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琪  崔祥琨 《煤炭技术》2012,31(3):150-152
在煤矿建设和生产中对承压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求参时,一般可以运用Theis配线法来解决。但这种方法,在人工操作上既繁琐又有人为误差。因此将运用VB程序来编写一段代码,以实现在计算机屏幕上移动标准曲线来匹配试验点,而模拟整个人工配线过程。由淮北某矿区实例验证,Theis配线法程序适用于矿区的一般求参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苗苗 《现代矿业》2020,36(3):98-100
依据《地下水动力学》中的Theis理论,针对矿区SDK304孔带观测孔的大口径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分别采用人工配线法和AquiferTest软件分析计算了抽水孔区域的承压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确定了该区域承压含水层导水系数、渗透系数和贮水系数。通过2种分析计算过程及结果的对比分析,在矿区抽水试验分析处理过程中,AquiferTest软件相比于人工配线法,具有快速、高效、准确以及受人为因素影响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为克服传统的单孔单位涌水量法在评价煤矿床含水层富水性存在的不足,用抽(放)水试验非稳定流观测数据来定量评价含水层的富水性,利用含水层瓶颈效应发生机理和非稳定流原理来分析研究,通过单孔非稳定流法、多孔法、群孔抽水试验法等3种方法,研究了消除瓶颈效应影响下,地下水存在绕流时,导水系数、含水层贮水系数的求算方法。实例应用结果表明:不同距离观测孔在水头降速均为0.46 m/h时,导水系数为0.20 m~2/h是唯一值,在时滞为1.52 h时贮水系数为1.5×10~(-5),用非稳定流方法可消除瓶颈效应和绕流影响因素,且计算的含水层参数结果可靠,选择合理的现场勘探测试方法是准确评价计算含水层参数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张心山 《采矿技术》2018,18(4):121-122
针对某矿山深部承压含水层的大型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利用Aquifertest软件中的泰斯标准曲线配比法和Cooper-Jacob直线图解法分别计算了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并对2种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计算结果的有效性,并通过计算结果,科学合理地选择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  相似文献   

5.
以三门湖抽水试验为例,对几种工作中常用抽水试验求参方法进行了初步比较与探讨。野外水文地质抽水试验参数求取方法主要有基于稳定井流理论的裘布依模型和基于非稳定流理论的泰斯模型,传统的裘布依井流公式计算方法简单,但需对含水层结构进行高度概化,水文地质参数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大;非稳定流计算方法数学模型更严密,求参准确性相对较高,但计算过程较为复杂,对试验数据精度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6.
为查明大淑村矿矿井奥灰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防止奥灰突水事故发生,在矿井西翼进行奥灰稳定流放水试验。降深放水试验初始流量、水位采用非稳定流的加密观测方法,满足非稳定流泰斯公式图解法求参数要求。分别用直线图解法和水位恢复法求水文地质参数,实践表明,直线图解法求得的导水系数和贮水系数作为评价含水层的依据是适宜的,可以满足预计矿井涌水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查明钟九铁矿主副井井筒开拓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类型、含水层(组)数量、埋藏条件,静水位及水头压力,含水性(涌水量、单宽流量、渗透系数),采用主副井单孔多含水层分层反向稳定流抽水试验方法进行了研究。主井单孔抽水进行了2组6次降深试验,副井单孔抽水进行了2组4次降深试验。利用承压水完整井稳定流抽水试验公式和承压完整井涌水量计算公式、直线图解法,分别计算了渗透系数K、井筒掘进涌水量Q预测、给水度μd等关键水文地质参数,为钟九铁矿主副井选址掘进防治水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放水试验参数计算的精度和速度,基于地面抽水试验和井下底板放水试验在水文地质参数计算中的相似性,将抽水试验中常用的Aquifer Test求参软件用于宁东灵新煤矿底板承压含水层放水试验的参数求解中,分别采用了标准曲线对比法、直线图解法和水位恢复法对渗透系数K和贮水系数μ*进行了拟合求解,并和手工方式下的计算过程及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显示,采用手工和软件计算所得参数的平均值总体上无较大差异,但手工方式在不同方法下的拟合结果存在较大的离散性和不确定性,而Aquifer Test软件由于融合了人工拟合和机器拟合两者的优势,所得结果精度显著高于前者,同时较前者具有操作过程简易、计算结果同步等优点,适合在有多个观测孔的底板放水试验参数计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抽水试验确定各向异性含水层参数的实例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进行抽水试验时,多将含水层看作为均质各向同性的,而事实上也有可能是各向异性的含水层,从而得到的含水层参数值不真实。该文分别以描述均质各向同性与各向异性情况下的非稳定流问题的解析解为基础,在满足直线图解法适用条件的情况下,分析了3组实际抽水试验数据,计算了两种情况下的含水层参数。经讨论表明:1)如果将各向异性情况下的含水层按各向同性处理,由各个观测孔s-t数据得到的弹性释水系数数值间会有较大的差别,据此提出了判断含水层是否为各向异性的初步方法;2)在利用直线图解法时,应当进行后检验,检查是否满足其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0.
在广泛收集地浸砂岩型铀矿床水文地质试验资料的基础上,利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理论和Excel,对水文地质参数计算中的4种典型方法,分别从计算原理、设计求参思路和实例验证3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以地浸砂岩型铀矿床水文地质试验的资料为依据,对比单孔稳定流和多孔非稳定流试验的结果并对误差进行分析,为矿床在不同勘查阶段选择经济合理的试验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Dupuit(裘布依)公式没有考虑水头的井损值,讨论通过一种基于图解的技法解决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时井损参数的求解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基于Dupuit(裘布依)公式没有考虑水头的井损值,讨论通过一种基于图解的技法解决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时井损参数的求解问题。  相似文献   

13.
非稳定流方法计算水文地质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水源地勘探为例,通过水文地质调查、群孔抽水试验,浅谈利用非稳定流方法计算供水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  相似文献   

14.
吉宏斌  吴黎武  曹振 《铀矿冶》2012,31(2):66-69
提出将注水试验视为"反抽水"的假设,尝试将抽水试验的配线法运用到注水试验的数据处理中,在渗透性差、抽水量小等开展抽水试验困难的砂岩铀矿床进行注水试验可获取较为准确的水文地质参数。以新疆某铀矿床注水试验为例,将"反抽水"配线法和水位恢复法二者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利用"反抽水"假设法计算主含矿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余克林 《现代矿业》2013,29(2):58-59,147
考虑边界条件的影响,根据镜像原理,先推出含水层中任一点的降深公式,再利用特定条件直线图解法,在复杂边界条件附近,利用抽水试验资料来确定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该方法计算简单,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王淑梅  刘殿春 《煤炭技术》2007,26(2):108-109
热河台水源目的层为上第三系明化镇组上段含水层,底板埋深366.7~862m,含水层厚度107.2~495m。根据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采用S-Lgt直线图解法、Sr-Lg(1+tp/tr)水位恢复法计算。确定导水系数为35.11~79.43m2/d,弹性给水度为0.000024-0.00284,渗透系数为4.35~5.04m/d以满足日水量5万t供水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在用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求解水文地质参数时,图解法和试算法都因计算速度慢,人为影响因素大,计算精度难以保证等原因,严重影响了这一方法的推广和应用,而以迭代法应用计算机计算来求解水文地质参数,则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求取水文地质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设项目场地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经常借助单孔无观测孔做抽水试验来得出必要的水文地质参数(渗透系数K和影响半径R)。因此,以广东韶关地区的环评水文地质勘查报告中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为主要研究对象,处理试验数据,绘制Q、S-t过程曲线以及q=f(s)关系曲线图,按潜水非完整井公式计算求取含水层的渗透系数K和影响半径R。  相似文献   

19.
巴基斯坦塔尔地区某燃煤电站产生的冷却水计划回灌至煤层下部承压含水层,为了确保回灌的可行性,利用已有的疏干井开展了一系列的抽水、注水试验。根据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计算了含水层的导水系数和渗透系数;根据非稳定流抽水试验的s-lgt曲线形态以及三段降深稳定流抽水试验结果判断了煤层下部含水层为稳定分布的承压含水层;根据回灌试验,确定了单井回灌量。以上研究成果为未来回灌工程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0.
根据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计算含水层参数和分析含水层边界条件的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便我们在江苏某矿区的水文地质工作中,发现有两个主要抽水孔的资料,既不能用稳定流理论解释,也难于用非稳定流的泰斯法或雅可布法解释。受美刊《地下水》1982年第1期Jenkins,D. 所写的“在线性流条件下裂隙岩石含水层试验分析理论”一文的启发,比较满意地解释了这两个孔的抽水试验资料,并加深和验证了对原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认识。该矿区为一矽卡岩型矿床,矿体沿接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