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塑性工程学报》2013,(6):39-44
针对汽车顶盖天窗的翻边成形工艺普遍存在的产品面变形问题,分析面缺陷产生的原因;依据变形程度与产生区域将缺陷分为两类。基于补偿原理,通过模面预处理设计一种解决天窗非翻边面变形的优化方案,即"水滴"造型与弧形凸起补偿两类局部特殊结构,有效的解决了局部欠料、局部积料和局部补料的工艺难题。利用有限元数值建模分析及生产现场验证,翻边区域最大减薄率降低到4%,面缺陷完全消除。优化后顶盖的产品面与天窗的翻边面均符合产品质量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汽车覆盖件的冲压工艺方案分析,介绍了一种带气动切换机构的汽车顶盖外板的冲压工艺方案,以及汽车顶盖的翻边整形模结构设计;实现了有天窗型顶盖和无天窗型顶盖外板的翻边整形工艺可以在同一副模具上进行生产的目的;重点讲述了顶盖翻边整形模结构、切换机构及工作原理。实际生产表明,该结构可降低模具开发成本,缩短模具切换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3.
刘春雨  郑薇 《锻压技术》2016,(8):110-114
介绍了一种带切换机构的开花斜楔在汽车顶盖翻边模具中的应用,通过对顶盖的冲压工艺及模具结构的分析,采用一种气动切换机构和开花式的斜楔机构,实现了有天窗和无天窗两种状态顶盖的翻边工艺在同一副模具上进行,阐述了顶盖翻边开花斜楔及切换机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设计的结构具有降低模具工装开发成本、节省冲压车间占用面积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特点,经过实物生产验证,生产的有天窗及无天窗顶盖的总精度均达到了94%,满足了轿车对外板件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4.
天窗顶盖支架零件包覆螺母板活动量是影响装配的重要因素,装配需求螺母板在天窗顶盖支架内部活动时,螺母板的内径必须与顶盖天窗上、下、左、右四周相切。采用传统翻边工艺无法满足要求,尺寸超差严重,给装配带来极大困难。使用新工艺进行翻边后,螺母板内径与天窗顶盖支架契合性能良好,彻底解决了零件无法相切的问题,装配性能良好,为以后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5.
<正>汽车外覆盖件顶盖外板是比较关键的车身外覆盖件零件之一,目前市场上全景天窗在轿车和SUV车型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顶盖外板天窗处整形面品缺陷一直是困扰汽车厂家的一个难题。顶盖天窗处常见产品结构形式及工艺思路顶盖天窗处常见产品结构形式有侧壁包边、侧壁弧焊、侧壁点焊三种方式,见图1、图2、图3。  相似文献   

6.
夹料翻边及整形工艺是模具制造过程中重要的工艺方法,这种工艺方法在顶盖天窗、门外板及侧围等汽车大型外覆盖件模具中使用较为广泛;对改进产品回弹和面品质量有较大的提升作用,通过调整夹料间隙的方式方法来改善外板回弹及面品质量有较为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某汽车全景天窗顶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全景天窗顶盖产品的工艺性和模具结构布局的成立性进行分析,合理规划各工序的工艺内容,实现了全景天窗顶盖两侧流水槽修边与侧整形的工序集成、后侧尾翼安装面修边与侧整形的工序集成以及天窗开口部修边与翻边的工序集成,从而将全景天窗顶盖冲压模具工序从4工序缩短至3工序。重点阐述了实现全景天窗顶盖冲压模具3工序化所应用的两种凸模扩张斜楔机构。在全景天窗顶盖两侧流水槽设计了一种水平推拉式凸模扩张斜楔机构,在全景天窗顶盖后侧尾翼安装面设计了一种竖直推拉式凸模扩张斜楔机构。研究表明,两种不同类型的斜楔机构的联合应用,可以使全景天窗顶盖在同一工序完成更多的工艺内容,实现了三面负角结构的修边与侧整形的同步化,缩短了冲压模具工序,降低了冲压模具成本,提高了零件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8.
关意鹏 《锻压技术》2015,40(1):90-93,98
通过对汽车顶盖零件特点分析,介绍了顶盖的冲压工艺,设计了顶盖天窗侧整形模。根据生产需要,在第四工序的天窗翻边部位设计三组侧整形斜楔,侧整形凸模、凹模均要设在下模,模具可以成形出有天窗和无天窗的汽车顶盖这两种制件。重点介绍了顶盖天窗侧整形模中的两种双动斜楔结构的应用,在顶盖天窗左边位置采用两组对向的电车斜楔,布置在下模中部区域附近,由两个驱动块分开驱动,模具调整方便,结构稳定性好;在天窗前后侧位置采用复动斜楔,模具结构紧凑,节省了模具空间。通过本模具中对双动斜楔的灵活运用表明,模具结构稳定可靠,方便了制造与调试,节约了成本,保证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一种带大型旋转斜楔在顶盖外板侧整形模具中的应用与研究,通过在顶盖外板侧整形模具上采用大型旋转斜楔解决顶盖与前风窗玻璃搭接区域负角整形,实现凸模滑块放取件与侧整形状态切换,有效缩短了模具长宽方向上的工作行程,同时实现了弧形边侧整形过程料流可控,达到零件面差精度和外观质量要求。实际生产表明,该结构可有效解决整形起皱、回弹问题,有效降低模具尺寸,节约工装开发成本,缩短调试周期。  相似文献   

10.
瞿飞  王晨 《模具制造》2009,9(7):40-42
以天窗/非天窗的顶盖外板模具为例,分别介绍了适用于冲裁类与翻边类的两大类气动快换装置,该快换装置对汽车制件冲压模具的类似结构设计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带下压料的天窗冲翻结构在轿车顶盖天窗中的应用。通过对顶盖的冲压工艺以及对顶盖模具的结构的分析,在无顶盖天窗模具后增加一副带下压料冲翻结构的模具,实现轿车顶盖有天窗和无天窗两种状态。与传统的顶盖生产模具相比,该结构不仅能够降低模具设计开发成本,也能够节省冲压车间的占用面积,还可以提高模具的生产效率;与带有切换机构的顶盖生产模具相比,该结构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制件缺陷,提高带天窗制件的匹配度,增加客户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在冲压开发过程中,对于机盖外板、背门外板、侧围、翼子板等车身覆盖件,均存在多个角度翻边的特性,就必然存在交刀翻边,制件在翻边交刀位置易产生面品缺陷,如R不顺、A面凹陷、双棱线等,交刀面品缺陷属于外板缺陷中发生概率高,返修难度大,很难彻底消除的问题,直接影响整车外观视感。通过前期工艺分析、工法结构设计进行充分的审查,做出相应的预判,通过工艺改善措施减少交刀问题点遗留到现场,通过对现场钳工的操作指导,减少钳工的返修工时。对外板件翻边交刀问题点进行原因剖析,针对性提出问题点的改善措施,解决翻边交刀面品缺陷并做出相应的预防。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某汽车顶盖外板检具天窗部位检测机构的设计研究,介绍了多款车型顶盖外板带天窗部位检具设计方法研究和应用优缺点。通过系列车型顶盖外板检具的设计和开发,应用于实际生产,对于解决主机厂检具工装多元化、通用化、提升检具柔性化和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研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对后续新车型的顶盖外板检具柔性化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模具的特性,提出了多种相同功能产品共模生产的方法。通过分析天窗版顶盖与非天窗顶盖产品的成形特点,阐述了OP20修边、冲孔和OP40翻边、整型、冲孔的模具结构以及其工作过程。采取增加集成电气化的技术措施,减少冲压工艺,实现共模生产,使产品的一致性更加稳定。降低了模具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5.
汽车车顶件是大型车身外覆盖件,在制造过程中经过拉深→切边→翻边→整形等多道工序后,天窗圆角区域极易出现面畸变缺陷,成为生产制造中的难题。通过数值仿真计算某车型车顶件全工序成形过程,分析了天窗圆角面畸变发生的主要工序。通过调整天窗形状设计参数及翻边靠模圆角半径,研究这些参数对天窗区域面畸变缺陷的影响,最终达到指导设计和生产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测量关键截面曲率变化的方法能有效识别发生面畸变的区域。通过对目标零件的分析表明,翻边工序对天窗圆角面畸变影响最严重;增加天窗圆角尺寸,面畸变程度减轻;适当增加靠模圆角半径能减轻面畸变。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车型顶盖天窗与非天窗切换无有效防错导致模具受损的问题,在剖析顶盖天窗与非天窗切换模具结构原理的基础上,借鉴零件成形到位检测的思路,分别在修边、正翻边、侧整形工序中的顶盖天窗整形驱动垫块两侧加装感应器,利用感应器检测的信号作为压力机下行的判定条件,并更改压力机整线控制PLC程序,实现压力机的启停或自动报警停线。生产试验表明,该改进方案可有效建立成形天窗与非天窗切换防错机制,规避人工确认不到位造成模具受损的风险,为汽车覆盖件冲模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天窗顶盖成形工艺进行分析,通过调整双动斜楔结构在一道工序内同时完成顶盖天窗4条边的侧翻边,减少模具数量,节省了模具制造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8.
车身后盖板外板回弹优化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身后盖板外板型面复杂、成形困难,且局部外轮廓需要翻边以进行焊接连接,在试模过程中发现外板翻边处回弹值较大。通过对后盖板外板成形工艺的分析,结合使用Auto Form进行成形仿真,发现翻边过程中产生的多余材料是引起翻边回弹的主要原因。探究了减小翻边高度和增加翻边豁口对翻边回弹值的影响,结合两种方法提出了减小翻边回弹值的方案:即在不影响焊接的情况下减小翻边高度,并增加3个翻边豁口,通过样件的试制和三坐标测量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和仿真结果的准确性。最后在不影响整车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对零件优化减小了翻边回弹值。  相似文献   

19.
针对汽车铝板顶盖在冲压成形过程中容易出现回弹等问题,以某车型汽车铝板顶盖为例,采用Autoform软件对其冲压成形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对比了采用不同拉深工艺零件成形结果。通过优化零件天窗区域的翻边工艺,零件成形回弹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20.
针对汽车行李箱盖外板在冲压成形过程中容易出现回弹的问题,以某车型行李箱盖外板为例,通过优化制件的翻边工艺,有效地控制了制件回弹,同时,采用Autoform软件对优化前后的制件回弹进行模拟分析对比,结果表明,翻边工艺的改进可以有效改善回弹,避免了A面补偿带来的表面质量缺陷,可为车门外板或发动机罩外板的外覆盖件的冲压成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