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钱钟  刘锦辉 《OVM通讯》2001,(1):15-18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一大批高层、超高层建筑相继建成。而预应力技术以其自身的特点,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一些高层建筑中。本结合“隆盛大厦”工程,介绍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在高层中的应用情况,特别是预应力宽扁梁的施工特点,预应力施工与爬升脚手的协调,以及使用预应力后的技术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2.
1 工程概况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现浇楼面结构是我国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之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无粘结预应力技术被列为我国建筑业重点开发与推广的项目。金华市新华书店购书中心采用双向梁板无粘结预应力技术,是我省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应用成功的又一例,为大跨度梁板推广使用无粘结预应力技术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同时在施工工艺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谢新会 《四川建材》2009,35(3):187-188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从技术原理,主要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等方面,对扁梁-平板结构无粘结预应力施工和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旨在交流总结,发展、完善类似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从技术原理,主要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等方面,对扁梁-平板结构无粘结预应力施工和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旨在交流总结,发展、完善类似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位于福州市商业黄金地段东街口的利达大厦为例来说明预应力框架梁的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6.
预应力砼扁梁──平板体系是一种新型结构体系,本文通过预应力砼扁梁──平板体系在闽侨大厦的应用,为进一步发展推广预应力新技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无粘结预应力扁梁—平板结构是一种新型的楼面结构体系。本文阐述了它的一系列优越特性,并通过有限元计算,分析说明了它的受力性能和合适的截面比例参数。进而提出了供工程应用的实用简化计算方法和有关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8.
介绍无粘结预应力砼扁梁-平板楼(屋)盖的结构方案、施工张拉中考虑的问题及构造设计等.实践表明,该方案结构合理,施工简便,降低了结构高度,综合社会经济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9.
焦彬如  袁孝论 《浙江建筑》1997,(6):11-14,28
一、工程概况 宁波市安居工程综合楼为中国房地产开发公司宁波公司的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15000多平方米,共计五层,地下室一层为车库,底层为菜市场,以上三层为公共和办公用房。主体结构柱网为8.4m×8.4m,周边辅房柱网6m,纵向框架长102m,宽37.2m,楼层高3.2m~3.3m,柱截面500mm×500mm。楼、屋面结构为无粘结预应力扁梁——平板结构体系,扁梁高460mm(地下室顶盖扁梁高500mm),扁梁宽700mm,扁梁间内平板厚160mm(地下室顶盖内平板厚180mm)。本工程纵向主框架长  相似文献   

10.
将目前国内先进的预应力理论与技术应用于一幢28层高层建筑中,建立并研究了预应力扁梁框-剪结构体系;提出有粘结与无粘结相结合的预应力双筋梁抗爆新结构;将大跨无粘结预应力连续地基梁用作抗浮结构.为今后进一步发展及推广预应力新技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密肋楼盖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鹏程 《工业建筑》1997,27(4):5-8,57
介绍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密肋楼盖的设计方法和施工要求,在电算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其经济的跨度范围和适宜的跨高比。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无黏结预应力现浇混凝土管式空心楼盖的受力性能,制作了一个1/4缩尺比例的无黏结预应力现浇混凝土管式空心板柱结构试验模型,通过在试验模型管式空心楼盖上施加竖向均布荷载的试验表明,该楼盖结构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在荷载作用下各区格板发生竖向位移后,表现形状为"碗形",最大挠度发生在管式空心楼盖各区格板的跨中。有限元计算分析结果进一步说明,无黏结预应力现浇混凝土管式空心楼盖由于空心管的平行布置而呈现正交各向异性,在平行布管方向,楼板的连续性遭到破坏,楼板刚度削弱程度较大。在平行布管方向和垂直布管方向,无黏结预应力管式空心楼盖的变形仍可按连续板跨考虑。  相似文献   

13.
无粘结预应力现浇空心板楼盖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永 《工业建筑》2003,33(8):77-80
着重介绍无粘结预应力现浇空心板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对现浇空心板的截面选择、内力计算、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的确定进行了详细分析。对于解决高层建筑中的大跨度结构和降低层高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林植成  何秉辉 《工业建筑》2005,35(Z1):749-750
利用无粘结预应力技术,使住宅空间更为灵活。同时,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面结构对克服混凝土开裂很有帮助,且施工方便。本工程注意选择配套锚具及张拉设备,控制张拉应力及伸长率,使无粘结预应力达到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5.
根据结构可靠性的基本理论和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分析了基于随机变量的极值理论和梁裂缝数目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体系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曲航  于晓  赵军  岳仁文 《工业建筑》2010,40(8):57-60
对于位于我国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的工业建筑来说,采暖在其总能耗中占据相当的比例。传统采暖方式在能耗和环保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与地板采暖相结合的太阳能采暖这一可再生能源技术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在对该项技术进行介绍的基础上,详细分析此类系统的若干关键问题:蓄热、保温以及集热器倾斜角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指出采用水泥蓄热体和集热器立面安装的特点和优势,可为该项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邱金端  马建光  吴海华  吴俊华 《建筑技术》2010,41(12):1087-1090
航天二院91号研发楼工程屋面22.8m×24.0m的大开间采用无粘结预应力LPM空心板技术,解决了跨度大、层高低、荷载重及管线布置复杂等矛盾。施工前周密策划,采取层层把关、过程跟踪检查等措施,施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通过 3个扁梁柱节点的试验 ,研究了无粘结预应力筋和扁梁宽度对节点破坏形态的影响。在分析其它文献提出的极限抗剪强度计算公式的基础上 ,提出了更为合理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扁梁柱节点极限抗剪强度计算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进行了比较。提出的公式可供工程设计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9.
深圳红树西岸转换层的转换梁为宽扁梁,其特点为梁截面大、钢筋密集,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针对施工难点,施工前编制了详细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中通过合理安排钢筋绑扎流程,并认真检查验收;采用钢管排架,确保支模系统安全等技术措施,严格按方案施工,保证了工程质量和工期要求。  相似文献   

20.
吴转琴 《工业建筑》2003,33(4):35-36,74
结合工程实例 ,提出了双向混凝土框架扁梁的力学计算模型 ,通过有限元分析 ,得出了不同刚度比值的扁梁体系具有不同的结构模式 ,并通过实例分析了结构模式的具体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