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华能丹东电厂2号炉水氢电导率超标问题做离子色谱分析、离子摩尔电导率核算,找出了磷酸根、硫酸根等杂质含量高是2号炉水氢导超标的原因。对炉水加药由磷酸盐处理改为采用氢氧化钠处理的方法,炉水氢导明显降低,但仍然超标。通过对污染源进行排查,明确凝汽器到锅炉补水箱间处于室外地埋管段的溢流管存在漏点,该溢流管与凝汽器补水管相通,并处于负压状态,补水时漏点附近污水经凝汽器进入给水,导致2号炉水氢导超标,漏点消除后2号炉水氢导超标得到根本性解决。  相似文献   

2.
鉴于冰层电导率分布对于绝缘子闪络的重要性,文中着重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电场对水滴冻结过程的影响、电场强度对导电离子迁移的影响。通过对带电覆冰绝缘子冰层融冰水电导率的测量,进而分析讨论绝缘子表面冰层和冰棱中电导率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水滴的平均冻结时间跟电场强度有关系。电场强度越大,覆冰水冻结过程中导电离子迁移程度越小。绝缘子表面冰层融冰水电导率与融冰时间成非线性递减关系。绝缘子在串中的悬挂位置对其冰层最大融冰水电导率有明显影响。带电覆冰条件下,冰层和冰棱的最大融冰水电导率要低于不带电覆冰条件下的对应值。综上所述,交流电场对覆冰水中导电离子迁移的影响较为明显。因此,该研究为进一步完善绝缘子覆冰闪络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水在纸的制造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为探究水电导率对油纸绝缘电气性能的影响,分别利用电导率为3μS/cm的纯净水和电导率为100μS/cm,500μS/cm和1 000μS/cm的氯化钠溶液制备绝缘纸,进而得到油纸试样。对所得试样,测试电导电流、体积电阻率、介电特性和击穿特性。结果表明:随着造纸用水电导率的增加,油纸试样的电导电流上升,体积电阻率下降,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增大;交流击穿场强没有显著变化而直流击穿场强从90 kV/mm下降到72 kV/mm。利用离子色谱仪分析绝缘纸中钠离子和氯离子的质量分数,发现离子质量分数随水电导率的增加而升高。由此得出,造纸过程中随着水电导率增加,纸中残留的离子含量增加,从而引起油纸绝缘部分电气性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电场及染污方式对覆冰复合绝缘子导电离子分布的影响,该文在低温、低气压人工气候室对两种染污方式下的35 k V复合绝缘子开展了带电和不带电雨凇覆冰试验。结合COMSOL软件仿真分析冰凌尖端水滴及覆冰滴水过程对绝缘子覆冰的影响,揭示电场、染污方式和染污程度对覆冰绝缘子离子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电场对绝缘子覆冰形态、冰层及冰凌中离子分布和闪络电压均有显著的影响;在带电覆冰条件下,采用覆冰水电导率法时的冰层及冰凌融冰水电导率均低于不带电时;在不带电覆冰条件下,采用固体涂层法时的融冰水电导率远高于覆冰水电导率;绝缘子带电覆冰时的闪络电压高于不带电时,而闪络过程中的融冰水电导率低于不带电时。在分析绝缘子覆冰闪络时,应考虑晶释效应对其闪络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某电厂2×300 MW直接空冷机组凝结水精处理系统采用阳床+阴床串联方式,运行中存在阳床、阴床投运初期出水杂质离子泄漏,以及阳床铵型运行时阴床出水氯离子泄漏等问题。对此,经讨论与分析后提出了以下改进方案:(1)提高树脂再生水平;(2)充分正洗,树脂在储存罐中冲洗结束时的出水电导率应小于1μS/cm;(3)设计合理的阳床、阴床投运初期再循环冲洗系统,并合理安排阳床和阴床的投运操作。改进方案实施后,原有系统存在的离子泄漏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6.
1 前言 目前国内大容量电厂多采用灰浆浓缩排放系统,其设计特点是将灰渣水经浓缩池浓缩后,将下部的浓浆排往灰场,而上部的溢流灰水则回收作为冲灰或除尘用水使用。实际上,常常由于溢流灰水中存在超量的悬浮物,易造成除尘器喷咀和回收用清水泵、淋洗泵等的磨损,给生产带来新的问题,从而影响了溢流灰水的回收利用。不少厂被迫将溢流灰水排往自然水域,这不仅造成对环境的污染,也是对水资源的极大浪费。  相似文献   

7.
对河北某热电厂锅炉补给水系统产水量及回收水率均低于设计值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药剂过量导致反渗透系统保安过滤器污堵和反渗透膜元件运行压差升高是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对反渗透加药系统和进出水进行调整的措施,并说明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电厂300 MW机组2BW4353-OEK4型水环式真空泵在夏季运行时经常存在工作水温度过高导致水环真空泵抽吸能力严重下降的问题,阐述了水环真空泵的工作过程、工作原理及夏季运行特点,提出了冷却水系统改造方案,分析了冷却水系统改造实施的效果。改造结果表明,夏季循环水温度较高时用深井水代替循环水冷却真空泵的冷却器,能够降低水环真空泵的工作水温度,使水环真空泵在夏季能达到较好的真空,提高了水环真空泵的出力。  相似文献   

9.
只要保持给水电导率<0.15μS/cm、pH为6.7~7.5,含氧量<50μg/L使炉水电导率<1.5μS/cm,pH>6.7,汽鼓锅炉也可采用中性处理。海勒系统的铝制空气冷却装置在pH为6.5~7.5时可安全工作。铝的腐蚀只与pH有关,与氧基本无关。依靠关闭除氧器排汽门即可使给水含氧量<50μg/L,而不必人为加氧。中性处理的水缓冲性小,必须严防pH<6.5时产生酸腐蚀。  相似文献   

10.
徐兴宪 《浙江电力》2023,(10):114-118
燃煤电厂实施液氨改尿素工程后,若尿素漏入机组水汽系统会产生水汽品质劣化现象。以一起因尿素漏入水汽系统导致1 000 MW机组非计划停运的事故为例,从事故现象、处理过程、排查分析过程、制定防范措施、诊断手段等方面展开论述。给水氢导电率异常升高是主要事故现象;通过分析给水氢导电率、铵离子与除盐水及凝结水TOCi含量关联变化的规律,找出事故原因是尿素漏入水汽系统;通过系统排查,找出源头是尿素站废水污染了发电厂原水。同时提出了预防尿素漏入的措施以及诊断尿素漏入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机组凝结水溶解氧超标原因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捷 《华东电力》2012,(4):677-679
分析了火力发电厂凝结水溶解氧超标问题的现状。结合机组运行方式,通过排除法从凝结水泵水封水系统、凝汽器真空系统及相关系统、设备的试验分析造成机组凝结水溶解氧超标的原因。阐述了总结出的套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2.
岱海电厂4号机组空冷岛6—8列凝结水回水温度及抽真空温度多次出现与其他列相比偏差大的现象,并同时伴有排汽装置液位波动。通过对空冷散热器管中的凝结水流动情况进行分析,并使用“排除法”逐步分析得出6—8列所在的B侧凝结水回水总管有漏点,空气漏入是引起上述现象的原因。同时,提出如何在运行中采取措施来缓解因回水管有漏点而引起的相应列凝结水温度低、排汽装置液位波动等现象。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典型燃煤发电厂水平衡测试数据和高效节水工艺汇总,分析单位发电量取水量等用水经济性指标,评估发电厂用水水平。分析结果表明,取水量较低的电厂具有设计理念先进、管理水平高效、废水回用合理等特点。根据推算,燃煤发电厂(直流冷却)单位发电量取水量可以达到0.20 m3/(MW·h)以下。在冬季,采用烟气冷凝技术的1 000 MW等级机组的发电厂满负荷情况下能够产生80~90 m3/h的冷凝水量,这部分水在满足脱硫自身使用后还可回用至工业水系统。当全厂用水系统改造趋于合理时,“工业水零补水”技术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14.
姚尧  王磊 《发电设备》2020,(3):219-222
针对采暖加热系统存在影响凝汽器真空的问题,介绍了凝结水回收装置系统,分析了其原因,利用静态计算法确认采暖加热系统与凝汽器连接管道的布置存在设计缺陷,并提出增加单级水封、增加多级水封、增加电动隔离阀三种解决方案。分析了三种方案的优缺点后,选择增加单级水封为最终方案。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对凝汽器最佳真空和最佳循环水流量计算过程的修正。即在计算凝汽器最佳真空和循环水泵的最佳组合方式时考虑了循环水的费用、汽轮机排汽阻力损失、锅炉补充水、抽气器(或真空泵)耗功率、凝结水的溶氧、凝汽器的清洁系数、极限真空、循环水最低流速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16.
考虑更多因素的凝汽器最佳真空确定方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现有的凝汽器最佳真空的确定方法在确定凝汽器的最佳循环水流量时,未考虑到循环水流量变化引起凝汽器真空变化的同时对汽轮机排汽阻力、凝结水过冷度及凝结水含氧量的影响,同时还未考虑到锅炉补给水对凝汽器真空的影响。文中首先对上述各因素对凝汽器最佳真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凝汽器真空变化后凝结水过冷度及凝结水含氧量的计算方法。然后提出一种新的凝汽器最佳真空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将上述各因素考虑进去,得到真正经济意义上的综合最佳真空及循环水优化分配方法,使优化的准确度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最后,将该方法应用到某2′300MW机组电厂中。  相似文献   

17.
李会利  曹晨  柳杨 《电站辅机》2010,31(3):19-22
空冷机组的排汽被冷凝成凝结水后,将进入带有除氧器的凝结水箱。针对凝结水和补充水的含氧量及给水的除氧要求,分析了该真空除氧器的性能特点。根据凝结水除氧和补充水除氧区域内、外筒的结构特点,以及水雾化喷管和填料层的蒸汽阻力压损的要求,在结构设计上采取了措施,同时,也对除氧器和凝结水箱的气-汽混合物的排气量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8.
城市再生水在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城市再生水作为电厂循环冷却水补水水源的意 义及其水质要求,对其排污进行回用的处理工艺选择进行了 论证,并提供了详细的设计参数。结合北京京能热电股份有 限责任公司利用城市再生水作为循环冷却水补充水及其排污 回用处理工程投运情况进行了实例分析,得出了城市再生水 回用到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是可行的,其排污水可利用“双 膜法”进行处理后回用。  相似文献   

19.
王强  朱纪庆 《电站辅机》2010,31(3):15-18
空冷机组凝结水含氧量超标问题比较普遍,针对这一现象,对空冷机组的凝结水进行了除氧试验,以喷雾—淋水盘结构装置为研究对象,建立凝结水和补水真空除氧试验系统。同时,对影响真空除氧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给水温度、给水流量以及给水含氧量对真空除氧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