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种蜡油加氢处理和催化裂化双向组合工艺方法,蜡油和催化裂化重循环油、催化裂化柴油一起进入加氢处理装置,在氢气和加氢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加氢反应,分离反应产物得到气体、加氢石脑油、加氢柴油和加氢尾油;其中加氢尾油进入催化裂化装置,在催化裂化催化剂存在下进行裂化反应,经分离后得到干气、液化石油气、  相似文献   

2.
催化裂化柴油含不饱和烃、碱性氮、有机酸等,容易产生胶质和沥青质,柴油氧化安定性差,色度高,影响了柴油出厂的质量标准。由西安嘉宏石化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炼油厂催化裂化柴油非加氢精稳剂及工艺通过陕西省工业交通办公室组织的成果鉴定。鉴定认为,该技术为改善催化裂化柴油的氧化安定性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对于无柴油加氢或加氢能力不足的炼化企业更具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立足柴油组分的分子结构,通过分析各类柴油原料和其加氢产品的组成关系,研究柴油组分加氢精制过程中的芳烃饱和反应规律,以及不同加氢深度对催化裂化柴油(简称LCO)回炼时裂化转化结果的影响,从经济性角度探讨LCO的不同加工路线。结果表明:LCO加氢精制生产国Ⅵ标准柴油的过程中,芳烃加氢饱和反应的耗氢量占反应总耗氢量的50%左右;LCO因其密度大、多环芳烃含量高,作为国Ⅵ车用柴油调合组分时需要深度加氢饱和芳烃,因而耗氢成本巨大,经济性极差;LCO选择性加氢-催化裂化组合(LTAG)工艺,LCO的加氢反应深度降低,耗氢成本大幅降低;可利用加氢转化制汽油、加氢转化制芳烃、加氢裂化混合掺炼、渣油加氢和催化裂化组合回炼等技术,实现富含芳烃的LCO资源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加氢柴油和加氢蜡油的混合物为原料,进行了小型催化裂化柴油加氢回炼试验,考察MIP-LTG技术的效果。结果表明,与加氢蜡油和加氢柴油各自单独反应叠加相比,采用混合原料进行催化裂化反应时,干气、油浆、焦炭等低价值产物产率降低,总液体收率增加0.97百分点。该技术在A企业催化裂化装置上的运行数据表明:混合原料中加氢柴油比例提高7百分点后,反应的总液体收率增加1.55百分点,干气产率降低0.31百分点,汽油研究法辛烷值(MON)提高0.6个单位;在B企业催化裂化装置上的运行数据表明:在原料性质变差的情况下,加氢柴油比例提高11百分点后,反应的总液体收率增加0.2百分点,干气产率降低0.69百分点,汽油RON提高1.1个单位。工业应用结果表明,MIP-LTG技术路线简单,对加氢柴油的转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以加氢精制、加氢改质以及混兑催化裂化柴油(LCO)加氢改质3种加氢技术路线加工渣油加氢柴油,考察了反应温度、系统压力以及体积空速对产物分布和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氢精制路线所得精制柴油十六烷指数仅提升2.25单位,技术竞争力较差;加氢改质温度为375℃时可得到42%的重石脑油,其芳烃潜含量为54%,是优质的重整原料,同时柴油产品质量提升明显,满足国VI柴油标准;渣油加氢柴油混兑LCO加氢改质所需温度低、处理量大,是高附加值利用LCO及渣油加氢柴油的加氢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为了解决催化裂化柴油资源过剩问题,通过改造1号加氢裂化装置来处理催化裂化柴油,加上2号加氢裂化装置、蜡油加氢-催化裂化组合工艺、渣油加氢-催化裂化组合工艺配炼催化裂化柴油等一系列措施,找出劣质催化裂化柴油转化为汽油组分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标定数据得知,改造后的1号加氢裂化装置使用针对处理催化裂化柴油的催化剂,可以有效将催化裂化柴油转化为汽油组分,汽油转化率高达51.61%,每年可创造效益9 458万元,仅仅靠后3种方法达不到如此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提高柴油十六烷值RICH工艺技术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针对催化裂化柴油提高十六烷值的需要,开发了RICH技术,采用兼具好的加氢精制性能和开裂化性能的新型催化剂及相应的工艺技术,于2001年初在洛阳石化总厂800kt/a催化裂化柴油加氢装置上成功地实现了首次工业应用,工业应用结果与中试结果基本吻合,催化裂化柴油原料除十六烷值可提高10个单位左右外,密度及硫、氮等杂质含量也得到大幅度降低,柴油收率在97%左右。  相似文献   

8.
生产清洁汽柴油燃料脱硫工艺的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介绍了国外汽、柴油燃料含硫新规范和汽、柴油脱硫技术进展,包括催化裂化进料预处理,催化裂化脱硫催化剂和助剂的开发,加氢脱硫后处理,以及深度脱硫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正由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石化金陵分公司、中国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和中国石化茂名分公司共同承担的高芳烃含量催化裂化柴油加氢转化技术开发与工业应用项目,于2014年8月27日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部组织的技术鉴定。该技术为催化裂化柴油加氢改质提供了一条经济、可行的技术路线,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实现高芳烃催化裂化柴油的低成本质量升级,中  相似文献   

10.
催化裂化柴油(LCO)十六烷值低、芳烃含量高,性质较差。随着柴油需求持续低迷,压减LCO成为各炼油厂主要的攻关方向。LTAG技术是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近年开发的将催化裂化劣质柴油转化为高辛烷值汽油或轻质芳烃的新技术。该技术利用加氢单元和催化裂化单元组合,将LCO馏分先加氢再进行催化裂化,通过设计加氢LCO转化区同时优化匹配加氢和催化裂化的工艺参数等,实现最大化生产高辛烷值汽油。为压减柴油产量、多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2.0 M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采用LTAG技术进行改造,加氢单元利旧原润滑油加氢处理装置。LTAG技术投用后,汽油收率由43.2%提高到51.8%,柴油收率由20.5%降低至5.9%,液化气收率由17.5%提高到21.5%,干气收率上升0.9百分点,油浆收率增加1.5百分点,焦炭产率降低0.4百分点;汽油中苯质量分数由1.00%提高到1.65%,芳烃质量分数由34.11%提高至38.36%,研究法辛烷值提高2个单位;大幅度压减了该公司的催化裂化柴油库存,缓解了柴油出厂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催化裂化轻循环油(LCO)烃类组成分子水平表征、LCO中稠环芳烃加氢反应规律和加氢LCO中四氢萘类单环芳烃的催化裂化与氢转移反应规律的认识,开发了将LCO高效转化为高辛烷值汽油或轻质芳烃的LTAG技术。LTAG技术是LCO加氢与催化裂化的集成技术,其技术关键是将LCO中稠环芳烃通过选择性加氢饱和反应生成四氢萘类单环芳烃,再通过强化加氢LCO中四氢萘类单环芳烃的催化裂化反应和抑制氢转移反应,实现LCO的高值化利用。加氢单元可采用LCO单独加氢或LCO与蜡油或渣油混合加氢模式;催化裂化单元可采用以下两种模式:①加氢LCO单独催化裂化生产高辛烷值汽油馏分或轻质芳烃;②加氢LCO与重油原料分层顺序进料催化裂化生产高辛烷值汽油馏分。LTAG技术对于炼油企业降低柴汽比、调整产品结构和提升产品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该技术既解决了劣质LCO的出路问题,又弥补了市场短缺的高辛烷值汽油馏分或轻质芳烃的不足,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在炼油企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选择性加氢裂化技术可以由劣质催化裂化柴油(催化柴油)最大量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同时还可以生产低硫清洁柴油调合组分,实现劣质催化柴油高效转化。利用现有装置改造为催化柴油加氢裂化装置是推广该技术的有效途径。研究表明,利用柴油加氢精制装置改造为催化柴油加氢裂化装置主要限制因素在于产品分布和工艺参数的巨大差距,需较大幅度降低装置处理量,改造工程量较大;利用中压加氢裂化装置改造为催化柴油加氢裂化装置,产品分布和工艺参数的差距相对较小,改造工程量较小。各炼厂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装置进行相应改造,实现催化柴油高效转化。  相似文献   

13.
寻求符合催化裂化柴油(LCO)资源禀赋的高附加值转化技术是化解柴油产能过剩、拓宽轻质芳烃等高附加值产物来源的重要途径。重点介绍了基于不同技术路线的LCO转化工艺,详细阐述了原料性质、分子筛类型和操作条件等因素对加氢LCO催化转化生产高附加值产物性能的影响。同时指出:LCO转化技术在多产轻质芳烃方面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对LCO进行加氢处理-催化裂化的加工路线可充分发挥催化裂化反应体系的诸多优势;目前,对加氢LCO催化裂化转化规律的认识仍局限于全馏分的LCO,要加深对加氢LCO窄馏分、组分油以及关键模型化合物催化裂化反应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催化裂化多产柴油工业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沧州炼油厂500k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进行了多产柴油的工业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分段进料组分的选择性催化裂化工艺,降低汽油干点,提高柴油干点,应用MLC-500催化剂,在较苛刻的反应条件下,能明显提高催化裂化柴汽比,改善产品分布。可使柴汽比提高0.44,柴油产率提高8.62个百分点,轻质油收率提高3.25个百分点,汽油RON达到91以上,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在蜡油加氢处理和催化裂化装置上采用LTAG技术,以催化裂化轻循环油(LCO)和蜡油生产高辛烷值汽油。对LCO和蜡油混合加氢后得到的加氢LCO和加氢蜡油分别在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下部不同位置分层顺序进料方式(LTAG技术)与在催化裂化反应器下部混合进料方式的生产数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与混合加氢油进料的常规方式进行对比,LTAG技术的LCO催化裂化表观转化率提高5.17百分点,表观裂化率提高7.87百分点,表观缩合率降低2.01百分点,稳定汽油中烯烃和芳烃的体积分数分别增加1.2百分点和2.0百分点,汽油辛烷值RON和MON分别提高1.4个单位和0.8个单位。LTAG技术是将LCO高效转化为高辛烷值汽油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对催化裂化轻循环油(LCO)加氢-催化裂化组合生产高辛烷值汽油和轻质芳烃的LTAG技术先后完成了2种操作模式的工业试验。工业试验结果表明:LCO加氢后单独催化裂化模式(LTAG模式Ⅰ)在全循环条件下可以实现LCO全部转化,获得55.87%的汽油产率,16.89%的C6~C8芳烃产率,汽油RON达到96.4;而重油和加氢LCO分层进料模式(LTAG模式Ⅱ)的加氢LCO的一次通过转化率为70.19%,汽油选择性80.00%,汽油RON增加,重油转化能力有所增加,通过循环操作可以基本实现LCO全部转化。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提高汽油辛烷值并降低氢耗,通过色 质联用技术与实沸点切割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催化裂化轻循环油(LCO)轻、重馏分切割方案,并进一步考察LCO不同馏分的加氢和裂化性能;开发了LCO轻、重馏分切割后LCO轻馏分直接催化裂化回炼而LCO重馏分定向加氢后再回炼的第二代LTAG技术(LTAG-Ⅱ)。工业应用结果表明:第二代LTAG技术LCO轻馏分与加氢后的LCO重馏分催化裂化回炼的表观转化率达到74.12%,汽油+液化气表观选择性达到88.00%;与LCO全馏分加氢回炼的第一代LTAG技术相比,汽油研究法辛烷值(RON)、马达法辛烷值(MON)分别提高0.6、0.7个单位,且LCO加氢的氢耗降低22.70%,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典型催化裂化柴油(LCO)的烃类组成以及汽油馏分中高辛烷值组分的分析,结合芳烃加氢反应机理,确定了LCO选择性加氢裂化生产高辛烷值汽油或轻质芳烃原料(苯、甲苯、二甲苯)技术(RLG技术)的最优化学反应路径,研究了工艺条件对RLG产品收率和产品性质的影响。第一代RLG技术工业应用结果表明,以密度(20℃)大于928.1 kg/m3的LCO为原料,可以生产收率大于43.48%、硫质量分数小于1.3 μg/g、研究法辛烷值大于92.0的高辛烷值汽油,同时还能兼产清洁柴油。在第一代RLG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第二代RLG技术(RLG-Ⅱ技术),中型试验结果表明,RLG-Ⅱ技术具有良好的原料油适应性,可得到高收率、高辛烷值的产品汽油及低硫、低氮清洁柴油调合组分。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提高汽油辛烷值并降低氢耗,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3.50 Mt/a催化裂化装置和3.90 Mt/a渣油加氢装置上实施了第二代催化裂化柴油(LCO)加氢-催化裂化组合多产高辛烷值汽油和芳烃料(LTAGⅡ)技术.标定结果表明:采用减压蒸馏塔对LCO进行轻、重馏分切割,重馏分加氢后与轻馏分一起去催化裂化回...  相似文献   

20.
从分析LCO化学组成入手,提出了LCO加氢与催化裂化组合生产高辛烷值汽油或轻质芳烃的技术——LTAG技术。在该技术中,加氢单元需进行选择性加氢控制,即双环芳烃选择性加氢饱和生成四氢萘型单环芳烃;催化单元要实现选择性裂化,即选择性强化四氢萘型单环芳烃开环裂化反应,抑制氢转移反应。工业应用结果表明,LTAG技术中加氢LCO转化率大于70%,汽油选择性接近80%,汽油辛烷值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