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歌唱共鸣与声音的音量、音色、音质都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对吐字和发声技术也有很大的影响。中国传统的戏曲唱法与西洋美声唱法在共鸣的运用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传统的戏曲唱法与西洋美声唱法在行腔上各相不同:中国传统的戏曲唱法的行腔是吟唱,美声唱法讲究的是咏唱;中国传统的戏曲唱法与西洋美声唱法的关系是既有差异,又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戏曲是一种写意的综合艺术,其在有限舞台空间中挥洒出无限自由的广阔空间,其戏曲空间可归纳为回环流转性、时空跳跃性、象征写意性、意象虚拟性四种特质,这些美学特质使中国传统戏曲具有形式优美、意境高远、表现力丰富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3.
戏曲作为一种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向观者展示着无穷的艺术魅力,戏曲艺术中的音乐板式、脸谱服装、表演动作等等无不吸引着世人对它的青睐。中国民间美术中很早也出现以各种形式来表现戏曲形象的作品。二十世纪以来,以戏曲元素为创作素材已成为了画家抒情达意的艺术表现手段之一,并创造了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4.
"承中华美德,扬民族之魂"成为我校德育的主旋律.为了使孩子们能够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熏陶,我校与中国戏曲学院共同开发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中国戏曲文化"校本课程,将中国优秀的戏曲艺术在少年儿童中推广、传播,扩大戏曲的影响力,使我校的学生从小感受戏曲本身的艺术美,提高鉴赏戏曲艺术的素质,进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民族声乐演唱中融入传统戏曲演唱技巧,是近年来学科内普遍关注的研究课题.文章以创作歌曲<梅兰芳>为例,对作品进行多维度人文解读与创作技法剖析,以亲历者的切身体验,阐释演唱过程中的理解与诠释,在把握中国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演唱的共性与个性的基础上,在"润腔"与"表演"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重点探究.  相似文献   

6.
戏曲的意象创造是由中国传统美学原则决定的。在进行戏曲艺术创作时,就要遵循意象创作的规律和方法,以戏曲意象化的美学精神为指导,进行创作和构思,强调人物形象的意象化塑造和舞台时空自由的意象化处理。作为戏曲导演,要掌握这种意象化的艺术创造方法,继承前辈艺术家的优秀成果,不断丰富和发展戏曲艺术。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舞是以继承、发扬民族风格为主的传统舞种,它集中体现出我国传统的诗书、绘画、雕刻、壁画以及戏曲等艺术的优秀精髓。本文对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古典舞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尽管"喜剧"作为"舶来"的概念引入中国较晚,但中国古代戏曲中的喜剧传统,其悠远而根深蒂固的存在却是勿庸置疑的,本文以戏曲在民间的演出场景展开,尝试探讨比较同处民间生活重要地位,同以诙谐和笑为精神内核的欧洲中世纪狂欢节与中国古代喜剧.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电视与戏曲一开始便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逐渐相辅相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戏曲与电视结合是双向选择的结果,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随着电视传媒的出现,戏曲在传播方式、艺术形态、观剧方式等方面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以写意为特征的戏曲与以写实为特征的电视艺术结缘.经高度融合而成戏曲电视剧.传统与现代.戏曲与电视并不矛盾,二者的结合为彼此的发展增强了活力,展示了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民间戏曲的市场化道路致力于中国戏曲的发展,是这一传统文化能够发展的必须,戏曲的市场化道路不是片面地将演员和剧团抛向市场,任其生灭.在传统文化越来越焕发活力的今天,民间戏曲更应该在国家保护传统遗产、发展文艺事业的有利环境中,走出多样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族声乐是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发展,在历史沿袭过程中保存下来的一种传统的音乐形态,它包括传统的民歌、戏曲、曲艺等,随民族的诞生而传于人世,民族声乐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人民的心声,展示了不同群体的文化特征、心理特征和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12.
我国历史悠久,是一个有着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度,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早短短不到几百年的时间里写出了中国声乐的发展史,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中,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声乐演唱艺术。中国民族声乐演唱艺术,广义上主要包括传统的戏曲演唱,曲艺说唱和民间歌曲演唱三大类演唱艺术,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舞在舞蹈艺术门类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类别,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和古典风格特色的舞蹈。"身韵"是中国古典舞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从中国戏曲舞蹈中提炼出来的训练身体韵律的重要元素,对戏曲舞蹈中手、眼、身、法、步的借鉴、吸收、融合更是有益于古典舞的发展。本文从古典舞"身韵"和"身段"的共性与异性出发,具体阐释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使中国古典舞在发展创新的风格特点上更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精神。我们把戏曲  相似文献   

14.
在"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繁荣"的大背景下,戏曲美育的内涵特点、功能作用、意义价值乃至实施方案等衍生议题成为学界内外的关注焦点。其中,既有对中华戏曲美育思想的整体性历史回望,亦有对戏曲与美育之间辩证关系的精微分析,更有源于一线教学实践的经验之谈,体现了秉承"以美育德"与"以文化人"的当代美育工作者,积极参与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历史建构,自觉传承并创新中华美育传统的不懈努力。现阶段戏曲美育研究要超越抽象层面的浪漫想象,加强微观层面的实证研究与对策探讨,从而为新时代美育建设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5.
中国声乐艺术面临两个深厚传统的影响。一是欧洲传统发声方法的影响,一是中国传统戏曲发声的影响。这两种发声技术不仅在技巧上有很大的不同,而且音响效果也是全然不同的,显然,这势必会形成审美习惯的巨大差异。本文旨在通过对民族审美习惯差异的分析,探究出美声发声技术的精髓所在,并在此前提下确认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去直接面对美声演唱。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歌唱家的声乐实践包括表演和教学两大方面。不论是从表演或是教学来谈,中国古代歌唱家的声乐技巧都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而在中国古代大量的音乐论著中,记载和用文字描述着声乐技巧。中国古代的声乐技巧包涵着气、声、字、情四个技巧元素,并涉及到声音、语言、作品的情感表达、戏曲表演等多个方面。其中中国古代声乐技巧最完善的领域莫过于中国戏剧中的戏曲演唱。  相似文献   

17.
古装戏曲的服装设计区别在于其他舞台剧服装设计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惯以程式化的服饰——行头来表现人物的身份,服务于以歌舞演故事的戏曲特性。这是自明朝以来戏曲艺术传统的一种保留与延续,也是中国戏曲的精粹。作为古装戏曲的服装设计人员,其主要工作就是在尊重和弘扬这种传统精粹的基础上,根据剧情的需要,从服装的色彩和细节的变化上发挥想象,进行突破性的创新和设计,以求生动诠释人物的个性特征,体现编剧和导演的意图,从而给观众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  相似文献   

18.
王世贞对<西厢记>的批评主要体现在下面二个方面:一是以诗律曲,这种批评标准明显地带有从传统的诗词批评向戏曲批评演变的某些痕迹.二是王氏的批评中体现出他对戏曲的艺术规律的触及,但这些认识又是不很自觉的,更是不成熟的.  相似文献   

19.
爵士钢琴同中国音乐实践相结合、开辟中国风格爵士钢琴创作的民族化之路。其作品在改编、创作的过程中,大胆追求中国民族化风格,模仿民族乐器音响;尝试用爵士乐与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相结合,丰富其表现力。  相似文献   

20.
戏曲作为一门传统艺术,对其的改革创新之声由来已久。在媒介技术快速更新发展的今天,笔者认为戏曲传播当紧扣其文化属性,有效整合各类相关资源,以多元视界强化市场化宣传和运作,着力"动态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