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轮毂电机驱动式电动汽车是一种新的电动汽车型式,对其驱动控制系统的研究是纯电动汽车研究的一各重要方向。为研究轮毂式多轴驱动电动汽车的驱动控制策略,设计了一套动力总成试验台架的硬件及基于TTC200的监测系统,并基于此平台开发多轴电动车的动力系统。利用该平台对轮毂电机的运行特性和整车驱动控制策略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提出了基于Ackerman转向模型的差速控制策略,并使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仿真分析,试验台架进行了验证。试验表明该实验台架能很好地满足实验的要求,为轮毂电机性能和整车控制策略的研究提供试验保证,为将来整车的研发工作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
针对电动汽车国产驱动电机轴承寿命短、可靠性低的问题,通过对电动汽车驱动电机轴承工作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了电动汽车驱动电机轴承寿命可靠性的模拟试验参数和一种台架模拟试验机的设计方法。对国内外同型号驱动电机轴承样品的台架进行了模拟试验对比。结果表明:国内外驱动电机轴承寿命可靠性的主要差距来源于润滑、密封和耐高低温性能等方面;该结果可为国产驱动电机轴承寿命的可靠性提升提供技术改进方向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电动汽车轮毂电机具有传动效率高、控制灵活、结构紧凑等优势,与其他电机相比,由轮毂电机所去驱动的电动汽车将成为新能源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电动汽车轮毂电机技术作为关键技术,对电动汽车性能将发挥出重要作用.本文针对电动汽车轮毂电机的结构设计、部件铁芯制造技术、并行免疫PID控制技术、基于JMAG的电磁分析方案等做出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4.
作为纯电动汽车最主要系统之一的电机驱动系统,是驱动车辆运行的主要执行结构,其控制特性决定了电动车的主要性能指标。通过分析国内主要纯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的集成化、精简化和并联化技术特点,结合永磁同步与异步交流双电机的技术主流路线,探讨当前电机驱动系统的优化方案,以改善电动汽车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纯电动汽车用直流无刷轮毂电机试验台架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铸荣  梁松峰  田超贺 《机电工程》2012,29(10):1187-1190,1201
为解决应用于纯电动汽车上的轮毂电机测试和试验的问题,将虚拟仪器技术应用于轮毂电机性能测试与再生制动试验台的设计中.开展了试验台组成结构、测控系统工作原理的分析,设计了测控系统电路,推导了电机转速、电机扭矩、电流、电压的测量计算公式,提出了电机再生制动试验方法及试验数据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采用LabVIEW开发了测控系统软件,并进行了实际运行实验.实验结果证明,该试验台设计较为合理,能够将电机的性能测试试验与再生制动试验合二为一,满足了电动汽车轮毂电机相关研究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参数匹配及性能优劣直接影响整车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动力性能和一次充电续驶里程。本论文基于轻客传统车型,通过理论建模分析,完成了纯电动汽车用驱动系统主要参数匹配,进行了电机台架验证试验,给出了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电动汽车用无刷直流轮毂电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及转矩控制策略.给出了以无刷直流轮毂电机为驱动电机,以DSP电机专用控制芯片TMS320LF2407A为核心的控制器设计方案.介绍了主控制器以及电机驱动部分的硬件电路设计,初步试验表明所提出的设计方案具有较高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分析电动汽车关键动力部件台架测试的需求;论证测试系统开发方案的合理性;分析测试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功能,提出一种能兼顾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控制器、电池三大关键动力部件的测试方案;依据方案开发出的开放式测试系统,可以完成汽车驱动电机型式试验、驱动电机带控制器性能及耐久试验、动力电池性能及耐久试验。  相似文献   

9.
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技术的关键点在于轮毂电机设计与驱动电动汽车的悬架设计,本文主要从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的液压制动系统与轮毂电机电制动瞬态、稳态特性方面切入分析了其电制动特性内容,同时验证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的电制动控制技术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减速器总成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的重要部件。在研究减速器总成结构和疲劳试验方法的基础上,基于原有的机械式变速器试验台架,选配了驱动电机模拟电源,开发了CAN通信接口和相关测控软件,搭建了驱动电机+减速器动力总成的疲劳试验台架,成功进行了某型电动汽车减速器总成的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技改后的台架运行稳定可靠,能够满足电动汽车减速器总成的疲劳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11.
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及其所采用的控制方案是决定电动汽车性能的关键技术。高性能的电动汽车采用闭环控制和先进的控制算法,并采用普通硬件和复杂软件相结合,实现电动汽车不同的使用要求。介绍了电机驱动系统的布置方式,比较了不同类型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优势和不足,探讨了驱动系统的参数选择,分析了电动汽车所采用的控制技术。最后,预测了电机驱动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孙仁云  吴涛  徐延海 《中国机械工程》2007,18(13):1619-1625
介绍了基于滚筒、液压控制系统与相关机构等构成的模拟强化试验路面的汽车试验台,并配置了一套性能优良的测控系统。该系统包括模拟扭曲路面的支撑平台升降系统、液压驱动马达系统、抗车轮侧移装置、抗车轮前后窜动装置、三轴车辆后桥车轮支撑平台升降系统、前台架前后移动系统、前台架与机座之间相互紧固装置及滚筒对之间支撑车轮的平台升降系统等子系统。对试验台的测控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阐述了测控系统的控制流程。该测控系统功能强、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满足试验台实时测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纯电动汽车驱动特点,研究了一种新型的面向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换挡式机械变速器,该变速器由单作动件实现换挡,传动结构与机械式变速器相似。推导并建立了换挡过程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变速器转矩相与惯性相动态性能,结合台架实验结果,论证了研发的变速器在高低挡切换时,动力交替过程保持连续变化,能够满足快速平稳动力换挡性能。对变速器在整车应用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变速器相比,研发的变速器能够较好地兼顾电动汽车整车性能和成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电机控制器作为电动汽车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其性能优劣关系到整车性能的好坏。然而现有的电机控制器性能测试方法比较单一,且试验结果不能够真正反映出控制器的真实性能。针对这一问题,论文根据电动汽车的实际需要以及使用条件等,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电机控制器测试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合理配置系统各主要参数,是影响混合动力车辆制动性能及节能效果的关键问题。以轮边驱动液压混合动力车辆为原型,分析了轮边驱动液压混合动力车辆能量回收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原型车的1/4为基础,对辅助动力元件(蓄能器)、二次元件(液压泵/马达)的参数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能量回收系统的AMESim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搭建了试验台架,开展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满足制动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增大蓄能器容积以及降低蓄能器最小工作压力有利于回收制动能量;二次元件的排量对制动性能的影响比较大,对制动能量的回收率影响很小;蓄能器工作压力越低,能量密度越大。  相似文献   

16.
随着纯电动汽车的发展,从电动汽车驱动电动机对外部环境产生的电磁场强度入手,分析了在汽车主要空间范围内,电动汽车用驱动电动机所产生的电磁场强度分布及安全问题。采用AnsoftMaxwell软件,建立其二维的有限元模型,在一定空间范围对电动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通过仿真得到电动机在电动汽车的空间电磁场分布情况。仿真结果对电动汽车电磁安全的进一步优化设计与国家相关电磁安全标准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吕琼莹  聂焱  王淑坤 《机械》2014,(3):36-39
非路面电动底盘主要由电动轮模块、驱动模块、及控制模块组成。电动底盘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具有结构简单、行驶灵活、维修方便等实用特点。底盘采用轮毂电机、无转向电机技术,简化了传动系统,提高了传动效率;采用无刹车、驻车技术,使制动系统变得简单,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能;采用四轮独立协同转向,减小了转弯半径,提高了车轮的转弯速度,提高了车辆的操控性能。  相似文献   

18.
结合新能源汽车飞速发展的趋势,阐述并分析了几种常见结构的电动车桥,根据中央集成式电动车桥的特有结构,提出2种耐久试验台架方案及试验方法并进行分析,为中央集成式电动车桥的耐久试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批量液压马达试验中能量浪费的问题,提出了精确控制马达转速和马达加载的试验方法,设计了一种电功率回收液压马达出厂试验台,并对液压马达试验台电功率回收原理及功率回收效率进行分析。采用AMESim软件对系统功率回收效率仿真,且通过试验台对液压马达相关性能进行测试,对试验与仿真系统功率回收效率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在仿真和试验中系统功率回收效率存在最大值且与液压马达总效率正相关。试验台设计合理,可以较好的实现试验过程中多余能量回收,对液压马达试验台电功率回收的设计与研究具有参考价值和实际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汽车轮力传感器串接在轮胎轮辋和车桥轮毂之间,用于在汽车实车道路试验和室内台架试验时测量由地面或激振器作用于轮胎的六分力。轮力传感器研制的关键技术包括可靠且准确的信号和能量传输、信号的解耦、强度和结构安装要求等。详细介绍了轮力传感器的研究进展、设计原理、性能评价和误差分析等,最后对其在汽车道路试验中的具体应用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