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5 毫秒
1.
根据现代控制理论 ,对斜拉桥颤振的主动控制进行了理论分析 ,建立了受主动质量阻尼器控制的斜拉桥的受控方程及AMD的运动方程 ,确定了受控状态下斜拉桥颤振临界风速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利用压电材料建立了单输入单输出理论模型并得到颤振方程及其状态空间方程。同时应用NASTRAN、MATLAB计算软件和自行编制的程序进行了气动力拟合,并且对模型的结构动力学特性及颤振特性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通过主动控制控制律的实施,达到了颤振主动抑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大跨斜拉桥的三维颤振频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辉林 《四川建筑》2003,23(2):51-52
基于有限单元法的原理,确定了合乎斜拉桥结构特点的空间计算模型,使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斜拉桥的动力特性进行了求解: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气动荷载作用下的斜拉桥三维运动方程,采用PK—F方法求解方程,提出了斜拉桥的三维颤振频域分析方法;最后编写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对湖北一长江大桥进行了颤报分析,并和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桥梁工程界很关注而又未获解决的斜拉桥出现颤振后的振动问题。文中建立了近似理论和近似解析解法。一座主跨为500m的计划中斜拉桥算例表明,在风速为1.3倍颤振临界值时,振幅仍然很小,即仍是稳定的。这一结果远比在悬索桥有利,对于大跨度斜拉桥具有重大意义。产生这个效果的原因完全在于斜拉索的有效弹性模量的非线性,而不是由于所谓索的“体系阻尼”。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钢-混叠合梁非对称独塔斜拉桥的抗风性能,文章以某主跨200 m的斜拉桥为背景,通过节段模型风洞试验测试了断面在成桥态和施工态下的颤振临界风速和颤振导数,采用三维颤振分析方法计算了断面的颤振临界风速,最后采用CQC抖振分析方法计算了该桥的抖振位移响应。结果表明:三维颤振分析与风洞试验得出的颤振临界风速均远大于颤振检验风速,表明桥梁具有良好的颤振稳定性;断面在成桥态和施工态下的抖振响应很小,且最大抖振位移对应的峰值加速度满足舒适度要求。  相似文献   

6.
运用工程控制理论的思想,将斜拉桥的施工误差视为一维随机最优控制问题,建立其状态方程与测量方程.由于斜拉桥建设中一般存在双悬臂状态与单悬臂状态,因此需要建立二个状态的不同状态方程与测量方程,然后采用卡尔曼滤波法的一步预测和滤波估计值,按照确定性的最优控制规律构成螺旋状前进式反馈系统,对各施工节段进行调整控制,以达到设计要求.现场实验证明,该方法在混凝土斜拉桥施工误差控制中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跨度桥梁的颤振问题,研究了利用调谐转动惯量阻尼器(TRID)进行大跨度桥梁颤振的被动控制方法。建立了具有调谐转动惯量阻尼器的桥梁在均匀风场中的系统颤振运动方程,引入状态空间向量,求解颤振临界风速。以虎门大桥为对象,分析了TRID对提高临界风速的有效性及TRID参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大型斜拉桥风致振动机理及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空气作用力引起斜拉桥各种风致振动的机理出发,探讨斜拉桥颤振、驰振、涡激振动、抖振的分析方法,为大型斜拉桥空气动力稳定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陈美林 《建筑》2011,(5):62-63
斜拉桥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在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质量控制对斜拉桥施工的作用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斜拉桥施工控制的主要特征,提出了加强斜拉桥施工控制的具体措施,以提高斜拉桥施工的质量,为斜拉桥的建设施工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行波输入下大跨斜拉桥减震控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行波效应对斜拉桥减震控制效果的影响,以一座大跨斜拉桥为例,建立其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其主动控制、半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对飘浮体系斜拉桥的减震效果,并计算了行波输入下斜拉桥的地震反应。半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对该斜拉桥的大部分地震反应均能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但是使得桥梁塔底剪力等部分地震反应增大;不同频谱成分的地震动输入显著影响斜拉桥的地震反应和控制方法的减震效果。考虑行波效应后,半主动控制对于该斜拉桥整体地震反应的控制效果优于始终提供最大阻尼力的被动控制;行波效应对斜拉桥主梁具有不利影响,但对桥塔抗震有利,并且对三种控制方法的减震效果没有明显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二代斜拉桥Benchmark控制模型基础上进行分析,首先在实体模型建立时采用物理降阶进行自由度缩减,之后使用matlab控制工具箱对状态空间进行均衡实现并降阶,从而得到简化模型,之后基于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原理对模型采用了LQG;算法主动控制,并分析墩梁固结体系模型与原模型差别,加载地震波并进行时程响应分析,并比较...  相似文献   

12.
金锡兰  吴祥松  王力强 《山西建筑》2010,36(30):331-332
以宛溪河斜拉桥为背景,根据斜拉桥的结构特点,通过全桥的施工过程仿真计算,对该类型桥梁的施工控制进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介绍了当前关于斜拉桥的施工控制技术,以期指导斜拉桥工程项目的施工。  相似文献   

13.
卢广宁  孙世光 《山西建筑》2010,36(26):290-291
详细介绍了混凝土斜拉桥施工控制的特点,论述了施工控制的方法、控制内容,以及保证混凝土斜拉桥工程质量的监测要点,简单说明了斜拉桥施工控制的组织安排及工作程序,从而保证桥梁结构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斜拉桥空间有限元精细化建模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斜拉桥是桥梁结构中比较复杂的一种,由于有塔墩和斜拉索的作用,结构处于高次超静定状态。斜拉桥结构分析以往大多采用平面杆系模型或三维梁格单元模型,很少有人采用索单元和三维实体单元建立斜拉桥全桥模型进行结构分析。采用梁格单元模型分析斜拉桥无法准确模拟主梁抗扭刚度、剪力滞、偏心荷载作用等,在做斜拉桥荷载试验时很难获得全桥任意车列荷载作用下,空间位置测点的理论计算结果。本文将详述利用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开发的桥梁检测分析系统QLJC建立斜拉桥的索单元和实体单元组合的精细化斜拉桥有限元全桥模型,其中拉索用2节点索单元离散,主梁和塔墩用实体单元离散,拉索、主梁和塔墩单元之间通过节点位移约束方程连接。采用的实体单元是12节点等参元,它更适合于桥梁这种横向尺寸小纵向尺寸大的细长结构,这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斜拉桥空间分析方法。本文给出了一些动静力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张建萍 《山西建筑》2012,38(7):198-200
以宛溪河斜拉桥为背景,根据斜拉桥的结构特点,通过全桥的施工过程仿真计算,对该类型桥梁的斜拉索索力调索与监控进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介绍当前关于斜拉桥的施工控制技术,对今后同类工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某大桥为背景,介绍了矮塔斜拉桥施工控制的原则和目标.结合钢绞线斜拉索的自身特点,介绍了钢绞线斜拉索的张拉方法,根据矮塔斜拉桥结构的特点,提出以控制主梁上下缘应力的原则,索力一次张拉到位的控制方法,使斜拉索索力和主梁线形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靳国胜 《山西建筑》2007,33(9):324-325
论述了无应力状态控制法的优缺点,并与其他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比,同时给出了它的适应范围;并以在松花江斜拉桥上的具体应用为例,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其在大跨度斜拉桥施工控制领域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金塘大桥主通航孔桥是一座双塔、双索面的钢箱梁斜拉桥,主跨620m,是目前我国海上跨径最大的斜拉桥,该桥采用无应力状态控制法进行施工监控,中、边跨合龙施工有一定难度。施工过程中,斜拉索采用一张到位法控制,可以减少工作量,缩短工期。对桥梁边、中跨合龙的控制理论和思路进行了论述,重点介绍该桥边、中跨合龙的施工步骤、时机选择、注意事项、操作细节和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