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刘小奇;张鑫 《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2013,(6):30-35
对菱锌矿纯矿物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没有添加硫化剂的条件下,矿浆pH=8.5~9.5时,当十二胺用量超过1.5×10-3mol/L时,菱锌矿的回收率可以达到90%以上。硫化钠对菱锌矿的活化最佳用量为200 mg/L左右,在712的两个范围内,菱锌矿都能达到很好的浮选效果,在硫化-胺法浮选菱锌矿的实验中,Cu2+离子的存在可以显著提高菱锌矿的回收率,当Cu2+离子浓度超过8×10-4mol/L时,菱锌矿的回收率达到90%以上,当Cu2+离子浓度达到1×10-3mol/L,菱锌矿回收率达到95.72%。在浮选菱锌矿时,‰剂的油酸则在pH<7的酸性条件下能获得很好的浮选效果,其最高回收率可以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菱锌矿(ZnCO_3)氨浸法制取电子陶瓷用高纯、均质、微细氧化锌粉末新工艺研究内容。氨浸及氨浸滤液硫化物沉淀除杂的最佳工艺条件由正文试验法确定。新工艺采用活性炭吸附除杂进一步深度净化氨浸液,并采用真空蒸氨方式控制碱式碳酸锌粒度、控制焙烧温度以保证对氧化锌粒度、形状的要求。经实验室扩试、产品纯度ZnO>99.9%,颗粒呈均匀球形、粒径为0.05~0.1μm,锌总收率达90%。 相似文献
4.
阳离子捕收剂对菱锌矿的浮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矿物浮选实验考察了直链脂肪胺、常规季铵盐和Gem in i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三类阳离子捕收剂对菱锌矿的浮选行为,利用动电位测定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十二胺浮选菱锌矿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三类药剂对菱锌矿的浮选性能顺序为:直链脂肪胺(Gem in 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常规季铵盐,在直链脂肪胺中,十二胺的浮选效果最好;菱锌矿的等电点是pH 8.0,十二胺主要靠静电作用物理吸附在菱锌矿表面。 相似文献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世界有色金属》2017,(21)
黄色菱锌矿,俗称火鸡油。本文采用常规的矿物学研究方法和电子探针、红外吸收光谱、激光拉曼光谱等测试方法,对菱锌矿矿物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火鸡油的颜色呈浅黄色、豆黄色到鲜艳的金黄色;呈玻璃到油脂光泽,折射率为1.74(点测法),相对密度为4.198~4.330;主要成分是ZnCO_3,并含有少量的Fe、Cd、Ca等微量元素,Cd是引起黄色的主要原因;具粒状结构,薄片单偏光下呈无色、灰色;红外吸收光谱在1430cm~(-1)、865cm~(-1)和740cm~(-1)附近有碳酸盐矿物的特征吸收峰;激光拉曼光谱在300cm~(-1)、730cm~(-1)、1090cm~(-1)附近有方解石族的拉曼特征峰。黄色菱锌矿的硬度不高,化学性质不够稳定,并且含有微量的镉,镉元素会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