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门窗》2019,(4)
随着煤矿资源整合及工业场地的大规模扩建,土地资源越来越少,煤矿露天开采回填再利用、采空塌陷区治理再利用,均成为缓解耕地减少的途径。由于部分厂矿的基建厂房、住宅兴建均需要在回填的露天采空区上或塌陷治理稳定区建造,采矿坑、采空塌陷区综合治理技术的综合研究,成为土地资源利用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李仁民  方磊 《建筑施工》2007,29(3):213-215
高速公路下伏煤矿采空塌陷区是一特殊的岩土工程问题,应充分考虑高速公路工程自身特点与要求,结合具体的煤田地质条件来确定采空塌陷区的处治方法及技术标准。工程实践证明,注浆充填法治理公路下伏煤矿采空塌陷区是一可行的方法.介绍了注浆法治理高速公路下伏煤矿采空塌陷区的设计、施工以及检测方法和标准。  相似文献   

3.
结合我国煤矿采空塌陷现状,阐述了制约采空塌陷灾害治理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塌陷区形成机理及治理技术,并从地质钻探、建筑结构型式、结构处理三方面,提出了煤矿采空塌陷区的施工结构设计措施,可有效改善因采空造成的地质变形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煤矿采空塌陷区注浆加固施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空塌陷区处治技术是矿区高速公路建设的技术难题之一。以某高速公路穿越一煤矿采空区注浆充填法治理工程为依托,探讨了其施工工艺,并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处理措施,可供设计及施工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丽  杨金中  许文佳  陈栋  卢萌 《矿产勘查》2022,13(10):1498-1503
采空塌陷是苏北地区石膏矿产区最主要的地质灾害隐患,采空塌陷毁坏耕地和村庄,对矿区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在以往地质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四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采用ArcGIS平台人机交互的解译方法,查明了研究区内因石膏矿开采引发的采空塌陷特征、历年采空塌陷区面积、治理面积变化情况及发展趋势,分析其治理方式和治理效果,并提出存在问题和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6.
压力注浆从根本上治理公路工程中的矿井采空塌陷区,本文对该方法的设计、施工及技术要求等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随着资源型城市内煤矿资源逐渐被采尽,政府对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导致采煤及相关的工矿企业相续衰败、停产、关闭,经济来源逐渐减少。由于前期大量开采煤矿,造成植被被破坏、生态恶化,存在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地面沉陷等一系列问题。文章以淮南市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利用为例,以采煤塌陷区产生的表象问题为导向,分析内在各个问题的关联性,在生态文明新形势下对其进行综合治理与利用,通过统筹规划、专业协作等规划策略,提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8.
采矿塌陷区综合治理——以唐山市南部塌陷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佳  陈秀梅 《中国园林》2007,23(4):92-94
中国是矿产资源大国和矿业大国,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的塌陷给矿业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概括地介绍了我国采矿塌陷区的基本状况,分析了唐山市南部采矿塌陷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针对采矿塌陷区环境的污染问题,说明了利用采矿塌陷地进行生态修复是保护土地资源,恢复和治理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之一,研究性、探索性地提出了采矿塌陷示范区建设的技术措施,为采矿塌陷区的生态修复以及环境的综合治理做出了示范。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对资源型城市采空沉陷区治理力度的加大,移民安置成为了治理过程中的中心工作之一,如何经济、合理地利用好国家投资搞好安置区的建设,确保移民能够安居乐业,是城市规划工作者值得关注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0.
以景观为切入点,探讨煤矿塌陷区规划中景观策略的综合效应及技术手段,从应用方法上为煤矿塌陷区的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途径。结合山西司马矿景观生态规划实例,从整体的景观格局规划到具体的生态适应设计,提出了煤矿塌陷区复合生态系统恢复的景观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研究了煤矿企业,在采矿时对矿藏采空区上部地层岩体的结构破坏情况,分析其主要的破坏特征,地表移动变化,及对上层建筑物的影响。依照具体的实际情况,针对其煤矿开采塌陷区的地表不均与沉降问题、以及建筑物的结构变形情况,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对煤矿采空塌陷区内的建筑物和基础协同工作进行相应的表述,同时,针对其上层建筑整体构造提出一些建议和想法。  相似文献   

12.
陕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煤炭开采遗留下来的环境问题十分严峻。通过分析陕北地区煤矿废弃地现状,总结出废弃地的类型主要分为塌陷区、矸石山、露天采坑和地下煤矿井废弃地四大类。基于陕北地区地理特征提出了塌陷区废弃地湿地景观改造和农业景观改造、矸石山废弃地生态恢复景观改造、露天采坑废弃地功能更新景观改造、地下煤矿井废弃地工业历史景观改造4种适应不同废弃地类型的改造方式。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5,(3)
采矿区的过度开采,会造成地表不断塌陷并形成积水,矿区四周的土地利用格局也会在短期内发生变化。以徐州市沛县东北部的大屯矿区局部区域为例,选取LandsatTM和ETM+的25年间时序数据,在对影像进行辐射校正和几何校正后,利用多项式核函数和径向基核函数构建混合核函数分类模型对采矿塌陷区的土地利用及覆盖的时空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特别对塌陷区的积水区域进行了耕地资源与塌陷地积水等信息的自动提取与变化检测。实验表明,自1987年至2012年以来,采矿区塌陷面积日益趋大,塌陷区积水面积扩展的方向就是地下煤矿开采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高速公路下伏采空区勘察与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公路穿越煤矿采空区的问题是近年来公路建设中经常遇到的技术难题,本文以京福国道主干线徐州绕城公路东段为工程依托,对高速公路下伏多层采空塌陷区的勘察方法和稳定性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高速公路下伏多层采空区的综合预计评价方法,对于相似情况下的工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山东肥城矿业集团曹庄矿加大塌陷土地的治理力度,以盘活塌陷区经济。本着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的原则,因地制宜,对塌陷区全部采取在凹处打深塘,高处复垦造地,再交还给农民管理,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昔日的埸陷区如今已成“菜篮子”和“鱼篓子”。  相似文献   

16.
《门窗》2019,(16)
煤矿是我国能源消费较高的资源,具有重要作用。而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煤矿矿井水如果不加以处理就会对生态环境和周围居民造成危害。而且,煤矿矿井水的再利用不仅可以满足工业生产和土地灌溉的所需要的用水量,更可以节约水资源,已达到废物再利用的目的。因此,本文就煤矿矿井水的处理技术和优缺点以及对其综合再利用进行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17.
建筑下老采空塌陷区地基注浆充填材料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采空区注浆技术要求及特点,系统研究高掺量粉煤灰水泥浆材(粉煤灰掺量大于40%)、水泥粘土浆材、纯灰及水泥含量小于10%浆材等的工程特性及其应用于建筑下采空塌陷区地基注浆治理的适宜性,在分析采空区注浆各技术参数与配合比之间关系后推荐了最佳配合比设计及参数。  相似文献   

18.
汪旭 《砖瓦》2022,(3):74-77
桂北地区为岩溶(喀斯特)地貌,常发生岩溶塌陷,导致地面塌陷、地基不均匀沉降。本文以贺州某校园地面塌陷应急治理工程为例[1],分析塌陷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岩溶发育特征等,判断地层稳定性。在保证周边建筑物安全的条件下,快速进行塌陷区注浆治理和地面回填,以减小、消除周边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变形,最终满足继续使用的要求。为遇到相似工程的工作者提供一个处置思路。  相似文献   

19.
某矿山有已经废弃露天坑,从节约新建尾矿库新征土地,减少基建期投资等角度,可以优先考虑利用露天坑作为尾矿库使用。随着近几年尾矿膏体堆存、干式堆存等堆存工艺的应用,对于露天采坑尾矿回填时,可以考虑采用膏体尾矿回填方案。  相似文献   

20.
赵晓  温静 《商品混凝土》2013,(7):200-201
我国的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石油煤矿等资源的开采量也在不断增加,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由于煤矿资源多深埋于地下,所以大量的开采煤矿极有可能造成煤矿所在的地表出现坍塌的现象。塌陷区的形成会对地表房屋造成一定的毁坏和损伤,也会由于地表的移动和变形造成地表房屋结构的变化。本文针对塌陷区地表房屋抗采动结构体系进行分析,并对其加固情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