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鲁松林 《山西化工》2022,(2):149-150+165
近距离采空区下回采巷道在采掘过程中受上层煤采动影响,巷道顶板岩层破坏严重,稳定性差,增加了巷道支护难度。针对这一问题以富康源矿10503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对巷道围岩力学特性、围岩松动范围等研究,富康源矿现开采的2#、3#煤层煤层近距离煤层分层开采后,3#煤层顶板受上层煤层采空区围岩应力影响巷道支护困难,结合现场实际,设计了回采顺槽的锚杆(索)+金属网+钢带联合支护参数;与原工字钢棚支护,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掘进速度快,衔接顺畅。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支护方案可有效地控制巷道围岩变形,使顶板岩层形成最佳组合梁状态,保证巷道长期的稳定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泰安煤业12102工作面巷道作为研究对象,在对12101工作面地质条件和围岩地质力学性质分析的基础上,对12102工作面运输顺槽和回风顺槽的煤柱尺寸和布置方式进行了研究,设计了12102工作面巷道的支护方式,并对掘进期间运输顺槽和回风顺槽的变形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两顺槽二次刷扩和支护方案。该研究对动压影响下,近距离煤层下组煤层工作面巷道的支护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段微亮 《河北化工》2013,(12):41-44
基于近距离采空区下无煤柱连续开采过程中顶板垮落、初次来压及周期来压对工作面巷道的影响,分析回采上覆煤层后底板岩层移动变化规律,研究近距离采空区下巷道集约化布置沿空留巷方式,总结近距离采空区下沿空留巷围岩矿压变化规律,合理选择沿空留巷巷道支护形式,探索并实践近距离采空区下无煤柱连续开采技术,解放了近距离采空区下采区区段及其他保护煤柱资源,本质上做到了采区的集约集中化高效开采及资源高效利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基于近距离采空区下无煤柱连续开采过程中顶板垮落、初次来压及周期来压对工作面巷道的影响,分析回采上覆煤层后底板岩层移动变化规律,研究近距离采空区下巷道集约化布置沿空留巷方式,总结近距离采空区下沿空留巷围岩矿压变化规律,合理选择沿空留巷巷道支护形式,探索并实践近距离采空区下无煤柱连续开采技术,解放了近距离采空区下采区区段及其他保护煤柱资源,本质上做到了采区的集约集中化高效开采及资源高效利用,具有推广廊用价倌.  相似文献   

5.
梁晓青 《山西化工》2022,(3):142-144
近距离煤层在开采过程中易形成采空区和残留的区段煤柱,会导致其下部煤层的顶板结构和应力条件发生变化,从而使巷道围岩变形严重。以晋邦得矿为研究背景,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煤层与采空区交接应力分布及底板应力分布进行模拟分析,确定了下煤层巷道合理布置位置,同时通过对上工作面不同回采范围下煤层巷道变形进行分析发现,当上煤层工作面回采距离为0 m~60 m时,煤层巷道变形量最大,而当工作面回采大于60 m时,巷道变形量较小,巷道较为稳定。本研究为近距离煤层开采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结合707工作面围岩性质,分析了软岩巷道常见变形主要包括锚网索支护参数不尽合理、煤层厚度变化大、锚杆预紧力不合理等原因。结合707回风巷变形分析可知,该巷道变形主要原因在于不规则工作面、临近采空区等。  相似文献   

7.
以隆安煤业11#下组煤层为研究对象,对其煤层条件、围岩地质条件、围岩结构和强度等地质力学性质进行了分析,对11301工作面巷道现有支护进行了描述和分析,从支护材料、支护方式、组合构件、预紧力等方面提出了11305工作面巷道的支护方案,对11#下组煤层进行了支护优化。  相似文献   

8.
采空区下近距离煤层巷道掘进中的矿压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矿三采区8501回风顺槽巷道掘进中的矿压观测以及实际生产作业中采取的支护措施的效果分析,说明采空区下近距离煤层巷道掘进中的矿压控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近距离煤层回采后底部煤层回采巷道稳定性问题,以6128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观测综合研究方法,分析了其回采结束后下伏14 m处6127工作面轨道平巷的稳定性问题,并设计了巷道的支护形式,取得了显著地经济技术效果,为类似开采条件下的矿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泰安煤业12号煤层12101工作面和12102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对12101工作面的地质条件、围岩结构、围岩强度和地应力进行了测试分析,提出了12101工作面和12102工作面的巷道支护方案,并分析了11103回采工作面和12101回采工作面对12102工作面巷道支护的影响,建议重新调整工作面衔接计划,对11号和12号煤层工作面的巷道掘进进行调整,11号煤层考虑沿空留巷技术。  相似文献   

11.
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东峰煤业临近8号、9号煤采空区条件下极近距离8号煤层回采巷道合理位置的布置及支护。研究结果表明:受8、9号上下采后影响,层间岩层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使巷道顶底板结构发生变化,煤层巷道所处层位应力也将重新分布,导致极近距离煤层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存在着特殊性。经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最终确定东峰煤业8101工作面运输顺槽布置在距8号采空区边缘水平距离29.5m,距9号采空区边缘水平距离5m处,并给出了相应的锚杆+锚网+钢带托盘+锚索补强联合支护方案。实践证明了巷道布置的合理、可行。研究成果对类似条件下巷道合理布置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近距离煤层下组煤工作面开切眼矿压显现显著这一问题,以旧街煤业9202工作面开切眼作为研究对象,在掘进过程中提出了一次成巷支护、注浆、支护参数调整、二次成巷及高冒区处理等巷道支护措施。结果表明,该支护措施行之有效,保证了开切眼巷道宽度7m,高度2.8m的断面,为工作面设备的敷设提供了保障。该措施对类似条件的矿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煤炭资源在我国能源发展中逐渐占据着重要的影响地位。煤矿市场的发展也越来越显著,为保障煤矿产业的工作安全要对煤矿企业开展适宜的过采空区支护技术。为确保近距离煤矿群开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要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对开采方法进行制定并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现阶段,我国对近距离煤矿群进行开采所选用的开采方式是下形式,由于下形式开采方式的特殊性,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对煤矿顶板造成破坏。同时,下形式开采方式还会受巷道上层的影响,加剧了煤矿开采环境的恶劣性和复杂性。由此可见,为保障煤矿开采的安全指数,就要在采取下形式开采方式的同时保障巷道围岩的稳定指数。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近距离煤层掘进工作面过采空区支护技术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距离煤层下分层回采巷道支护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该技术在应用时的作用和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提高煤炭资源的整个开采率。在这一背景下,要尽可能结合实际情况,对与其相关的支护参数进行确定。本文针对近距离煤层下分层回采巷道支护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为煤炭资源开采质量和效率提升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深入探讨近距离煤层的巷道支护技术,对现有的回采巷道支护方案进行综合分析,并对现有的方案进行了优化并在现场投入使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强度的锚杆、锚索及金属网进行巷道支护时,支护完成的巷道能够形成较为稳定的支护结构且在现场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满足矿井支护需要,为同种地质条件下的巷道支护提供理论及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6.
赵喜江 《河北化工》2014,(10):45-46,50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大,在深部近距离煤层巷道掘进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为避免掘进过程中突出事故的发生,提出在距离煤层不同法向距离时应分别采取超前探测地质构造、前探测煤层、布设排放钻孔、加强支护等不同的防突措施。经过现场测试,该方法能够有效避免深部近距离煤层巷道掘进过程中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发生。它能够有效保持顶板的完整性,有效排放瓦斯,对巷道掘进防突技术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介绍了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的合理布置,重点介绍了近距离煤层、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布置方式、内错式布置回采巷道具体位置的确定以及下煤层布置回采巷道过程中的理论计算等几个方面的内容,确保回采巷道布置的合理性,可以为煤矿开采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供一定的保证,因此煤矿开采工作人员一定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最为优化的方式完成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的布置工作。  相似文献   

18.
以贺西煤矿近距离煤层3号和4号煤层工作实际条件为背景,通过采用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的方法对近距离煤层同采条件下回采巷道的合理错距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针对贺西煤矿的实际条件回采巷道应外错布置9 m,才能保证在工作面回采中巷道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现场实测也进一步验证了在巷道外错布置9 m的条件下,2410工作面的顶板下沉量最大为156 mm,两帮最大移近量为142 mm,说明回采巷道围岩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研究结果也为其他类似条件下的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布置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9.
以贺西煤矿近距离煤层3号和4号煤层工作实际条件为背景,通过采用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的方法对近距离煤层同采条件下回采巷道的合理错距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针对贺西煤矿的实际条件回采巷道应外错布置9m,才能保证在工作面回采中巷道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现场实测也进一步验证了在巷道外错布置9m的条件下,2410工作面的顶板下沉量最大为156mm,两帮最大移近量为142mm,说明回采巷道围岩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研究结果也为其他类似条件下的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布置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20.
张文凯 《山西化工》2024,(1):197-199
为提升极近距离煤层巷道的稳定性,改善巷道的支护效果,解决极近距离单一煤层开采采场及巷道锚网支护围岩稳定性问题,本文针对贺西矿3316工作面运输顺槽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 3D数值模拟软件,探究煤层开挖巷道应力重分布以及塑性区发育状况,并优化巷道支护参数,对地质条件相类似的工作面巷道布置具有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