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岩 《安徽建筑》2007,14(3):19-20
美与丑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文章分析了建筑艺术“美”与“丑”的表现形式及相互转换关系,提出科学、客观的认识建筑艺术“美”和“丑”的相对性,使美与丑都为创造人类的美好生活及塑造优美的建筑服务。  相似文献   

2.
费麟 《钢结构》2005,20(1):94-95
当前讨论“建筑方针”,有其现实意义。1958年建筑艺术座谈会以及1961年梁思成先生对此都作了专门的论述。“建筑方针”不单是学术理论问题,更多的是实践问题。离开工程实践,沙龙式空论建筑方针是徒劳无益的。下面就建筑实践中的经验教训谈一下“建筑方针”问题。  相似文献   

3.
传统建筑的“型”是外显的“形”在历史承传中凝聚的一种秩序,具有超越单纯物质形态的变化思想的内涵,在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对“型”与“形”的辨证关系的把握,有助于创作中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张忠志 《建筑》1997,(6):13-13
1996年初,牡丹江市联发建筑总公司,针对市场的形势,推出了实施“名牌”战略的新举措,这是黑龙江省建筑施工企业第一家推出“名牌”工程战略。运筹帷幄推出“名牌”战略联发建筑总公司领导班子全面地分析了建筑市场的形势,也客观地分析了自己,认识到企业的生命就是质量,质量的最高标准就是名牌。在“九五”期间联发公司必须有新举措——实施‘名牌”战略,企业才能上新台阶,才能有发展。这是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发展的总趋势。所谓“名牌”战略,就是联发建筑总公司,以施工的公用与民用建筑工程质量取胜的战略,即绝大多数工程质量达…  相似文献   

5.
惠山祠堂建筑群是无锡地区特有的建筑文化。本文从建筑与环境关系的角度探讨惠山祠堂群建筑中如何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结合当地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在“有为”的营造过程中.追求自然“无为”效果,取得建筑和环境的和谐统一。我们应向传统建筑学习.让建筑和城市可持续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非常建筑在浙江乌镇的未名美术馆于2021年主体完工。文章通过阅读和分析,试图表明,建筑师使用了宽窄两套院落图式作为框架,并结合了三种空间手法来形成“有作用力的布置”:曲院折廊的建筑形式、透视的空间游戏、多分岔路口。这些抽象处理反映了建筑师早期“窥视剧场”主题的最新发展,不仅与吴大羽“势象”的思想产生了回响,并为理解朱利安“势”与“时”的互成关系提供了生动的案例。  相似文献   

7.
“现代的”是经常被用来描述各种事物的形容词。它的含义是什么?我们并不知道。但在建筑中,所有人都知道“现代建筑运动”,我们也都听说过“现代建筑”,同样,听说过“后现代主义”,却并不懂得它的含义。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运动,就意味着我们是在真空状态下进行设计。在有希望的情况下,某些理性逻辑能够指引我们创造出具有功能性且适合居住的建筑;我们通过背景经验学习如何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建立绩效标准,创建选择项并对其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8.
当代建筑越来越多地偏向于建筑形态的视觉消费,而对于建筑空间的深度挖掘者少之又少。路易斯·康和伊东丰雄是在各自所处时代引领建筑发展的建筑大师,对建筑空间有着深刻把握。从对两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建筑思想及作品的对比分析中,可以看出当代公共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趋势,即“服务空间”和“被服务空间”之间的关系从“对立”到“消解”,再到“整合”的过程。本文试图从对具体案例的具体解析中,把握这一设计趋势,探析公共建筑“服务空间”和“被服务空间”整合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周易·系辞)这是中国易学哲理。“道”、“形”、“器”三层内容表征了中国建筑文化架构中的内在联系,即成形规律。“道’嘱于精神文化内涵的范畴,是抽象的理念意象;“形”属于具象载体,能被视觉感观其形体;“器’属子空间的功能效用。老子关于“诞植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瞩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盖与易理之论契机吻含。本人初学中文,后学建筑,知天命之年复研周易之理,方悟出中国建筑文化的哲理盖存于周易文化之中,并将此一文化联系运用于建筑创作之中,取得了一定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国有建筑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认识“误区”辨析缪长江,李春敏一、国有资产“企业所有论”目前,建筑企业改制工作已经拉开帷幕,但许多企业,尤其是一些经济效益尚可的建筑企业,面对国家与企业财产关系的调整,存在一种令人担忧的模糊认识,在不少国有大中型建筑企业“...  相似文献   

11.
浅析“弱建筑”设计理念在日本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在环境、人与建筑之间以人的活动导向为主、协调于自然从而弱化建筑的“弱建筑”设计理念,以“弱建筑”发展最为深入的日本建筑设计作品分析了“弱建筑”的主要特点:临时性、轻盈性、消隐性以及空间嗳昧性。  相似文献   

12.
黄欣 《中外建筑》2011,(11):55-56
自PeterZumthor获得2009年建筑普利策奖以来,国内关于Zumthor的建筑以及他的建筑理想了解得已经比较多。所有人均被Zumthor营造的建筑场所空间以及建筑的永恒价值所倾倒。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关于Zumthor的建筑理性建构与他的感性成分之间的关系,并对Zumthor的思考建筑(Thinking architecture)中的感性成分做一叙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英国建筑学家理查德·帕多万所著的《比例——科学、哲学、建筑》是一部探讨建筑比例和科学、哲学的关系的书,其主要目的是对建筑比例本身进行认识论的分析。该文对其进行了简要解读,同时,也提出了几点不足和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14.
沈昕  魏春雨 《建筑师》2012,(3):28-34
勒·柯布西耶在20世纪用革命的方式设计建筑,从住宅、博物馆.艺术中心到教堂。他对空间的持续探索改变了建筑的建造方式及人们的生活。他曾称自己的建筑作品为“漫步式建筑”(Promenade Architecture).这一理论影响至今笔者带着“漫步”这个线索审视当代建筑,发现众多优秀建筑作品不同程度的演绎着空间的“漫步性”。本文通过剖析和解读东西方“漫步空间”的设计特征.挖掘其内在结构和差异,为当下及未来的建筑设计提供一些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15.
泡沫之后     
李虎 《新建筑》2014,(2):22-25
作者引用阿道夫·路斯和柯布西耶的话,批判了当下建筑界盛行的新装饰主义和图像崇拜,并提出经由自己反思总结出的“新建筑五点”:怀着对自然的敬畏去建造;建筑去营造当代的社会生活;诗意的精神和人文的关怀;真诚的建筑;原型和大众的关系.结合OPEN建筑事务所的实践,呼吁重回建筑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陆激 《城市建筑》2014,(31):16-19
建筑要继承但不可迷失于文化传统.“救亡”的需要催生了“民族形式”,而“多元化”的思潮又促成了“本土建筑学”.然而两者均有文化问题政治解决的味道.本文以为在今古之间,或中西之间,无须增设藩篱,临与不临,皆非大道.要者在消除成见,而意由情生.  相似文献   

17.
苏堤 《华中建筑》2008,26(6):49-50
该文从自现代建筑运动以来建筑思潮与哲学思潮的相互关系这一视角出发,指出了“引用”作为建筑表现的一种重要手段,应当符合时代精神与社会特征,并以“引用”建筑的著名作品——筑波中心大厦为说明性例证,剖析了引用与创造之间的辩证关系,指出“引用”应当作为建筑师表达创造性的一种手段,而不仅仅只作为一项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该文阐述了"外廊样式"与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关系,认为"外廊样式"作为一种建筑类型,存在于中国近代建筑历史发展的始终,丰富繁衍并精彩演绎,对中国建筑的近代转型起了重要作用;另外,它还衍生出"骑楼街屋"这种特殊的城镇空间形式。  相似文献   

19.
诸葛净 《建筑师》2011,(5):73-77
作为中国古代建筑关键词系列研究的第一篇.本文通过“营造/建筑”这两个词汇在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不同语境中的使用.梳理这两个词语意涵的变化.以及20世纪初“建筑”成为独立学科的起始。并尝试初步分析这两个语词意涵变化中所蕴含的古代中国人对今日所谓建筑问题的思考与理解。  相似文献   

20.
数字化建筑设计的涌现并非一场简单的技术革命,其背后是对自然更深切细腻的观察与反馈。数字所表达的涵义也远不仅是建筑空间与构建的几何尺寸,更浓缩与承载了众多先前无法界定描述的信息。这些技术与思想共同将建筑学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提供给人们更宽阔的视野。荷兰著名建筑ONKasOosterhuis在数字化建筑设计与理论的道路上提供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他先后提出了“程式化建筑”、“感性建筑”、“非标准建筑”、“群集建筑”、“缝筑生命体”、“超体空间”等诸多革新观念。本文通过笔者对KasOosterhuis的访谈与研究,许以“群集建筑”为例展开,可以概要性地勾勒出这位数字建筑设计领军人物的设计哲学,以期为当下数字化建筑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