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长虹TA两片机、TDA两片机开关电源都采用东芝X56P型(又称东芝Ⅱ型)开关电源电路,它是由分立元件组成的典型的自激振荡、脉冲频率调制(简称调频式)稳压、并联输出型开关电源电路(见图1)。并具有对市电适应范围宽(AC:120~260 V)、效率高(达80%以上)、安全性好(“冷”与“热”地隔离,机芯不带220 V市电)和通用性强(35~74 cm彩电均通用)等优点。因此它是我国目前彩电中应用最广泛的开关电源电路之—。一、看图解读要点 1.如何识别自激振荡电路?众所周知,开关电源电路实质上是以开关管为核心的LC间歇振荡电路(开关管交替地饱和导通与截止),因此要首先查找参与振荡有关电路,如:开关管及激磁绕组(激磁电感)、启动电路、正反馈绕组及正反馈耦合电路等。查找时以开关管(V806)为中心,向外看集电极与基极相连接  相似文献   

2.
待机状态:CPU(QA01)⑦脚输出低电平(0V)信号→Q830截止→Tr3(Z801⑨脚内)截止→25V经R842降压至Z801⑧脚(待机取样电压2.5V)→一路经R7、R4分压后为Tr4提供偏压→Tr4导通→Z801⑿脚(行电源控制输出端)输出低电平→Q430截止→行振荡电路(TA1222AN)无+9V启动电压而不工作。 Z801⑧脚输入电压,另一路至ZD2→ZD2稳压二  相似文献   

3.
(4)+B(+115V)负载过流保护电路:主要由R470(过流检测电阻)、VQ470、VD475、VD471(可控硅)、VQ838、VQ836等元器件组成(见图3所示)。当+B(115V)负载过流时,在过载检测电阻R470上的压阵增加→VQ470(PNP管)饱和导通→VD475(稳压二极管)齐纳击穿→可控硅VD471触发导通→+5V电压经R892、R476分压使VQ838导通→VQ836(PNP管)截止→无+5V电压输出→VQ831和VQ834均截止,控制电路分三路:一路VQ831截止→VQ842截止→VQ841导通→VQ828导通→NQ826(光电耦合器)导通  相似文献   

4.
(2)过压保护电路:当N801⒃脚(Vcc)电压超过15.7V时,N801内部过压比较器动作,使N801⒁脚输出脉冲被抑制,开关电源处于过压保护状态。 (3)欠压保护电路:当N801⒃脚电压下降到低于7.4V时,经N801⒃脚内部Vcc控制触发器与逻辑处理器,使N801⒁脚输出PWM脉冲被抑制,开关电源处于欠压保护状态。当以上三种任何一类保护处于保护状态时,都使开关电源停振而无输出电压,因此,若要重新启动开关电源,则N801⒃脚电压须低于5V,才使N801⒃脚内  相似文献   

5.
2.行扫描电路关键测试点(1)行输出管V406的集电极电压:测量此电压,可以证明开关电源次级的 B电压是否正常。同时也能说明送到行管c极的工作电压是否有异常。正常时应为130V左右。  相似文献   

6.
长虹NC-6机芯是由长虹与东芝(日本)合作开发的大屏幕彩电,主要组成电路:小信号处理解码电路采用东芝TA1222AN芯片,CPU为TMP87CS38N,开关稳压电源电路采用STR—S6709(用于开关电源自激间歇振荡与过流、过压、过热保护)和HIC1015(用于稳压、开机/待机控制及负载的过压、过流保护)厚膜电路。  相似文献   

7.
4.开关电源厚膜电路STR—S6709保护电路 (1)Q801(STR—S6709)⑧脚内有“闩锁电路”,它是由三个比较放大器1、2、3和过热保护、过压保护、过流保护以及“或门”电路组成的闸门电路。其中比较放大器1、2是用来控制振荡电路,比较放大器3的输出经“或门”电路控制闩锁电路(即闸门电路或锁存器)(参见10期图1)。开关管在截止时刻产生很高的尖峰脉冲,如果开关管在此尖峰脉冲尚未衰减时开始导通,则有较大的导通损耗。为了减少这种导通损耗,该机采用了“闩锁电路”关断Q801⑤脚输出的驱动脉冲的方法:T862⑨~⑩绕组  相似文献   

8.
一、资料收集与整理 1.概述①阳极高压保护:T602⑧脚逆程脉冲升高→D608整流、C631滤波击穿D607→R644→TA7698(30)脚不亮; ②束射流:R424、R422压降↑→D603负端↓而导通→R643→TA7698(30)脚回扫线或单光栅→一条线→无光栅; ③帧过流:C513短路; ④保护电路误动作:D609、R642、Q606、D601、  相似文献   

9.
4.为适应宽电源(AC90~270V),增加了一路正反馈电路——恒流激励电路该电路由开关变压器T803⑨~⑦绕组、⑦~⑧绕组、射级跟随器VQ820、R822、R823、VD828等组成。该电路具有双重作用:一是当输入交流市电较高时,T803⑨~⑦绕组⑨端输入脉冲电压增高,当高于VD828的齐纳击穿电压时,VD828击穿导通,使VQ820基极电压被钳位在VD828稳压值(7.5V)上,致使其集电极电流保持恒定不变,为开关管VQ83提供恒定的激励电流,增加了输出电压的稳定性;二是当AC输入电压低于160V以下时,开关变压器T803⑨~⑦端正反馈绕组⑨端输出脉冲电压幅度低于  相似文献   

10.
长虹NC—3和NC—2机芯是于1992年长虹与东芝公司联合研制的长虹“红太阳”一族系列彩电的代表机芯。NC—2机芯彩电主要有:C2188、C2588A/P/PV/PZ/Z、C2589/P、C2988P/P2等型号;NC—3机芯彩电主要有:C2518、C2519P、C2919/P/PS/PV、2939KS/KV、C2918PN/PS、C3418P/PS/PN等型号。  相似文献   

11.
长虹CN—5机芯彩电的主要特点是:(1)彩色小信号处理电路采用松下AN5095K/AN5195K集成电路(它是一体化中规模集成电路,有I~2C总线控制,图像及伴音检波电路均采用锁相环PLL方式)。 (2)开关电源电路采用以汤姆逊公司生产的TEA2261双极型功率管(开关管)驱动电路为核心的电  相似文献   

12.
三、电源的启动振荡接通电源开关S901后,220 V市电经D901整流桥整流、C909滤波后得到+300 V左右直流电压,分两路:一路经T901(11)—⑧脚初级绕组加到场效应开关管V901的漏(D)极,给场效应管供电;另一路经启动电阻R918(910kΩ)加到N901(TDA16846)②脚(内接  相似文献   

13.
故障现象:开机“三无”,黑屏中出现“彩花”约30s(秒钟)后消失。一、故障检修开机监测+B电压上冲到140V左右后,便迅速下降至0V,且听到机内“唰”的响了一下。这时,观察荧光屏上出现如图1所示“彩花”现象。表明原因可能是:  相似文献   

14.
一、整机内部组成将整机后壳拆开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布满密密麻麻元器件和连线的电路板及一只涂抹了石墨层的玻璃锥体。首先看到正前方涂抹了石墨层的玻璃锥体,是该机的64cm(25英寸)彩色显像管。从电路板连接来的红色粗线是高压线,顶端类似于帽子的塑料盖,称之为  相似文献   

15.
一、开关电源电路分析。1.输入及整流滤波电路。接通电源开关后,220V交流电通过由L1、C2、L2、C2组成的抗干扰电路处理后,再经Dl-D4桥式整流、C15滤波,获得约300V直流电压。  相似文献   

16.
于是,笔者果断去除N401和N410两只"光耦"器引脚焊盘的塑料胶块,对于8只引脚全部涂上松香助焊剂,加焊锡重新补焊,再开机通电多次,果然,+B电压瞬间升高现象不再出现。由此证明,该机的故障隐患就是这两只光电耦合器引脚虚焊。  相似文献   

17.
稳压控制原理是:当电源电压发生变化(升高或降低)时,开关变压器T803⑤~⑦绕组上感生电压即发生变化(升高或降低)→经R825限流、VD823整流、C823滤波后的直流电压即N811(TDA4605)①脚电压发生相应的变化→经N811内部电路去控制⑤脚PWM输出→控制开关管V840的导通时间(增大或缩短),  相似文献   

18.
例3 开机“三无”。分析与检修:查熔丝F801、开关管VQ83和整流滤波 300V电压正常,但T803二次回路3组电源均无输出。再测量二次回路各负载直流等效电阻都正常,逐一断开T803、二次侧L872、L874、L876,在开路行负载(断开L876)时,开机其余两组直流输出 32V恢复正常。由此说明两点:一是行负载存在动态短路(一般为晶体管软击穿、静态电阻正常),使开关电源一次振荡回路过流而保护电路动作;二是开关管性能不良或周边电路异常使开关电源承载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9.
3.稳压控制电路:该机采用从+B(+125V)直接取样、误差比较放大电路VQ805(SE125N)、光电耦合器N804(TCP621)冷、热“地”隔离控制,调节开关管导通时间的PRC(脉冲占空比控制)工作方式。稳压控制原理是:当电源输出电压+B(125V)↑时→VQ805(SN125N)①脚(输入端)电压↑→经比较误差放大后VQ805②脚(输出端)电压↓→N804“光  相似文献   

20.
适用机型:康佳“K系列”彩电,如:T2168K、T2568K、T2968K、T3468K、P2962K、P562K型等采用TDA16846电源驱动芯片。一、康佳“K系列”彩电开关电源电路它主要由TDA16846开关电源控制器(核心器件)、开关管V901(MOSEFT场效应管)和开关变压器T901等电路组成(见图1所示)。 TDA16846是飞利蒲公司1998年推出的新型开关电源控制集成电路,是一块以开关模式控制的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