯 《华中建筑》2008,26(6):38-41
优秀的建筑作品应是时代文化的载体,它能体现建筑师对时代文化构成信息的敏锐触觉。该文从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入手,通过对美国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部分作品的深入分析,解读出其建筑作品所蕴含的丰富文化语言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建筑文化意义的阐述,强调了以文化,特别是地域文化特色为主线来塑造城市特色、城市建筑,指出保护好自然和人文资源,在正确处理好历史文化与旧城改造,以及更新观念,繁荣建筑创作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何丽 《华中建筑》2007,25(12):102-104
以苏州拙政园与谁同坐轩、笠亭为例,对其建造历史、园中作用、文化内涵、构思手法进行分析.提出:作为士大夫文化物质载体的中国古典园林,曾受到当时大众文化的影响,并以艺术真实高于生活真实的手法融合大众文化,使与谁同坐轩、笠亭这两座建筑的组合景观成为中国古典园林里一则雅俗共赏的实例.  相似文献   

19.
郭建琳  费向克 《规划师》2003,19(9):88-89,94
作为阳朔镇最古老最繁华的街道,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西街在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对抗与统一中寻求到一个互动的平衡点,形成开放的多元化社区,充分强调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历史建筑的保护继承与再创造。在西街未来的发展中,应运用可持续发展的保护观念,平衡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创造现代的本士文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大学校园的规划与设计的重点在于通过空间布局建立规划要素间的各种联系,从而形成大学的规训机能所需的各种空间秩序,这是意识形态通过空间而发挥管制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并针对现阶段大学校园的规划与设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对这一论断进行深入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