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砖瓦生产中,利用隧道窑冷却带的余热对燃烧气体进行预热,并用相应的蓄热系统将多余的热量储存起来,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余热发电技术和发电装置,在国内是从"八五"时期开始进行系统研制开发的,经过十多年的开发、研究和若干实际工程投产运行,余热发电技术和国产化设备都已成熟可靠,总体上的技术水平已经赶上国际先进工业国家。国家也把利用余热发电作为节能降耗,实现循环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发展,使我国的余热发电技术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6.
实行循环经济,不仅是对经济活动中的原料进行再利用,而且还包括对经济活动中产生的能源进行再利用。煤矸石制砖完成了对煤矿“废弃”物——煤矸石的再利用。但是,在再利用过程中,由于煤矸石砖在烧结、冷却过程中,释放了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除少量被用作加热取暖外,绝大部分被浪费掉了。如何加强对烧结与冷却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资源进行再利用,是构成完整的煤矿循环经济系统、全面提高煤矸石砖厂综合效益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7.
制砖隧道窑辐射换热式余热利用(发电)技术是砖瓦烧成技术与火力发电技术的交叉和集成,综合了两大行业的工艺、流程、安全、质量标准,经过多个工程项目的运行经验总结而成。目前,四川国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已制定了企业标准Q/76508420-X《隧道窑余热利用-发电》,技术成熟,对大中型砖瓦企业的隧道窑余热利用(发电、供暖、制冷、干燥)有较好的投资效益,社会效益明显,技术应用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是当前我国重点支持的"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前能源问题已严重制约国家国民经济持续增长,节约能源是各行各业应负的责任。为此全国墙材信息网在陕西省咸阳市召开了墙体材料节能降耗会议,在会议期间代表们参观考察了咸阳市周陵空心砖厂改造的两组砖机。 相似文献
9.
1前言随着国家经济增速的放缓,砖瓦产品的需求也相应减少,砖瓦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各砖厂都采取措施降低成本,其中,降低煤耗成砖厂首选措施,都纷纷尝试一些方法和措施来降低本产品的煤耗。其中,投资小见效快的途径是余热利用。实际生产中,很多砖厂没有利用余热或余热利用不合理、不充分,没有达到理想效果。笔者根据从事砖瓦行业多年的实践经验,结合热工和流体力学的知识,总结了自己改造过几座隧道窑余热利用的实际成功经验,达到了减低煤耗、 相似文献
10.
11.
1我国近期砖瓦工业现状及的技术发展
1.1我国砖瓦企业现状
截止2010年,全国砖瓦企业7万家左行,年产总量约10000亿多块(折标砖),其中:6000万块以上占1%,5000~6000占3%,3000~5000万占30%,1000~3000万占21%,1000万以下的小型企业占45%。 相似文献
12.
1概述 我国制砖业是在计划经济思想指导下起步和形成的.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企业多为地方国营形式,缺乏应有的开发、创新、激励和营销意识和机制,产品按计划生产供应,品种单一,行业缺乏活力. 相似文献
13.
1未来几年墙材发展趋势1.1墙材信息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目前全国现有砖瓦企业数量仍很大,但砖瓦行业民营、集体企业占到90%以上,我国中小型砖瓦企业居多,大部分砖瓦企业的产销量都很小,生产规模小 相似文献
14.
沈艳 《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1,(7):23-23
本刊讯近日,河北中节能新材料有限公司煤矸石余热发电项目在鹿泉市投产。该项目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西班牙千年发展基金、中国农业部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发起。该公司拥有两条煤矸石隧道窑制砖生产线, 相似文献
16.
17.
1我国砖瓦行业现状1.1砖瓦企业基本概况目前,我国砖瓦生产企业约有7万多家,从业人员700多万。其中年产(折标砖)5000万块以上占5%;3000万~5000万块的中型企业占30%;1000万~3000万块的中小企业占20%;1000万块以下的小型企业占45%。从企业生产规模上分析,年产 相似文献
18.
《中国砖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将煤矸石烧结砖隧道窑余热发电列入砖瓦工业"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推广技术。2012年9月18日17时,由四川国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自主设计、安装调试的辽源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九台新型墙体材料分公司隧道窑辐射换热式余热发电工程成功并网发电,发电机组装机容量3MW,额定电压10.5KV。该余热发电工程的成功实施,为烧结砖隧道窑辐射换热式余热发电技术在东北地区的推广建立了示范基地。由UNDP/西班牙千年发展基金—中国气候变化伙伴框架项目—煤矸石砖厂余热发电项目已成功在我国山西、河北两省示范。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电荒"、"煤荒"、"水荒"、"缺油"都昭示了中国的能源紧缺问题已显十分严重,寻找新的资源或可再生资源以及合理利用现有的宝贵资源、大力开展节能措施将是我国今后如何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早在1996年国务院就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倡导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并把节约放在首位,一切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都必须节约和合理利用现有的各种资源,千方百计减少资源的占用和消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