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大背景下,如何在多民族地区高校中推进教学模式及教学内容改革,树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念,培养具备丰富教育实践与艺术实践能力并能够参与21世纪世界多元文化交流和对话的合格音乐人才,教师的素质、能力以及思想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中国油画经过几代画家的努力探索,已形成独具中国绘画特色,在中国传统思想意识和古代哲学、美学等文化的熏陶以及国画中写意性绘画语言的影响,中国写意性油画的笔触之美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3.
生命之美     
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只有心灵才是真实的,只有心灵才涵盖一切,所以一切美只有在涉及这较高境界,而且由这较高境界产生出来时,才是真正的美。自然之美,生活之美是心灵所反映的。只有有生命的东西才是理念,只有理念才是真实。所以当身体一旦不能充分显现灵魂的观念性时,这种真实也就毁灭。我的《无题》系列,正是出于我对人类社会的这一分析,是我的世界观。艺术的现实就是理想。艺术美的职责就在于它要将人的生命的现象,特别是将灵魂,自由地表现于外在事物,同时又使这外在的事物与之相符合。  相似文献   

4.
数学美是一种完全和谐的、抽象形式的艺术美.在中学数学教材中,很多内容都反映了数学美.教师若能较深刻地认识数学之美,有意识地创造数学教学之美,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中国画作为一个文化上的概念,是以中国文化为支撑的。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审美的观念不同,其绘画的造型、技法和绘画风格亦大不相同。本文通过对中国花鸟画的分析,理解中国画美的存在方面,从而对中国画艺术的美进行一次浅要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对于美育我们的认识尚不完整,教育实践也有残缺。然而时代的进步,需要人们具有更优秀的素质,和谐的身心,立美教育把学生当作审美的客体,在美术课堂中进行积极的探索,以促进美育的完整。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美"不断充斥着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产品设计也不例外,它不再是一种单一的美,而是一种思想上的启迪。产品设计得简约而更富有多样性的用途,正以它简约的形式与简练精悍的词汇成为产品一个更好的买点,区别着产品的层次,它的简约不仅来自于外型,包括着结构、功能及其形式的表现,真正让人感受愉悦的美—"简约"。  相似文献   

8.
苏轼作为一个词派的开创性的人物,同时也发展了"檃栝"体,"檃栝"词的"以就声律"的释义,使得其具有重要的音乐美学价值,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檃栝"词中所蕴涵的音乐美学思想进行挖掘。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巍山镇应如何把"松庭文化"作为地方特色文化品牌进行培育的问题,以作者多年从事巍山文化工作的实际,对赵松庭先生成就、贡献及其影响的了解,以及对巍山培育"松庭文化"特色品牌优势的调查分析,认为巍山已具备把"松庭文化"作为地方文化特色品牌进行培育的条件,并具体探究了"松庭文化"的内涵,提出了六点培育策略,对巍山将"松庭文化"作为地方文化特色品牌进行培育,必将起到积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自古至今有太多的书法艺术家,用他们的手中之笔书写出书法美的艺术,书法的美存在很多方面,一点、一画、一撇、一捺、处处都体现出书法得艺术之美,自古至今的优秀的书法作品,它总是体现出书法美的方方面面,更能体现着无穷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视觉文化与后现代性的相关问题近年来备受关注。本文主要探讨视觉文化与后现代性的关系,并通过案例分析、文本分析等方法,对此问题进行具体研究。全文共分四个部分,除对相关概念的阐释外,首先以"赵小李"现象为切入点,对中国电视文化所显露出的后现代性倾向进行了分析,进而对其与受众审美观念的转变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最后将选题升华,对视觉文化与后现代性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探析、论述。  相似文献   

12.
大众审美文化的发展使审美活动日益泛化,以世俗化、娱乐化、商品化为特征的大众审美文化兼具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大学审美文化一方面要求其审美理念和审美能力要能适应这些变化;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其理性及人文价值的核心理念,引领并承担大众的审美文化生活,使大众树立正确的审美理念并实现审美超越.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唐代敦煌菩萨造像时代性特征,通过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菩萨造像做比较,突出其"丰腴为美"的必然特征。  相似文献   

14.
周昉与陈洪绶分别是唐、明两个历史时期的典型仕女画家,代表着唐、明仕女画的最高成就,呈现了各自所处时代的艺术发展特性。即:唐朝仕女画是以"丰腴为美"的贵族绘画,明朝仕女画是"纤细瘦弱"的文人绘画。本文主要从题材构图、造型比例二方面,比较周昉和陈洪的仕女画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一张照片上升成为一副摄影作品,具备了一定的审美价值,体现出自身美的形态,将现实的美进行了二次折射。而且这种艺术作品所具备的美也是通过一定方式和规律传达出来,从而让受众者进行二次审美。所以,要想了解一幅摄影作品的美如何体现并展示出来的,就必须深入了解它的美的内容和外在形式以及表现规律。  相似文献   

16.
爱伦·坡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时期一位诗艺超群却争议颇多的小说家、诗人、评论家,他的诗歌在美国甚至世界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举世推崇.他的诗歌是恣意哀怨的花朵,是诗人坎坷人生体验对已经逝去的、极易消逝的、憧憬过却不曾拥有的万物的沉痛追悼,所以它们都笼罩着浓浓的悼亡色彩,然而它们又是一致公认的表现美与意蕴美浑然融合的名品佳作,诗歌中幽婉阴暗的意象、弦泉幽咽的意境与诗人对死亡的哲理思索完美结合,相得益彰.它们是爱伦·坡诗歌理论的实践体.  相似文献   

17.
中职德育课教学在坚持"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指导下,逐步让课堂回归学生本位,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还需要重视"以学情为本"教学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8.
孙桂红 《江苏冶金》2009,37(2):67-68
阐述了企业文化与企业“家”文化的内涵,分析了工会在企业”家“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介绍了江苏大山亘集团有限公司工会组织在企业“家”文化建设中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乡镇综合文化站建在基层,贴进群众,是党和政府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阵地,是保障广大农民群众最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基础。建设符合标准的多功能、综合性文化站,要按照"有设施、有产品、有载体、有活力"的四有要求,努力建成功能齐全、设施先进、机制灵活、服务优良、保障有力的示范性综合文化站。  相似文献   

20.
“文化”一词在中国古已有之。《易经》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本义是用人文来化人,人文化成的文化过程是人的存在与发展方式。西汉以后,“文化”正式作为专用名词使用。文化作为“文治教化”的缩写,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是德、行、智慧、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