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分公司轻质低含蜡油和重质高含蜡油为原料,用开发的PIC系列异构脱蜡催化剂,并配套使用某工业加氢预精制和补充精制催化剂,进行加氢预精制-异构脱蜡-补充精制试验,考察加氢预精制过程及异构脱蜡催化剂和工艺条件对润滑油基础油黏度指数的影响。试验结果和工业装置运行数据表明:通过对异构脱蜡催化剂的改进,催化剂中B酸含量增高;B酸含量、加氢精制温度、异构脱蜡温度的升高,均可提高催化剂的开环活性,进而提高产品黏度指数;与上一代异构脱蜡催化剂PIC-802相比,PIC-812催化剂的活性提高,在工业装置上加工大庆650SN糠醛精制油和200SN浅度脱蜡油时,反应温度分别降低2 ℃和26 ℃,基础油收率均提高4百分点,黏度指数均提高4个单位。  相似文献   

2.
某些异构脱蜡重质润滑油基础油,在室温下,放置一定时间后,常有絮状物从油中析出。为了研究异构脱蜡油絮状物生成的原因,将异构脱蜡油中的絮状物分离出来,并以模拟蒸馏、测定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质谱(MS)和核磁共振(^13C-NMR)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絮状物主要是由具有较长碳链、凝固点较高的蜡状分子,特别是链状或异构化程度较低的烷烃分子组成。  相似文献   

3.
以加氢裂化尾油和加氢处理重质减压馏分油为原料,采用异构脱蜡工艺制备润滑油基础油。分析基础油的性质,并采用质谱和13C核磁共振分析异构脱蜡基础油的烃组成和烃结构,考察异构脱蜡润滑油基础油的烃组成和烃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异构脱蜡润滑油基础油,在多环环烷烃质量分数、链烷碳质量分数和平均碳数相近的条件下,黏度指数随着异构烷碳与正构烷碳质量分数之比的增大而减小,倾点随着异构烷碳与正构烷碳质量分数之比的增大而降低;在多环环烷烃质量分数、异构烷碳与正构烷碳质量分数之比相近的条件下,黏度指数和倾点随着分子的平均碳数减少而降低。  相似文献   

4.
利用异构脱蜡技术生产优质润滑油基础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震 《润滑油》1998,13(6):15-18
介绍了美国API润滑油基础油分类法及大庆油田化学助剂厂引进的CHEVRON异构脱技术。为生产高档内燃机油基础油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加氢法生产高质量润滑油基础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氢裂化未转化油和/或加氢精制过的溶剂脱蜡油经催化脱蜡工艺生产高质量润滑油基础油。该基础油料具有很好的低温流动性能,且对添加剂感受性好,硫、氮含量低,饱和烃含量高,可以调合中、高档润滑油。经补充精制或深度精制,可使该基础油芳烃饱和并深度脱氧、脱硫、脱氮,使杂环化合物分解,改善基础油的颜色,提高光安定性。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润滑油基础油行业发展现状以及国内外加氢异构技术研究进展,包括美国雪佛龙鲁姆斯全球公司异构脱蜡技术、美国ExxonMobil公司选择性脱蜡技术、韩国SK公司加氢裂化尾油处理技术、中国石化异构脱蜡技术以及中国石油润滑油加氢异构技术等.指出了各技术在处理不同原料生产过程中的技术优势、局限性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纪春怡  安彦杰 《炼油与化工》2001,12(2):10-12,17
介绍了不同种类抗泡剂在不同润滑油中的泡沫特性,重点介绍了内燃机油功能添加剂,基础油馏分组成,抗泡剂复合比例等对加氢异构脱蜡基础油新方油品泡沫特性的影响,以此为依据,解决了以加氢异构脱蜡基础油为基础油的10W/30CD油新配方研制过程中的泡沫问题。  相似文献   

8.
采用壳牌公司SLD-821加氢异构脱蜡催化剂为核心的三段加氢催化剂在实验室对新疆克拉玛依石蜡基原油减四线馏分油、轻脱油进行三段加氢工艺试验,并经过了工业生产运行。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可以生产出APIⅡ,Ⅲ类润滑油基础油。  相似文献   

9.
润滑油加氢异构脱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约介绍了润滑油的加氢异构脱蜡技术,该技术代表了润滑油加工工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应用加氢异构脱蜡基础油作为主要组分油,添加抗氧剂及防老剂,研制出聚苯乙烯专用增塑剂,各项性能均能满足技术标准的要求,可以替代国外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11.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in adopting the Isodewaxing technology in the lube oil unit of Shanghai Gaoqiao refinery. In line with the demand of different crude slate for different reaction depth, and good match between the optimal product quality and the yield, the refinery has make strenuous efforts to optimize the operation and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to manufacture high-quality hydrogenated base stocks.  相似文献   

12.
改造后胜利炼油厂基础油馏程较窄,硫、氮含量低,轻质基础油和中质基础油低温流动性差别大。轻质基础油可作为生产铝板冷轧制用润滑油的基础油、变压器油的原料及作为低粘度润滑油调合组分。中质基础油低温流动性差。  相似文献   

13.
XCR水基极压润滑剂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油基润滑剂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常规水基润滑剂极压润滑持效性差的问题,室内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水基极压润滑剂XCR。XCR极压润滑剂是一种含S、P、Zn等活性元素的润滑剂,能在金属表面形成无机、有机、聚合物多层复合膜,将金属与金属之间的摩擦转化为金属与多层复合膜间的摩擦。对其性能评价表明,该剂润滑效果好,加量为2%时极压润滑系数降低率在65%以上,而且极压润滑持效性强;抗温为150℃;对钻井液流变性基本无影响,略有降滤失作用,有一定的抑制性,可使钻井液钻屑回收率提高7%以上。该剂已在河南、中原、四川、江汉等油田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石蜡烃择形异构化技术(WSI)在海南汉地阳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工业应用情况。结果表明,以海南炼化加氢裂化尾油为原料,在反应压力为15.2 MPa,反应器入口氢油比为800∶1,异构反应器床层平均温度为307.4℃,补充精制反应器床层平均温度为226.7℃,体积空速为1.5 h-1的条件下,生产出的70N,150N,250N和350N润滑基础油具有黏度指数高、闪点高、倾点低、硫和氮含量低以及氧化安定性好的特点,且饱和烃的质量分数在99%以上,符合APIⅡ润滑基础油的标准。说明该技术及其催化剂具有原料适应性强、选择性好、稳定性高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APIⅡ类润滑基础油的生产。  相似文献   

15.
 采用柱色谱、质谱法、1H NMR 、13C NMR和 DEPT 13C NMR等手段详细分析了6种不同基属原油生产的加氢润滑油基础油和1种聚α烯烃(PAO-6)的物理性质和烃类组成。结果表明,各种基础油的S、N含量很低,饱和烃含量很高,芳香烃含量很低;基础油碳类型含量的分布和基础油烃类结构组成影响其黏度指数。正构烷烃和亚甲基含量高的基础油的黏度指数高,而支链甲基和次甲基含量高的基础油黏度指数低;支化度与基础油黏温性能有负的相关性,支化度越大,黏温性能越差,黏度指数越低。不同基属原油生产的润滑油基础油烃类结构符合相应原油特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3升釜合成的SAPO-11分子筛进行异构脱蜡技术的研究探索,通过对分子筛酸量和金属的自动选择,制备出具有稳定性,氢活化和氧再生性能良好的异构脱蜡催化剂,该催化剂可以较好地应用在加氢毛油的异构脱蜡制取高质量润滑油基础油过程中,在压力为6.0MPa的条件下产好地脱除尾油中的蜡含量,产品谂收率高,目的产物选择性好,润滑油基础油馏分溴价低,粘度高,氧化安全性能好。  相似文献   

17.
许孝玲  汪军平  教震 《润滑油》2014,(6):57-60,64
利用环烷基原油资源,采用加氢处理临氢降凝—加氢补充精制全氢型工艺可生产品质优良的润滑油产品。本研究在加氢中试装置上,对加氢处理后重质润滑油馏分和全馏分两种临氢降凝的进料方式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与以重质润滑油馏分为原料相比,相同反应条件下全馏分油为原料时所得目标产物的倾点、芳烃含量和氮含量更低。  相似文献   

18.
《石油化工》2015,44(6):748
以液体石蜡模拟矿物润滑油基础油,分别将脂肪酸酰胺、脂肪酸二乙醇酰胺、脂肪酸乙醇酰胺磷酸酯(FEAP)表面活性剂加入液体石蜡中,通过测定生物降解指数(BDI),考察表面活性剂对液体石蜡生物降解性的影响;通过测定培养液的光密度和油水界面张力,考察表面活性剂促进液体石蜡生物降解的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3种酰胺及其酯类表面活性剂均可显著提高液体石蜡的生物降解性,FEAP的效果最好,在液体石蜡中加入1.0%(w)FEAP时,可使液体石蜡的BDI由33.0%提高至71.9%;酰胺及其酯类表面活性剂能显著降低培养液油水界面张力和加速微生物生长,从而促进液体石蜡的生物降解。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illustrat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CR series lube oil isodewaxing catalysts in commercial scale and proposes the strategy on long cycle oper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catalysts. The results of commercial application of the catalyst have revealed that the catalyst after pretreatment including drying, sulfidation and reduction can process VGO into base oils meeting the HVI II and HVI II+ standards, and can manufacture base oils meeting the HVI III standard after incorporating the filtrate oil or gatch from acetone-benzene solvent dewaxing unit. The nitrogen content of the feed oil to the IDW reactor should be controlled at 1 .0-1.5 ppm, while the CO and CO2 contents in fresh hydrogen is strictly controlled to avoid poisoning of the IDW-HDF catalysts.  相似文献   

20.
费逸伟  彭兴隆  姚婷  郭峰  杨宏伟 《石油化工》2014,43(12):1444-1449
用己二酸二异辛酯(DIOA)油样模拟酯类航空润滑基础油在高温下进行氧化裂解反应,考察了油样的酸值变化,并采用GC-MS联用技术检测了DIOA的结构组成随工作温度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当工作温度为100℃时,DIOA油样中已有小分子的单酯和双酯产生,随工作温度的升高,酯含量不断增加;当工作温度为170℃时,油样中有小分子的酮、酸等化合物生成,油样呈淡黄色;当工作温度为300℃时,油样中酮和酸的相对含量分别为0.605%和0.020%,酸值(每g油样消耗KOH的质量)高达12.597 mg/g,油样呈深黄色,且出现胶质状沉淀。该方法可用于分析酯类航空润滑基础油的热氧化安定性和主滑油性能变化,以确定合理的换油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