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水厂沉淀池排泥水进行了自然沉淀、混凝沉淀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排泥水经过0.5 h自然沉淀后,上清液水质趋于稳定,浊度、CODMn、氨氮、细菌、藻密度、浮游动物死体和活体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去除。继续延长沉淀时间对上清液水质的改善效果不明显,个别生物类指标反而有上升趋势。投加混凝剂可以进一步提高回用水水质,阳离子PAM投加量为0.8 mg/L时,排泥水浊度从2 219 NTU下降至1.59~3.84 NTU。  相似文献   

2.
通过自然沉淀和混凝沉淀试验,研究了沉淀池排泥水性质和上清液回用对水质的影响,考察了南方地区排泥水回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沉淀池排泥水沉降性能良好,自然沉淀30 min后上清液水质明显改善。排泥水上清液回用提高了对COD_(Mn)和DOC的去除效果,对浊度和UV254小分子有机物无不利影响;沉后水锰、铝、镍、铊重金属含量均在标准范围内,但回流比较大时存在一定的锰超标风险。排泥水经自然沉淀后回用(回用比≤10%)具有良好的水质安全性,可实现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3.
通过混凝搅拌试验研究了沉淀池排泥水回用对水质的影响,考察了南方地区排泥水回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回用排泥水上清液或混浊液,均有较好的助凝效果;回用对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不大,不会改变原水中溶解性物质的分类;回用比较高时,混凝沉淀出水存在锰超标风险,其他金属指标均远低于国标限值。在合适的回用比下回用沉淀池排泥切实可行,能实现给水厂节能减耗和环境保护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4.
通过混凝试验研究了低温低浊期水厂生产废水直接回用对混凝效果和沉后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回用生产废水可明显改善混凝效果;当生产废水回用比例低于10%时,不但可以有效改善混凝效果,而且不会增加消毒剂耗用量、出水铝含量及UV254含量。  相似文献   

5.
双膜法用于冶炼企业废水处理及中水回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混凝沉淀、石英砂过滤、活性炭过滤、超滤及反渗透的组合工艺(简称双膜法)对冶炼厂污酸站排水及厂区前期雨水进行回用处理,系统经过长时间运行,设备稳定可靠,产品水水质达到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的回用要求,反渗透浓水各项水质指标能够达到河南省粗铅冶炼行业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
针对气浮工艺在水厂排泥水处理应用中的实际问题,考察了投药量、进泥量、进泥浓度、进气量和药剂种类对气浮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投药量、进泥量和进泥浓度对气浮上清液浊度和出泥含固率均有影响;进气量对气浮影响效果较小;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在处理效果上比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稍差,但其在经济性和上清液回用方面要优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某自来水厂具有较完善的反冲洗废水回用、污泥处理系统,其中有两座生产废水回用水池,收集煤滤池反冲洗排水、活性炭滤池反冲洗排水以及水厂污泥处理单元中的排泥池和浓缩池上清液。回用的生产废水经过沉淀后,上清液直接回用到水处理单元前端再处理,其底部沉淀的泥水被送到污泥处理系统中的排泥池。  相似文献   

8.
邢台市城市污水土地处理工程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处理规模15万t/日,回收水9万t/日,处理工艺:格栅、沉砂、沉淀、土地处理、污泥脱水、消毒、回用。出水水质BOD≤30mg/L,SS≤30mg/L。  相似文献   

9.
王俊华 《四川建筑》2012,32(5):221-222
通过对铁路机务段、车辆段等铁路运输企业排放的污水水量及水质研究,推荐适宜的污水回用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客车站污水主要以生活污水为主,水质指标值低于市政污水,COD为50~220 mg/L,氨氮为10~50 mg/L,SS为50~200 mg/L,建议采用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后经过滤消毒后回用;机务段和车辆段污水主要以生产污水为主,主要污水为含油污水,污水中含油浓度7~50mg/L,建议采用隔油沉淀池—混凝气浮工艺处理后经沉淀消毒后回用。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间歇运行模式对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的洗浴废水回用工程净化效果的影响,并提出了改善间歇运行条件下出水水质的对策.结果表明,间歇运行对洗浴废水回用工程各节点处的水质均产生了不利影响,除COD浓度外,与微生物相关的水质指标如SS、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数等均未达到《北京市中水水质标准》;通过加大消毒剂用量至原用量的8倍可以明显改善出水水质,获得优质中水.  相似文献   

11.
西宁市污水再生回用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西宁市的缺水状况,确定了再生回用工程的近、远期规模分别为6.2×104、12.8×104m3/d,给出了再生水的建议水质。估算污水再生回用的一期投资为392元/m3,制水成本为0.46元/m3,比西宁市的现行水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相似文献   

12.
昆明市呈贡新城再生水处理与回用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明市呈贡新城再生水处理及回用工程建设规模较大,工程系统全面,为云南省内首次大范围使用再生水的工程案例.设计中结合呈贡新城的总体规划及建设进度,合理确定项目规模、出水用途及出水水质;根据地形特点和用水要求合理进行供水分区;在絮凝反应及沉淀工艺段采用了先进的“微水澄清给水处理工艺技术”,出水水质稳定.该项目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可为今后的类似项目提供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13.
采用混凝、沉淀-砂滤-GAC-UF工艺对洗车废水进行回用处理,结果表明该工艺的处理效果良好,出水水质可满足洗车水回用的水质要求。混凝、沉淀、砂滤预处理工艺对浊度、LAS和氨氮的去除效果较好,可大大减轻后续深度处理工艺的负荷,延缓GAC/UF反应器的堵塞进程;GAC单元对LAS的去除率〉70%,是整个系统去除LAS的主要单元;UF单元对浊度的去除率〉90%,是出水浊度的有效控制单元。采用该工艺处理洗车废水并回用,每年可节省费用约1.2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针对杭州某卫浴公司电镀废水种类多、成分复杂、难以实现并流处理和回用的问题,采用破氰破铬、混凝沉淀、A/O、离子交换和超滤+反渗透相结合的工艺进行分质处理,使出水水质达标排放或回用。工程运行实践表明,分质处理后排放出水主要指标平均质量浓度TCN=0.10mg/L,TCr=0.51 mg/L,TNi=0.25 mg/L,TCu=0.22 mg/L,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中第一类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要求;离子交换或膜深度处理出水中未检出金属离子含量,回用作为漂洗用水。该分质处理技术和设施具有针对性强、运行稳定和操作灵活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以西安市某地表水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生产废水回用后出厂水的浊度、氨氮、CODMn、铝和丙烯酰胺单体等相关水质指标进行监测,分析了生产废水回用对该厂现有水处理工艺和出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现有的水处理工艺下,回用水浊度值、氨氮浓度、铝含量和CODMn值对水厂出水水质的影响较小,均不存在风险;而水厂回用水中丙烯酰胺单体含量较高,造成水厂出水的丙烯酰胺单体含量时有超标。  相似文献   

16.
曝气生物滤池-纳滤深度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纳滤工艺对某印染厂废水处理站排放口出水进行再生回用处理,考察了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1.02m^3/(m^2·h)时,曝气生物滤池对COD的去除率为31.4%;混凝沉淀和机械过滤的纳滤预处理工艺的出水浊度平均为1.64NTU,出水SDI值平均为4.1;纳滤系统的水回收率随运行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压力差则随运行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在进水TDS为3750~4280mg/L时,纳滤系统的平均脱盐率为96.1%;化学清洗后的水回收率可恢复至系统运行初期的94%,清洗前、后纳滤系统的脱盐率没有明显变化。组合工艺的出水水质可满足设计的回用水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17.
采用MBR对城市小区雨、污水进行资源化处理,以期实现小区水的良性循环。在一体化MBR装置运行参数不变的条件下,改变原水的组成比例,根据再生水回用标准和污泥微生物量指标要求,主要检测COD、氨氮、总磷、BOD5、浊度等5项水质指标和SV、MLSS、SVI等3项污泥指标,确定雨、污水的最佳混合比例,得出在化粪池污水比例为10%的条件下,当雨水和杂排水比例分别为(30%~40%)、(50%~60%)时,处理效果最佳,出水水质满足再生水回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某工业园区不锈钢废水处理及重金属资源化工艺设计方案。针对不锈钢废水酸度高、pH值波动大、氟离子含量高、重金属浓度高、COD低的特点,采用CaCO3滤床/分级沉淀/过滤的废水处理工艺,实现50%的废水回用率和镍铬等重金属的资源化。该工艺对废水中COD、总铬、总镍、总铁和氟的去除率分别为67.3%、99.7%、99.8%、99.8%及97.0%。出水水质达到《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456—92)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回用水水质达到不锈钢企业的用水要求。水回用及重金属资源化后的收益为4.02元/m3。  相似文献   

19.
广州新塘某印染工业园污水处理厂二次扩建后的处理能力为10×104m3/d,采用了选择性物化处理单元与"水解酸化+好氧"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的CEAO工艺,并采用了污泥热泵干燥和焚烧技术以及尾水"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处理回用工艺。稳定运行之后,出水水质达到了《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2012)的要求,脱水污泥和尾水实现了资源化利用。介绍了工程的工艺流程、主要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和设计特点,可为同类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神华包头煤制烯烃回用水工程利用Siemens的Contrafast高效澄清池对煤化工的回用水做预处理,出水水质达到了设计标准,33 600 m3/d出水全部用作循环水补充水.与传统的混凝沉淀池相比,高效澄清池具有出水水质好、耐冲击负荷、排放的污泥浓度高且沉淀效率高等优势.其组成包括完成混合反应过程的混合槽和反应池,以及完成水与絮凝体分离的沉降池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