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系是平原高潜水位采煤沉陷区的关键要素,本文以淮南西部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中的水系规划为案例,针对水质污染、水系封闭、水景破坏等问题,提出联通、清洁、活力的水系统治理目标及具体的实施措施。联通指在保障基本环境容量基础上,结合地形,增加水系互联程度;清洁指利用天然沉陷低洼废弃地及浅积水区,修建人工湿地对周边汇水进行深度处理;活力指通过多样化的水系堤岸布置和河道水系景观的建设提升水景质量、丰富水景变化。  相似文献   

2.
采煤沉陷区人居环境如何建设是矿区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采煤沉陷对矿区人居环境的影响,针对采煤沉陷区人居环境的特殊性,提出适应工程地质环境质量区划的沉陷区人居环境建设原则,对促进矿区人居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太原市杏花岭区采煤沉陷区治理问题展开了研究,重点关注了采煤沉陷区治理安置用地的选址问题,结合该地区采煤沉陷区的安置需求,确定了选址位置以及选址规模,并针对选址方案进行了系列论证,从关注民生角度提出了关于杏花岭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采煤沉陷区内新建光伏发电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的编写方法,结合在采煤沉陷区内新建光伏发电项目的特点,提出了采煤沉陷区内光伏发电项目如何进行危险性的评估及其防治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张远景  刘嘉博  朱逊  姜瑞 《规划师》2022,38(2):95-101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从全域、全要素、全过程系统且整体地对采煤沉陷区进行修复,成为根治其生态顽疾,带动所在城区转型与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此,文章探索了城市采煤沉陷区"基底研判—格局建构—策略制定"的修复路径,从分析沉陷区的问题与机遇出发,依据动态沉降增加源地识别,通过四象限模型划定修复功能分区,进而构建生态修复格局,并提...  相似文献   

6.
熊光东  姜东  谭绍鑫  张坤  安华 《居业》2023,(10):58-60
在黄土区域采煤沉陷区建设光伏电站,可有效利用沉陷区闲置土地,改善沉陷区生态环境,提高社会综合效益。与常规地面光伏发电站不同,黄土区域采煤沉陷区光伏支架选型应综合考虑地面沉陷变形的影响,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分析了黄土地区采煤沉陷区的沉陷变形特点对光伏固定支架的影响,给出了具体的设计注意事项,为后续黄土地区采煤沉陷区光伏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煤沉陷区一直被看作是对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城乡空间等各个方面造成巨大影响,同时治理耗时耗财、成效不佳的城市负面空间.随着我国进入生态文明时代,资源型城市迎来转型发展的契机,而采煤沉陷区的治理是转型发展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以淮南市西部采煤沉陷区为例,通过对其生态、功能、土地、景观、设施等多要素的研究,从"山水林田湖...  相似文献   

8.
江崇国 《四川建筑》2010,30(5):15-17
根据淮南采煤沉陷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对矿区沉陷特点及影响进行分析,并剖析现状和存在问题,总结适合淮南采煤沉陷区的治理措施,提出淮南市采煤沉陷区的可持续综合治理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9.
高艳玲 《山西建筑》2012,38(17):100-101
以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在山西省阳城县蒿峪煤矿采煤沉陷区的采空区勘查、监测及采取的应急处治为例,总结出管道经过采煤沉陷区的地质工程处治技术,实践证明此方法简单易行,经济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地基中水位变化不仅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而且易造成地基水平拉裂,对建筑物极为不利。本文对受地下水位影响的沉陷区内的一建筑物实例进行了破坏原因分析,并提出了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11.
基于可拓学的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是土地复垦项目决策的依据和前期工作的中心环节,但目前针对采煤塌陷区的适宜性评价尚不多见,同时由于传统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方法都含有一定的主观因素,导致评价结果受到影响。因此本文提出基于可拓学的适宜性评价方法,根据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的特点,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建立适宜性评价模型。通过塌陷区实例进行分析,得出了土地复垦的适宜性评价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采煤塌陷区土地适宜性评价具有适用性和合理性,同时可以克服人为因素的影响,从而提高评价精度,充实了土地适宜性评价理论和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12.
以山东省兖州煤田邹城市太平采煤塌陷区为例,在多年调查研究基础上,分析太平采煤塌陷区新生湿地生物多样性特征及变化趋势,结合动态塌陷特点,重点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探索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以塌陷区新生湿地生物多样性保育为核心的生态修复技术.从生态系统整体设计与修复的角度,提出了6种基于生物多样性保育的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模式,...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急倾斜煤层开采岩层和地表移动特点,总结了急倾斜煤层开采地表下沉盆地的4种类型,并对这4种下沉盆地的形成原因进行揭示。给出了急倾斜煤层开采沉陷预计建模的4条原则,并针对该原则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积分法的急倾斜煤层开采沉陷预计模型,该模型能清楚地解释急倾斜煤层开采煤层顶底板岩层移动和地表下沉的相互关系。建立了预计方法的坐标系,分析了预计参数的物理意义,并给出了预计参数的变化规律。编制了基于本文方法的计算机程序,并利用矿区观测站实测数据对本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于倾角大于70°的急倾斜煤层开采沉陷预计效果较好,能为矿区的环境保护,地表移动预警起到决策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煤矿开采沉陷与地表环境资源之间日趋紧张的矛盾现状,在理论研究与现场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分析开采沉陷区地表变形与建筑物损害的相互关系,建立了沉陷区建筑物损害评价计算模型。基于计算模型,在GIS平台下利用ArcObjects组件开发技术,集成实现了“开采沉陷环境资源损害评价”功能模块并嵌入ArcGIS桌面系统。该系统模块能够实现煤矿沉陷区建筑物损害评价计算的自动化和可视化,同时,用户能够自主设定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的临界值,灵活应用于不同评价目标区。系统模块研制成功后,在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鲍店煤矿十采区进行了工程实际应用,现场实例校核显示,评价计算结果与现场技术人员的实地测算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采用有限元法研究了宝积山煤矿701综放工作面专线铁路下采煤引起的地表沉陷规律,给出了随着开采的进行地表水平位移、竖向位移的发展规律.现场监测表明,有限元计算得到的沉陷量与实际沉陷量基本一致,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建立及参数的确定是合理的.计算结果对710工作面的正常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通过煤矿塌陷区的架空敷设供热管道为研究对象,对通过塌陷区边界采用常规非预应力安装的管道进行了危险性分析,采取了适当缩短支架间距及预应力安装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焦作矿区煤矸石为研究对象,采用XRF、XRD研究了煤矸石的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用HR—ICP—MS、AFS分析了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煤矸石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和Al2O3,以及Fe2O3、CaO、MgO、Na20、K2O、Ti2O等,矿物组成为石英、高岭石、白云母、方解石及埃洛石。最后,对焦作矿区煤矸石在制备建筑材料、微量元素利用及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8.
地下资源开采常常引起周围环境的负面效应,造成地面建筑物、公用地下管线和各种地下设施以及城市道路的路基、路面、铁路等不同程度的损害,利用GIS可以有效地把这种负面效应和损害可视化.在可视化过程中,经常要判断不同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关系.基于GIS所特有的拓扑关系特性,把开采沉陷区域的建筑物和沉陷等值线空间位置关系抽象成理论模型,并进一步探讨了点与曲线环关系算法以及利用现有GIS软件如何来实现拓扑关系的方法.通过这种可视化,可以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从而更好地为工程服务.  相似文献   

19.
周强  甄景新 《城市建筑》2014,(4):218-218
煤矿地下开采后,地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这必将引起地面建筑设施不同程度的变形与破坏。因此,大量建筑需要加固维修。本文对采矿区地表建筑物变形检测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进行结构加固施工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Soil eros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s in Indonesia coal mining reclamation area because located in tropical areas which has high average of rainfall. Severe soil erosion leads to the unsuccessful reclamation progress in the post mine surface due to impact on steep slope and limit of seedling establishment. Considering the impact of soil erosion in mining activities, Indonesian government had issued several regulations related to erosion control. Soil erodibility i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controlling soil erosion. It will determine amount of soil loss and total sediment. Estimation of soil erodibility aims to determine the susceptibility of soil to be eroded by water. The estimation considers soil texture, percentage of organic matter, soil structure and soil permeability. This study was integration between field work to collect soil sample, soil laboratory analysis, soil erodibility analysis using erodibility equation Wischmeier and Smith (1978) and analysis to predict soil erosion/annual total soil lo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soil erodibility in study area was calculated to range from 0.091 to 0.142 tons ha h/ha/MJ/mm and soil erodibility of the study area was categorized as very low and low. There are stro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soil erodibility and soil erosion but the correlation was not fully linier due to other factors controlling soil erosion / annual total soil lo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