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仪器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是信息产业的支撑。快速准确地获得多种信息是测量仪器的一大发展趋势,也是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激光多自由度同时测量具有测量效率高、多自由度误差参数同时测量等显著优点,克服了传统激光单参数测量获取信息有限、测量效率低下等缺点,成为数控机床误差测量等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按照激光单自由度测量方法到多自由度同时测量系统集成的顺序,对目前激光多自由度同时测量方法和系统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分析了其优缺点,并讨论了激光多自由度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吴鹏  秦水介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8,47(2):206005-0206005(6)
激光回馈技术具有极高的测量灵敏度,在振动测量中具有突出的优势。在激光回馈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并提出了基于激光回馈技术的远程振动测量方法,构建了完整的固体微片激光远程振动测量系统,详细分析了系统各个部分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并在实验中很好地实现了不同频率振动信号的测量及恢复。该研究将振动测量的工作距离提高到25 m以上,实现了远程微振动的非接触测量,拓展了激光回馈技术的应用。实验系统具有较大的振幅与频率测量范围,在振动测量方面具有突出的性能,能够适用于多种场合和目标的振动测量需求。  相似文献   

3.
点阵式远场激光光斑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采用光电探测器点阵监测激光远场光斑的形状分布和激光脉冲时序的方法及其系统的实现。系统可实时监测光斑的形状和形心位置及激光脉冲的绝对时和相对时,激光脉冲发射时间测量精度优于0.2μs。在对激光目标指示器等远场激光照射器的性能评价和激光通信中的远场激光信息场的测量中有较大实用价值,并对大面积的激光光斑的测量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理想的激光功率测量装置应是紧凑、方便而准确,并且可以直接测量激光器的最大功率而不发生破坏或性质的变化。虽然激光功率计也具有象激光器一样长的发展史,但上述要求还是不能完全满足,已有的各种测量装置和方法,有的不够准确方便,有的不能承受激光的最大功率(最大功率往往是测量最感兴趣的)。本文介绍激光功率精确测量的现状、及所需不同激光功率和功率密度范围的测量装置。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国内目前大型激光装置大口径激光能量测量的现状,研制了基于总线的多路激光能量自动测量系统。该系统采用优化的硬件设计和软件算法,解决了现场嵌入式测量单元的抗电磁干扰、线性度以及远程集中自动测量问题。  相似文献   

6.
党敏  冯其波 《光子技术》2006,(4):190-193,211
在激光准直高精度直线度测量中,激光漂移是影响其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激光光线漂移分为光漂、光线弯曲和随机抖动三种类型,针对不同的产生漂移的原因,需采取适当的补偿方法来解决激光漂移问题,提高激光准直测量精度。本文对不同类型提高激光准直精度的方法进行了归纳,并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7.
采用单脉冲飞秒激光辐照单晶硅片和铜板,在材料表面产生烧蚀,并激发黑体辐射光谱。利用ICCD在纳秒尺度对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辐射光谱进行测量,使用最小二乘法将采集光谱与普朗克曲线进行拟合,并用有限差分热扩散模型对温度变化曲线进行拟合,证明了黑体辐射法测量飞秒激光加工材料表面激光诱导等离子体温度的有效性。采用单脉冲激光(中心波长1030 nm,脉宽184 fs,1 mJ单脉冲能量)分别加工单晶硅片和铜板表面,测量了纳秒尺度时间分辨的激光诱导等离子体温度。对于单晶硅片和铜板,测量到以零时刻为中心的平均温度分别为231000 K和226000 K,衰减弛豫时间分别为4.41 ns和2.97 ns。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对激光辐射平均功率和脉冲激光辐射测量设备的能量计标准测量设备的要象笔者研制了ПИ-4和ПИ-5热电接收器,分别用来测量激光的平均功率和单个脉冲能量。  相似文献   

9.
利用双光栅实时测量大视角入射激光波长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宏  姜铃珍 《激光技术》1995,19(6):341-343
本文探讨了利用双光栅实时测量大视角入射激光波和方位的理论依据,并进行了误差分析;尝试了利和双光栅实时测量大视角入射激光波长和方位的方法;预见到双光栅是实时测量大视角,宽频带,脉冲激光波长的有效元件。  相似文献   

10.
马品中 《激光与红外》1994,24(2):62-62,4,F003
简述激光在大型天文望远镜中应用,如激光人造星,测量4.3m主镜面形,自准调校恒星光干涉仪和程差补偿测量,望远镜筒主副镜间相对倾角和弯沉测量等。  相似文献   

11.
李响  张立中  姜会林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7,46(12):1218003-1218003(7)
为了降低激光通信载荷在轨工作中空间环境对于光学系统的影响,提高通信质量以及跟踪精度,使用综合性能较好的高体分SiC/Al作为主镜材料,并通过有限元分析确定了主镜结构的几个重要优化参数。提出了一种一体式主镜柔性支撑,该结构避免了使用不同材料支撑组件线膨胀系数不匹配而产生的应力集中,提高了主镜面形的温度稳定性,并在此基础上降低了主镜及其支撑的总体质量,实现了光学系统的轻量化。仿真分析表明,该结构在重力释放条件下,主镜面形误差PV值为/52,RMS值为/275。工作环境发生4℃温度变化的情况下,主镜面形误差PV值为/11,RMS值为/71。主镜及其一体化支撑基频为208 Hz,主镜单独轻量化率为55.3%,进行一体化设计后主镜及支撑相比传统设计轻量化率为19.87%,能够满足总体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2.
穆永吉  万渊  刘继桥  侯霞  陈卫标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8,47(7):718002-0718002(7)
针对研制和集成完的直径为1 m的激光雷达望远镜,介绍了望远镜主镜系统的结构设计,并分析了主镜二级背板安装点匹配失调及主镜挠性支撑脚作用对主镜面形的影响。通过建立主镜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开展光机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处理,使其能够与集成装校时的干涉测量波前图进行直接对比,得出二级背板与光学基板安装点匹配失调是导致主镜形变过大的主要原因。针对此问题对望远镜主镜系统结构进行了改进,通过有限元光机结构分析,预计优化后的结构能够有效地减小匹配失调导致的主镜形变,将使主镜均方根形变量从0.3降至0.097(=632.8 nm),满足激光雷达要求的0.15面形要求。  相似文献   

13.
1.5m垂直状态真空平行光管主镜支撑结构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富国  杨飞  明名  邵亮 《红外技术》2012,34(9):525-530
针对平行光管主镜应用真空垂直状态的特点,从主镜的支撑方式入手,推导了适用于whiffletree结构的支撑点的位置公式,设计了空间曲线切口式柔性铰链,分析了不同结构形式的主镜室的变形。建立主镜室支撑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分析计算了系统的静力学变形和谐振频率,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支撑结构的作用下,主镜镜面的面形RMS优于0.05,一阶谐振频率达到65.9Hz,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了达到某新型机载光电系统的轻小型化要求,对共孔径组件中ΦΦ445 mm的主镜开展了轻量化设计。首先,对比分析了多种轻量化形式特点,确定了主镜材料和结构形式。然后,以主镜轻量化率和面形精度为目标,综合理论计算与有限元分析手段,对相关参数进行迭代优化,确定出镜厚为68 mm,面板厚度为6 mm,筋板厚度为4 mm,优化后轻量化率达62 %。接着,对主镜开展工程分析,在1 g重力作用下,单一主镜光轴竖直时RMS达1.13 nm,光轴水平时RMS达0.23 nm,冲击振动下最大局部应力为0.19 MPa,组件状态下主镜RMS达11.67 nm,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最后,借助干涉仪对实物主镜进行光学检测,面形精度RMS实测值为15.19 nm,进而验证了轻量化设计分析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对于大型地基望远镜来说,主镜支撑是关键技术之一,主镜支撑效果直接影响望远镜的观测能力,文章详细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望远镜主镜的底支撑和侧支撑方法和结构等,总结了主镜支撑的几个原则,期望对我们从事大口径望远镜的研制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赵勇志  邵亮  明名  吕天宇  刘昌华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7,46(9):918003-0918003(8)
针对1.2 m大口径望远镜主镜支撑系统,为保证主镜面形精度均方根要求,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装调方法。该主镜支撑系统结合运动学原理,分别设计了Whiffletree轴向支撑和柔性切向杆侧向支撑结构,以保证其在较大温差范围内(-20~60℃)以及不同俯仰状态下(垂直-水平)始终具有较好的面形精度。机械加工误差及安装误差使柔性机构在组装过程中极易引入装配应力,明显地增大主镜表面变形。借助于有限元软件对装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进行仿真分析,根据结果制定装调流程,并对实际装调进行指导。完成主镜支撑系统装调后,采用补偿器和干涉仪对主镜的垂直检测及水平检测,检测出两种状态下主镜的实际面形误差分别为/42和/31(=632.8 nm)。  相似文献   

17.
平行光管主反射镜的支撑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行光管中主反射镜的口径最大,支撑也最困难.对用于平行光管设备中口径为1000 mm的主反射镜浮动支撑进行了优化分析.利用ANSYSY中强大的优化分析模块对主反射镜在3点、9点、18点、24点和27点5种不同支撑点数量下的模型进行了优化.最后对这5种优化模型都给出了自重变形分析,得出了主反射镜镜面变形云图并计算出对应的PV值和RMS值.综合考虑了镜面面型要求和工艺性等后,确定了最佳支撑点数为18点,并且点的分布遵循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18.
根据某型卡塞格林系统主反射镜组件的设计要求,在遵循主镜支撑结构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与主镜材料相匹配原则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分析和参数优化设计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和分析了3套主镜组件方案.结果表明,在结构参数相同情况下,SiC主镜的静态、动态性能优于熔石英和K9主镜.对SiC主镜进行轻量化参数优化后,得到了直径为256 mm、质量仅为1.22 kg的镜体.通过对3种方案主镜组件的结构-热分析表明,主镜及其支撑结构均采用SiC材料的第3种主镜组件方案,消除了材料间的热膨胀错配,主镜面的变形误差完全满足设计要求,综合性能优于其它两种方案.  相似文献   

19.
大口径望远镜主镜中心定位机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大口径光电望远镜中主镜中心定位机构的研究分析,设计了一种胀紧圈球头形式的中心定位机构,指出了其优缺点和在望远镜中适合应用的口径大小以及工况要求.定位机构在望远镜主镜支撑结构中,实现了主镜在垂直于光轴方向的平面内的有效定位,并且与主镜底支撑和侧支撑联合作用,承担部分主镜的载荷,保证了主镜的面形精度.同时,定位机构还...  相似文献   

20.
结合某空间光学系统的任务需求,对其2m口径主镜的支撑难点作了详细的论述。为了使主镜达到光学设计所要求的面形精度,运用了结构有限元法和优化设计方法对主镜进行了支撑位置优化;并分别针对主镜轴向1 g 重力载荷、轴向1 g 重力载荷耦合1℃均匀温升两种工况,以主镜镜面RMS 为目标函数、力驱动器驱动力为优化变量进行了多参数优化。通过优化获得了最佳的驱动力组合,镜面RMS 分别达到19 nm、43 nm。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