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草原、沙漠、雪域、骆驼、牧马、民风,作为在工笔人物画和水墨写意人物画两个领域都取得非凡艺术成就的大画家,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的《千里之行》《草原八月》、《牧马图》、《千里明驼图》《草原行旅》等作品,不愧为新时期中国画的典范之作,而他塑造的当代人文形象亦已成为具有时代审美精神的民族标志。  相似文献   

2.
齐白石的酒画,归纳起来有两类。一类为传统题材,如《毕卓盗酒图》、《钟馗醉酒图》、《铁拐李醉酒》《麻姑进酿图》、《却饮图》等。另一类休闲类,如《耳食图》、《鱼钓图》、《寿酒神仙》等,让我们来欣赏这些酒香扑鼻的酒画吧。《毕卓盗酒图》的画面是:毕卓懒  相似文献   

3.
唐代时期是我国传统绘画——中国画发展的鼎盛时期,其中古代工笔人物画的飞速发展使得如今的中国画坛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工笔人物画以神形兼备为最大特点,真实的反映出唐代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及思想文化,对唐代人物服饰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图像素材。本文旨在分析整理工笔人物画《虢国夫人游春图》中人物服饰的服饰特点,研究唐代时期女性服饰文化内涵,对唐代女服饰文化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龚怡帆 《造纸信息》2022,(12):73-74
以何家英和李传真两位老师的作品的艺术特点为例,对工笔艺术的创新进行阐述。何家英的工笔人物画把晋唐时期工笔人物画与西方造型相结合,从传统与当代、东方与西方绘画中汲取营养,对工笔人物画的色彩、造型、技法进行革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影响了新一代的工笔人物画家。李传真跟随何家英的步伐,继续对中国工笔人物画进行创新。她从现实主义题材入手,弱化传统工笔平面化的特点,强化作品中的感情色彩并在技法上大胆突破,开辟了一个全新的中国工笔人物画写实主义绘画风格。在艺术多元化的时代,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创作应继续坚持将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以使中国画艺术更加繁荣。  相似文献   

5.
工笔花鸟画作为一个画科,与山水、人物画形成了中国画的艺术门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传统,它经过历代画家们的不懈努力和探索,使工笔花鸟画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东方民族特色的绘画表现方法。一幅好的工笔花鸟画作品,可使人百看不厌,印象深刻。要想得到一幅好的工笔花鸟画作品,除应注意宣纸、丝绢、色料的选择外,更要注意网印敷彩工艺中的一些问题,现着重介绍。一、晒版底片的绘制由于工笔花鸟画的幅面都比较大,照相制版虽然质量好,但费用较高,现介绍几种手工制底片的方法,既经济又实用。磨砂面的涤纶薄膜,0.5~1.2…  相似文献   

6.
明代画家尤求所绘《汉宫春晓图》是以文学文本《赵飞燕外传》为原型进行的白描人物叙事画创作。这幅作品由收藏家王世贞委托绘制,从文本到图像的转译,采用连景式、独立式的构图方式,以视点的变化强调了故事场景的叙事逻辑,并以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在服装、饰件、场景道具上的差异,作为推动故事发展的主要线索。笔者认为,画家尤求所绘制的《汉宫春晓图》等作品,受到明中后期商业文化的影响,塑造了符合大众视觉消费对象的“女性空间”,吸收并借鉴了古代经典与明代流行的仕女人物画图式,为明清之后的美人画题材提供了新的范本。本文尝试厘清尤求《汉宫春晓图》的制作意图与图文转译的方式,并借此对明中后期人物叙事画发展脉络有更深入地理解。  相似文献   

7.
羌族题材在工笔人物画中的表现较少,何家英老师画过羌族题材《羌族少女》。画中的人物选取的是日常生活的片段,其中女主的着装富有民族特色,尤其是头帕以及头帕上的刺绣装饰都刻画的非常精美,画中女主脚上穿的云云鞋也是羌族特色,以云纹为主,刻画细腻,表现画中姑娘轻盈的步伐。整体服饰以白色为主,袖口和领口的刺绣花样以及绚丽的配色更加增添了画面的饱和度。羌族在服饰上的刺绣需要画家极其细心的去表现,因为刺绣是用线缝纫上去的,极其细致,所以画家更要着重去表现这些特点。同时在色彩的搭配上也更具有时代潮流性,比如黄色和蓝色这种冲击性对比较强的颜色也能很好的运用和把握在整体画面内,不会给人一种突兀的感觉。这就是少数民族服饰的能够很好的运用到工笔人物画中的一种优势。  相似文献   

8.
在工笔人物教学中强调对写意性语言的应用,可以促进和丰富工笔人物画创作的表现效果。本文试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探讨、解读工笔人物画及写意性语言应用在课堂教学中的相关问题,促进工笔画人物课程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绢本工笔人物画有着千年的历史积淀,承载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太多文化和传统,也托起了许多伟大作品,是我们本该传承的,然而如今却基本被世人所忽略.在此背景下,许多画家基于绢本的材质特点所进行的摸索,既继承了传统中国工笔人物画的优势,又以绢画为基点尝试突破与创新.本文尝试从绢本材料的角度,探寻绢本工笔人物画的艺术语言与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刘仁庆 《中华纸业》2011,32(1):74-77
我们常说的国画,就是中国画的简称。中国画是画种中的一个专有名词,它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中国民族绘画。中国画使用的工具和材料与别的画种(如油画、水彩画等)很不相同,以特制的毛笔、砚墨、宣纸和丝绢、国画颜料等,来表达中华民族的伦理观念和丰富感情。其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画),它的精神核心是“中国笔墨加宣纸”。  相似文献   

11.
蒙特里安曾说过:艺术不是一种撇开生活的情感表达,他是生活全部内容的表现。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中国工笔花鸟画也一样寄托着人的情感,通过联想表现自己想要的意境,追求画外情、画外意。本文通过现代工笔花鸟画装饰性的应用与实践来展开叙述,并结合自己的原创作品《清音》的创作过程来诠释工笔花鸟画的装饰美。  相似文献   

12.
王心良 《电击高手》2010,(1):112-113
他从喜马、爱马、骑马、观马到画马,是因为马在他的心中不仅是挚友,同时也是自己对真、善、美的情感追求。一次,观众在欣赏他的《良马图》时向杜先生询问:“为何您画的马动时如四蹄追风,静时又好似轻声絮语?”杜先生告之:“要画好马必须与马为伍,以马为友,以马为师,胸中装有千里马,笔下才能生活马。”  相似文献   

13.
1杌凳综述 杌凳,圆材直腿直柱,属于无束腰杌凳中的基本形式(如图1)。其整体结构吸取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大木梁架的造法,四足有侧角。所谓侧角是指四足下端向外撇.四足上端向内收,在《鲁班经》中称之为“梢”,北京之匠师则称之为“挖”。 /、、挖”.  相似文献   

14.
绽放之八     
正张雨辰张雨辰,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工笔人物画专业,获硕士学位,师从唐勇力教授。曾就读北京大学蒋采苹中国工笔重彩画工作室,师从蒋采苹先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重彩画研究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民建中央画院画家。金笺重彩65×39cm 2016年画家以冷漠的视角和沉静的心态抒写生命。那一抹亮色,正是生命固有的色彩,是永远、伟大的奇迹,是  相似文献   

15.
夏军 《印刷杂志》2023,(2):60-65
<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而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工程。钞票与邮票很重要的一个门类是“诗人”素材,本文介绍其中最有特色的品种。一、世界“诗人”钞票精粹1.韩国的“诗人”钞票——李滉2007年,韩国发行1000韩元,正面为李滉肖像,背面为《溪上静居图》(图1)。  相似文献   

16.
说的是泥鳅     
天上斑鸠,地上泥鳅 以画金鱼闻名的上海国画家凌虚(笔者曾与其同游苏卅I天平山),不仅画过《泥鳅图》,还在画中题诗一首:“泥鳅儿条难兴浪,自古不登大雅堂。伴活黄鳝万千条,造福人类真不小。”  相似文献   

17.
在工笔人物创作中,儿童是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题材,儿童在言行举止中所表现出的童真是成人所不可能具备的,众多工笔画家在对儿童题材进行创作时,一直致力追求于将儿童所特有的童真表现出来。工笔人物儿童题材画是指通过工笔的形式来表现儿童的生活状态以及烂漫天性进行创作的绘画作品。工笔画属于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中的一种,其技艺在漫长的绘画历史发展中已经较为成熟,同时也在持续发展创新。本文从传统工笔人物儿童题材画的发展着眼,对当代工笔人物儿童题材画的创作实践及展现童真美的艺术表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从工笔人物画到现代日本画,从带动川藏线上的流动彩虹到制作有着三个触角的小玩偶,这些跳跃性的转变都让我对于采访熊文韵老师充满期待。借由宋庄艺术节的契机,我有幸来到熊文韵老师家中与她近距离接触,了解她与宋庄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数码绘是运用计算机硬件及软件图像处理技术,结合传统绘画技巧,实现工整细致设计图纸或艺术图画创作。计算机技术提高了设计绘图效率,在建筑、动漫以及其他文创产业设计领域都有广泛的运用。它通过将传统绘画技巧进行程序简化,实现了以数字信号无损表达图像信息,有助于作品的复制传播,提高了绘图画作的利用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了画作行业门槛。在数码绘画时,将传统绘画技巧融入其中,能够提高绘画质量,赋予画作鲜活的生命力和较强的感染力。工笔人物画在面部表现上有着较久远发展历史,将其运用在数码绘中,增强了画作的艺术审美,在全新科技中展现出了古代绘画精简传神的面部特征、情态表现方法,使得画作更加真实,且具备较高艺术审美价值。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古代工笔人物画的表现技法发展历史,分析了表现技法的内在方法,研究了工笔人物画在数码绘上运用的条件支持;然后总结了数码绘的特点和商业发展特性及要求;最后提出了在数码绘中运用工笔人物画面部表现技法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布糊画素有“中华百艳,华夏一绝”的美誉,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糊画艺术以满族的传统补花工艺为基础进行艺术创作,在创作过程中涉及工笔绘画、传统刺绣和堆绣、唐卡、剪纸、景泰蓝等工艺的技法和原理,其将这些优秀的艺术创作手法整合,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发展成自己独特的艺术特点和风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宝贵的文化财富,也是地区文化的彰显。在当今时代,发扬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文化进行保护的重要举措。文章主要围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糊画”的传承与创新进行实践研究,从传承和创新的角度去挖掘和探索布糊画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