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应用自然发火实验研究煤的自燃倾向性指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3种不同变质同程度煤样的自然发火实验为基础,通过对表征煤自燃特性参数的测算,分析了它们与煤自燃倾向性的关系,并提出用临界温度,煤耗氧速度,CO产生率和氧转化为CO的百分率作为鉴定煤自燃倾向性的指标,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相似文献   

2.
煤的分子结构与煤的自燃倾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化程度和煤岩成分不同的煤的自燃倾向性差异是由于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引起的。本文介绍了采用富里叶红外光谱和顺磁共振分析技术,对煤的氧化过程进行的研究及所得结果。  相似文献   

3.
基于交叉点温度法的煤自燃临界温度测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快速测试煤的临界温度做好煤矿防灭火的指导工作,提出了一种基于交叉点温度测试的煤自燃临界温度测试新方法。实验采用中国矿业大学自主研制的煤氧化模拟实验系统,对精选的典型煤样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基于交叉点温度测试得到的临界温度与绝热氧化法所测结果基本一致,且实验周期短,单个煤样测试时间在不超过四个小时,证明利用交叉点温度测试获取煤自燃临界温度是一种可行的、快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从理论上讲,煤自燃倾向性即煤的氧化性应该稳定不变可重复测试,但实际条件下并非如此,煤层自燃倾向不仅与煤自身化学结构有关,而且与煤层所处的周围环境有关。通过模拟现场煤层所处条件,测试研究了兴隆庄3#煤自燃倾向性。  相似文献   

5.
杨峰峰  王海晖  龚恒敏  白光杰  张巨峰 《煤》2023,(2):29-32+53
煤自燃是煤矿安全生产、运输和储存中的重大灾害之一。根据煤自燃防控实际需要,较全面地总结了煤自燃倾向性的测试方法,认为构建一个通用指标来评价煤自燃倾向性可以弥补单一测试方法的评估偏差;同时,重点分析了以温度为特征的OTDR技术与以指标气体为特征的TDLAS技术在煤自燃监测领域应用的原理及优缺点,通过两种技术的提升,建构特征温度与指标气体的定量关系,形成多参量数据融合的煤自燃监测技术能有效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并提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测温法与声发射技术在煤自燃监测领域应用的可行性。对煤自燃倾向性的检测与煤自燃火灾的监测预警研究具有重要作用,对实现煤自燃智能化协同防控治理和保障煤矿安全、高效、智能、绿色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镜煤和丝炭自燃倾向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玉贵 《煤矿安全》1991,(12):20-22,29
为了探讨镜煤和丝炭的自燃倾向性,作者对镜煤和丝炭的着火温度、差热分析、氧化腐植酸、氧化分解气体成份和自由基浓度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认为镜煤的自燃倾向性大,丝炭的自燃倾向小。  相似文献   

7.
从理论上讲,煤自燃倾向性即煤的氧化性应该稳定不变可重复测试,但实验条件下并非如此,煤层自然燃倾向不仅与燃自化学结构有关,而且与煤层所处的周围环境有关,通过模拟现场煤层所处条件,测试了兴隆庄3#煤自燃倾向性。  相似文献   

8.
《煤矿安全》2016,(3):164-168
煤层自燃火灾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最重要的灾害之一。对国内外主要的煤自燃倾向性测试方法进行了统计分类,评述了国内外煤自燃倾向性测试方法的研究现状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了煤自燃倾向性测试的技术手段,对比分析了不同测试方法的特点,最后指出了煤自燃倾向性测试方法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张育恒 《煤炭科学技术》2011,39(12):56-59,64
为研究王台铺矿15号煤层的自然发火规律,利用大型煤堆实验台对其进行了试验模拟研究,通过热电偶测得煤体的温度变化情况,得到煤体内的升温速率、耗氧速度、临界温度及干裂温度等煤样自燃特性参数,结合气相色谱仪对煤自燃过程中产生的指标气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煤温在临界温度80℃以下时,煤的自身氧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小,煤样耗氧速度较低,煤体很难发生自燃;在80~110℃时,耗氧速度逐渐增加,反应逐渐加强;当煤温超过干裂温度110℃后,氧化反应急剧加快,放热量也随着增大,同时CO和CO2产生率加快,煤体易发生自燃。  相似文献   

10.
浅谈煤自燃倾向性的实验室测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霞 《煤炭工程》2005,(8):84-85
介绍了影响煤自燃的因素和几种煤自燃倾向性的测定方法;对实验室常用的色谱吸氧鉴定煤自燃倾向性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煤矿机械》2017,(12):32-34
通过对党家河煤矿瓦斯抽采的研究,提出了对于采煤工作面进行预抽,采用在回风顺槽和辅助运输顺槽钻孔预抽的方法,对于煤巷掘进面边掘边抽,采空区瓦斯抽采采用高位抽采巷抽采裂隙带瓦斯和上隅角埋管抽采的方法。并通过对钻场布置,钻孔的孔径、钻孔间距等参数的有效控制,以及提高瓦斯钻场封孔的质量和抽采系统良好地运行,可以保证瓦斯抽采量达到设计标准。生产中平衡采、掘、抽三者的关系,保证抽采工程接替合理,矿井瓦斯治理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确保矿井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鹤壁煤业陕西党家河斜井开拓煤矿辅助运输效率,研究了在斜井巷道采用架空乘人装置运送人员或轨道矿车运输材料和设备,在井下换装硐室进行快速换装后由无轨胶轮车直达运输。详细论述了人员、材料及综采工作面设备的换装运输工艺、无轨胶轮车的设计、车型配置和车辆入井及升井方法。结果表明:无轨胶轮车载重量大、机动性强,综采工作面设备均可实现点到点的直达运输,安装和拆除快速|辅助运输人员减少50%以上,辅助运输综合效率提高40%以上;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从根本上消除了各类运输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筒仓储煤过程中须在煤体加速氧化前将其外运,如何判断该临界状态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故选取筒仓所储1#、2#、3#煤样进行实验研究,确定各煤样低温氧化阶段的临界温度。程序升温实验所得CO含量及耗氧速率的突增温度分别在60~70、80~90、70~80℃;由绝热氧化实验拟合曲线所得活化能的突变温度约分别为73、86、78℃。实验结果可为煤体倒仓临界温度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煤炭技术》2017,(10):122-124
研究发现引发冲击地压的因素分为内外2个因素,其中煤岩的冲击倾向性属于内在因素,也是引发冲击地压的主要原因。主要介绍某煤矿13煤层及其顶底板岩层的冲击倾向性测定和评估。为该矿今后对冲击地压预测、防治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提高生产的安全性与突出预测的准确性,在永红煤矿高瓦斯矿向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过渡时期,对其开展了高瓦斯煤层预防煤与瓦斯突出的检测预警指标临界值研究。根据钻屑指标量K1临界值来探讨瓦斯平衡吸附量临界值,通过实验数据统计,对两者数据建立关系,从而计算出K1临界值对应的瓦斯平衡吸附量;再测得瓦斯平衡吸附量临界值下对应的煤样的可解吸瓦斯含量,用60 min可解吸瓦斯含量近似预测完全可解吸瓦斯含量,进而判断是否有突出危险性。  相似文献   

16.
《煤矿机械》2016,(3):160-162
针对现有矿井的温湿度控制系统对数据精确度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Zigbee技术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的方案,用于实时监控当前空气的温湿度。系统的设计采用网状拓扑结构,主要使用CC2530射频芯片和AM2305数字温湿度传感器,在Zigbee 2007协议栈的基础上进行应用开发。通过实验测试表明,该方案在数据测量方面具有高精确度和实时性的特点,在提高温湿度控制系统的精确度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国产煤矿机械发展状况与趋势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孔令夷 《煤矿机械》2011,32(3):13-15
建设强大的煤炭工业必须有强大的煤矿机械制造能力作为后盾。分析了国产煤矿机械的发展状况,总体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逐渐缩小,但在可靠性、设计、材质、配套、市场及标准化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并探讨了发展趋势及未来需求。  相似文献   

18.
我国煤矿充填开采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煤矿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要求,阐述了煤矿充填开采的必要性,通过收集分析我国20个典型充填开采应用实例,系统论述了巷道掘进抛矸充填、长壁普采矸石充填、长壁综采矸石充填、膏体充填和高水充填等技术特点,得出了巷道掘进矸石充填适用于配采和重要保护场合,长壁综采矸石和膏体充填适用于主采和普通保护场合,高水充填适用于缺少充填材料和单一煤层场合;提出了采煤量、充填量、采出率、吨煤成本、充满率、移近量、下沉量、减沉率、变形量和保护面积可作为充填开采效果的评价指标。最后,建议对高效充填和充填空间密闭做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针对新集二矿历次煤与瓦斯突出特征的考察研究,分析得出新集二矿煤与瓦斯突出对反映地应力和瓦斯压力的指标较为敏感。同时采用现场实测与实验室模拟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新集二矿防突预测指标的敏感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确定了各预测指标的临界值。结果表明,对于区域预测,瓦斯压力指标比瓦斯含量指标要敏感;对于局部预测,6#煤层和13-1#煤层的突出敏感性为S>K1>△h2,8#煤层的突出敏感性为K1>S>△h2。  相似文献   

20.
李宏斐  周洋 《现代矿业》2014,30(9):132-134
为提高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的准确性,针对小屯矿2#煤层的实际情况,通过实验室考察敏感指标的现场跟踪,采用数理分析方法,最终确定了采掘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的预测预报敏感指标及其临界值,提高了预测预报效果,缩小防突技术措施的范围,降低防突工作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