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赵昕  沈健  温钦武  刘传宾 《工业催化》2007,15(11):42-45
以乙醇和叔丁醇为原料、氢氟酸改性USY分子筛为催化剂合成乙基叔丁基醚,建立了反应动力学模型。反应过程在钢密封间歇反应釜中进行,且消除了内、外扩散的影响。改变原料浓度和反应温度得到醚化反应本征动力学实验数据。实际动力学线性回归方程约为isr=kc1.5Ac-0.5B,频率因子A=1.4×108h-1,反应活化能Ea=72.51 kJ·mol-1。依据L-H和R-E机理推导出的模型方程约为isr=kc1.5Ac-0.5B,频率因子A′=1.3×108h-1,活化能Ea=70.47 kJ·mol-1。因此,可近似认为表面反应是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2.
脱氢枞酸在空气中的热分解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G/DTA/DSC热分析技术,在线性升温速率为5、10、15和20 K·min-1和静态空气条件下,研究了脱氢枞酸在空气气氛中的热分解动力学。由热重/差热法(TG/DTA)得到脱氢枞酸在空气中是一步分解;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了脱氢枞酸的熔点为445.05K,摩尔熔化焓为19.74 kJ·mol-1和摩尔熔化熵为44.35J·mol-1·K-1;分别利用Kissinger法和Flynn-Wall-Ozawa法对脱氢枞酸非等温热分解数据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同时利用Satava-Sestak法研究了脱氢枞酸的热分解机理。结果表明,脱氢枞酸的热分解机理为收缩球状界面反应模型R3,热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07.89 kJ·mol-1,指前因子为9.33×108 s-1)。  相似文献   

3.
神华煤液化残渣的加氢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蓉  王国龙  鲁锡兰  李洋洋  张德祥 《化工学报》2009,60(11):2749-2754
在微型反应管中,以神华煤液化残渣为原料,四氢萘为溶剂,在氢初压6 MPa、反应温度425~485℃、反应时间为0~30 min条件下,进行了煤液化残渣加氢实验,研究了煤液化残渣的加氢动力学特性。将氢化产物分为油气、沥青质和四氢呋喃不溶有机质,根据集总概念建立了煤液化残渣的加氢动力学模型,所建模型与实验值吻合程度高。在实验条件下,四氢呋喃不溶有机质向沥青质转化的活化能为147.41 kJ·mol-1,沥青质向油气转化的活化能为34.81 kJ·mol-1,沥青质缩合为四氢呋喃不溶有机质的活化能为173.48 kJ·mol-1。  相似文献   

4.
饱和水介质条件下油页岩热解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跃  李术元  王娟  方朝合 《化工学报》2010,61(9):2474-2479
利用高压釜反应装置,对柳树河油页岩进行了热压模拟实验研究,考察了饱和水介质条件下油页岩的热解动力学。利用不同温度下热解产物的实验数据,建立了以沥青为中间产物的连串一级反应的动力学模型,得到了相关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油母质热解生成热沥青的活化能约为110 kJ·mol-1,低于热沥青进一步分解生成页岩油的活化能(约为190 kJ·mol-1),说明油母质热解生成热沥青的反应更容易进行。根据实验数据和动力学结果,对油页岩的热解机理和水介质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饱和水介质条件下,油页岩的热解温度比无水条件时降低了约120℃。  相似文献   

5.
高温液态水中氯化铜催化葡萄糖分解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崇兵  吕秀阳 《化工学报》2010,61(6):1450-1456
以纤维素的水解产物葡萄糖为模型物质,利用小型高压反应釜系统地测定了不同反应温度 (423.15K~463.15K)和不同的氯化铜浓度(0~0.08M)对葡萄糖和中间产物5-羟甲基糠醛(5-HMF)分解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的提高和氯化铜浓度的增加都能促进葡萄糖和5-HMF的分解反应,提高乙酰丙酸(LA)的收率。采用相关系数比较法确定了葡萄糖和5-HMF分解反应的级数均为一级。利用一级动力学模型对葡萄糖和5-HMF分解反应动力学数据进行了拟合,求得葡萄糖分解生成5-HMF的主副反应活化能分别为134.65kJ.mol-1、144.1kJ.mol-1,而5-HMF分解生成LA的主副反应活化能分别为131.97kJ.mol-1、135.18kJ.mol-1。本文的研究工作能为葡萄糖水解反应机理的探索以及高活性、高选择性催化剂的开发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
贝壳的微观结构与煅烧特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毕见重  路春美  王永征  邵延玲 《化工学报》2002,53(11):1128-1132
采用热分析方法对几种贝壳的煅烧特性和固硫特性进行实验研究 ,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得到贝壳煅烧反应的动力学模型 ,并求出表观活化能 ,结果表明贝壳的表观活化能比石灰石小约 10 0kJ·mol-1.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贝壳断面的微观结构 ,根据电镜图片比较了各种贝壳与石灰石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 .最后从孔隙率出发对贝壳固硫效果好的原因进行机理探讨.  相似文献   

7.
改性活性半焦脱除烟气中SO2的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研究用改性活性半焦来脱除烟气中SO2的动力学问题。考察半焦粒径、反应温度和空速对SO2转化率的影响,建立了本征动力学方程。反应级数为一级,表观活化能为10.058 kJ·mol-1,指前因子为69.622 2。  相似文献   

8.
何秋星  刘蕤  涂伟萍 《化工学报》2008,59(9):2366-2370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纳米铋掺杂氧化锡/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铋掺杂氧化锡(nano-BTO)存在下对聚氨酯(PU)合成反应动力学的影响。研究表明,体系中添加了nano-BTO粒子后,由于nano-BTO的高度反应活性及其表面的Sn原子具有催化反应特性,降低了氨酯化反应的活化能,使异氰酸酯基(—NCO)与羟基(—OH)反应的活化能由18.71 kJ·mol-1·K-1降低到16.29 kJ·mol-1·K-1,加快—NCO与—OH的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9.
5-羟甲基糠醛在稀硫酸催化下的降解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新文  吕秀阳 《化工学报》2008,59(5):1150-1155
5-羟甲基糠醛脱羧生成乙酰丙酸是生物质资源出发制备乙酰丙酸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为了研究低硫酸浓度下水解生物质制备乙酰丙酸工艺的可行性,系统地测定了在压力5 MPa、初始浓度1~9 mg·ml-1、硫酸浓度0.05%~0.4%(质量分数)、温度150~190℃条件下,5-羟甲基糠醛在稀硫酸催化下的降解反应动力学数据,并以主反应生成乙酰丙酸、副反应生成腐黑质的平行反应动力学模型对数据进行了拟合,拟合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主、副反应对5-羟甲基糠醛均为一级反应;主反应对H+浓度为1.16级,反应的活化能为78.5 kJ·mol-1;副反应对H+浓度为0.722级,反应的活化能为98.0 kJ·mol-1。研究结果表明,降低温度和提高硫酸浓度有利于提高生成乙酰丙酸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
乙烯水合物膜生长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虎  陈光进  彭宝仔 《化工学报》2006,57(8):1865-1870
利用显微放大技术测定了不同温度(274.1~280.1 K)、压力(0.80~4.38 MPa)下乙烯水合物膜在乙烯气泡表面生长的动力学数据,采用量纲1 Gibbs自由能差作为推动力对数据进行关联建模,得到了乙烯水合物膜生长动力学模型,并回归出乙烯水合物膜生长表观活化能为61.23 kJ·mol-1,指前因子为6.76×1011mm2·s-1,同时,考察了在不同温度下压力对乙烯水合物膜生长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壳聚糖衍生物对Zn(Ⅱ)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萍  黄可龙  李桂银  曾雯雯  焦飞鹏 《化工学报》2006,57(11):2652-2656
引言 壳聚糖(CTS)是由甲壳素经脱乙酰基化反应而得到的一种天然高分子聚合物,由于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良好的理化性能、药理作用及可降解和多种生物活性,其本身可用作医药保健品和药用辅料等,它还可借其结构中的羟基和氨基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有机金属配合物[1].  相似文献   

12.
文秀芳  田勇  皮丕辉  程江  杨卓如 《化工学报》2007,58(7):1875-1879
采用程序升温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法,用Kissinger方程研究了聚苯醚(PPE)/环氧(EP)体系不同配比混合物的固化反应动力学特征。非等温DSC研究表明PPE/EP体系的固化反应过程比较复杂,其动力学参数受PPE含量的影响较大,PPE/EP混合物的固化反应起始温度随PPE含量的增大而增大,最大放热峰的峰温均随着PPE含量的增加而减小。Kissinger法计算得到PPE/EP体系10% PPE、20% PPE、40% PPE含量(质量)的表观活化能依次为63.88、55.37、47.31 kJ·mol-1, 说明PPE可以促进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在此基础上,以20% PPE/EP体系为例,采用T - β 图外推法,得到了其固化工艺  相似文献   

13.
过硫酸钠和过硫酸钾的热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蒋慧灵  臧娜  钱新明  傅智敏 《化工学报》2006,57(12):2798-2800
本文用绝热加速量热仪研究了过硫酸钠和过硫酸钾的热稳定性,得到了过硫酸钠和过硫酸钾的分解温度、压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分析了这两种物质的热分解过程,采用了速率常数法计算拟合了两种样品热分解过程的表观活化能Ea和指前因子A,并修正了实验结果,得出绝热条件下过硫酸钠的初始放热温度为156.38 ℃,最终放热温度为 293.01 ℃,最高温升速率为1451.88 ℃•min-1,到达最高温升速率的时间为358.13 mins,表观活化能为 227.11 kJ•mol-1; 而过硫酸钾的初始放热温度为139.07 ℃,最终温度为 289.74 ℃,最高温升速率为202.57 ℃•min-1,到达最高温升速率的时间为386.92 mins,表观活化能为170.68 kJ•mol-1。结果表明过硫酸钾更容易发生反应,热稳定性更差,但是过硫酸钠的反应更为剧烈。  相似文献   

14.
许文林  孟蒹蒹  王雅琼 《化工学报》2007,58(6):1461-1465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静止条件和超声作用(500W, 25kHz)下FeO42-在7.0 mol•L-1、10.0 mol•L-1和14.0 mol•L-1 NaOH溶液中的均相分解反应,分别测定了不同浓度NaOH溶液中FeO42-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无论是否有超声作用,FeO42-的分解均满足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无超声作用时,在7.0 mol•L-1、10.0 mol•L-1、14.0 mol•L-1 NaOH溶液中,FeO42-的分解反应活化能分别为52.4 kJ•mol-1、70.5 kJ•mol-1和91.5 kJ•mol-1;在有超声作用下,活化能则分别为49.6 kJ•mol-1、66.6 kJ•mol-1和85.9 kJ•mol-1。有超声作用时FeO42-的分解反应速率高于静止条件的分解反应速率。随着NaOH溶液浓度的增加,FeO42-分解反应的活化能增大,即在较高浓度的NaOH溶液中FeO42 -分解反应较慢。  相似文献   

15.
加压下硫化钙氧化反应动力学和模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加压下研究了硫化钙在730~970 ℃的氧化行为及动力学和模型,结果表明:硫酸钙是硫化钙氧化的惟一产物,增大压力或提高温度均能使硫化钙的转化率增加,加压下可抑制硫化钙和硫酸钙的固固反应,动力学和模型分析表明硫化钙的氧化基本上受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16.
近临界甲醇中稀硫酸催化葡萄糖醇解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晓宇  吕秀阳  陈天  陈樟女 《化工学报》2010,61(10):2585-2589
为了探索近临界甲醇中稀硫酸催化下生物质醇解一步法制备乙酰丙酸甲酯方法的可行性,本文以葡萄糖为模型物质,系统地测定了葡萄糖初始浓度10~30 mg·mL-1、温度160~190 ℃、硫酸浓度0.01~0.06 mol·L-1范围内葡萄糖醇解反应中乙酰丙酸甲酯产物生成反应动力学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对葡萄糖的醇解选择性影响比较显著,提高温度有利于提高乙酰丙酸甲酯的产率。采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对数据进行了拟合,得到主、副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107.5 kJ·mol-1和68.4 kJ·mol-1;葡萄糖醇解的主、副反应对[H+]分别为0.981级、0.953级。研究结果表明近临界甲醇中稀硫酸催化醇解生物质一步法制备乙酰丙酸甲酯是一条很有发展前景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7.
纳米钙基CO2吸附剂反应吸附与分解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TGA测定纳米钙基CO2吸附剂在500~650℃温度范围内,CO2分压0.015~0.025 MPa氮气气氛中的吸附反应动力学。针对纳米钙基CO2吸附剂吸附CO2反应特征,提出以两倍最大吸附速率对应的时间点前后分别为快速反应段与慢速反应段。分别采用Boltzmann方程与Avrami-Erofeev方程拟合快速反应段与慢速反应段吸附反应动力学方程,得到纳米钙基CO2吸附剂在快速反应段与慢速反应段的活化能分别为27.52、70.25 kJ·mol-1。吸附率拟合与实验值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0.29%、4. 17%。研究测试了纳米钙基CO2吸附剂在650~800℃温度范围内,N2,0.02、0.04 MPa CO2分压氮气气氛中的分解反应动力学。忽略反应过程中传热、传质影响,采用收缩核模型,分别求得吸附剂在N2,0.02、0.04 MPa CO2分压氮气气氛中的活化能为141.9、34.7、113.2 kJ·mol-1。碳酸钙分解率与实验值比较平均相对误差分别小于5.66% 、7.82%、5.01%。  相似文献   

18.
Ru/CNT催化纤维二糖加氢制备山梨醇的机理及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纤维素的转化,研究了以钌碳纳米管(Ru/CNT)为催化剂,纤维素模型分子纤维二糖催化加氢制备山梨醇的反应。通过对反应产物的分析,考察了纤维二糖转化生成山梨醇的反应机理,建立了纤维二糖催化加氢的动力学模型。并根据实验数据,拟合得到纤维二糖催化加氢反应各步的反应数率常数和表观活化能,其中,纤维二糖水解活化能为147.1 KJ·mol-1;纤维二糖部分加氢活化能为73.8 KJ·mol-1。纤维二糖催化加氢反应模型的建立,为纤维素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