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羊毛活性染料兰纳素LANASOL红6G、LANASOL黄4G、LANASOL蓝3G为例,以不同用量分别对羊毛毛条染色得到红、黄、蓝3种彩色纤维。测量不同染料用量下3种彩色纤维的可见光谱反射率曲线及颜色特征值,并与实地印刷品红、黄、青三原色油墨的光谱反射率曲线及颜色特征值对比分析,以此得到优选的品红、黄、青三原色纤维。在此基础上三原色纤维以不同的质量比例均匀混拼呈色,形成的颜色空间在CIE1931xy色品图中加以表示。此外,采用三原色纤维按照不同的混配方案,经过纺纱织造工艺得到宏观均匀的素色面料,并测量其外观颜色的色度学指标。实验结果表明,优选三原色纤维均匀混拼可以呈现一定色域范围内的多种颜色,混纺呈色的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专色油墨计算机配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虎  颜梅  李举 《印刷世界》2005,(11):18-20
现代印刷生产中,很多色彩要求以专色进行印刷。专色印刷是根据客户的要求,预先配制具有特定色彩的专色油墨,然后一次印刷完成。1专色油墨及其调配专色油墨印刷的色域比CMYK四色印刷的色域宽得多,可以印出一些四色印刷色域以外的颜色。它通常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原色油墨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调配而成,调配所用的原色油墨可以是C、M、Y、K四种原色墨,也可以是其他特定色彩的油墨,如:白墨、绿墨、荧光墨、珠光墨等。对于印刷企业而言,大用量的油墨可以向油墨厂家专门定购,由油墨厂家完成;而小用量的油墨往往只能自己调配。油墨生产厂家每天都要…  相似文献   

3.
合理利用     
成本控制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一个企业成本控制水平的高低,可体现企业竞争能力的强弱,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油墨是印刷的主要原材料之一,控制油墨的用量,减少油墨的损耗,有效利用多余油墨,是降低油墨成本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各种原因,油墨总会有剩余,尤其是专色油墨,这部分油墨若处理不及时,超过保存期限,就会因氧化、水解、污染,造成很大的浪费。以下介绍一些将剩余油墨转化利用的小知识,以减少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油墨按颜色分类可分为原色油墨、间色油墨和复色油墨。原色油墨是指不能由其他颜色的油墨混合调配出的油墨,如品红、黄、青三原色油墨;间色油墨是由两个原色油墨调配出的油墨,如大红、绿、蓝紫色油墨;间色与间色油鉴混合产生的油墨称为复色油墨,如橄榄色,枣红色,古铜色。另外配色中还经常用到一个重要概念,即“补色”,它是指两种油.鉴混合后若趋向灰黑色,则此两种油蚕互称补色。如红色+绿色混合后油.鉴的色相会变灰黑,我们称红色与绿色互为补色。图1是三原色油荃混合成的间色、复色。利余专色油.鉴的转化常用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转化成灰黑色的油.鉴,修入黑色油.蚕中使用。一种是转化成相似色相的专色油.鉴。下面对这两种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4.
<正>非专色油墨是指不依靠CMYK四色叠印,预先用原色油墨调配好的油墨。它往往能够印出一些CMYK四色印刷色域以外的颜色,可以用来弥补四色印刷的不足。专色油墨的调配主要指根据原稿色彩与印刷工艺要求,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色油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或在原色油墨中加入各种辅助材料的工作。在现代印刷行业中,特别是近几年的包装印刷行业,专色已经  相似文献   

5.
岳仕芳 《毛纺科技》2012,40(8):37-43
分析了弱酸性染料用于羊毛与锦纶2种纤维一浴一步染色同色性差的机理,对常用弱酸性染料用于羊毛与锦纶2种纤维同浴染色工艺进行了实验优化,得出:以弱酸性黄GN为代表的7只染料,染色工艺中加阻染剂前后锦纶与羊毛2种纤维色差均不大;以弱酸性黄M-4GL为代表的3只染料,染色工艺中加阻染剂后2种纤维色差值明显减小;以弱酸性黄GL为代表的2只染料,无论是否加阻染剂,2种纤维同色性都较差;以弱酸性黄E为代表的2只染料,染色时无需加阻染剂,否则增大2种纤维的色差。将优化后工艺用于羊毛/锦纶混纺纱线染色,同色性能好。  相似文献   

6.
油墨色相的调配是印刷前的重要工作,也是很抽象的工作.简单的色料三原色,黄、品红、青可调配出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几十种颜色.而在实际调配过程中,仅靠三原色油墨无法获得获得的色彩,这是由于油墨厂家所选用的颜料、染料根本无法达到国际标准三原色的饱和度、色浓度、亮度等,三等份原色墨相加只能是茶灰色,而不是黑色.因此在实际调色过程中离不开黑墨、白墨、冲淡剂等油墨和助剂.  相似文献   

7.
胡心茹  山传雷  刘殷  曲延梅  许长海  蒋阳 《印染》2023,(11):33-36+40
天然染料染色织物存在耐日晒色牢度差的缺陷,试验采用媒染、棉织物阳离子改性、加入日晒牢度提升剂和有色纤维拼混的方式,探究提升天然染料染色棉织物耐日晒色牢度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与金属媒染的棉织物相比,通过阳离子改性再染色的棉织物具有较好的耐日晒色牢度。经过日晒牢度提升剂JYE811处理之后,天然红色染料染色的棉织物经过12 h日晒后色差小于1.5;天然染料染色棉纤维占比30%时,黄、蓝两种颜色的混合棉纤维经12 h日晒后色差均在1.0左右,可满足服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一、三原色的本质 1 三原色具有独立性。三原色中任何一色都不能用其他两种色彩合成。 2 三原色具有最大的混合色域。其他色彩可以由三原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出来,并且混合后得到的色彩数目最多。 3 色光三原色是红、绿、蓝,这三色光中任何一色都不能用其余两种原色合成,而其他色光可由红,绿、蓝三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出来,并且混合后得到的色彩数目最多。色  相似文献   

9.
羽毛/棉混纺织物的染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羽毛/棉混纺织物的染色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染料的选择实验,选定了适合于此种织物的混合染料,并对混合染料同浴染色浓度配比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对羽毛/棉混纺织物进行染色时,采用分别对棉纤维和羽毛纤维上染性最好而又彼此不沾色的直接染料和中性浴染色的酸性染料作为羽毛纤维织物一浴法染色的复合染料,并选定此复合染料的最佳配比为4/6.  相似文献   

10.
直接混纺染料对大豆/棉混纺织物的染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万里 《染整技术》2003,25(5):9-13
研究直接混纺染料对大豆和棉纤维的染色性能,测定了在分浴和同浴条件下两种纤维上的表面色深值(K/S),并用大豆纤维上的K/S值的分配率表示同色性的高低,用正交法优选无甲醛固色剂对染色试样的固色工艺。  相似文献   

11.
不溶性偶氮染料,色谱齐全、色泽浓艳、色牢度较好,因此在纱线染色中应用相当广泛,是纱线染色的主要染料之一。尤其是大红、紫酱等色谱是其他染料所难以染得的。 不溶性偶氮染料是由两个中间体——色酚和色基在棉纤维上进行偶合形成的染料,由于色酚和色基都不溶于水,色酚是呈弱酸性的,需用烧碱生成钠盐后才能溶解于水,而色基必须经过重氮化、生成重氮化合物,才能与打底剂钠盐产生偶合作用,在纤维上形成色淀。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Remazol RR系列活性染料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的染色性能,包括上染率、固色率、SERF值等。结果表明,此系列染料上染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具有较高的上染率和固色率,且具有很好的重演性;Remazol RR系列中的黄Y-RR上染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和棉纤维的对比显示,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与棉纤维有着不同的染色行为,即加碱前,活性染料与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固着作用,染料的吸附和固着是同时进行的,推测这和活性染料与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中的碱性氨基酸反应有关。另外指出,活性染料染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时应注意工艺的控制,以保证染色匀染性;同时,不能片面采用棉纤维活性染料染色的SERF特征值表征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活性染料的染色特性,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3.
利用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HPTAC)对棉织物进行阳离子化改性,选用红、黄、蓝三种植物染料对改性棉织物进行拼混染色,以拓展植物染料染色棉织物的色域空间。结果表明:随着棉织物改性程度的增加,三种植物染料染色改性棉织物的颜色深度显著提高。当CHPTAC质量浓度为10 g/L、染料质量分数为5%(omf)时,红、黄、蓝三种植物染料染色棉织物的K/S值分别可达6.35、6.26、6.73。拼混染料的配比和CHPTAC用量的不同,染色织物的颜色空间均有所不同,有效拓展了染色棉织物的色域。  相似文献   

14.
在一般的彩色印刷中,灰平衡在印前制作和印刷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样,它在彩色丝网印刷中也是一个应引起特别重视的问题。灰平衡的原理和作用灰平衡是彩色印刷中的专用术语,是指印刷中性灰颜色的黄、品红、青的网点比例,即黄、品红、青、黑(Y、M、C、K)四色分色片中每一色片存在的基本关系。我们将印刷三原色黄、品红、青中任意两原色混合,产生的间色总是与第三个原色成互补色:黄+品红=红,与青是一对互补色;品红+青=蓝紫,与黄是一对互补色;青+黄=绿,与品红是一对互补色。所以印刷三原色灰平衡的原理是互补色定律特定的表现形式。三原…  相似文献   

15.
《印染》2018,(18)
采用载体染色法对醋青和改性涤纶纤维进行阳离子染料染色,研究了染色温度、载体浓度、染料用量等因素对醋青改性涤纶纤维得色量的影响,得到了醋青/改性涤纶/棉织物最佳染色工艺。将阳离子染料染色后的醋青改性涤棉织物套染活性染料,得到了同色性一致的染色产品。对染色后的织物进行牢度提升处理,研究了染整工艺条件等对织物得色和色牢度的影响,开发了适合醋青/改性涤纶/棉织物的染色和色牢度提升工艺。  相似文献   

16.
油墨叠印率检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原理、条件与结果上分析比较油墨叠印率的3种检测方法,指出密度检测法最常用,但仅限于检测两种原色墨叠印产生的第一级混合色,油墨的透明度是影响叠印率的重要因素.色度检测法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必须首先确定参照标准色.  相似文献   

17.
专色网印是最早出现在我国网印史上的,可以说是比较古老的印刷方式,其色彩品种繁多,专色是针对三原色印刷以外的各种颜料色彩的总称,三原色即黄(Y)、品红(M)、青(C)三种基本原色,加上黑色(K)组合成四色,理论上讲三原色可组合1,330种色彩,四色组合可以达到14,640种色彩,基本上涵盖了整个色域,通过白墨与透明墨的配比调节可以混合出绝大多数的专色油墨,而四色网印也称为彩色阶调网印,使近代照相制版技术得以普及发展,从平版印刷技术中借鉴而来逐渐成为独立体系.  相似文献   

18.
天然茶色素对棉纤维的铁离子媒染染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硫酸亚铁为媒染剂,用绿茶萃取液对棉纤维进行染色,研究了不同媒染方式以及后媒染的染浴pH值、媒染剂用量、染料质量浓度和染色时间对棉纤维染色性能影响。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分析染色前后纤维的微观结构,并测试了媒染前后纤维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后媒染对纤维染色效果最好,K/S值最大。天然茶色素对棉纤维的铁离子后媒染染色最佳工艺条件为:染料质量浓度10 g/L,染色温度100 ºC,pH值4,媒染剂用量5 %(o.w.f)。纤维素的羟基与金属离子发生配位反应形成金属络合物。媒染后棉纤维的断裂强力略有下降,断裂伸长率呈现一定幅度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外对棉纤维进行阳离子化变性处理后,再用阴离子型染料进行染色的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棉纤维及其制品的染色工艺上.利用变性后的纱线或织物进行染色,可大大提高染料的上染率,降低染料消耗量,减少染色废水的污染.利用变性的与未变性的纤维混纺制成的织物,可达到雪花状的色泽风格;若用变性纱线与未变性纱线交织,则可只需一次染色就获得色织物的风格,从而缩短生产周期.因此,该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导言考虑到涤/棉混纺织物二种组份不同的特性,染色时就需要特别注意。涤棉织物两种纤维可二步染色,也可同时染色。对棉纤维可用直接、还原、不溶性偶氮、可溶性还原、硫化、活性等各类染料染色;而对涤纶纤维染色理所当然用分散染料。棉纤维大多在常压碱性条件下染色,但涤纶需要高温高压或常压加载体在pH偏酸性的条件下染色。涤纶染色还既可以高温汽蒸也可以干热空气焙烘固色。涤棉混纺织物正变得日益重要。它们用分散、活性混合染料染色由于其色泽鲜艳、色谱齐全用得较其它混合染料广泛。绝大多数活性染料对纤维索纤维需要碱剂固色,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