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海峰 《通信世界》2016,(11):49-51
当前,许多运营商的网络运维工作聚焦于从以网络为中心到以业务为中心的转型.与此同时,在运营商数字化转型浪潮下,运营商网络管理服务工作开始遇到困难. 随着OTT业务不断冲击,运营商不得不在发展话音、宽带业务之余,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发力视频、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不同创新业务以增收.但这需要网络拥有更灵活的业务支撑能力,需要CT(电信网络)网络向IT转型——引入虚拟化、云化等技术,最终实现敏捷运营.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探讨有线网络的发展趋势,以及新一代网络的关键技术和构架.通过构架IP DWDM的骨干网络可以使得今后的有线运营商的网络呈现出高带宽、灵活性和双向交互的特点,来满足现有以及未来的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3.
WAP是一项主要的无线数据业务,WAPPush是运营商和内容商把业务推向手机的关键技术,本文对该技术的工作流程、鉴权机制、实现方式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使用该技术进行的网络构架设计。  相似文献   

4.
黄海峰 《通信世界》2017,(11):54-55
超宽带网络是运营商宽带接入等支柱业务的基础,但传统依靠技术驱动的业务发展模式遇到瓶颈.面对B2B、大视频、智慧家庭等业务新机会,由于网络灵活性、敏捷性不足,运营商有心而无力. 过去多年,SDN被认为是解决传统网络问题的有效措施,但SDN只是技术层面提升,无法有效帮助运营商实现商业成功.而现在,超越SDN的全面云化网络思路浮出水面,助力运营商业务发展,实现从技术驱动到商业驱动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NGN领域的进展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电信运营商在NGN的策略方面有一些调整,软交换、IP多媒体子系统(IMS)不再是运营商关注的唯一重点,运营商更多地考虑了核心、接入层面的数据传送技术来构架未来的网络基础设施。在业务层面,运营商根据自身的市场、网络和用户状况发展基于家庭网络的增值业务、网络电视(IPTV)业务等。2009年高速宽带将是NGN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沃达丰科技创新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是中国电信业的创新年,随着电信运营业打破垄断、鼓励竞争,电信运营商纷纷开始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我国政府积极鼓励电信运营商加强技术业务创新,培育新的增长点,构建新型产业价值链,实现推动技术、网络、管理等全面转型。通过研究国际移动业务领先运营商沃达丰对科技创新的理解及采取的战略和具体的举措,旨在为我国电信运营商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电信与互联网行业交融与博弈不断深入、传统电信业创新与转型过去的一年中,运营商在NGN领域的发展战略进行了大的调整,投资和建设更加注重实效,软交换、IMS不再是运营商关注的唯一重点,而开始更多地考虑承载、接人层面的技术来构架未来的网络基础设施;在业务层面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自身的市场、网络和用户状况发展基于家庭网络的捆绑式业务、IPTV业务等。从NGN技术领域的角度观察2008年NGN领域的实践,IPTV、软交换、IMS、下一代宽带接入网、运营商级以太网、家庭网络、泛在网络服务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NGN领域的热点。  相似文献   

8.
产业界正在推进SFC(service function chain,业务链)技术发展,以实现云网融合的新型业务部署模式.业务路径选择策略是业务链的核心技术,直接影响网络性能与业务体验.针对现有业务路径选择策略存在的单一目标缺陷,创新提出并仿真验证了一种基于时延和负载的最小权重法,优化网络资源分配,提升业务链处理性能,为运营商未来网络和资源部署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三屏互动下的IPTV融合业务探讨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本文从全业务运营环境下运营商面临的新机遇出发,首先分析了国外全业务运营商发展IPTV的新思路以及用户对三屏互动的新需求,其次着重介绍了三屏互动的概念以及基于IPTV可开展的业务功能,最后探讨了基于IPTV发展三屏互动融合业务的技术实现构架.  相似文献   

10.
李颂 《移动通信》2011,35(17):88-91
随着智能终端蓬勃兴起,移动运营商面临数据流量指数级增长的挑战。站址建设艰难,使现有网络建设很难在可接受的成本前提下,确保所需的网络质量和性能。文章介绍了阿尔卡特朗讯推出的lightRadio,其提供一种全新的网络构架和设计理念,帮助移动运营商以最优成本提升网络容量和性能并优化客户业务体验。这来源于贝尔实验室的原创技术,在射频单元设计、基带处理构架和传输环节都做出了革命性的创新,使基站部署灵活放置,不再受到环境限制;同时大幅节省总体拥有成本。  相似文献   

11.
尹承明 《电信技术》2009,(12):94-94
在过去四五年里,UT斯达康在PON方面投入了很大研发力量,针对PON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网络选择、接入问题、业务开展等做了大量基础工作。随着技术成熟度的提高以及不断地创新,UT斯达康已经具备了相应的条件,可以提供一个统一的构架,满足运营商不同的接入方式和网络需求。  相似文献   

12.
陈雪  陆立 《电信科学》2007,23(4):5-11
业务创新是固网运营商转型的关键所在,然而,网络的业务提供能力低下日渐成为业务创新的瓶颈.通过借鉴OSI(开放系统互连)网络参考模型的理念,本文提出了一种7层通信业务模型,揭示了固网运营商业务创新的瓶颈所在--终端.同时通过借鉴国内外其他运营商、SP(服务提供商)的经验教训,并结合对电信产业链的分析,指出了固网运营商突破瓶颈的策略和转型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IMS的利与弊     
电信运营商的战略转型给传统电信网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电信运营商现在关注的是成本控制、商务模式、技术/业务创新以及业务的市场导入期。这便要求传统垂直的业务网络向水平网络转移,能够快速、灵活地提供融合业务。IMS助运营商成功转型日前,法国电信北京研发中心举办了一场题为“核心网技术演进”的研讨会,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王晓云在演讲指出,IMS实现接入技术、内容和应用的融合,能够帮助电信运营商成功转型。首先,使用IMS网络,运营商将能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应用。这些应用涉及终端设备和服务器,可以互相启动和调用,从而提供更丰富…  相似文献   

14.
运营商通过建立自主研发中心、创新孵化基地、风险投资合作等多种创新发展模式,实现数字化领域新兴业务的战略转型.本文分析了国际运营商推动数字化业务发展的创新模式,总结我国运营商在各阶段发展数字化业务的特点,为我国运营商实现数字化业务转型的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多媒体应用是电信运营商和最终用户共同关注的领域,而基于先进电信技术的新一代电信业务网络将成为电信运营商在今后融合的市场进行差异化竞争的关键.爱立信致力于推动固定移动融合的下一代多媒体电信的基础结构向前演进.IMS是实现丰富业务的技术基础框架之一.爱立信的IMS网络方案涵盖固定网络、宽带网络、电视网络,是一套最适应运营商向全业务运营商演进的网络基础架构.最后介绍了爱立信在网络融合、业务融合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6.
GUP是3GPPRelease6的工作项目。GUP是用户数据的集合,可以存储在运营商归属网络环境中,也可以存储在UE和第三方增值业务提供商的网络环境中。GUP提供用户数据的统一管理和访问机制。GUP是3G网络和增值业务运营的基础。GUP为开放业务构架的实现提供必要条件。本文介绍了GUP技术及其在3G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固网现状的分析,结合固网业务属性数据寄存器(SHLR)技术,提出了当前固网智能化的几种实现方法;以及如何通过网络转型,来促进业务转型,从而使网络运营商向综合运营商转变.利用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下一代网络(NGN)和未来3G网络,固网运营商将发展成多网络综合运营商;利用现有PSTN用户规模和业务,发展融合业务,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NGN智能化解决了PSTN用户享受NGN业务覆盖问题,将促进PSTN用户与NGN用户无缝演进和融合.  相似文献   

18.
运营商互联网适应业务发展要求的演进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所承载的业务越来越综合化,运营商互联网如何顺应业务需求的变化和业务发展的要求而进行演进是当前的热点问题.本文分析了各种业务对网络的要求,从服务质量、可靠性、安全性等几个方面进行细分,以业务的重要性为衡量坐标,提出了采用在网络部署实施QoS技术、采用双平面骨干网或MPLS VPN技术的逻辑多平面网络的不同互联网演进策略,提供网络业务疏通的差异化,从而实现运营商的业务战略.  相似文献   

19.
《电信网技术》2010,(1):86-87
基于PON技术的FTTx接入网络不但需要承载更高带宽的业务,也承载着电信运营商们如何在高清时代实现固网复兴的伟大理想。在网络融合、业务融合的大趋势下,华为的光纤接入网络方案从架构、性能,业务承载、运维等方面实现了革命性的技术创新,适应运营商建设统一、面向未来、自动化的绿色接入网络的诉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华为光纤接入网络的六大技术创新》一文对华为光纤接入网络的六大创新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在网络融合的大趋势下,多功能、高集成度、大容量、高带宽、广覆盖和绿色节能成为设备的基本特征,尤其是对于海量部署的接入层设备,这些特性直接影响到运营商的网络架构、部署计划,甚至是投资计划。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业务运营时代的到来,各通信运营商都要实现固定和移动多接入融合通信语音业务并能同时面向集团客户、家庭客户和个人客户提供丰富的语言增值业务,中国通信行业正面临着全业务运营下的激烈竞争,随着技术的进步,各通信运营商迫切需要了解全业务运营下网络技术与发展趋势,围绕着全业务运营下网络技术与发展趋势展开论述。主要介绍了实现全业务运营需要的网络技术,分析了每种网络技术的优缺点,指出了实现全业务运营需要的网络技术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