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现实中,创新创业教育缺少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照,这可能给大学生未来创业带来不利影响.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各具专业优势,他们的协同育人是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对策.协同育人的完成,需要培育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专业素养,学校建设完整的协作机制.  相似文献   

2.
创业是就业之本,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促进更高质量的创业。政府、企业、高校作为不同的主体,拥有各自丰富的资源,立足社会发展需求,以创新创业为契机,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协同培养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创新网络视角,通过对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内涵意义、影响因素等深入分析,从战略目标、课程体系、实践平台、组织机制、文化体系等五个方面,对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协同培养进行理论与现实的路径分析,促进"政企校"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一步提升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3.
分析我国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课程设置、配套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构建教学平台、实践平台、服务平台和竞赛平台等四大平台,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教学全过程,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营造积极向上的创新创业氛围,形成“课赛融通、赛教转化”的机制等改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创新创业教育的举措。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需要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有益探索,“岗课赛证”融通理念可以指导创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通过阐述“岗课赛证”融通理念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重设的意义和作用,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可以通过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与“1+X”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有机衔接、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专业技能大赛有机结合来丰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并构建起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库,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与机械类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建立了与之相应的“三模块”课程体系。将创新方法TRIZ创新理论和创业实务知识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并将学科竞赛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构建“赛创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确保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大学四年的人才培养全过程。实践证明,这一模式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创新创业教育与机械类专业教育的脱节问题,提升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学位等于工作”这个公式不再成立的时代,在创新创业教育得到高度重视与快速发展的时代,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积极转变培养思路,深入开展并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本文从创业教育工作思路、创业教育保障体系、教学体系、科研体系、服务体系、实践体系、培训体系、支撑体系等八个方面就特色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展开论述,以为广大高等教育学校探索构建符合时代与社会发展要求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移动互联网人才需求紧缺的问题,对“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移动互联网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进行研究。立足现状,分析当前移动互联网产业人才相关政策,从专业共建机制、教师培养聘用与评价机制、质量评价体系、教学管理沟通机制等四个领域构建移动互联网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从特长生培养工作室、移动互联网创新平台、创业导师制三个方面完善创业教育体系,以期能够对“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移动互联网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创新高校创业教育企业家精神的培养方式,以创业计划竞赛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协作精神、诚信精神、冒险精神和学习精神,激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与落实国家“创业带动就业”政策.  相似文献   

9.
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全面发展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研究能为我国创新驱动战略和支持青年创业提供理论支撑;创新创业教育相关实践能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探索途径;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依托的综合素质训练体系能为大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这为压力一直较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对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年大学生应如何抓住时代机遇,提升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应如何顺应时代要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改革,实现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围绕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校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结合社会优势资源协同建设"众创空间",为大学生提供便利化、开放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资源共享空间,无疑是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范式创新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创新创业具有很高的风险性.青年大学生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不足,因而在创业过程中常常陷入困境,其创业成功率很低.政府、高校、社会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者应共同努力,协同做好创新创业中的法律风险防范工作.政府应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者提供公益的法律援助.高校应面向大学生创新创业者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法律教育.社会可以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者提供有关法律方面的专业支持和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者应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涉法问题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中原工学院大学生不同创新创业主体的问卷调查和创新创业园区的实地走访,分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的主要障碍及其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需求。概括得出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需求呈现动态持续性、服务及时性、需求差异性和知识精准性的特征。在此基础上,从5个方面对高校图书馆面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服务进行设计,即优化创新素养和韧性素养教育、营造数字人文服务环境、提供精准知识服务内容、构建可持续生态服务系统、建设协同共享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3.
劳动教育是我国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但近年来,“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劳动是践行知行合一的最佳途径,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路径,开展劳动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高校要加强劳动教育课程化建设,推进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协同政府社会家庭共建劳动实践共同体,切实加强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14.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提升双创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此,需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促使当代大学生不断提升创新意识以及创业意识,增强创新创业能力,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奠定坚实基础。当前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教育理念滞后、实践活动同质化、发展要素不足等现实困境,因此,需把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方向,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以及健全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是推动创新型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需要。当前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面临资源单一、与专业脱节、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和效率,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信息化平台等措施,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和实施,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和效率。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近年来在我国快速发展,但存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健全、教育模式和方法陈旧、创新创业意识薄弱、缺乏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等问题。这需要高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创建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以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进一步丰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验。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到来,创新创业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但目前,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还存在着认知浅表、学用脱节、资源匮乏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协同创新"理念的运用。通过对"协同创新"的基本内涵、教育优势和各协同体的功能定位进行分析,提出要从协同营造文化氛围、协同开展课堂教学、协同指导双创实践三个方面重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培养深受社会欢迎的创新创业人才。  相似文献   

18.
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简称“大创计划”)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搭建了一个良好平台.从项目管理经典理论入手,分析“大创计划”实施项目管理的可行性,深入开展组织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和成本管理在“大创计划”中的应用,研究提高“大创计划”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进行分析,指出创新创业大赛指导教师具备信息整合、团队领导、项目孵化等关键能力,是比赛项目脱颖而出、获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障。促进创新创业大赛指导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建立分类评价,打造“一专多能”的教师队伍;实施梯次发展,构建分层培育的发展机制;落实分层激励,健全教师成长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20.
创立高校与地方企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地方企业与高校协同培养人才有利于校企双方优势互补、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有利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实习平台。但地方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依然存在着组织体系不够完善、资源共享机制存在壁垒、支撑渠道过于狭窄、沟通存在障碍等问题。为此,在创新驱动背景下,完善组织体系、建立全面资源共享机制、拓宽支撑渠道、建立长效校企沟通机制成为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