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织物的摩擦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间接地反映其刺痒感和湿黏感。选用4种不同规格的聚酯/棉/麻混纺织物,利用FTT织物触感仪对织物进行动摩擦性能测试,通过调节织物含水率,模拟不同的湿度环境,研究织物在被汗液或雨水浸湿后表面动摩擦因数的变化。结果显示:织物含水率较小时,织物的动摩擦因数随着织物含水率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织物刺痒感和湿黏感先增强后减弱;织物经、纬向摩擦性能由于织物密度不同而有所差异;当纱线中聚酯含量一定时,不同混纺比的聚酯/棉/麻织物摩擦性能的差异和规律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探讨影响网格状稀疏织物结构稳定性的因素。通过测试不同组织、不同纱线号数和不同经纬密的多种机织网格状稀疏织物的滑移阻力,并反复对比分析了组织、纱线号数、摩擦因数和经纬密对网格状稀疏织物滑移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平纹组织织物的滑移阻力明显大于方平组织织物;在一定范围内,织物的滑移阻力随纱线号数和摩擦因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经纬密度的增大而增大。认为网格状稀疏织物的滑移阻力测试分析结果为建立织物滑移阻力预测模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介质损耗因数的红小豆含水率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婧  郭文川  邓业胜 《食品科学》2012,33(16):216-220
以红小豆为对象,研究测量信号频率(1kHz~1MHz)、含水率(13.8%~21.8%)、容积密度(747~851kg/m3)和温度(5~40℃)对介质损耗因数的影响规律,从理论上分析介质损耗因数的变化原因,建立500kHz条件下红小豆的介质损耗因数、容积密度和温度与含水率的数学模型,并验证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在1kHz~1MHz频段内,红小豆的介质损耗因数随测量信号频率的增大而减小,却随含水率、容积密度和温度的增大而增大;可用三元二次方程表征含水率与介质损耗因数、容积密度和温度之间的关系,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9882。  相似文献   

4.
王旭  冯向伟  李亚娟 《纺织学报》2017,38(12):54-59
为探明含水率不同织物与皮肤间的动摩擦力变化趋势,选取18种机织面料和9种针织面料与同一女性青年志愿者的前臂内侧皮肤进行摩擦实验,利用织物皮肤摩擦测试仪测试湿态条件下织物与皮肤间的动摩擦力。针对不同湿态条件的织物试样,采用完全浸润织物后悬挂自然晾置的方式,以织物的含水率定量表征织物的润湿程度。结果表明:相同原料的织物和皮肤间的动摩擦力变化趋势相似,反之亦然;织物含水率在10%~60%的范围内,随着织物含水率的增大,不同原料的织物与皮肤间的动摩擦力变化普遍存在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湿态条件下织物和皮肤间的动摩擦力达到峰值时,织物的含水率与纤维的公定回潮率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姜荣飞  王卫英  吴熙 《轻工机械》2015,(1):80-83,86
针对轴承在压装过程中压装力计算问题,运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不同过盈量、不同轴承和壳体间摩擦因数对压装力的影响;分析了当轴承、壳体间存在装配偏差以及壳体存在形状误差时对压装力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过盈量的增大时,压装力也将增大;摩擦因数对压装力影响比较大,并且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当轴承存在位姿偏差或壳体孔倾斜时,压装力都将增大;当轴承外圈存在鼓形、锥形、倒锥形误差时,压装力将增大,当存在凹形形状误差时,压装力将减小。  相似文献   

6.
制备了由芳纶浆粕增强的气孔率不同的3种湿式纸基摩擦材料,采用改进油浸法测定湿式纸基摩擦材料的气孔率,探究了气孔率对湿式纸基摩擦材料的压缩回弹性、导热性、黏弹性以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气孔率的增大,湿式纸基摩擦材料的压缩率升高,回弹率降低,导热系数增大,达到0. 998 W/(m·K),损耗因子tanδ也升高;随着气孔率的增大,湿式纸基摩擦材料摩擦因数增大,但摩擦因数的稳定性降低;虽然磨损率会随气孔率的增大而升高,但芳纶浆粕的加入,使磨损率远低于国家标准。湿式纸基摩擦材料气孔率为41. 92%时,压缩率为17. 50%,回弹率为55. 47%,导热系数为0. 565 W/(m·K),动、静摩擦因数分别为0. 125、0. 135,磨损率为1. 23×10~(-8)cm~3/J,摩擦过程也较为平稳。综合分析,湿式纸基摩擦材料的气孔率控制在40%左右时各性能最均衡。  相似文献   

7.
纸和纸板——静摩擦因数和动摩擦因数的测定——平面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忻  陈曦 《国际造纸》2001,20(4):65-65
1 概述 该标准采用平面法测试纸张的动摩擦因数和静摩擦因数,测试时将两张相同纸的一张放在另一张上滑动,或将纸的另一面放在水平面上,在其上施加一垂直向下的力。 纸张的表面状态与其成形过程有关,其摩擦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测定时的动摩擦因数和静摩擦因数。机制纸的摩擦因数不仅在不同测定方向上存在差异(纵向和横向不同),而且在纸的两面也存在差异。 对于不同纸张,其静摩擦因数和动摩擦因数有着不同要求。如复印纸其纸张间最初滑动时的静摩擦因数较为重要,而对于纸袋纸等某些包装用纸,其表面经一定数量磨损后的动摩擦因数…  相似文献   

8.
网格圈型集聚纺集聚区工艺参数对集聚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获得负压大小、网格圈外表面摩擦因数对集聚区集聚效果的影响,建立集聚区流体动力学模型,分析了集聚区域内气流的流动状况,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基础上,采用自编的Matlab编程模拟不同负压及相同负压不同摩擦因数下对应位置处单纤维在集聚区的运动轨迹。研究结果表明:负压大小和网格圈外表面摩擦因数均对集聚效果有影响,在二者取值较小时,集聚效果随着取值的增加相应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达到各自的最佳集聚状态后,取值增加使得集聚效果恶化。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兔毛纤维的表面摩擦因数和拉伸强度,分别以H2SO4和H2O2作为处理剂对兔毛纤维进行预处理,蔗糖脂肪酸酯缩水甘油醚为交联剂,在不同工艺条件下采用牛奶蛋白质对兔毛表面进行接枝改性处理。分析研究了接枝改性前后兔毛纤维表面形貌、摩擦因数、强度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经过H2SO4预处理后,蛋白质质量分数在10%,交联剂质量分数在1%~1.5%时纤维表面接枝效果最佳,摩擦因数提高能达到40.97%,强度提高能达到4.96%;经过H2O2预处理后的兔毛纤维,其接枝交联的效果相对较差,虽然在蛋白质10%,交联剂1.5%的条件下,其摩擦因数增大32.33%,但是整体而言其强度下降较大,纤维损伤相对严重。  相似文献   

10.
采用XCF-1A型纤维摩擦因数测试仪对5种不同细度超细羊毛的摩擦因数进行测试,通过改变摩擦辊转速及摩擦辊材质,发现不同细度超细羊毛表现出不同的摩擦性能。实验发现,摩擦因数不仅与纤维细度相关,还与摩擦辊转速有关,不同细度纤维的摩擦因数随摩擦辊转速的增加表现出不同的趋势,相同的摩擦辊转速对不同纤维而言是大小不一的滑动速度。纤维与橡胶辊间的摩擦因数始终高于纤维与金属辊间的摩擦因数,且前者测试数据的波动性大于后者。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的表面特征及摩擦性能,分析了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纵向形态和横截面形态,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的横截面为哑铃型,静摩擦因数为0.287,动摩擦因数为0.235,且摩擦因数随滑动速度的增大先减小后缓慢增大,与正压力的变化亦呈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为了表征不同面料与皮肤间的触感,进而体现不同面料的舒适性,通过研制的触感舒适度测试装置测试不同风格的纺织面料与人体皮肤之间的摩擦因数,分析了测试装置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的组成及作用;指出:面料与人体皮肤之间的摩擦因数越大,人体的舒适感越差。  相似文献   

13.
使用LHT-1型粮食回弹模量仪测定不同含水率、不同围压下的油菜籽堆的压缩密度与体变模量。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含水率油菜籽堆的压缩密度随着围压(0~140.0 k Pa)的增大而增大,并且趋向于各自的最大值,这些最大值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依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建立了以含水率与围压作为自变量,压缩密度作为函数的预测模型,油菜籽堆压缩密度实验数值与模型预测数值之间拟合度较高,平均误差为0.61%。油菜籽堆的体变模量随着围压(0~140.0 k Pa)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含水率(7.11%~13.52%)的增大而减小。建立了以含水率与围压作为自变量,体变模量作为函数的预测模型,模型预测的体变模量与实验测定值误差较小,平均误差为4.38%。  相似文献   

14.
采用硬质合金锯齿刀具分别对三种实木(杉木、樟子松、水曲柳)和两种人造板(中密度纤维板、刨花板)进行闭式切削实验,研究不同含水率对木质材料切削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含水率对木质材料切削力的影响显著。随着含水率的增加,杉木的主切削力和法向力都呈减小趋势,而樟子松和水曲柳的主切削力皆为先增大后减小,当接近纤维饱和点含水率时主切削力达到最大。对人造板,在5%~18%含水率范围内,随着含水率的增加,主切削力和法向力都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影响经编无缝上装尺寸的因素,对牵拉密度和贾卡组织两个主要影响因素采用实验方法进行研究,利用SPSS对实验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在相同的贾卡组织结构下,随着牵拉密度的增加,成品织物的纵密和横密都变大,即成品织物的纵向尺寸和横向尺寸都变小;在同一种牵拉密度下,织物组织结构从密到稀变化时,成品织物的纵密变小,即纵向尺寸变大,而随着组织结构疏密的变化,成品织物横向没有一定的变化规律。研究结论对快速、正确地确定经编无缝上衣的编织工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徐利平 《纺织学报》2012,33(2):94-97
为了研究针织滚边领的拉伸性的影响因素,选用六种不同性能的针织面料,通过实验研究不同的面料性能、不同的缝纫条件对滚边领的拉伸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面料性能对滚边领的拉伸性的影响较大;滚边领拉伸性与横密、纵密、断裂伸长率呈正相关,横密、纵密、断裂伸长率越大,滚边领拉伸性越好;滚边领拉伸性与纱线线密度呈负相关,线密度越小,滚边领拉伸性越好;同种面料、同一针距密度下,采用单针滚边制作的滚边领要比采用双针滚边制作的拉伸性要好;同种面料、同机针数制作的滚边领,随着针距变密,其拉伸性也越好。  相似文献   

17.
采用Y151型纤维摩擦因数测定仪,测试变异与未变异山羊绒的摩擦因数.根据外观形态特征将山羊绒纤维分成4种类型,分别为绒纤维、两型纤维、二细纤维、粗毛纤维.针对这4种不同类型山羊绒纤维的顺向和逆向动静摩擦因数进行了测量,并分析比较变异前后山羊绒的摩擦特性,在山羊绒加工、山羊绒及其制品贸易等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变异山羊绒的摩擦效应比未变异山羊绒的摩擦效应数值小,变异山羊绒的摩擦效应变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服装领口袖口的防汗污性能,本文以不同材质的浅色面料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浸轧法制备模拟人体汗污成分的摩擦污布,然后分别通过往复摩擦法和旋转摩擦法在不同条件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摩擦次数及含水率增加,两种摩擦方式下各试验的沾污等级均呈下降趋势。在同等条件下,旋转摩擦法相较于往复摩擦法的沾污等级更低。  相似文献   

19.
采用Footscan平板式足底压力测量系统和Coda Moti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测量14名女性穿着跟高为30、50、70mm及跟型为细跟、粗跟和坡跟9种高跟鞋正常行走时,鞋-地界面间的压力中心数据、步态周期数据和行走过程中下肢关节角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包括鞋跟高度和形状在内的鞋跟结构主要参数的改变,均会对支撑期各时相所占百分比产生影响;随着跟高的增加,压力中心在内外侧方向上的位移显著增加,稳定性减小;随着跟高的增加,膝关节弯曲角度减小,踝关节跖屈角度增大,背屈消失,跟腱角增大;依据鞋跟形状及鞋跟高度,鞋的舒适度排序为,粗跟>坡跟>细跟;30mm>50mm>70mm。  相似文献   

20.
针对立体织物织造过程中高强高模纤维束间相互摩擦而导致织物性能下降的问题,以石英纤维为例,设计了一种用于测试纤维束间摩擦性能的摩擦磨损试验机夹具,使纤维束或单根纤维能够以相互正交或一定角度相接触,在纤维尺度上研究了摩擦角度、摩擦频率和法向载荷对纤维束间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实验参数对纤维束表面的磨损程度不同;摩擦角度为70°时的摩擦因数是90°时的1.2倍,即摩擦角度越小,磨损程度越大;在一定范围内,摩擦频率和法向载荷对摩擦因数没有影响;在立体织物织造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纤维束间倾斜接触,从而降低织物性能下降,还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织造频率和法向载荷,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