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苏广均  王树清 《江苏化工》2006,34(30):16-18
以乙酸、正己醇为原料,直接酯化合成乙酸己酯,分别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带水剂、催化剂用量等条件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该方法合成乙酸己酯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反应温度115℃;反应时间70min;n(正己醇)/n(乙酸)=1.2;催化剂用量为1g;带水剂苯用量为15mL(乙酸为0.3mol的情况下)。乙酸己酯的收率达到96.36%。  相似文献   

2.
余小峰  袁刚 《广东化工》2010,37(5):145-147
以沉淀法制备了固体碱羟基磷灰石(HAP),采用XRD对其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工艺条件对HAP催化乙酸酐与苯酚酯化合成乙酸苯酯反应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固体碱催化剂HAP的用量为4%(以原料总重量计),原料乙酸酐与苯酚的摩尔比1.05∶1.00,反应温度140~150℃,反应时间3h时,乙酸苯酯的收率达93.1%,且催化剂的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杂多酸催化合成顺丁烯二酸二丁酯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蒋维 《精细化工》2000,17(7):393-395,414
以杂多酸为催化剂、顺丁烯二酸酐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了顺丁烯二酸二丁酯。研究了杂多酸种类和用量、醇酐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对酯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此法催化剂用量少、催化活性高、反应时间短、酯收率高、反应工艺简单。用正交实验确定了合成该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m(催化剂 )∶m(酐 ) =1 6∶1 0 0 0 ,n(醇 )∶n(酐 ) =3∶1 ,反应温度 1 1 5~ 1 2 5℃ ,反应时间 2 5~ 3 0h。在此条件下 ,酯收率超过 96%。  相似文献   

4.
运用条件实验法,以苯乙酰氯和苯酚为原料合成苯乙酸苯酯,分别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甲苯用量、原料配比等条件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该方法合成苯乙酸苯酯的最适宜的工艺条件是:反应温度95℃,反应时间4h,n(苯酚):n(苯乙酰氯)=0.15:0.18,甲苯用量40mL(苯酚为0.15mol时),苯乙酸苯酯的收率可达到94.75%以上,产品纯度98.5%。  相似文献   

5.
以乙酸与双环戊二烯为原料,采用加成法合成乙酸三环癸烯酯。实验中考察了乙酸与双环戊二烯在以高氯酸为催化剂,考查了原料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催化剂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乙酸与双环戊二烯摩尔比为1:1.3,高氯酸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为2.5%,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5h。在此条件下合成的乙酸三环癸烯酯收率为85.75%。  相似文献   

6.
以芳樟醇和醋酐为原料 ,无水K2 CO3为催化剂合成了乙酸芳樟酯。反应最佳工艺条件为 :醇酐质量比为 1∶1 2 ,催化剂用量为芳樟醇投料量的 4 % ,反应时间为 2 4h ,反应温度为 116± 2℃。芳樟醇转化率大于 95 2 % ,产品中乙酸芳樟酯含量大于 94 1%。  相似文献   

7.
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乙酸芳樟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芳樟醇和乙酸酐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合成了乙酸芳樟酯。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和原料配比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当n(芳樟醇)∶n(乙酸酐)=1∶2,反应温度15℃,催化剂用量为醇酐总质量的0 2%,反应时间150min时,乙酸芳樟酯的收率可达73 6%。与现有工艺相比,采用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具有反应温度低、反应时间短、不使用夹带剂和乙酸芳樟酯的收率比较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以乙酸和乙醇为原料、以杂多酸磷钨酸为催化剂,采用间歇式进料、反应精馏技术合成乙酸乙酯,对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时产物组成进行了气相色谱分析.确定反应精馏法合成乙酸乙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84~90℃、酸醇体积比1.4:1、回流比4:1、反应时间1.5 h、催化剂用量0.9 g,在此条件下,乙酸转化率达到83%、...  相似文献   

9.
以乙酸与双环戊二烯为原料,采用加成法合成乙酸三环癸烯酯.实验中考察了乙酸与双环戊二烯在以高氯酸为催化剂,考查了原料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催化剂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乙酸与双环戊二烯摩尔比为1:1.3,高氯酸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为2.5%,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5h.在此条件下合成的乙酸三环癸烯酯收率为85.75%.  相似文献   

10.
文艺  陆敏  刘承先 《广东化工》2010,37(4):106-107,99
以乙酸苯酯为原料,磷钨酸为催化剂,经Fries重排合成对羟基苯乙酮。通过正交设计法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溶剂硝基苯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磷钨酸预处理温度150℃、乙酸苯酯10mL,催化剂1.2g,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2h,硝基苯14mL的条件下,对羟基苯乙酮收率达到了11.8%。  相似文献   

11.
采用醋酐、苯酚为原料酯化合成醋酸苯酯。无催化剂情况下,考察了原料摩尔比、反应温度对醋酸苯酯收率的影响。发现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可以增加醋酸苯酯收率,反应温度在130℃,醋酐与苯酚摩尔比值为1.2条件下,醋酸苯酯收率达到99%(以苯酚计)以上。同时,还研究了自制固体酸催化剂在该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110℃下,醋酸苯酯收率达到99.3%。  相似文献   

12.
乙酸苯酯合成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苯酚和乙酸酐直接酯化合成乙酸苯酯,用红外光光谱对反应产物进行了分析.通过改变反应温度,系统地分析了苯酚直接酯化反应的动力学过程.根据实验所得的动力学数据,采用拟均相模型回归了动力学方程.同时考察了乙酸酐与苯酚物质的量比对苯酚转化率的影响,得到了合成乙酸苯酯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3.
用浸渍法和微波辐射法制备Al2O3负载的固体碱催化剂,考察了负载型固体碱及相应无负载固体碱于无溶剂条件下对苯酚的乙酰化反应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制备的K2CO3/Al2O3效果较好,在n(K2CO3/Al2O3)/n(苯酚)=0.168、60℃时,乙酸苯酯产率为93.5%。使用该催化剂在微波辐射下进行酚同系物的乙酰化反应,微波法的反应时间为9 min,乙酸酚酯产率为75.8%~100.0%,优于传统加热法(150 min,61.6%~98.4%)。  相似文献   

14.
固体超强酸SO_4~(2-)/TiO_2催化合成蔗糖八乙酸酯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赵景联 《化学世界》1999,40(11):586-588
采用固体超强酸SO2-4 /TiO2 为催化剂,蔗糖和乙酸酐反应合成蔗糖八乙酸酯。最佳反应条件为:糖酸摩尔比1∶10,催化剂用量9% ,反应时间3 h,反应温度134~136℃,产率可达91.2% 。  相似文献   

15.
张俊祥  高松平  李冰 《应用化工》2008,37(3):304-307
以磷酸作催化剂,醋酐为酰化剂,经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合成乙酰基二茂铁,乙酰基二茂铁进行M an-n ich反应,合成β-二乙氨基丙酰基二茂铁,探讨了反应温度、物料摩尔比、反应时间及催化剂的用量对合成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佳合成工艺条件为:乙酰基二茂铁∶甲醛∶二乙胺=1∶1.8∶2.5~1∶1.8∶2.8(摩尔比),反应温度为50℃,催化剂盐酸的用量为1~1.3 mL,反应时间为6~6.5 h,通过红外、质谱对产物进行表征,产率达到70%。  相似文献   

16.
赵卫星 《当代化工》2013,(12):1630-1631,1635
以水杨酸与乙酸酐为反应原料,采用对氨基苯磺酸为催化剂,合成了阿司匹林,分别讨论了反应原料摩尔比、催化剂对氨基苯磺酸的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体系的温度对产物阿斯匹林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杨酸与乙酸酐摩尔比为1:3.5,催化剂对氨基苯磺酸用量为0.4g,反应时间为6min,反应温度为80—85℃时,阿斯匹林的收率可达到62.33%。  相似文献   

17.
刘小玲 《应用化工》2010,39(7):1045-1047
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为反应原料,通过超声波辐射加热快速合成了乙酰水杨酸。最佳合成条件为:原料摩尔比乙酸酐∶水杨酸=3∶1,超声频率59 Hz,辐射时间25 min,反应温度70~75℃,催化剂用量0.5 g,产率达到92%,催化剂重复5次后仍然达到很高的产率。该法反应时间短,操作简单,催化剂可重复利用,环境友好,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18.
曾琦斐 《应用化工》2011,40(1):121-123,127
探讨乙酰水杨酸微型化合成的最佳实验条件。以浓硫酸作催化剂,用乙酸酐与水杨酸进行酰化反应制备乙酰水杨酸,改变反应条件进行实验,重点考察了反应物摩尔数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催化剂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乙酰水杨酸微型化合成的最佳实验条件是:乙酸酐和水杨酸的摩尔数比为3∶1,反应温度60~80℃,以浓硫酸作催化剂,反应时间3~5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