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针对电火花加工的工艺特点及其复杂性,提出了一个基于神经网络的电火花加工工艺效果的预测模型,可反映出电参数和加工结果之间的关系。Matlab仿真结果显示了其良好的预测精度,最后分析了引起预测误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针对电火花加工工艺的特点极其复杂性,提出了人工神经网络电火花加工工艺的智能预测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专家系统能够较精确地预测出给定条件下的切割速度和表面粗糙度,实现了电火花加工工艺知识和加工经验的有效共享。 相似文献
5.
6.
7.
8.
王润仓 《机械工人(冷加工)》1990,(1):10-14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需要对大量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小孔进行加工。众所周知,电火花加工小孔工艺早已在生产中得到了应用,但其加工范围受到很大限制,不仅加工效率低,而且加工深度也浅,一般孔深与孔径之比不太于10~20,这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所以,寻求一种既能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本文介绍了神经网络在图象压缩领域的应用,并且对前馈神经网络模型及其学习算法进行改进。在改进的模型中,隐层的每个神经元都附加上一个基于Logistic映射的伴随神经元。能够产生混沌现象。同时论述了这种混沌神经网络用于图像压缩的模型、原理、算法及关键技术。并通过仿真实验将这种模型应用于图像压缩中。其中的关键是算法,激活函数和压缩率等参数的选择。在固定压缩率和激活函数的条件下。将这种模型和最常用于图像压缩的标准BP网络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这种混沌神经网络在压缩率。失真率等方面性能更好。从而使得重建图像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垃圾破碎机故障诊断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粗糙集理论与BP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系统。结合粗糙集理论和BP神经网络的优点,首先利用粗糙集对原始故障诊断样本进行处理,然后对条件属性进行约简,删除冗余的信息,减少神经网络输入端的数据,从而简化神经网络的结构。并将基于粗糙集-BP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系统对垃圾破碎机进行故障诊断。利用粗糙集对故障知识进行约简,简化BP神经网络结构,提高故障诊断的速度及准确度。将此方法应用于某型号垃圾破碎机的故障诊断中,诊断结果表明所提诊断方法可简化神经网络结构,提高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14.
阐述神经网络知识处理系统基本结构、神经网络模型在实际问题中的求解方法,分析网络模型与其他要素的关系,以及在神经网络学习过程中应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神经网络作为一种非机理性模型,在非线性问题方面被广泛应用,由于水位与上下游位置存在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因此选用神经网络并结合现有的工具软件进行测站水位的预测。在全面分析神经网络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某径流上有测点的水位资料建立了下游测点的水位预测神经网络模型,详细给出了模型建立的具体步骤。工程实例表明该模型具有预报精度高等优点,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汽车发动机装配过程中缸体泄漏问题,结合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及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算法,提出了一种发动机装配工艺参数优化方法。首先,使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生产工艺参数与质量指标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并以此作为泄漏率预测模型。其次,根据实际生产需求,应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法求解得到相关性最强的部分工位工艺参数,并以其作为后续优化对象。最后,以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作为适应度函数,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得到工艺参数的最优值。使用400台发动机的实际生产数据进行试验。试验结果显示,BP神经网络具有较准确的预测效果,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得到了优化后的工艺参数值,显著降低了发动机的泄漏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唐德翠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09,(3):54-56
针对漂白过程中纸浆白度、残氯在线测量的不足,提出基于BP改进算法的神经网络软测量模型。文章介绍了基于神经网络的软测量技术原理以及漂白软测量模型建立的步骤与方法,给出了该模型的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精度和准确性,为纸浆质量的评判和优化控制提供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Optimisation of the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process using a GA-based neural network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J. C. Su J. Y. Kao Y. S. Tarng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2004,24(1-2):81-90
In this paper, the optimisation of the EDM process parameters from the rough cutting stage to the finish cutting stage has been reported. A trained neural network was used to establis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cess parameters and machining performance. Genetic algorithms with properly defined objective functions were then adapted to the neural network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process parameters. Examples with specifications intentionally assigned the same values as those recorded in the database or selected arbitrarily have been fed into the developed GA-based neural network in order to verify the optimisation ability throughout the machining process. Accordingly, the optimis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GA-based neural network can be successfully used to generate optimal process parameters from the rough cutting stage to the finish cutting stag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