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柴达木盆地红柳泉地区下干柴沟组E13可划分出4个砂层组,在对下干柴沟组E13Ⅰ和E13Ⅱ砂层组岩心的观察描述和沉积相的电性特征分析基础上,研究了这2个砂层组的沉积微相,并根据微相模式识别和单井相分析,建立了沉积序列和沉积演化模式,并结合剖面沉积微相和砂岩含量和分布,绘制了E13Ⅰ和E13Ⅱ砂层组的沉积微相平面图,结果表明,红柳泉地区下干柴沟组E13Ⅰ和E13Ⅱ砂层组发育有三角洲前缘水下河道砂体,前缘席状砂体也有较好的好育,二者均是储集砂体发育的有利相带.  相似文献   

2.
《天然气地球科学》2010,21(1):26-32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和录井分析,认为柴达木盆地西南红柳泉—跃进地区下干柴沟组下段(E13)Ⅰ和Ⅱ砂层组的岩石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都较低,物性都较差。红柳泉地区以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发育次生孔隙,物性较差,多数属于特低孔特低渗—低孔低渗储层;而跃进地区以长石岩屑砂岩、岩屑砂岩为主,发育原生孔隙,物性相对较好,但仍以低孔低渗储层为主。影响研究区物性的因素有沉积环境、岩石类型、填隙物成分及含量、成岩改造程度。  相似文献   

3.
石南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腹部,其J1s12砂组为湖侵体系域沉积,砂体发育,储盖层配置良好,是该区岩性圈闭发育的有利层位。以井、震资料为基础并综合多种沉积参数,研究了该区J1s12砂组的精细沉积相,并分析了岩性圈闭的主控因素,预测了岩性圈闭发育的有利区带,最后,以夏盐3井岩性圈闭作为实例,对其储盖组合、成藏条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柴达木盆地红柳泉构造下干柴沟组下段岩性油藏主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地质、地震、测井、分析化验资料的综合分析,从沉积作用、成岩作用、断裂作用3个方面,对柴达木盆地红柳泉构造下干柴沟组下段(E31)岩性油藏成藏的三大控制因素——沉积微相、胶结作用、微断层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红柳泉构造下干柴沟组下段岩性油藏并非相控,沉积微相只控制砂体的分布。压实作用主要使储层变得致密,储集性能变差,但对物性或含油气性在横向上的变化影响不大;胶结作用在红柳泉构造上倾方向产生封堵,大致在红113井、红22井、红15井一线形成封堵带,并使油气主要聚集于斜坡带中部,胶结矿物主要是硬石膏、石膏、方解石等。微断层发育区是红柳泉构造油气主要分布区,不同微断层封堵条件的差异则是岩性油藏的重要控制因素,造成了相邻井含油气性的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南部拖市地区新沟嘴组Ⅲ1砂组为三角洲前缘沉积,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在沉积构造、粒度概率曲线、测井曲线和地震剖面上均有明显的响应。Ⅲ1 砂组划分为两个准层序。以准层序为单元对沉积微相和砂体展布的研究表明,砂体在平面上沿北西-南东方向呈条带状展布,骨架砂体以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主,且两期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的发育具有良好的继承性。该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岩性与构造条件具有良好的配置关系,能形成一定规模的油气聚集,勘探成功的关键是精确确定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主体部位。  相似文献   

6.
靖边气田山西组23段为重要的含气层位和勘探层位,对其沉积相与砂体展布进行研究可预测有利储层分布.该段为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包括三角洲平原亚相和三角洲前缘亚相.在沉积相分析的基础上,对山西组23段砂体展布的研究结果表明,三角洲平原亚相砂体在平面上和纵向上均较连续,发育稳定;三角洲前缘亚相砂体连续性差.综合分析认为,三角洲平原亚相分流河道微相的透镜状或带状砂体以及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的条带状或指状砂体是有利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岩心、铸体薄片及测井等资料,可知柴达木盆地马仙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主要为含砾砂岩、砂岩、粉砂岩和泥岩构成的一套碎屑岩组合,发育板状(或槽状)交错层理,碎屑岩粒度粗,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中等,粒度概率曲线为3段式或2段式。研究认为下干柴沟组上段是较强水动力条件下牵引流沉积的产物,沉积环境属于辫状河三角洲。依据水动力特点和岩心相、测井相等相标志,可将其划分为2种亚相和5种微相: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及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坝。下干柴沟组上段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经历了1次湖侵—湖退的演化过程,各时期的沉积相展布特点略有不同,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和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在研究区内分布广泛,其砂体厚度大,具有广阔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8.
准噶尔盆地沙南断块侏罗系西山窑组含油砂体微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岩心精细描述及微相分析,研究了准噶尔盆地沙南断块侏罗系西山窑组四段(XS4)的沉积相和骨架砂体的微相特征。XS4砂层组自上而下可进一步划分出三个砂层XS4^1、XS4^2和XS463。其中,XS4^2和XS4^3的砂体发育,是一套三角洲前缘亚相为主的沉积,骨架砂体属三角洲前缘河口坝成因。河口坝包括坝顶和坝缘两种沉积类型。坝顶的砂层单层厚度大,泥岩夹层少;坝缘的砂层单层厚度小,泥岩夹层发育,向边缘砂层很快尖灭。  相似文献   

9.
扎哈泉凹陷N_1~1沉积体系研究及有利相带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勘探实践表明,柴达木盆地西部扎哈泉凹陷上干柴沟组下段(N11)发育辫状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体系,岩性油藏和致密油藏勘探潜力巨大。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文中通过对扎哈泉凹陷上干柴沟组下段(N11)沉积时的古地理背景分析、泥岩颜色、粒度累积概率曲线、河口坝、远砂坝砂体发育的规模、平面分布特征、变化规律和油气勘探现状等方面的系统分析。认为研究区向东至绿草滩及其以北区域辫状三角洲前缘分流水道砂和河口坝砂体发育,具有较好的油气地质条件,具备发育构造圈闭和构造背景上的岩性圈闭的地质条件,勘探潜力较大,是油气勘探的有利相带。  相似文献   

10.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和录井分析,认为柴达木盆地西南红柳泉—跃进地区下干柴沟组下段(E13)Ⅰ和Ⅱ砂层组的岩石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都较低,物性都较差。红柳泉地区以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发育次生孔隙,物性较差,多数属于特低孔特低渗—低孔低渗储层;而跃进地区以长石岩屑砂岩、岩屑砂岩为主,发育原生孔隙,物性相对较好,但仍以低孔低渗储层为主。影响研究区物性的因素有沉积环境、岩石类型、填隙物成分及含量、成岩改造程度。  相似文献   

11.
库车拗陷巴什基奇克组为扇三角洲沉积 ,发育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和前扇三角洲亚相 ;扇三角洲平原亚相发育泥石流、辨状河道和漫流 3种微相 ,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水下辨状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砂坝和近端前缘席状砂和远端前缘席状砂 5种微相 ;不同微相储层的物性不同 ,以扇三角洲前缘水下辨状分流河道、近端前缘席状砂微相砂体储集物性最好  相似文献   

12.
潜江凹陷拖市地区新沟嘴组Ⅲ1砂组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涛  陈素 《河南石油》2005,19(1):1-3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南部拖市地区新沟嘴组Ⅲ1砂组为三角洲前缘沉积,水下分流河道徼相在沉积构造、粒度概率曲线、测井曲线和地震剖面上均有明显的响应。Ⅲ1砂组划分为两个准层序。以准层序为单元对沉积微相和砂体展布的研究表明,砂体在平面上沿北西一南东方向呈条带状展布,骨架砂体以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主,且两期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的发育具有良好的继承性。该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岩性与构造条件具有良好的配置关系,能形成一定规模的油气聚集,勘探成功的关键是精确确定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主体部位。  相似文献   

13.
柴达木盆地西部油气成藏流体动力系统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油气成藏流体动力系统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在一个含油气盆地内划分出不同的流体动力系统,并按每个系统的类型,研究其成藏条件。该原理应用到柴达木盆地西部,在柴西地区纵向上比较典型地划分出N32—N22—N12、N12—N1—E23和E23—E13三个油气成藏流体动力系统,它们分别为重力驱动型、压实驱动型和封存型系统,分析了这三个系统的成藏条件,指出应把N12—N1—E23系统中的N1层系和E23—E13系统中的E13层系作为今后主要的勘探目标层系。  相似文献   

14.
塔河油田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炭系卡拉沙依组是塔河油田的重要储油层系。储层发育程度是油气富集的关键因素之一。控制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是沉积相,沉积微相不同,成岩作用不同,储层物性不同。辫状河三角洲分流河道及厚层潮道砂体的岩性为中—粗砂岩,粒间孔及残余粒间孔发育,砂体物性好。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河口坝、河道间砂体、潮间带砂坪、砂坝及薄层潮道砂体的岩性以粉—细砂岩为主,储层物性差。本区砂岩总体上属低—中孔、低—高渗型储层,且以中低孔、中低渗为主。纵向上卡拉沙依组可分为5个砂层组,Ⅰ、Ⅱ砂层组及Ⅲ砂层组下部物性较好;横向上3区、4区、6区为有利及较有利储层发育区。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一个地区的古地形特征及构造演化规律,是寻找和分析各类扇体、三角洲的前提和基础。扇体因其自身内部结构与周围地层不同,岩性和倾角与围岩也存在差异,这就使得利用地震属性对扇体内部结构、外形特征和发育规模进行分析成为可能。沿层地震属性特征分析是确定扇体发育规模以及刻画扇体空间展布特征的有效手段。七个泉地区位于柴达木盆地的边缘,岩性尖灭、地层削蚀尖灭发育,同时受阿拉尔物源和阿尔金山前的陡坡近物源影响,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发育了众多不同类型的沉积体,包括冲积扇、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浊积扇、辫状河三角洲等,也是在柴达木盆地寻找各类岩性(地层)圈闭最为有利的地区之一。Q32井水下扇的发现,首先是从研究E31、E32时期古地形和古构造特征入手,并利用地震属性、沿层切片等技术手段对所发现的沉积体的内部结构、外形特征和分布范围进行描述和论证,最终被钻井证实,为今后开展(岩性)地层圈闭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综合运用单井岩性分析、测井特征对比,粒度分选特征分析,典型相标志识别等手段,结合前人研究,确定海拉尔盆地苏德尔特构造带下白垩统兴安岭组Ⅰ、Ⅱ油组为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环境。有利于储层砂体发育的沉积微相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河口坝、前缘席状砂和浊积砂等。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主力储层砂体发育相。Ⅰ、Ⅱ油组存在3种砂体沉积样式,分别为"孤立型""接触型"和"叠置型"。"孤立型"沉积样式主要发育在物源供给不足,但沉积空间充足的B28井区,具有扇体朵叶分散,河道砂体独立的特征;"接触型"沉积样式主要发育在物源供给充足且沉积空间充足的B14井区,具有朵叶侧向接触,河道砂体侧向相切的特征;"叠置型"沉积样式主要发育在物源供给充足且"窄而深"的B16井区,具有多期发育的扇体朵叶垂向叠置,侧向加积,河道砂体上下叠置,侧向相切的特征。建立区内扇三角洲"叠置型"沉积相模式,认为断陷盆地内"叠置型"沉积样式最有利于发育优质储层并储存油气。  相似文献   

17.
胡涛 《江汉石油科技》2002,12(3):5-7,24
江汉盆地拖市地区新沟嘴组Ⅲ1砂组为三角洲前缘沉积,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在沉积构造,粒度曲线,测井曲线和地震剖面上均有明显的响应。Ⅲ1砂组划分为两个准层序。以准层序为单元对沉积微相和砂体展布的研究表明,砂体在平面上沿北西-南东方向呈条带状展布,骨架砂体以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主,且两期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的发育具有良好的继承性,该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岩性与构造条件具有良好的配置关系。能形成大规模的油气聚集。勘探成功的关键是精确确定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主体部位。  相似文献   

18.
新疆百口泉油田百碱滩组沉积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详细研究岩性、古生物和测井相等相标志的基础上,认为研究区白碱滩组属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分布于上三叠统白碱滩组T3b1砂层组,由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及前辫状河三角洲亚相组成;湖泊沉积发育于上三叠统白碱滩组T3b1砂层组,由浅湖亚相、半深湖深湖亚相组成。最后阐述了沉积微相的沉积特征和沉积演化,并提出了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19.
针对古城油田泌123和泌124区块核三段Ⅳ砂组聚合物窜流严重,注采结构调整难度大的特点,基于岩心、测井、粒度等资料识别沉积相标志,对其沉积微相进行精细研究.研究区核三段Ⅳ砂组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前缘席状砂、河口坝、远砂坝、河道侧翼和浅湖7种沉积微相.在湖平面上升时期物源供给充足,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在研究区分布范围明显减小,三角洲前缘中心部位发育叠置的主河道砂体组合、水下分流河道—河道侧翼砂体组合,向湖方向逐渐变为叠置的河口坝—远砂坝砂体组合;在三角洲前缘末端,沉积微相垂向上主要表现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缘席状砂微相的正韵律构成的退积序列.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河道侧翼微相砂体储层物性较好,前缘席状砂和远砂坝微相砂体厚度较小,储层物性较差,水下分流间湾和浅湖微相砂体不发育.  相似文献   

20.
在油气开发的后期阶段,特别是构造油气藏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的时候,利用层序精细划分和沉积微相分析等方法来寻找隐蔽油藏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三维地震、钻井岩心、测井曲线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利用三维地震资料控制沉积相空间展布,利用钻井和录井资料划分砂体小层,并将两者结合起来对柴达木盆地七个泉地区沉积相和层序进行精细刻画,同时在沉积相带内和层序格架之下研究砂体的连通性和空间展布。结果表明,在SSC5—SSC3沉积时期,研究区沉积主要以退积为主,在SSC2沉积时期经历了一次快速的水退过程之后,SSC2—SSC1沉积时期沉积基准面持续下降,后期主要以扇三角洲沉积为主。研究区渐新世下干柴沟组下段主要发育湖泊—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坝和席状砂沉积微相;扇三角洲发育扇三角洲平原和扇三角洲前缘亚相。通过对砂体展布和砂体孔渗性以及试油结果的研究,并依据沉积相与层序格架分析,预测在七32井区附近发育的斜坡带砂岩透镜体和上倾尖灭砂体是岩性油藏勘探的重点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