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二期扩建航站楼中心区设计为基础隔震形式,为全国首个且规模最大的错层隔震建筑。论文介绍了包含橡胶隔震支座、弹性滑移支座以及错层隔震关键节点的施工技术,为今后类似大规模的错层隔震工程设计以及建设积累经验,对隔震技术应用起到推广作用。  相似文献   

2.
组合隔震系统滑动支座的滑移系数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组合滑移隔震系统房屋模型进行了振动台试验研究,组合滑移隔震系统由橡胶支座和滑移磨擦支座组成,其中橡胶支座提供系统的弹性复位力,滑移磨擦支座通过滑移隔离地震,滑移磨擦支座的相对起滑力即滑移系灵敏是影响隔震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分别调整滑移磨擦支座上的竖向力以改变其起滑力,研究磨擦支座的滑移系数,对小、中、大 三种不同滑动系数时模型结构的地震的反应做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滑动系数小时隔震效果好,而滑动系数大时差。另外,三种不同滑动系数中等时竖向拉力最大,滑动系数小时竖向拉力最小。  相似文献   

3.
目前工程常见的隔震系统有叠层橡胶支座隔震系统、滑移支座隔震系统、套管桩隔震系统、弹簧隔震系统、摆动隔震系统。文章将对叠层橡胶支座隔震系统和滑移支座隔震系统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4.
以设置铅芯滑移隔震支座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实体空间有限元计算模型。通过与设置固定支座和无铅铅芯滑移隔震支座计算对比,分析研究铅芯滑移隔震支座的耗能性、自复位性、层间位移、各节点加速度以及地震输入结构能量和动能方面的优越性。结果表明:设置铅芯滑移隔震支座框架结构层间位移比未隔震结构大大减小,比无铅芯滑移隔震框架结构的小,且支座滑动位移小,地震输入结构能量和动能减少。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铅芯滑移隔震支座具有良好的隔震和耗能性能,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更具有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以建筑物滑移隔震技术为基础,介绍了砌体结构使用滑移隔震支座的构造详图,为砌体结构滑移隔震施工提供了参考及标准施工图。  相似文献   

6.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核心区工程隔震层由铅芯橡胶隔震支座、普通橡胶隔震支座、弹性滑板隔震橡胶支座和黏滞阻尼器组成。详细介绍隔震支座构造及安装方法;依据隔震支座特点,层间隔震支座采用"防火砖+无机布+防火罩"的多道防火包封,使层间隔震支座耐火极限不低于主体结构耐火极限,保证主体工程安全。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三重摩擦摆支座的基本原理和力-位移关系,分析讨论了三重摩擦摆支座用于数值模拟的串联模型及其数值模拟的实现方法。以一装设三重摩擦摆支座的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算例,利用串联模型模拟三重摩擦摆支座,采用SAP2000进行建模分析。选择3组分别对应众值烈度、基本烈度以及罕遇烈度水准的地震动记录,对该隔震结构动力模型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研究了支座滞回特性以及中周期支座和长周期支座的参数变化对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支座的滑移面半径和滑移面摩擦系数对中周期支座隔震结构响应的影响较大,而滑移面半径和支座位移能力对长周期支座隔震结构响应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奎山小区住宅楼并联基础隔震结构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并联基础隔震结构是由橡胶隔震支座与摩擦滑移隔震支座并联组合形成的隔震结构,两种型式的隔震支座相互取长补短,可有效降低隔震结构的造价,文中介绍该结构形式在某住宅楼工程中的设计应用,。  相似文献   

9.
江南大酒店平移工程基础隔震设计与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江南大酒店整体平移后采用摩擦滑移基础隔震的设计。隔震支座为聚四氟乙烯滑移支座。工程设计有效地把结构的整体平移与隔震结合在一起。计算分析表明 ,采用基础隔震后 ,大大提高了结构在罕遇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可靠度 ,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文中采用新型固体摩擦滑移材料,即二硫化钼固体润滑剂,研发了一种新型摩擦滑移隔震支座,并采用MTS电液伺服试验系统,对文中提出的新型摩擦滑移隔震支座进行了试验研究,在实验室测定了隔震支座的摩擦系数,得到不同竖向荷载作用下的隔震层摩擦系数。确定了滑移层的滞回曲线,并拟合了摩擦系数和竖向压应力之间的函数方程。测试了隔震支座的摩擦滑移系数及多种工况下的隔震性能,建立了相应的力学分析和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二硫化钼固体润滑剂的摩擦系数较小,摩擦性能稳定,采用二硫化钼固体润滑剂研发的摩擦滑移隔震装置,构造和力学计算模型均简单,性能可靠,组合方便,便于应用,是一种较好的隔震装置。  相似文献   

11.
对某8度设防烈度区的某混合结构进行基础隔震分析与研究,隔震层选用弹性滑板支座、铅芯橡胶支座以及天然橡胶支座三种支座组合,以期达到较好的隔震效果。分析表明:采取弹性滑板支座组合隔震可以有效降低上部结构地震响应,满足隔震要求,同时结构位移也能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抗拉性能远小于抗压性能这一客观情况制约了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在大高宽比建筑的推广应用。在研究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力学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抗拉机构,利用叠层橡胶隔震支座的抗压能力来承受隔震层的拉力。通过对一栋高层隔震结构在罕遇地震中的地震响应分析,研究新型抗拉机构对大高宽比隔震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新型抗拉机构巧妙地把拉力转化成压力,构造简单,易于设计和制造,采用新型抗拉机构,可以提高隔震层的抗拉能力,减少隔震层竖向位移,降低上部结构地震响应。此机构对于隔震技术向大高宽比结构应用和推广有实际应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组合基础隔震系统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组合基础隔震系统中叠层橡胶支座和滑板摩擦隔震支座的恢复力特点进行了研究 ,提出并分析了叠层橡胶支座的粘弹性模型和滑板摩擦隔震支座的粘刚塑性模型 ;即叠层橡胶支座采用弹性恢复力模型和粘滞阻尼恢复力模型 ;滑板摩擦隔震支座采用双线性库仑摩擦阻尼恢复力模型和粘滞阻尼恢复力模型。用提出的分析模型对振动台试验隔震房屋进行了三维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 ,并将分析结果和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分析模型不仅能有效预测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 ,而且分析和试验所得的隔震支座滞回曲线相似。  相似文献   

14.
某高层剪力墙住宅位于地震高烈度区江苏省宿迁市,为了提高其抗震性能采用了基础隔震技术。由于我国规范对地震高烈度区建造高层隔震建筑还没有明确的设计依据。文中将组合隔震设计方法应用于该建筑的基础隔震设计中。为满足设定的抗震性能目标,隔震层采用了天然橡胶隔震支座和铅芯橡胶隔震支座的组合隔震形式。分析表明,地震作用下两种隔震支座充分发挥了其隔震性能,上部结构的地震响应明显降低,并且隔震层在罕遇地震下工作状态稳定,满足抗震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5.
随着建筑复杂程度的不断增大及隔震技术应用的推广,有必要对大跨复杂结构隔震设计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以西安丝路国际会议中心为工程背景,介绍了隔震设计在大跨复杂结构中的应用。该建筑结构地上部分采用巨型钢框架结构,地下部分采用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地下室顶板以下柱顶布置隔震支座形成隔震层,隔震层混合使用"橡胶隔震支座+弹性滑板支座+黏滞阻尼器"。通过隔震层的选型与布置及计算分析,认为采用地下室顶板以下柱顶布置隔震层的方式具有适用性,隔震设计满足规范各项要求。结合结构特点,对隔震结构扭转控制、超长钢结构采用隔震设计时温度效应的影响、隔震层在地震作用下的自复位能力、双支座布置误差控制及弹性滑板支座水平度控制要求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各专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控制措施,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摩擦摆隔震高层结构的抗震性能,提出了摩擦摆隔震设计的具体流程,并设计了一栋12层的摩擦摆隔震框架-剪力墙结构。为考察其隔震效果,制作了相应的缩尺模型并进行振动台试验。基于试验结果,研究上部结构的楼层响应和摩擦摆隔震支座的位移响应,对比分析剪力墙下摩擦摆及框架柱下摩擦摆滞回性能的区别。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摩擦摆隔震,该框架-剪力墙结构实现了9度多遇地震弹性,设防地震、罕遇地震甚至超罕遇地震可修;结构的楼层响应显著降低,摩擦摆完全起滑后,地震强度越大,摩擦摆的隔震效果越好,且摩擦摆隔震支座具有良好的自复位能力;在9度罕遇地震作用下,剪力墙下摩擦摆发生了竖向提离抬升,对摩擦摆的滞回性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隔震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飚 《山西建筑》2004,30(14):42-43
结合设计实例,阐述了在实际施工中的处理方法和构造措施,验证了隔震结构的可靠性和优越性及相应带来的经济效益,阐明了在中、低烈度区高层建筑中应用隔震技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摩擦摆隔震高层结构的抗震性能,提出了摩擦摆隔震设计的具体流程,并设计了一栋12层的摩擦摆隔震框架-剪力墙结构。为考察其隔震效果,制作了相应的缩尺模型并进行振动台试验。基于试验结果,研究上部结构的楼层响应和摩擦摆隔震支座的位移响应,对比分析剪力墙下摩擦摆及框架柱下摩擦摆滞回性能的区别。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摩擦摆隔震,该框架-剪力墙结构实现了9度多遇地震弹性,设防地震、罕遇地震甚至超罕遇地震可修;结构的楼层响应显著降低,摩擦摆完全起滑后,地震强度越大,摩擦摆的隔震效果越好,且摩擦摆隔震支座具有良好的自复位能力;在9度罕遇地震作用下,剪力墙下摩擦摆发生了竖向提离抬升,对摩擦摆的滞回性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陈元豹 《福建建筑》2011,(11):43-46
层间隔震是隔震技术的新发展,它将隔震层设置在建筑物某层柱子和楼板之间进行结构的地震反应控制。本文以位于地震高烈度区的某高层办公楼建筑为例,为了提高其抗震性能而对其采用了层间隔震技术。设计结果表明,隔震层上部结构层间剪力相对于非隔震结构降低了45%以上,且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弹塑性位移角约为1/300,抗震设计水准提高到...  相似文献   

20.
A large number of over-track buildings have been designed in metropolis during the recent decades for adapting to rapid urbanization and saving land resources. However, the over-track buildings are potentially affected by train-induced vibration that may cause discomfort or health problem for residents, which in turn needs to be carefully evaluated. In this study, the responses of a high-rise over-track building with three different transfer type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using the recorded three-dimensional accelerations from in-situ tests. By performing time history analyses, the vibration responses of the fixed structure, traditional rubber bearing (TrRB) isolated, and thick-layer rubber bearing (ThRB) isolated structures are analyzed and evaluated,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st evident vibration is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with vibration energy mainly concentrated among the high frequencies. Thereafter, the effects of vibration control by using different isolation technologies are compared.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abilities to isolate vertical train-induced vibration could be enhanced by using ThRB while the horizontal isolation performance is still guaranteed. Then the reason for the variation of vibration amplitude along the building height is discussed. This research enriches the train-induced vibration database and exemplifies the vibration mitigation control and design for over-track building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