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针对白鹤内河水系水动力条件差、水体黑臭的现状,为确保镇区防汛安全,切实改善白鹤镇区水质、调活水体,根据镇区各水利控制片泵闸坝分布,结合各河道水质情况,提出白鹤镇引清调水方案。通过一年多的实施论证,随着水利设施管理机制的逐步优化,引清调水工作已初见成效,圩区河道水质有了较明显改善。研究结果可用以优化现有调水方案并为区域水系规划和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境内长沟泵站引水闸、出水闸为潜孔式平面钢闸门,闸门的正常运行是保证泵站正常调水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2013年调水以来,发现平面钢闸门在运行中出现下落卡阻、起升时启闭机电机过载及橡胶止水撕裂等故障。文章针对闸门运行出现的故障,提出了处理方案及措施,为完成调水任务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奉贤县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与水体调控密切相关的水闸调度与管理,对全县水闸运行调控与水体流动、水质变化的关系做了一个较科学的总结,由此得出一个总体调水方案:“北引南排,西引东排,定期运行,保量调质”,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4.
苏州河河道曝气复氧探讨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经过六支流截污、综合调水等苏州河综合整治一期工程项目的实施 ,使苏州河沿岸的污染源大部分被截留 ,河水水质明显改善。但是 ,苏州河北新泾以下河段 ,由于沿江 37座合流泵站雨季排江的冲击负荷 ,苏州河水体在雨天仍有黑臭。向苏州河进行曝气复氧 ,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水体的溶解氧水平 ,增强水体的净化功能 ,对解决突发性的冲击负荷所造成的水质恶化、消除水体黑臭、恢复苏州河水体生态系统 ,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生态调水是通过水资源的合理调配,通过增加水体流动性、利用水质较好的水体提高较差水体的水质,同时增加水体流动性,进而改善调水区域水环境的一种措施。在区域控污、截污的前提下,如具备水源条件,生态调水值得优先选择。以温瑞塘河瑞安段为例,采用一维非定常水动力模型,对不同调水流量、水闸不同运行方式及不同截污率组合条件下的水质改善效果进行了模拟分析,并提出了生态调水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6.
高强 《广东水利水电》2011,(Z1):9-12,19
河网一维水动力模型利用追赶法进行求解,水闸控制则根据自由出流和淹没出流流态的不同,分别选用不同的处理方式.模型应用于广州市海珠区调水试验中,经率定和验证,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对海珠区调水试验水闸控制进行模拟,从而制定海珠区新滘围河网全年各潮期闸群优化调度方案.通过全区水闸、泵站的集中控制、联合优化调度...  相似文献   

7.
排涝设施选择上,泵站和水闸各有特点和适用性。本文结合案例研究,对泵站和水闸两种排涝方案进行调节计算,并进行多目标比选,结果表明对于峰高量大、陡涨陡落的山洪型涝水,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排出峰值涝水需要大流量的泵站,泵站方案工程造价高而利用率低。在其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经济实用的水闸方案。  相似文献   

8.
苏州河河口水闸液压启闭机设计与同步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州河河口水闸是一座集挡潮、防汛、调水、调节水位、通航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超大型挡潮闸,液压启闭机由4套液压缸、2套主系统和2套应急操作系统组成。启闭机分别布置在水闸南北两岸机房内,相距约107m,且水上无任何建筑物连接,经方案比选,采用电液比例流量阀方案,实现了两岸液压启闭机动作的同步。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上海市水闸泵站自动监测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在防御2005年“麦莎“台风及特大暴雨中的作用,并就今后如何充分利用该系统提供的实时水情、雨情、工情数据和闸站现场图像信息进行防汛应急指挥调度,建设河网水力数学模型、防汛调度专家系统、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对暴雨洪水高潮位时不同的工程设施运行情况的洪水演进过程建立模拟的洪水演进模型,以不断优化、完善各种防汛排水调度预案,充分发挥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在防汛抗灾中的作用,并对此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0.
苏州河是上海标志性河流,其河口更是上海的发源地与世界关注的焦点。基于苏州河历史演变及河口变迁情况分析,阐述了不同时期各方面对苏州河河口挡潮闸的要求和水闸发挥的作用,以及历史和现状情况下水闸闸址位置、工程规模、结构形式、运行方式。根据现状河口水闸运行情况,分析了水闸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措施建议,包括淤积监测与定期清淤、防撞风险研究、大修方案研究等。根据上海未来城市总体规划、防洪要求、水资源调度和水环境整治要求,以及黄浦江河口建闸等相关工程规划情况,预测了未来苏州河河口水闸的功能和运行方式,从而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苏州河底泥疏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州河底泥疏浚整治工程是一项浩大而复杂的工程,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生态等方面的效益,要在确保防汛墙安全的基础上进行底泥的挖掘、运输和处置,要满足防汛、调水、亲水和通航等对河道断面的要求,要在彻底根治苏州河黑臭淤积的同时,探索研究长效管理的方法和措施,保持河道水流的顺畅和水质的改善,打造苏州河良好的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和水文化。  相似文献   

12.
浙东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杭州湾南岸,而且其中的萧绍宁平原河网水质普遍较差。浙东引水工程是解决萧绍宁平原及舟山市水资源短缺问题的系统水利工程,曹娥江至慈溪引水工程是浙东引水专项工程,该工程不仅可向上虞、余姚、慈溪提供优质的曹娥江径流,还可明显改善引水工程沿程河网的水环境。在建立河网水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以改善该区河网水质为目的,根据环境远期目标,推荐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唐山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多,各类跨河、穿河、临河工程逐年增加,水利规划设计部门编制河道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的任务亦明显增多。该文对河道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唐山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多,各类跨河、穿河、临河工程逐年增加,水利规划设计部门编制河道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的任务亦明显增多.该文对河道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滏阳河侯庄分流工程是衡水市区防洪保安的关键性工程,连接滏阳河、滏阳新河、滏东排河和衡水湖,集防洪分流、排水减灾、引水蓄水、城市景观等功能于一身,工程布置复杂,设计要求高,工程设计中对有关总体方案布置、多功能联合运用、水文及工程规模、结构方案、建筑方案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创新,并将成果应用于工程建设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以九洲江防洪及水环境治理工程为例,重点论述了水环境治理工程生态修复的工程措施,生态修复工程措施以九洲江干流构成的河流生态廊道为主线,构建河湖、人工湿地等多样化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7.
朱勇 《人民珠江》2014,(4):37-40
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是太湖流域规划引排通道骨干工程,具有改善流域水环境、提高流域防洪排涝和水资源配置能力等综合效益。采用数学模型手段,模拟新孟河工程实施后对太湖和区域的水环境改善、水资源配置效果,通过定量评估工程的综合实施效果,为新孟河工程的可行性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8.
苏州市外城河水生态环境状况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调查苏州市河网水系及水生态环境质量并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 ,根据苏州市外城河及进出河道水系的水质状况 ,指出苏州市外城河水系污染为有机污染 ,枯水期和丰水期水污染严重 ,污染源具有由点源向面源转移的特点 ,而苏州市古城区生活污水收集率低、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低、面污染源控制薄弱、湿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是造成外城河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最后制定了以截流、管理、治污、引水、疏浚以及生态修复相结合的一体化控制对策 ,以改善苏州市外城河水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19.
介绍台湾地区综合治水策略,从集水区涵养保护开始,配合流域洪水历线,综合配置集水区、河道、下水道及滞洪设施,并降低河道洪水位,同时兼顾环境及生态的维护。从台湾的河川湿地治理经验出发,介绍"台北大沟溪生态滞洪池"、"新店溪阳光运动公园"、"台北关渡自然公园人工湿地(离槽式)"、"大汉溪河岸人工湿地(在槽式)"等工程实例,说明只有师法自然,才能推动生态资源保护以达到永续发展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20.
简要阐述了苏州河历史演变、水文特性和水环境变化过程,回顾了自1998年开始的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二期、三期工程及开展的相关科研工作,并利用干流历年水质变化过程分析了历次治理取得的成效。结果表明:一期整治工程对水质指标的改善效果较好,而二、三期工程影响不明显,但当郊区河道进一步治理后,干流水质得到进一步好转。最后,针对目前正开展的苏州河综合整治四期工程总体方案,指出更大范围、更加彻底的标本兼治苏州河支流水环境会提升苏州河干流水环境,但要恢复苏州河的"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生态功能,还需有漫长的过程,且需要上游的江苏省内河道同步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