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顶煤回收率是综放开采技术的关键,而顶煤的破碎程度及破碎后的充分放出对顶煤回收率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研究厚煤层综放开采顶煤在不同工艺参数下的破坏机理、破碎程度及放出规律,对于实现综放开采工作面的高产高效具有重要意义。以王家岭煤矿2#煤层12309综放开采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通过理论计算与相似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得出合理的放煤步距为0.865m,并在合理机采高度和放煤步距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放煤方式,得出一采一放为最合理的放煤工艺;最后,基于研究得出的放煤工艺参数对王家岭煤矿2#煤层12309综放开采工作面放煤进行数值模拟,其顶煤回收率和含矸率分别为90.6%、7.2%,考虑到现场放煤控制难易程度及工作面生产效率,确定出合理的放煤方式为单轮间隔放煤。  相似文献   

2.
郭靖  石炼  凌青  罗良才  赵伟  马飞 《煤矿安全》2011,42(12):36-38,41
综放开采的工艺特点以及煤层赋存条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综放开采顶煤损失是不可避免的,提高顶煤回收率是实现综放高产高效开采的关键。针对秦源煤矿的具体情况,为了优化放煤工艺参数,提高放顶煤的采出率,提出了单轮顺序放煤1次放2架、单轮间隔放煤1次放2架、单轮间隔放煤1次放1架3种放煤方式,并通过工艺性试验观测和比较了3种条件下原煤产量、煤质及支架工作阻力,综合分析得到单轮间隔放煤1次放1架是最有效的放煤方式。  相似文献   

3.
低位综放开采顶煤放出的散体介质流理论与应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王家臣  富强 《煤炭学报》2002,27(4):337-341
由于放煤口布置方向的差异,放矿椭球体理论的适用条件与低位放煤综放开采的放煤过程有本质差异,因此基于模拟试验、FLAC计算、离散元模拟计算和现场观测,提出了散体介质流理论模型,揭示了低位综放开采中顶煤流动与放出的真实过程,并且成功地指导了现场放煤工艺与参数的确定。  相似文献   

4.
以实验室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和现场放煤工艺试验为依据,对综放开采分层厚度和放煤工艺形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指出针对大雁矿务局二矿30#煤层的实际情况,采用分二层综放开采和一刀一放单轮间隔的放煤工艺形式为提高回采率、降低原煤含矸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煤炭技术》2017,(3):87-89
为了提高浅埋坚硬特厚煤层综放开采顶煤放出率,以千树塔煤矿11301综放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方法对坚硬顶煤块体冒落结构、放煤工艺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刀一放顶煤放出率高于两刀一放,多轮放煤顶煤放出率高出单轮放煤。提出以提高顶煤放出率为落脚点,对放煤工艺进行优化,得到合理的放煤工艺为"一刀一放、多轮顺序"。  相似文献   

6.
为了掌握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工艺参数对顶煤采出率的影响规律,同时优化主焦煤矿厚煤层综放开采放煤工艺参数,通过PFC2D数值模拟和现场工业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最优的开采工艺,为煤矿创造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综放开采工艺参数与顶煤回收率的关系,以公务素煤矿1604综放工作面为背景,进行了顶煤回收率的相似模拟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综放工作面顶煤采放比在1:2.5左右、放煤高度在6 m左右、放煤工艺采用一采一放时,顶煤回收率最好.将该工艺参数应用于工作面后顶煤混矸率有所降低,顶煤回收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近距离采空区下综放开采合理放煤工艺参数确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泉店煤矿二1-11070工作面生产地质条件为背景,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近距离采空区下不同煤矸介质属性和破断块度赋存时倾斜厚煤层综放开采煤岩冒放规律,确定了该条件下综放开采合理的放煤工艺参数。现场实测结果验证了放煤工艺参数的合理性,实现了近距离采空区下综放面的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9.
李超 《山西煤炭》2022,(4):16-24
为提高厚煤层综放开采的采出率,以一缘煤矿15号煤层为工程背景,运用FLAC和PFC数值模拟软件,探讨了不同放煤方式、步距下的放煤效率。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四架一组的放煤方式和两刀一放的放煤步距对顶煤的放出效果较好。该研究可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综放工艺参数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平朔矿区综放开采的顶煤放出规律进行了研究,针对平朔4#煤、9#煤进行了顶煤放出的相似性模拟试验,得出了不同采放比、使用不同开采方式下顶煤放出含矸率及顶煤放出率的相对关系。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出了平朔矿区综放开采的合理放煤工艺为一采一放。在现场实际放煤过程中,可将煤流中的矸石比例达到1/5作为终止放煤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综放开采自动化放煤是煤矿智能开采亟待的关键问题,由于样本量少、人工干预程度高,采用传统的BP神经网络算法智能化预测放煤时间的效果并不理想。基于概率统计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BP神经网络算法,在给定阈值范围内随机选定神经网络层数及单层神经元个数,大量重复进行放煤时间预测,对所有预测结果进行概率分布统计并计算数学期望,将该数学期望值作为最终结果输出。基于该方法的综放开采放煤时间预测数值验证误差小于10%,并成功应用于高家梁煤矿综放开采智能化决策中,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大采高厚煤层综放工作面自动化放煤常态化应用难题,对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枣泉煤矿综放工作面自动放煤工艺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工作面概况和自动化控制系统配置情况,确立了综放工作面的放煤方式,提出了一种综放工作面放煤方法的下行和上行自动化放煤控制设计思路,建立了综放工作面自动化放煤程序,通过在郑州采煤机液压电控有限公司ZE07-04型电液控制系统的工业试验表明,该程序解决了大采高综放工作面自动化放煤工艺难题,实现了综放工作面自动化放煤。  相似文献   

13.
综放工作面顶煤冒放性分析及开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唐山矿业分公司多年来综采放顶煤开采的实际情况,对9煤层的冒放性进行分析,研究9煤层在放顶煤开采过程中顶煤、顶板的运移规律,对综放工作面放煤方式的确定、放煤步距的选择及开采工艺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4.
 黑岱沟煤矿6号煤层采用分层综放开采工艺,资源回采率较低,通过对602工作面的资源损失构成分析,得到该矿综放开采主要资源损失发生在区段煤柱损失、两端头不放顶损失和放煤工艺损失等。本文从推广无煤柱开采、降低初、末采资源损失和减少采空区浮煤等方面对提高综放一菜回采率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针对塔山矿8209综放工作面采取分段分层顺序放煤工艺开采3~5~#煤层时,现场应用时存在煤炭回收率以及精煤产率低、煤流中矸石含量较高等问题,提出分段间隔放煤工艺,并对三种不同分段间隔放煤工艺下的放煤工艺、放煤效果以及精煤产率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209综放工作面采用分段间隔四级一次性放煤工艺时,精煤产率可较分段分层顺序放煤提高6.9%,而且煤流中矸石含量较低,可满足8209综放工作面煤炭高效回采需要。  相似文献   

16.
黑岱沟煤矿6号煤层采用分层综放开采工艺,资源回采率较低,文章通过对602工作面的资源损失构成分析,得到该矿综放开采主要资源损失发生在区段煤柱损失、两端头不放顶损失和放煤工艺损失等,并从推广无煤柱开采、提高工作面长度、降低初末采资源损失和减少采空区浮煤等方面对综放开采回采率提高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王家山煤矿急倾斜煤层综放开采,顶煤回收率达到80%以上,通过对放煤工艺、放煤步距、放煤顺序等对放顶煤工作面顶煤放出率的影响因素的现场实测数据分析,确定该矿急倾斜煤层走向长壁综采放顶煤开采合理的放煤步距为1.2 m、放煤方式为分段、间隔顺序加折返式,此种方法顶煤回收率高,煤质好,支架稳定,为近似地质条件下的急倾斜厚煤层长壁开采起到了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煤炭技术》2015,(10):37-40
巨野龙固煤矿1401工作面为深井大采高综放工作面,开采深度为800 m左右。为分析大采高条件下综放开采煤壁裂隙发育及煤矸放落的流动场特征,通过理论分析对3煤层综放工作面顶煤冒放性进行分析,理论证实龙固煤矿3煤层适宜采用综放工艺。应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研究深井复杂条件下采场应力随工作面推进分布特征、顶煤塑性破坏规律的影响,为深井厚煤层确定放煤工艺参数、实现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东滩煤矿1301大倾角地质条件下综放工作面安全高效采煤工艺的分析,介绍了在大倾角综放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关于顶板管理、放煤工艺、设备防倒防滑、工作面运输机控制、安全管理等关键技术上进行的实践以及取得的经验,为相似条件下综放工作面实现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周鹏  李志华  王伟  江山山  刘程 《煤》2022,(10):1-3+49
为研究邹庄矿72煤层大倾角综放工作面的放煤工艺参数,运用PFC2D颗粒流数值模拟软件,对比不同放煤步距、方式和顺序下的放顶煤率和含矸率,确定该工作面的最优放煤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放煤步距中,1.2 m是该工作面的最优放煤步距。单轮顺序上行放煤方式的顶煤放出率及含矸率优于其他放煤方式。通过本次研究,确定了邹庄煤矿72煤层大倾角综放面合理的放煤工艺参数,在实际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顶煤放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