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市政技术》2015,(6):38-40
某城市交叉路口高架桥在钢箱梁和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连接处的桥墩上采用了非对称大悬臂预应力混凝土盖梁。为了在施工过程中对其应力变化和端部位移进行监控,采用Midas FEA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了模拟分析,并与实测值进行比较,为施工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国内修建了大量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但在其施工过程中以及后期运营过程中常出现裂缝问题,其中温度效应被认为是引起裂缝问题的主要原因。本文以嫩江某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为工程背景,对其进行温度效应分析。在日照温差和年平均温度温差作用下,通过计算主梁竖向位移及截面正应力、主应力来研究温度效应对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梁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结构。选用悬臂浇筑法进行施工时由于位移和内力变化比较复杂要做好桥梁施工监控工作,保证结构内力可以达到要求。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施工监控的原则进行了分析,然后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梁的施工监测要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非对称荷载对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剪力滞效应的影响,选定典型结构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形梁,以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为工具,采用分离式模型,建立了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对称荷载与非对称荷载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剪力滞效应的差异,并重点分析了非对称荷载作用下箱梁宽跨比、跨高比、预应力大小等参数对箱梁剪力滞效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非对称荷载作用下剪力滞系数大小明显高于对称荷载;宽跨比对箱梁剪力滞效应影响最大,且其对顶底板影响大体相当;随着跨高比的增大,箱梁顶板、底板其剪力滞系数均逐渐减小,且顶板的变化更加显著;预应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顶板剪力滞效应,加大底板剪力滞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前对多室宽箱梁剪滞效应的研究尚少,其中更有必要研究预应力的影响。通过对一座典型的五跨预应力混凝土宽箱梁桥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考虑了预应力束的空间作用效应,得出该类型宽箱梁桥在有无预应力作用下其剪力滞效应的比较,其结果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6.
陈辉文  夏鹏飞 《山西建筑》2006,32(18):224-225
阐述了如何对其预应力施工进行监控,总结了预应力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和技术要点,并介绍了预应力施工中如何正确估计预应力损失和准确计算钢束理论伸长量,以确保桥梁的预应力施工质量,提高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7.
《门窗》2014,(8)
进行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施工时,对施工的过程及时监控,使一定预应力出现超出范围的变化,就能马上调整施工的方法。而要有效的监控该过程,则需要先进的施工监测技术,本文应用实例对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的施工监测过程进行浅述。  相似文献   

8.
对唐园假日新城工程预应力管桩施工成果进行了总结,详述了静压PHC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施工质量监控要点,从而确保静压PHC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施工质量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9.
以实际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依托,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施工控制进行研究分析。从施工监控的目的出发,分析了线性监控的实施过程,重点介绍了测点的布置,最后通过对成桥合龙段的测点所测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对比得出线性监控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揭选松 《山西建筑》2007,33(33):319-320
结合工程概况,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主要构造设计进行了介绍,阐述了其施工要点,并从结构应力监控、高墩线形监控、上部箱梁线形监控三方面论述了监控测量的主要内容,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1.
林明庆 《山西建筑》2007,33(34):243-244
结合现场实践经验,从开工前图纸审查、测量监控、墩顶现浇段支撑系统质量、钢筋质量、混凝土质量及预应力质量六方面论述预应力混凝土悬浇箱梁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以确保工程质量,并为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针对火灾下混凝土梁桥截面损伤所导致的梁端预应力损失问题,研究了火灾高温传导模式和热传导混合边界条件,设定了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火灾场景,给出了混凝土高温强度与刚度的衰减模型和烧损层计算方法;采用热力耦合计算方法和子模型分析方法计算了不同火灾场景中混凝土箱梁梁端区域钢束预应力时程变化曲线;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混凝土箱梁梁端截面不同钢束预应力的时变状态,揭示了火灾条件下混凝土箱梁梁端预应力衰变规律;通过曲线的最优与最差拟合及比较分析,提出了混凝土箱梁梁端预应力衰变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处于箱梁梁端腹板上部的钢束预应力变化趋势受梁底部火灾面积的影响,梁底部受火面积较小时,随延火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大,增加趋势平缓,梁底部受火面积增大时,随延火时间的增加平缓衰减;处于箱梁梁端腹板中部的钢束预应力随延火时间的增加始终呈减小趋势,处于腹板下部的钢束预应力随延火时间的增加下降幅度较大,延火至120 min时梁端钢束预应力的衰减终值介于常温下初值的94%~96%;提出的混凝土箱梁梁端预应力衰变计算公式简洁,可为类似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端部结构的抗火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碳纤维板在张拉及使用阶段的预应力损失分析是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技术的关键问题之一。在分析总结现有预应力碳纤维加固工艺的基础上,借鉴GB 50010—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混凝土结构产生的预应力损失分项进行计算,并给出各项预应力损失的计算方法。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建议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损失估算值取为张拉控制应力的10%~15%。  相似文献   

14.
黄福云    何凌峰    单玉麟    王静杰    张峰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21,(1):31-40
为探究整体式桥台无缝桥(简称整体桥)预应力混凝土桩吸纳上部结构变形的能力,对3根不同预应力的缩尺模型桩PC-1~PC-3进行了拟静力试验。利用布设于桩身表面的土压力计、位移计、应变片等,研究了预应力混凝土桩的破坏模式和变形规律,并与埋深不同且未施加预应力的混凝土桩对比,进一步说明预应力对柔性桩变形能力的影响; 通过与普通混凝土桩的对比,以临界荷载、屈服荷载、峰值荷载为评价指标,分析了预应力对试验桩强度和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预应力度的增大,模型桩的破坏形态由多条裂缝向1条主要裂缝转变; PC-2和PC-3主要裂缝出现位置分别较PC-1沿埋深方向增大0.4倍和0.6倍桩径,说明预应力度的提高增大了桩-土相互作用区域,且效果较增大桩基埋深更为显著; 随着位移荷载的增加,PC-1的桩身拉、压应变分布率先出现不对称,而PC-2和PC-3在更大位移荷载时仍保持对称,通过与不同埋深未施加预应力的混凝土桩对比发现,相较于增大桩基埋深,施加预应力可以更为显著地提高桩基的弹性工作范围及桩身的整体性和抗开裂能力; 通过分析比较模型桩的桩身承载比可知,提高预应力度可改善桩身受力性能,并可更充分发挥桩周土的承载能力; PC-2,PC-3的正向临界荷载、屈服荷载以及峰值荷载相较于PC-1均有提高,屈服荷载分别较PC-1提高了17.8%和42.3%,说明预应力度可以增大混凝土桩的弹性工作范围,提高变形能力; PC-1的等效刚度退化速率较PC-2,PC-3更快,说明施加预应力可减缓混凝土桩的刚度退化; 与PHC管桩等效刚度理论计算值对比发现,PHC管桩理论计算值偏安全,可应用于PC桩的等效刚度计算。  相似文献   

15.
根据施加预应力方法的不同,提出不同的张拉阶段预应力损失计算方法;放张过程的预应力损失由碳纤维回缩引起,假定纤维与混凝土间无滑移,提出与张拉力、梁截面特性、纤维加固量有关的放张后碳纤维应力变化量Δε0计算公式,反映实际Δε0的变化规律,可运用于实际工程中加固梁预应力损失的计算。消压阶段混凝土下边缘总应变为零,纤维的实际应变为超前于混凝土的应变,对不同的施加预应力方法,以消压状态为平截面假定的起始计算阶段,进行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屈服、破坏、界限破坏的受力分析,概念清楚,计算方便。通过3个文献资料的计算表明,公式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为预应力碳纤维加固梁的计算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郭秀峰 《山西建筑》2002,28(3):17-18
双预应力混凝土梁是同时采用张拉预应力钢筋和预压预应力钢筋而在梁截面上建立预应力的预应力混凝土梁。对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发展、特点及其应用进行了简要说明,详细介绍了双预应力的工作原理,并且指出由于某些特殊原因,双预应力混凝土梁仍处于初步使用阶段,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于连续梁桥施工监控的主要内容和理论进行了讨论,并介绍了灰色预测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具体实践步骤以及应用的有效性,探讨了灰色系统理论在连续梁桥施工预拱度控制中的应用情形。以某预应力连续梁大桥施工控制过程为例,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于梁桥施工监控的位移、线形进行了误差调整和控制分析,为保证桥梁的施工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根据施加预应力方法的不同,提出不同的张拉阶段预应力损失计算方法;放张过程的预应力损失由碳纤维回缩引起,假定纤维与混凝土间无滑移,提出与张拉力、梁截面特性、纤维加固量有关的放张后碳纤维应力变化量Δε0计算公式,反映实际Δε0的变化规律,可运用于实际工程中加固梁预应力损失的计算。消压阶段混凝土下边缘总应变为零,纤维的实际应变为超前于混凝土的应变,对不同的施加预应力方法,以消压状态为平截面假定的起始计算阶段,进行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屈服、破坏、界限破坏的受力分析,概念清楚,计算方便。通过3个文献资料的计算表明,公式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为预应力碳纤维加固梁的计算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