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引江济汉工程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最重要的补水工程之一,主要任务是改善汉江兴隆梯级以下河道的农业灌溉、城市供水、航运和生态环境用水条件,使供水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得到合理的修复,以期实现“南北互利”。引江济汉工程的渠道规模,是影响工程量、投资费用和工程效益的重要因素,科学合理确定引江济汉工程渠道规模,对实现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和水源区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应用系统工程、渠道设计、工程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以供水量最大、生态环境需水量缺水量最小和工程规模利用率最大为目标、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基础的渠道规模多目标优选模型,首次提出了不同频率组合控制流量的多目标边际优选法,对引江济汉工程渠道规模进行了实例研究,取得了满意成果。 相似文献
2.
高森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23,(2):85-88
按初步设计阶段的勘察精度对槐河(一)倒虹吸进行了勘察,根据勘察资料,对建筑物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及存在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价,给设计人员提供可靠的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及地基处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4.
<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河北省渠线总长461.2km,其中邯邢渠段长172km,该段地层相变大,地质条件复杂,存在诸多工程地质问题,在此作一简析。1.膨胀岩土1.1膨胀岩土的分布膨胀岩土的膨胀性用自由膨胀率(δef)来表示。弱膨胀:40%δef≤65%;中膨胀:65%≤δef90%;强膨胀:δef90%。该渠段膨胀岩土主要分布在渠线桩号10+650~68+315和桩号109+798~123+049的渠段。总干渠勘察资料显 相似文献
5.
引江济汉工程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最重要的补水工程之一,主要任务是改善汉江兴隆梯级以下河道的农业灌溉、城市供水、航运和生态环境用水务件,使供水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得到合理的修复,以期实现“南北互利”。引江济汉工程的渠道规模是影响工程量、投资费用和工程效益的重要因素,科学合理确定引江济汉工程渠道规模.对实现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和水源区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应用系统工程、渠道设计、工程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以供水量最大、生态环境需水量缺水量最小和工程规模利用率最大为目标、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基础的渠道规模多目标优选模型,首次提出了不同频率组合控制流量的多目标边际优选法,对引江济汉工程渠道规模进行了实例研究,取得了满意成果。 相似文献
6.
7.
随着新时期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的高质量发展,首批建设工程引江补汉工程正式开工,为支撑未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与引江补汉工程的联合协调运行,根据引江补汉工程设计参数,提出多组丹江口水库与引江补汉工程联合调度方式,并模拟分析得到引江补汉工程实施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可调水量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设置引江补汉工程补水水位控制线、同步优化陶岔渠首引水调度线,充分利用引江补汉工程补水来满足汉江中下游用水需求,从而置换更多坝前水量引至陶岔渠首、清泉沟等用水需求方,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丹江口水库供水与引江补汉工程补水决策的有效衔接;相比于中线一期工程现状供水调度情景,采用合适的引江补汉工程与中线水源工程联合调度方式,可在保障汉江中下游用水量需求的同时,满足下游断面最小用水量达标率至98.9%~99.2%,并提高中线受水区可供水量 17.7 亿~25.8 亿 m3,继而有效协调中线水源工程的中线受水区、清泉沟渠首及汉江中下游等多方用水需求。 相似文献
8.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河北省渠段历经7年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现已接近尾声,基本查明了大型河渠交叉建筑物、各类中小型建筑物及渠道的工程地质条件,为初步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本文就总干渠河北省渠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作一浅议,并对渠道工程有重大影响的工程地质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10.
西线南水北调雅砻江调水线路,初步规划引水方式为抽水和自流两种。设计引水流量217m~3/s,年调水最45亿m~3。规划的比较引水线路有四条。 (1)长一恰自流引水线路。从雅砻江长须枢纽引水,利用深埋地下长隧洞引水穿越巴颜喀拉山,在黄河右岸恰给弄沟入黄河,线路长131km。 (2)长一达自流引水线路。从雅砻江长须枢纽引水,隧洞引水穿越巴颜喀拉山至黄河支流达日河入黄河,线路长94km。 相似文献
11.
12.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线路长,跨越地貌单元多,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存在很多工程地质问题.因此查明沿线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危害,并采取适宜的防治措施对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合理性非常重要.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危害的处理措施的阐述,处治方法的分析对比,提出了对工程地质问题危害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15.
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后续工程,太平溪方案受益区涉及湖北省11个地市,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3。依据2019年国家最新节水要求,基于节水进一步论证湖北省关于引江补汉的用水需求,从而为计算工程规模提供依据。本文对受益区规划水平年基于节水的需水量进行了预测,以保证受益区内各地市需水量在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之内。分析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思路可为其他调水工程的规模论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引汉济渭水权置换研究总体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引汉济渭水权置换属跨区域、跨河段的水权置换问题,根据受水区、置换区的水资源利用特点以及水权置换实施过程中涉及的问题,提出技术体系—管理体系—监测体系三个体系,并对三个体系的含义及包含的内容进行了解读。三个体系是保障水权置换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实现受水区、置换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双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引江济汉工程作为南水北调的配套工程,将在改善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河流水质模型及河流综合水质生态模型从水文、水质、鱼类、藻类及血吸虫病传播等方面,论述了引江济汉工程的实施对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引江济汉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汉江中下游的水位和流量,降低了汉江中下游水体的污染物(COD)浓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水华"现象,改善鱼类的生存空间,但同时也存在造成血吸虫病传播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