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传明  卢中辉 《规划师》2012,28(8):13-17
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城市规划转型发展都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主体功能区规划作为一种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回归了主动引导和公共政策的本性,是对传统空间规划理念的一次重大变革。而作为传统空间规划的城市规划存在诸多弊病,转型发展成为必然趋势。研究通过梳理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城市规划在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关系,以及分析两者的不匹配性,提出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城市规划转型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其具体驱动机制在于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对城市规划提出的要求。主体功能区规划驱动下城市规划转型的方向应是政策引导型规划、综合目标型规划、宜人特色型规划和主动引导型规划;转型的推动力在于政府,而推动政府的力量主要是绩效考核机制、公众参与和完善的审批制度。  相似文献   

2.
梁晓宇 《山西建筑》2010,36(27):39-40
根据我国现今城市规划情况,简述了中西方城市发展与规划思想理论的演进,对公共政策与城市规划基本特征、价值标准以及转型期间城市规划认识观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进而提升主体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3.
如何实现规划与市场的最佳分工是城市规划面临的永恒课题。尤其是在当下的国内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日趋成熟,城市规划迫切需要探索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创新与变革。现阶段,实体产业是城市经济的有力支撑,但刚性约束很强的规划不利于产业功能区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因此很有必要重新审视规划与市场二者的协调关系,探讨规划如何改革以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英国简化规划区的设立是20世纪80年代英国撒切尔政府简化规划、适应市场的一次重要改革,通过设立特殊功能区并在许可制下引入小范围区划的方式,避免政府对项目的过多干预带来的低效,同时强化了市场机制,促进了经济发展。本文还原简化规划区的制度原型,并深入分析制度性质和实践效果,进而借鉴简化规划区的经验,探索国内产业功能区适应市场的规划改革方向,从设立产业功能区、融合规划制度、制定开发导则等方面提出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城市发展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规划对城市的建设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体制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转型,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规划也面临着转型与重新构建的新使命。本文就城市转型期间,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规划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建设要闻     
国务院提出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意见为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主体功能区的范围、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区域政策的任务,按照2006年中央经济  相似文献   

6.
9月留声     
《城乡建设》2007,(10):56-56
推进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目的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尽可能好的发展、推动形成主体功能区,对于加快  相似文献   

7.
城市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其他类型规划进行空间开发和布局的基本依据。本文采用自然边界和行政边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东莞市主体功能区规划,通过细分指标得出各类要素得分,进而综合评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生态系统保护程度、国土空间开发支撑条件、生态保护要求,将东莞市划分为核心功能区、优化调整区、重点提升区、适度发展区、生态保护区五类主体功能区,并提出各类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指引。该成果为东莞市"十三五"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和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提供了支撑和基础。  相似文献   

8.
现代中国城乡土地利用规划不断引进借鉴国外规划理念,并与中国特色土地管理制度和本土规划实践相互交融,发展演进。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在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城乡土地利用的规划工作也不无例外地走上"苏联模式"道路。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在市场化和全球化共同推动下,其他国家的规划思想和理论不断涌入,大大突破了原先单一向苏联学习的模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城乡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发展。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发展阶段,国际理念和经验的引介对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国土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发展的影响,并阐释相关规划在演进过程中借鉴与独创相互交融,逐步形成适应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规划体系。最后尝试对当前国土空间规划改革提出启示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发展转型与经济发展转变的新时代语境下,成都市委市政府为尊崇新思想、践行新理念,创新提出了"产业功能区"的规划理念。作为城市转型升级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产业功能区是指以产业发展为目标的城市空间新的聚集形式与城市新型社区。文章结合产业功能区的提出背景与概念内涵,尝试总结提炼出产业功能区规划编制思路方法等的创新与转变。同时,以成都市绿色智能汽车产业功能区规划为实践案例对象,围绕逻辑内核、规划范围、涵盖内容与深度要求的变化,探索产业功能区的规划编制实践路径,以期进一步厘清产业功能区概念内涵,并为相关规划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10 年《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正式出台,"主体功能区"从一个概念和构想变成了跃然纸上的规划,但要把规划文本转换成新的国土开发空间格局,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探讨了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可能面临的各项挑战,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政策细化以及制度基础的完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探讨城市规划建设转型发展的背景及意义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当前城市规划建设领域存在的问题、生态城市的理念和规划建设基本原则以及城市规划建设转型发展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主体功能区建设是科学国土空间开发,优化资源要素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指导和实践引领。自2012年福建省印发《福建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以来,福建省充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以主体功能区理论引领全省战略规划布局,有效促进了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但同时在制度建设、实施路径、发挥引领和支点作用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为此,本文以福建省国土空间规划实践为基础,详细总结了福建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落实的基本情况,归纳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以问题导向给出了主体功能区战略的优化路径,以期推动福建省形成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空间发展模式,也为其他地区主体功能区战略的细化落实提供基础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自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后,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亦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梳理国内相关规划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广州市为例,结合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主要目标要求,从广州市、5类主体功能区两个层面构建了市层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管制指标体系,这不仅有利于将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目标落到实处,而且将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并为市层级进行相关规划(特别是主体功能区规划)管制指标体系的研究制定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纽约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特征明显,多元的规划类型体现和支撑了纽约的城市转型发展。本文追述二战以来纽约城市发展转型的动态和规划,理解规划在城市转型发展中的作用,并集中分析2001年后多个规划的战略议题和内容重点。  相似文献   

15.
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已成为我国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合理引导城市空间有序发展,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重要管控手段之一。本文从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主体功能特点、空间落位及规划的发展方向入手,科学设定主体功能区与城市开发区的功能与空间对应关系,以及用地类型变化与城市开发边界变动的关系。结合数据的可得性,定义主体功能在相应空间上的实现情况。引入系统动力学思想,对演进过程背后的动力性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城市开发边界变动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效果的耦合关系。最终得出结论:北京市各主体功能区的产业集聚功能依规实现程度较高,各主体功能区的人口承载功能仅有部分得以较好地依规实现,各主体功能区的生态农业主体功能总体呈下降趋势,尚未完全依规发展。各个城市功能区的主体功能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发展方向有较多不一致,未来应采取更为有效的空间管控手段。在主体功能实现视角下的功能空间布局发展与开发边界变动的同步性尚未充分实现,主体功能在空间布局上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城乡规划改革的重要政策基础和发展方向。尤其在快速城镇化和市场化背景下的城市更新过程中,城市规划更需要发挥其在社会治理中的协调作用,搭建政府、社会公众、开发商等多元主体的利益表达和协商的平台。对现代治理理念及其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进一步将城市规划与治理方式相联结,围绕价值导向的修正、主体权利关系的重构、工作流程的设计、配套制度的完善四个方面,探讨城市更新规划策略由垂直指令式向扁平合作式的转型。并以襄阳古城周边地区更新规划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探析如何依靠政府与社会的广泛合作以及规划工作者的积极协调,从而真正落实各方利益主体参与、沟通、协商、合作的过程,发挥城市规划的治理效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新区域主义的理念及内涵对宜昌主体功能区规划进行解读,以期为开展主体功能区规划提供借鉴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婧 《规划师》2013,29(1):103-106
1研究背景城市规划作为人类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自城市规划在人类活动中"诞生",到现代城市规划学科形成,再到规划学科不断发展完善至今,城市规划知识经历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发展和转型过程,它一方面顺应了人类一般知识的发展轨迹,另一方面也具备了自身的内容和特色。虽然当前城市规划学界的学术研究十分广泛,上至规划理论,下至规划实务,成果颇丰,但对城市规划知识的研究却略显不足,尤其是跳脱开学科本身,从哲学层面和知识体系出发的研究甚少。目前,城市规划知识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十分有必要对其整体发展进行梳理和总结。特别是在日益高速化、多元化的城市发展背景下,城市"实体"在变化,城市知识在转型,城市规划也面临着巨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9.
王键 《山西建筑》2012,(32):34-36
以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转型发展为实例,从城市规划角度研究城市工业园区在快速化的城市化进程中的转型发展,在城市规划中本着节约用地、科学规划的原则,同时完善城市公共配套设施的均衡问题,以满足城市工业园区跨越转型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20.
霍兵 《城乡建设》2016,(4):11-12
建立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编制适应我国新型城镇化要求的全国空间规划,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必须制订和完善相关立法,使我国新型城镇化走上法制轨道. 第一,明确国家空间规划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地位. 立法的主要目的是理顺国土空间规划与主体功能区划、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国土规划、区域规划以及与城市规划和各行业规划法律关系.应以此法作为城乡规划的基本法,配合土地、建筑等相关的法律,形成我国空间规划的完整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