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城市供热系统是极其重要而复杂的大系统,为了提高系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大连北海热电集团热电联产供热管网的实际出发,运用了最小二乘法原理,对采暖循环水泵的性能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得出了水泵的真正运行状况,并且对使用单台水泵、双台并联或3台并联水泵3种不同情况下的水力工况水泵效率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单纯地增加并列泵数量对增加流量并无显著变化,并且使并列泵的效率明显下降,只有认真进行严格地工况分析,找到最佳工况点,才能保证整个热系统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分布式变频系统与动力集中式系统在供热循环水泵的能耗、供热调节稳定性方面的对比分析,总结分布泵系统供热方面存在的优势.以某实际动力集中式传统管网为对象,对改造为设有均压管的分布式变频系统后水泵能耗进行对比分析;利用流体分析软件对分布式变频系统和传统供热系统的多种调节过程进行动态仿真模拟,并对分布式变频系统热源水泵事故工况进行动态仿真模拟,对比两系统调节稳定性以及供热安全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针对供排水车间多台并联工作的离心水泵实际运行参数大大偏离设计工况点的问题,在不更换泵的前提下,分析并联工作的离心水泵特性,通过计算后对三台泵叶轮进行了切割,从而改善泵的运行状况,降低泵的实际电耗。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一个实际工程的机组负荷报告,说明采用变流量系统的必要性,对变流量系统及其节能原理进行了介绍.根据管道水力特性曲线与水泵的性能曲线,运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影响末端定压差控制方式的因素和该控制方案的利弊进行了分析.利用特性曲线对变速泵与定速泵并联运行工况进行了讨论,指出其正确切换步骤.得出结论压差设定值越大,该控制方案节能效果越不显著;基于阀门开度和变压差设定值的改进方案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变速泵与定速泵并联比定速泵之间的并联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水泵并联选型及节能运行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冷热水系统的流量及系统最不利阻力损失的特点,综合管路性能和水泵性能,分析了循环水泵并联特点和选型方法,特别分析并联水泵选型过程中的问题:水泵流量和扬程附加量的合理取值;并联水泵系统部分负荷采用部分水泵运行时,水泵的运行效率和电机超载性.从满足工况要求和节能的角度,按照闭式水系统和开式水系统管路特性的各自特点,分别用计算实例说明不同水泵系统变频节能调速的计算方法、特点以及注意的事项,进一步分析并联水泵变频调速系统的特点及适应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一个实际工程的机组负荷报告,说明采用变流量系统的必要性,对变流量系统及其节能原理进行了介绍。根据管道水力特性曲线与水泵的性能曲线,运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影响末端定压差控制方式的因素和该控制方案的利弊进行了分析。利用特性曲线对变速泵与定速泵并联运行工况进行了讨论,指出其正确切换步骤。得出结论:压差设定值越大,该控制方案节能效果越不显著;基于阀门开度和变压差设定值的改进方案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变速泵与定速泵并联比定速泵之间的并联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定速泵与调速泵并联运行的工况特点,论述了送水泵站是否选用调速与定速泵并联运行的理论依据。根据不同流量变化情况确定了调速泵的最佳选用台数。  相似文献   

8.
水泵系统稳态运行特性研究是供水系统经济合理运行的前提条件,可为供水系统水力过渡过程计算提供初值,为优化调节提供基础,也为自动化控制提供接口。建立了单泵单管稳态运行和并联水泵稳态运行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漳泽泵站供水系统4种工况下的稳态运行和水力过渡过程的数值模拟,得出该泵站运行效率偏低、应对其进行优化调节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供热管网的用户端应用分布式水泵代替阀门来调节水力工况有助于节约水泵能耗。在比较单热源枝状管网采用传统阀门调节和分布式水泵调节供热方案的水力工况和节能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分布式水泵供热布置方案。通过理论及案例分析了多热源环状管网应用这一新方案下的变工况水力调节性能、水温稳定性能及节能性能。结果表明,新的分布式水泵布置方案有利于降低供热系统的功耗、减缓用户水温波动,并具有供热质与量的调节相对独立、调节控制策略简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用■平衡分析法分别对小型热电联产系统和分散锅炉供热系统进行了■流分析,两者 的■效率对比表明,用热电联产系统取代分散锅炉供热是节能措施之一。通过对热电联产系统内各环节的■流损失计算,得出各热力设备的■效率,可找出系统用能不合理的主要薄弱环节,为今 后设备工艺改进指出方向。  相似文献   

11.
高等院校供暖系统常见问题主要表现在水平衡失调、循环水泵控制方式不合理、缺乏实时监测和调控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分时分区供暖、循环水泵变频控制、实时监控温度补偿等手段,实现校园供暖系统的节能优化运行.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临清运河热电循环水供热电动泵原运行状况的分析,提出对该电动泵进行高压变频改造方案,并通过对改造前后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说明改造后达到的节能效果,为同行业的高压附属设备进行高压变频改造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集中供热系统适量供热调节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中供热的采暖用户实行计量收费并且具有自调节能力以后,必须要有与用户调节相匹配的运行调节手段,才能实现系统的适量供热.结合集中供热常用的系统形式,分别分析用户、热网及热源在各种运行方式下的调节特性及节能潜力,得出室内系统变流量、循环水泵变转速运行时节能量最高,并给出循环水泵定转速运行及变转速运行下的控制系统方框图.最后指出,应该针对新型供热系统和旧有供热系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整体综合调节策略,才能实现节能最佳.  相似文献   

14.
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对采暖循环水泵的性能实验数据进行了曲线拟合,计算水泵性能回归曲线方程系数及水泵工作点.通过实例分析,得出水泵运行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热泵技术的原理,并结合某发电厂应用实例,说明了在电厂中可以采用热泵技术,循环水不再全部依靠冷却塔降温,而是部分作为各级热泵的低温热源,提高热电厂额定供热能力,减少了汽轮机的抽汽量,增加汽轮机的发电能力,提高系统整体能效。经过实际运行,各项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热泵循环技术在热电厂中应用前景良好,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供热管网设计不合理或者循环泵选型不合理,在供暖运行过程中会造成很大的能源浪费。以北苑家园为对象进行了供热管网节能改造方案设计。通过前期对该项目的调查,参照项目供暖季的运行记录,对一次网和二次网管路进行了水力计算,提出了节能改造方案,估算了改造费用和节能收益。一次网循环泵由3用3备改为2用1备,改造费用为220 434.8元,初步估算1个供暖季可节约电费约221 184元,1个供暖季即可收回投资资金,从第2个供暖季开始收益;对二次网高低区10个环路中7个环路的循环泵进行了改造,改造费用为408 800.1元,预计1个供暖季可节约电费398 131.2元,1.03个供暖季可收回成本,同样从第2个供暖季开始收益。对第5区板式换热器进行了改造,以提高供暖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为拓展太阳能的利用方式,减少能源消耗,将光伏-太阳能热泵与热管进行有机结合,提出了光伏-太阳能热泵/热管复合系统的思想;设计并搭建了光伏-太阳能热泵/热管复合系统实验测试平台,对热管单独运行和热泵单独运行模式下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热管单独运行模式下,系统的日平均光热效率低于普通的PV/T系统;而热泵单独运行模式下,系统具有较高的日平均光热效率及热泵的性能系数.  相似文献   

18.
供热变频循环泵的能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水泵采用无级变速进行流量调节,可以实现供热系统质、量的并行调节.本文以蔚县康居小区东区热水供暖系统为实例,结合当地气象条件,对采用变频技术的质调节与分阶段变流量的质调节进行能耗分析,得出两种调节的运行电耗量之比为67.6%,说明采用变频技术具有显著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分阶段质调节下供热循环水泵最优运行方式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闭式供暖系统采用分阶段经济流量比质调节问题,提出了在该流量小于单台循环水泵能够提供最大流量时,两台并联水泵可能有的多种运行方案;通过算例得出各个运行方案能耗大小的排序,并经过综合分析给出最优运行方式;强调了若将该最优运行方案应用于开式系统时并不一定是最优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