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氧化锌矿生产氧化锌的实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介绍了柳州锌品厂用锌白炉直接处理氧化锌矿生产低度氧化锌的生产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
对菱锌矿纯矿物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没有添加硫化剂的条件下,矿浆pH=8.5~9.5时,当十二胺用量超过1.5×10-3mol/L时,菱锌矿的回收率可以达到90%以上。硫化钠对菱锌矿的活化最佳用量为200 mg/L左右,在712的两个范围内,菱锌矿都能达到很好的浮选效果,在硫化-胺法浮选菱锌矿的实验中,Cu2+离子的存在可以显著提高菱锌矿的回收率,当Cu2+离子浓度超过8×10-4mol/L时,菱锌矿的回收率达到90%以上,当Cu2+离子浓度达到1×10-3mol/L,菱锌矿回收率达到95.72%。在浮选菱锌矿时,‰剂的油酸则在pH<7的酸性条件下能获得很好的浮选效果,其最高回收率可以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菱锌矿(ZnCO_3)氨浸法制取电子陶瓷用高纯、均质、微细氧化锌粉末新工艺研究内容。氨浸及氨浸滤液硫化物沉淀除杂的最佳工艺条件由正文试验法确定。新工艺采用活性炭吸附除杂进一步深度净化氨浸液,并采用真空蒸氨方式控制碱式碳酸锌粒度、控制焙烧温度以保证对氧化锌粒度、形状的要求。经实验室扩试、产品纯度ZnO>99.9%,颗粒呈均匀球形、粒径为0.05~0.1μm,锌总收率达90%。  相似文献   

4.
阳离子捕收剂对菱锌矿的浮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矿物浮选实验考察了直链脂肪胺、常规季铵盐和Gem in i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三类阳离子捕收剂对菱锌矿的浮选行为,利用动电位测定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十二胺浮选菱锌矿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三类药剂对菱锌矿的浮选性能顺序为:直链脂肪胺(Gem in 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常规季铵盐,在直链脂肪胺中,十二胺的浮选效果最好;菱锌矿的等电点是pH 8.0,十二胺主要靠静电作用物理吸附在菱锌矿表面。  相似文献   

5.
菱锌矿—石英体系选择性絮凝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细粒(—20μm)菱锌矿、石英及其混合矿(1:4)的分散、絮凝行为,考查了该混合矿絮凝分离趋势。结果表明:在pH=7时,用腐殖酸钠和余皮烤胶作分散剂,2PAM30作絮凝剂,絮凝分离混合矿可得到较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6.
胺法浮选菱锌矿的脉石抑制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氨法分解低品位菱锌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
胺法浮选菱锌矿的脉石抑制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纯矿物单泡浮选方法,研究了十余种抑制剂对菱锌矿可浮性影响和对脉石矿物的抑制能力。证明木素磺酸钙是具有优良选择性的脉石抑制剂,在菱锌矿—石灰石—石英—褐铁矿四元系统中,实现了菱锌矿与脉石矿物的分离。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铜铁灵与苯甲羟肟酸浮选菱锌矿的协同作用机理。两者混合使用,在低浓度下为共吸附,在高浓度下为竞争吸附,能产生正的协同作用,提高药剂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11.
激光辐照对菱锌矿浮选行为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在国内使用氦氖激光器和氩离子激光器辐射菱锌矿、石英及其混合矿、兰坪氧化锌矿石、捕收剂十二胺及其溶液,对菱锌矿的浮选行为作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指出:经激光辐照后的锌矿物上浮率有上升的趋势,而辐照后的石英上浮率却趋于下降,辐照后的混合矿和兰坪氧化锌矿石的浮选,都能得到较好的回收率指标。文章还述及激光处理氧化锌矿的机理。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 R-12、R-14、R-16三种两性捕收剂对菱锌矿、石英、方解石做了单矿物浮选试验和人工混合矿分离试验;并用测定ζ-电位、红外光谱等方法研究了 R-12浮选菱锌矿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3.
隆肯菱锌矿自发现至今,综合地质研究程度低。通过地质调查及钻探工程等手段,对矿区构造、矿化体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出了次生淋滤富集矿化体和原生矿化体分布规律,认为矿床成因可能属喷流沉积-淋漓型铅锌矿床,且受断裂控制明显。  相似文献   

14.
黄色菱锌矿,俗称火鸡油。本文采用常规的矿物学研究方法和电子探针、红外吸收光谱、激光拉曼光谱等测试方法,对菱锌矿矿物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火鸡油的颜色呈浅黄色、豆黄色到鲜艳的金黄色;呈玻璃到油脂光泽,折射率为1.74(点测法),相对密度为4.198~4.330;主要成分是ZnCO_3,并含有少量的Fe、Cd、Ca等微量元素,Cd是引起黄色的主要原因;具粒状结构,薄片单偏光下呈无色、灰色;红外吸收光谱在1430cm~(-1)、865cm~(-1)和740cm~(-1)附近有碳酸盐矿物的特征吸收峰;激光拉曼光谱在300cm~(-1)、730cm~(-1)、1090cm~(-1)附近有方解石族的拉曼特征峰。黄色菱锌矿的硬度不高,化学性质不够稳定,并且含有微量的镉,镉元素会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激光辐照菱锌矿浮选试验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等对激光辐射菱锌矿浮选试验[1]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激光辐射矿样以后并没有在其表面上产生电子或空穴,只是使其晶貌发生了变化,从而改变了它的表面积大小,并因此引起吸附量等因素的变化。提出了解释菱锌矿和石英单矿物浮选试验规律的面积和阻碍Na ̄+吸附两种观点。这两种观点也适用于二元体系和复杂体系。  相似文献   

16.
由于现有的氧化锌矿物的浮选技术不能高效回收矿石中的锌矿物.为了更好地回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通过研究菱锌矿、异极矿、方解石和石英在两种捕收剂溶液中的接触角变化,发现在pH为6~10的区间,两种氧化锌矿物与脉石矿物的接触角存在明显的差异,存在浮选分离的可能性.研究了磷酸酯溶液体系中,在硫化和不硫化的条件下,菱锌矿和异极矿...  相似文献   

17.
氨浸法从菱锌矿直接提取活性氧化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氨浸法从低品位氧化锌矿直接制取活性氧化锌,流程短、产品质量好、成本低。锌浸出率97%以上,氧化锌直收率为94%。  相似文献   

18.
湘西北菱锌矿床地质特征及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湘西北岩溶型菱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并对该矿床的成矿条件及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从含锌30%左右难选氧化锌矿粉用火法直接生产氧化锌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以及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20.
一项可以显著提高纳米级氧化锌产品成品率的新技术,最近通过贵州省科委组织的鉴定。专家们认为,这项科技成果已达国内先进水平。 据主持这一课题的贵州省冶金化工研究所副所长、贵州省纳米材料工程中心主任薛涛介绍,采用这种新技术生产的纳米级氧化锌,成品率可达90%以上,产品粒径分布也比较均匀,可达10-30纳米,纯度可达99.7%以上,生产成本却可大幅度降低。 目前国内市场1吨纳米级氧化锌的市场价约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