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4.
5.
6.
醇和酚的缩水甘油醚是由醇或酚和环氧氯丙烷在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催化作用下进行开环反应,然后再用碱进行消除反应而完成。 相似文献
7.
8.
9.
以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为原料,在碱催化作用下水解合成烯丙基甘油醚(AG)。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投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利用单因素试验法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反应原料配比和反应温度是影响烯丙基甘油醚收率的主要因素,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的影响较小;最佳工艺条件为:n(H2O):n(AGE)=1.5,反应温度为90℃,催化剂(NaOH)的用量为1.2%(以反应原料总质量为基准,下同),反应时间为2h。该工艺条件下得到的产品收率为89.0%。 相似文献
10.
11.
12.
对再生丁基橡胶(RIIR)与非极性不饱和橡胶共混物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IIR易以填料的形式加入到非极性不饱和橡胶中使用,当RIIR以填料的形式加入到NR、BR及SBR中时,不仅使它们的耐热氧老化性及耐屈挠龟裂性得到明显改善,而且使NR及BR的撕裂强度及扯断伸长率提高;RIIR作为生胶与BR及NR共混,可改善BR的耐热氧老化性,提高NR的撕裂强度;SBR与RIIR共混,均使拉伸强度及撕裂强度降低;非极性不饱和二烯类橡胶与RIIR共混后,均使耐磨性降低。 相似文献
13.
气干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阻聚剂(对苯二酚)的用量对不饱和聚酯树脂凝胶时间及贮存期的影响;同时使用了烯丙基醚基团(CH2=CH—CH2—O—)作为气干性基团,对传统不饱和聚酯树脂进行改性,讨论了烯丙基醚用量对不饱和聚酯树脂气干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对苯二酚用量为0 016%,烯丙基醚用量>20%。 相似文献
14.
苯甲酸封端间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合成了苯甲酸封端的间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并就树脂中苯乙烯的含量、浇铸体的后固化时间对树脂性能的影响和浇铸体的耐酸、耐碱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苯乙烯的含量在35~40%之间,后固化时间为10h,树脂的性能达到最佳;苯甲酸封端后的间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耐酸、耐碱性能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16.
以对苯二酚为原料合成了四溴对苯二酚二羟乙基醚 (TBHQD) ,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探索。利用核磁共振 (NMR) ,质谱 (MS)确证了其结构。以其为单体合成了 6种不饱和树脂 ,并且对这些树脂进行了热机械性能的测定 ,氧指数测定及热分析 相似文献
17.
18.
19.
通过在不饱和聚酯树脂中加入活性端基聚氨酯橡胶来降低树脂的体积收缩.树脂固化前,橡胶与不饱和聚酯树脂相溶性好;树脂固化时橡胶中的不饱和双键反应可参与反应,并呈一定粒径的胶粒析出.本文研究了几种活性端基聚氨酯橡胶对不饱和聚酯树脂收缩控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烯丙基醚改性不饱和聚酯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丙二醇、马来酸酐以及三羟甲基丙烷二烯丙基醚合成了空干性不饱和聚酯 ,探讨了合成反应的条件 ,并与邻苯型、间苯型树脂作比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