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根据多现场WinCC工业设备状态集中监测的要求,分析了WinCC现有DDE、OPC和Web Navigator技术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传感器和WinCC脚本技术的多现场设备状态远程集中监测方案.在原有WinCC控制系统基础上进行系统架构设计和UDP数据帧格式设计,编写WinCC全局动作脚本并实现数据包接收与解析程序,从而搭建设备状态集中监测系统信息化管理平台.该方案改造费用少,系统投入使用后,运行可靠,效率高,为多现场设备状态集中监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一种单片机多机通信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融合单片机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优化数据包的格式和控制方式以及引入帧检测序列,设计基于AT89S52的单片机网络的单片机多机通信协议;系统网络拓扑结构采用总线型;网络接口电路采用端口转发的形式等进行单片机多机通信系统的设计,系统易于扩展且提高了稳定性.结果表明,此系统设计解决了8位单片机多机通信的问题,实现了客户机与客户机间的通信,以及客户机与客户机间的通信.  相似文献   

3.
网络流量测量是认识网络规律、了解网络行为的前提工作.文章从网络流量监测系统的需求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Netflow的网络流量监测系统的解决方案,重点阐述了网络流量监测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数据包的采集和流量数据统计等内容.同时采用Visual C++6.0技术设计该方案的平台架构,指出了实现网络流量监测系统的关键技术和方法,实现了网络流量监测和管理;该系统的实现可以有效地监控网络流量状况.  相似文献   

4.
针对温室温度多点监测需要,设计了下位机+上位机温度多点监测系统,下位机以STC 12C5A60S2为监测节点核心,节点采集的温度数据通过RS-485总线传输到上位机(PC机),用户可通过个人PC机实时查看温室内各节点数据.重点介绍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过程,上位机软件采用C#设计,上位机终端实现了温度数据的查询、保存、输出及报警功能.该系统已投入运用,实践表明该系统运行可靠,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网络数据包监测是网络安全领域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设计网络监测系统是网络安全管理的起点。本文引入了WinPcap工具,分析了基于WinPcap的网络监测系统的设计框架,说明了数据包在程序内部的处理流程,描述了程序应用模块的设计过程,最后给出了系统运行情况并总结了其性能。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矿井安全监测系统存在监测信息单一、灵活性差、布线繁琐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ARM的矿井安全移动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环境参数采集模块和USB摄像头采集现场的环境信息和视频信息,利用S3C6410处理器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打包并通过WiFi将数据包传送至上位机进行显示,以控制监测设备的移动。该系统可对人员不便进入或存在潜在危险的区域进行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网络行为的特点,对失范网络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在被管理的PC机网卡驱动程序上安装数据采集模块,PC机利用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经过自己的数据包,然后把采集到的数据包发送给监测系统,监测系统对数据包进行解析、重组、行为还原,再把还原的行为发给监测中心。当监测中心监测出失范的数据行为时,就给控制中心发送消息,控制中心对失范的数据行为进行控制,最后达到对失范行为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具有数据包丢失及多包传输的网络控制系统稳定性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在分析网络数据包丢失和多包传输原因的基础上,研究存在数据包丢失和多包传输的网络控制系统稳定性问题.根据网络数据包丢失模型,提出了信号传输成功率应满足的系统指数稳定性条件,并依据具有事件概率限制的异步动态系统理论建立了多包传输网络控制系统模型,给出了判定系统指数稳定性的充分条件.仿真示例验证了上述判定系统稳定性条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实时监控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从单个节点到整个网络的运行状态,是进行无线传感器各类研究及应用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克服基于UART的数据传输所存在的速率瓶颈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USB的WSN监测系统,主要包括侦听节点和监测分析系统两部分。侦听节点采用CC2531 USB Dongle,以被动侦听的方式获取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包(符合IEEE802.15.4标准),封装后通过USB接口上传至上位机监测分析系统。上位机监测系统,通过USB接口读取数据帧、完成帧信息存储、解析。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能够实现数据传输并以图形方式动态显示网络运行状态。本监测系统的设计为开展WSN的各类理论及实验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0.
在脑机交互(BCI)中,基于ARM以太网接口设计了脑电信号采集系统,主要由以太网控制器、ARM处理器、LCD液晶触摸屏组成.以太网控制器实时接收EEG信号处理器通过以太网发送来的脑电数据包,然后通过SPI接口将数据包送到ARM处理器内部,接收完毕后ARM处理器将数据包层层解封,最终得到脑电数据,进而可对脑电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同时通过LCD液晶屏实时显示脑电图.相对于以电脑为中心的传统脑机交互信号采集系统,该系统具有体积小、能耗低、携带方便和实用化强等优点.试验证明,脑电信号的采集以及一些简单的信号处理可以在该系统中很好地实现.更多的信号处理正在进一步的试验中.本设计将逐步代替电脑,成为脑电信号采集和处理的中心,为脑机交互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可能,促进脑机交互研究向小型化,产品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