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旧合流制排水管渠系统改造的三种措施,即, 将合流制改为分流制; 将部分合流管保留,实行截 ① ② 流式合流制管渠; 在截流式合流制的基础上,对溢流混合污水进行一级处理。并重点对实施截流式合流制中应 ③ 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倡导因地制宜的对旧合流制排水管渠系统进行合理的改造。  相似文献   

2.
1总则1.0.4规定排水体制选择的原则。分流制指用不同管渠系统分别收集、输送污水和雨水的排水方式。合流制指用同一管渠系统收集、输送污水和雨水的排水方式。分流制可根据当地规划的实施情况和经济情况,分期建设。污水由污水收集系统收集并输送到污水厂处理;雨水由雨水系统收集,并就近排入水体,可达到投资低、环境效益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张为民 《中国给水排水》2006,22(22):105-105
合流制排水系统是老城区普遍采用的排水方式,主要是通过直排式合流管渠直接将雨水和生活污水就近排入城市水体。其存在的问题很多,如过水断面普遍偏小,造成雨季街道积水严重;排水管渠布置杂乱无章;渗水漏水等。基于以上原因,合流制排水的改造已势在必行,但至今仍没有得到完全的改善,分析其原因主要有:污水管网配备不全,污水只能接入雨水管道排放;城市规划不合理、污水管道不能满足排污所需;对于污水排放的管理力度不够,私排乱排现象严重等。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国内保护自然环境、水体的意义和工业生活污水带来的危害;分析和论述了国内旧合流制排水管渠系统的主要改造方式;结合工程实例,对其中较为常用的截流式合流制排水体系,介绍了截流倍数的选用及溢流井形式等内容,并着重阐述了在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江南水乡古镇名胜保护区上海朱家角中心镇污水管网系统改造工程。根据老镇排水设施的现状以及老镇区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原有管渠,确定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排水体制方案。叙述了结合老镇区古建筑的特点,对原合流制地区的下河滩用户污水管、出户管、截流管、截流井、外接污水管及分流制地区的出户管进行改造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工程采用的混合式排水体制,提高了治污率,保护了环境,节约了投资,也便于施工,符合老镇区污水管网系统的改造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了预防昆明市城市道路积水等情况,采用城市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建立了昆明市主城区船房河流域合流制排水管网模型。在对污水排放流量及方式进行监测的基础上,引入居民区、商场、学校和宾馆四种不同用水类型,通过对昆明市两场典型降雨进行模拟,分析其在污水入流、雨水入流、时间峰值三者叠加共同作用下对合流制排水管网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出水口的流量模拟结果与监测数据的吻合性均较好,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为0.71~0.82,模型能模拟合流制排水管网的运行状态,分析系统的瓶颈节点和限制性管道,为制定排水管网系统的改造策略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
城市合流制排水是城市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就如何治理城市合流制排水管渠系统中的污水发表自己的设计思路和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老城区排水多采用盖板沟将雨污水直排至附近水体的混流排水方法,对附近水体造成了很大的污染。为此在老城区改造中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排水方式,即通过截流井将污水和初期雨水截流至污水管网,排到污水处理厂;后期雨水溢流至雨水管,排到附近水体,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雨污分流,保护了附近水体。  相似文献   

9.
中小城市的排水体制多以合流制与分流制并存的形态存在,随着城市化及旧城改造的进程,城中村等合流制地块会逐渐向分流制转变。根据地块及收纳各地块污水的市政排水管渠的排水体制情况,将沿河排污口分为不同类型,针对每种类型提出了相应的截污措施。  相似文献   

10.
鉴于历史原因,许多城镇旧城排水系统大部分采用完全合流制,城镇道路普遍狭窄,无法实现完全分流制的改造,因此,城镇污水管网改造项目可考虑采用截流式合流制的排水体制,那坡县污水处理厂一期配套管网工程沿涝水河、城厢河河床两侧布置截流式合流制排水干管,从投资、拆迁、施工、管理等方面进行方案对比和优化设计,最终提出一个较优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合流制管网溢流、雨污错接混接是导致合流污水污染水体的主要原因,通过雨污分流改造,使污水收集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得到妥善处理,并通过海绵城市建设,使初期雨水通过生物处理设施进行处理,不仅可缓解城市水系的污染,也可提高城市内涝防治能力。介绍了合流制小区的特点,提出了合流制小区的改造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2.
采用以Excel为数据库的编程方法对排水管网进行了优化设计。Excel可与其他应用软件实现资源共享,支持VBasic编程,便于排水管网优化设计计算。对污水管道采用两相优化理论设计,对雨水管道采用与地面坡度一致法进行优化计算。将污水、雨水、合流制管网及混合管网统一为排水管网,用一套程序同时完成各种体制的排水管网的优化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13.
介绍椒江城区合流制排水管渠系统改造时,截污干管河底埋设有关设计参数选择、施工中存在问题、有关维护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14.
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加快了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既有新城区拔地而起,又有老城区亟待改造。其中,在对老城区的改造过程中,合流制排水管网雨污分流一直都是业内人士公认的一个技术难题。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合流制排水管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造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一个管渠内排除的系统。最早出现的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将排除的混合污水不经处理直接就近排入水体。但由于污水未经无害化处理就排放,使受纳水体遭受严重污染。随着人们对保护水资源观念的不断增强,常采用截流式合流排水系统。这种系统是在临河岸边建造一条截流干管,同时在合流干管与截流干管相交前或相交处设置溢流井,并在截流于管下游设置污水处理厂。  相似文献   

16.
在分流制排水地区由于各种原因存在雨污混接问题,污水混接进入雨水系统,通过雨水管网排入受纳水体,导致受纳水体污染;雨水混接进入污水系统,增大污水设施运行负荷,影响污水设施正常运行。针对上海市分流制排水地区内雨污混接问题,明确了雨污混接改造研究背景及目的,介绍了雨污混接调查内容及方法,并根据雨污混接类型,结合混接程度,制定了雨污分流改造方案,总结了雨污分流改造的意义,可为分流制排水地区雨污混接改造设计及施工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杜念 《安徽建筑》2005,12(6):111-112
通过宣城市排水管网改造工程设计,对城市排水管网改 造过程中管网现状调查、输水能力校核、排水体制的选择、管径管材的 选用、合流制管道的改造及管道过河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常德市是典型的南方丰水城市,水面率高达17.8%,穿紫河、护城河现为城市黑臭水体.现分别介绍老城区护城河和穿紫河两个黑臭水体治理情况. 一、护城河黑臭水体治理 护城河为老城区合流制排水干渠,两岸合流制排水系统是护城河的主要污染源. (一)系统的整治技术思路 护城河黑臭水体整治按照“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海绵城市建设思路,采取“灰绿结合”的四项措施.对直排护城河的污水进行截流改造,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水系主要进行河道恢复、清淤、水生态修复;水系绿带结合水位建设不同的源头减排措施;滨水建筑区合理的组织雨水,合理利用水系绿带净化坡面雨水,补充河道水体;其他区域通过建设低影响开发设施,滞留和净化水质,并通过雨水管网补充护城河水体.  相似文献   

19.
重庆余松路立交排水管网改造工程设计中,从节能环保、排水安全、降低工程造价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排水管网现状,阐述了改造工程的设计思路及设计参数,介绍了雨水、污水管道系统的布置,以及为确保排水通畅所涉及的其他排水设计。实践结果表明,该工程历经数次暴雨的考验,排水通畅。本设计为山地城市公路立交排水系统的改造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林小洛 《福建建筑》2013,(1):83-85,110
现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中定义"城镇污水"为:综合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入渗地下水,笔者认为应增加"合流制截流的雨水"和"初期雨水"这两部分内容。污水量测算虽为污水工程规划中基础性内容,但污水成分的构成却是制定污水系统方案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特别是污水中雨水成分采用何种措施处置,目前规范中并没有提出明确的措施。本文通过福清市城乡污水工程一体化专项规划,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提出了不同区域针对"合流制截流的雨水"和"初期雨水"的相应污染控制方案,为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