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硬质合金刀片对交叉滚子轴承进行单因素切削实验,收集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切屑与数据,利用显微镜观察切屑形貌,研究切削参数对切屑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切削速度越大,进给量和背吃刀量越小时,切屑变形系数越小,越容易形成带状切屑;进给量对于切屑断裂的影响最大,背吃刀量次之,切削速度影响最小;在进行粗加工时,应选择较大的进给量与背吃刀量,以保证良好的断屑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研究在高速金属切削过程中出现的锯齿形切屑的形成机理,以ABAQUS/Explicit软件为平台,利用有限元方法对AISI1045的高速切削过程进行了建模与仿真,建立了分离线模型,利用拉格朗日网格划分方法对模型进行了网格划分,实现了仿真功能,获得了在锯齿形切屑形成的过程中,应力、温度、切削力和总能量随时间变化情况的数据。在此基础上,以绝热剪切理论为基础分析了锯齿形切屑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在应力和温度图中,有明显的绝热剪切带,说明了用绝热剪切理论分析高速切削塑性材料的可行性;锯齿形上升的总能量图说明了加工过程是一个有规律的振动的过程;切削力的波动图说明了切削振动的频率过大。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木材过渡切削过程中的声发射特性.木材切削过程中的声发射与切削条件密切相关.木材切削过程中,切屑厚度对声发射活动有显著影响.切屑厚度越大,声发射活动越剧烈;切屑越薄,声发射活动越微弱.切削方向与纤维方向之间的夹角也会影响切削过程中的声发射活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PcBN刀具硬态干切削GCr15轴承钢的试验研究,观察分析研究了不同切削条件对切屑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加,切屑锯齿化程度也越高,当切削速度大于200m/min时,切屑类似于挤裂状;随着进给量的增加,切屑的锯齿化程度越来越明显,且在进给量达到0.5mm/r时,切削产生严重变形;随着背吃刀量的增加,切屑的卷曲程度越大,但对锯齿化影响并不大,但当背吃刀量为0.05mm时,切削基本呈带状。  相似文献   

5.
从PcBN刀具的切削性能、切削力的特征、锯齿形切屑的形成机理、金属软化效应、已加工表面质量以及刀具磨损机制等方面介绍了PcBN刀具在硬态切削中的适应性研究方面的进展情况,以期引起重视.充分发挥PcBN刀具的潜在性能。  相似文献   

6.
稳态金属切削过程中,若形成可断带状切屑,可以得到较好的表面质量。为研究带状切屑的形成过程,采用Johnson-Cook材料模型,利用任意拉格朗日欧拉网格算法(ALE)实现切屑分离,建立二维正交自由切削模型。有限元仿真获得带状切屑形成时的切削力、切削应力及能耗变化趋势,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分析不同刀-屑摩擦因数对切削过程影响规律,切削力变化趋势预测,切削各阶段对应力场影响的判断,切削过程中总能量变化情况等,初步揭示第一变形区弹性变形规律。研究为进一步揭示带状切屑的形成机理奠定基础,对金属切削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切削参数对竹材切削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研究了竹材切削不同刀具前角、切削量与切削速度对切削力的影响.刀具前角对主切削力的影响较为显著,随刀具前角的增大,所需主切削力明显减小.主切削力与切削量成正相关关系.切削速度对切削力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林宏杰 《木工机床》1991,(3):30-35,24
最近生产的各种新材料刀具对气干的柳按材进行了长时间的连续切削试验,取得木材切削加工的基本性能,同现在使用的工具钢、高速钢及硬质合金刀具进行比较,得出如下结论:(1) 工具钢刀具,后面磨损较前面磨损大,切削阻力随着切削长度增加而急剧增加。用硬质合金和新材料刀具时,起初发生一些后面磨损后,前面磨损才缓慢开始,切削中形成的小刀尖圆角,即使切削长度达到5km,也会形成平滑的切屑,而且切削阻力相当小。(2) 烧结的金刚石刀具,所提供试验的刀具磨损量虽然小,但由於研磨不好,切削刀刃部相当粗。(3) Al_2O_3-TiC系和Al_2O_3系列的两种陶瓷刀具,原来由於研磨不好的粗切削刃部,却随着切削长度增加而变细。(4) 从长时间切削实验后的切削刃粗糙度,切削刃粗糙度及切削阻力方面看,新材料的陶瓷合金,立方氮化硼比原来刀具中的硬质合金(K10)更优良。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切削厚度对竹材表面质量与屑片质量的影响。随着切削厚度的增加,切削表面粗糙度明显增加,屑片综合曲率半径增大,屑片纵裂消失,劈裂明显。  相似文献   

10.
改善刀具与切屑或工件之间的润滑性能对获得良好的切削性能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MQL加工要求达到很高的润滑性能。但是,MQL加工存在润滑性能差或稳定性不足等问题,在实际加工中的应用十分有限。为了弄清这一问题,对铝合金在供应切削油的情况下进行断续切削一断面铣削试验。结果证实,刀具和切屑间的润滑性能随着切削的进行,即随着切削长度的延长而下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开发出具有微细表面形状(即微槽)的刀具,以期微槽能起切削液保持环的作用。一系列切削试验表明,与无微槽的常规刀具相比,新开发刀具的剪切角增大,切削力减小。这证明,微槽能降低刀具表面的摩擦。另外还发现,新开发刀具在MQL加工中能有效地保持良好的润滑性能。  相似文献   

11.
利用电测应变法对一种仿生切削刀具不同切削角度下的切削力和切片形状进行试验研究.试验时,在下切刀的切面上粘贴箔金属应变片,通过静态标定和动态切削信号的采集与分析,测得其切削力大小,并对切削力试验和切片形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以混合竹片(慈竹、黄竹、西凤竹=1:1:1)为原料,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采用预水解硫酸盐法蒸煮、OD0EPD1多段漂白工艺制备混合竹片溶解浆。试验发现:混合竹片的综纤维素74.52%、木素25.08%、戊糖20.67%、灰分2.25%,适用于溶解浆的制备原料;采用预水解硫酸盐法蒸煮、OD0EPD1工艺漂白能够生产出质量合格的竹纤维溶解浆。  相似文献   

13.
竹材物理性质对切削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经切削实验研究了竹材不同切面、密度与含水率对切削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竹黄部位微管束分布较疏,所需主切削力较小,竹青部位微管束分布密集,主切削力较大;端面切削主切削力最大,纵向切削次之,横向切削最小;竹材密度对切削力有明显影响,且呈正相关关系;随着含水率的增加,竹材韧性增大,所需主切削力增加。当含水率超过33.6%之后,随含水率的进一步增加,竹材软化作用明显,主切削力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14.
汪义华 《中华纸业》2008,29(4):55-57
鼓式削片机在切削竹子时,竹子的含水率在55%左右能够获得比较高的合格率,经堆存一段时间的风干原料在切削时应添加一定比例的鲜竹混合喂料,以提高原料的平均含水率。内置筛网和飞刀的锋利程度也对细竹屑的量产生影响。切削竹子时飞刀刀刃角在26°~28°时,能够改善竹片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为了获得沙柳(Salix psmmophila)木削片的最佳工艺参数,用正交实验方法对影响沙柳削片过程屑片厚度的因素进行了显著性分析,并就主要因素对屑片厚度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沙柳屑片厚度的主要因素为切削层厚度.屑片厚度与切削层厚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切削层厚度在14.6~25.66mm范围内,可获得理想的木片尺寸.  相似文献   

16.
选用MC6025、UE6020、US735共3种牌号的不同断屑槽型:MP,MA,MS型刀片,采用正交实验法断续干式车削45#钢,通过三向测力仪测定了相同切削用量下不同槽型刀片的切削力。采用回归分析法推导出切削力与切削速度、背吃刀量、进给量的关系表达式,并获得不同槽型刀片对切削力的影响规律,通过极差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果。同时,试验结果得到了新型刀片MC6025的MP型槽的最适切削参数。分析结果表明:背吃刀量对MC6025-MP型刀片的切削力影响最大,对US735-MS影响最小;切削3要素对切削力影响的一般性结论对不同槽型刀片也是成立的。该实验范围内,新型刀片MC6025-MP的最适切削参数为:ap=0.05 mm,f=0.1 mm/r,v=56.9 m/min。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三面切书机侧刀和前刀自动调节,参照传统三面切书机刀具调节方法,设计了一种数字印刷三面切书机刀具调节系统。该系统主要由PC(personal computer)机、单片机、步进电机、驱动器、丝杠及控制界面构成。在控制界面中输入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控制参数,并将数字参数转化为字符指令发送给单片机,单片机经过解析并输出脉冲信号和方向电平,控制步进电机带动丝杠实现刀具调节。通过对侧刀和前刀A3~A6不同裁切尺寸调节仿真结果分析,侧刀和前刀裁切尺寸调节误差符合国家标准和三面切书机裁切尺寸误差标准。该系统适用于数字印刷三面切书机刀具快速、精确调节。  相似文献   

18.
竹集成材在纵向尤其在弦向切削时极易发生挖切现象,影响产品的外观及质量,而采用断屑器是减少挖切的有效方法。本次试验重点研究断屑器的尺寸因素对试件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找出显著影响因素,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纸基微流控芯片以其低成本、制作简易、方便携带可以实现现场实时检测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主要介绍纸基微流控芯片的加工技术,包括蜡印法、紫外光刻法、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喷墨印刷技术、融蜡浸透技术、切纸技术以及纸基微流控芯片的应用,以期为食品快速检测提供更先进的方法和更高效的途径,加速纸基微流控芯片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