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霉曲是采用纯培养技术,将根霉与酵母在麸皮上分开培养后再混合配制而成的.根霉曲具有较强的糖化发酵力,适合各种淀粉质原料小曲酿酒工艺使用.水分和温度是保证根霉Q303菌种质量的关键.在拌麸皮时加45%~50%的水较适宜;制曲过程的品温最好控制在36~38℃;前期干燥温度一般为40~45℃,后期烘干温度可控制在45~50℃.  相似文献   

2.
孢子发芽期:曲料未热前最初4—5小时左右,就是米曲霉孢子发芽阶段。此期间曲霉的最适发芽温度为30—32℃。因为温度低于25℃以下,霉菌发芽缓慢;温度在37℃以上,不适应霉菌发芽,而适应细菌的发育繁殖,污染杂菌,影响制曲。菌丝生长期:孢子发芽后,生长菌丝,温度上升,证明菌丝开始生长,需要间歇通风,调节品温,调换新鲜空气,以利米曲霉生长,保持品温34—35℃,培养12小时,曲料饼结并发白时,进行第一次翻曲。菌丝繁殖期:第一次翻曲后,菌丝发育更为旺盛,品温上升极为迅速,严格控制品温32—35℃,连续通…  相似文献   

3.
脂肪酶在根霉的酶系中占重要地位,现已从根霉生产脂肪分解酶制剂。因此脂肪在脂肪水解酶的作用下迅速分解,在三天的发酵过程  相似文献   

4.
固定化根霉和酵母共用生产低度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酵母和根霉是生产小曲酒的主要微生物。本文研究了根霉和酵母两种固定化细胞共用的比例及边糖化边发酵的工艺条件,并进行了半连续发酵实验。在以米粉为主的液体培养基中发酵48小时,产酒为2.55%(V/V),原料出酒率达158.1%,产品具有典型的米香型。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根霉和酵母在发酵过程中生长良好,且菌体保持较长的稳定期,可以不断进行发酵。  相似文献   

5.
五株优良根霉的特性比较及其推广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5株根霉的特性进行了分析.①将这5株根霉分为四川型和上海型.②最适生长糖化温度为30~35℃,最适发酵温度为30℃.在相同温度下,四川型根霉生长糖化较上海型慢.③最适pH在3.0~5.5之间.④各根霉生酸能力差别较大.四川型产酸力较弱,上海型较强.⑤发酵力的大小为3.868>3.852>3.867>3.851>3.866.⑥根霉的糖化力很强,可代替曲霉作麸曲使用.⑦该5株根霉适于多种类型、多种原料、多菌种、不同工艺的曲药生产.(丹妮)  相似文献   

6.
利用根霉发酵制作腊八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毛霉和根霉最适温度及产蛋白酶、淀粉酶情况进行了研究,同时对毛霉、根霉作为发酵剂对腊八豆制作从发酵到成品的总酸、氨基酸态氯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根霉、毛霉发酵腊八豆的氨基酸态氮及游离氨基酸含量都很接近,而且根霉可以在高温下发酵,因此利用根霉代替毛霉发酵制作腊八豆,不受季节的限制,还能改善腊八豆的风味,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及设备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豆豉发酵过程中温度、硬度和颜色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曲霉型豆豉为原料,观察不同接种量豆豉在发酵过程中的外观变化;测定了豆豉在前发酵过程中的品温、硬度和颜色的变化;分析了后发酵过程中不同盐添加量对豆豉硬度和颜色的影响。结果表明,豆豉在前发酵第36 h品温达到最大值,之后温度轻微降低,并保持一定的温度不变;豆豉的硬度在后发酵阶段降低显著,并且受盐含量的影响,盐含量越低,豆豉硬度越低;豆豉在发酵过程中颜色变暗,变黑。  相似文献   

8.
看到《中国调味品》1990年第8期李一鸣同志的“用根霉酿制豆腐乳一说应予更正”一文,有不同看法,愿与李一鸣同志探讨。李一鸣同志在文中提到:“到目前为止,未见到一篇有关用根霉酿制豆腐乳的具体报道,更没听说有哪个广家采用根霉酿制豆腐乳的消息。”并且“曾实验将单一的华根霉接种在豆腐白坯上,经20℃培养72小时。结果菌丝生长短细、菌落稀疏。”从而得出结论,认为“根霉不适应在蛋白质含量高的基础上生长”、“不适宜用单一的根霉酿制豆  相似文献   

9.
上海型根霉与川黔型根霉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士良 《酿酒科技》2004,(3):33-33,32
方心芳等老前辈将根霉分为“上海型”和“川黔型”。这两类根霉都具有很强的糖化力.都具有糖化和酒精发酵的功能,但它们又各自具有特点。上海型根霉在发酵过程中产酸能力强.适于酿造薯类原料,而不同的上海型根霉菌种又各具特色;川黔型根霉产酸很少.适于高粱原料的发酵。(陶然)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圆盘制曲机在根霉曲生产上的应用,确定了生产工艺参数:物料5000 kg,加水1600 L,加种曲150 kg,拌匀,入圆盘制曲机。入圆盘时物料品温28~31℃,静置培养14~18 h,室温维持在28~32℃之间,湿度维持在70%~90%,待菌丝结块后翻曲,继续通风培养18~20 h,品温维持在32~34℃之间,室内湿度维持在60%~80%,待品温降至30℃左右时结束培养,制得成品曲的糖化力为33.2 g/100 g,比浅盘培养根霉曲糖化力高1.4 g/100 g。  相似文献   

11.
以匍枝根霉孢子为研究对象,通过改良固体培养法进行培养,并观察和统计匍枝根霉孢子的萌发情况、菌落大小和色泽、菌丝生长变化情况及孢子囊的形态特征,分析不同浓度山梨酸钾对抑制匍枝根霉生长的效果。结果表明:山梨酸钾对匍枝根霉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其浓度升高而增强,当浓度≥0.8 g/100 mL时,抑菌效果已达到显著水平;当浓度为1.01.2 g/100 mL时,可抑制79%1.2 g/100 mL时,可抑制79%90%根霉孢子的萌发,抑制菌丝及菌落生长且加速其老化、衰退。  相似文献   

12.
木霉T68发酵基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生物量(孢子量和菌丝体)为指标,菌落直径为参考,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木霉T68(Trichoderma"T68")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优化后的木霉发酵控制参数为固体培养最佳组合为pH7、30℃、7d,碳源为蔗糖,氮源为丙氨酸.最适T68菌丝生长的液体培养基是以玉米粉和麸皮分别作为碳、氮源,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麦麸30g/L,玉米粉30g/L,葡萄糖7.5g/L,KH2PO41g/L;发酵培养时间为3d;培养基的初始pH值为5.0~7.0;发酵温度为(30±1)℃;摇床转速为160r/min.最佳培养条件下菌丝干重为3.272g/L.  相似文献   

13.
根霉在生长的后期会形成孢子,以往根霉的分离采用孢子繁殖法;本文依据根梅在生长时首先长出丝状菌体,并具蔓延、伸展的特性,采用菌丝切割移植方法,可以分离得优良根霉。同孢子分离法相比,可以简化操作程序,在实际运用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为改变毛霉型豆豉传统的开放式自然发酵生产,选育出一株保持传统风味、生产迅速、菌丝旺盛、酶系较全、中温生产、性能稳定的毛霉菌种。新生产工艺采用纯种厚层通风制曲,制曲周期缩短到3—4,发酵周期缩短到4个月,为豆豉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创建了先进的生产工艺。经过生产实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根霉酒精发酵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凤英  董开发  涂瑾 《食品科学》2002,23(8):158-159
本文对以2-2根霉等几株纯根霉作糖化发酵剂酿酒, 与2-2根霉和活性干酵母混合制曲酿酒作对照,对发酵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用纯根霉产酒精的发酵性能前期虽比加了酵母的根霉曲发酵更迟缓,但2-2菌株发酵结束时酒醪中的酒精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短梗霉多糖是一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微生物胞外多糖,淀粉废水是加工淀粉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副产物,营养丰富;麦芽根为麦芽制造过程中的副产物,含有丰富的淀粉酶、麦芽酶、果酸酶及蛋白酶,富含B族维生素,并含有大量未知生长因子。因此,利用麦芽根所含有的丰富酶系和生长因子来酶解淀粉工业废水,便于出芽短梗霉菌的生长代谢。实验表明,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控制培养基初始pH为6.5、发酵温度为28~30℃、转速为180r/min、发酵时间120h的发酵工艺,较适合于出芽短梗霉菌利用麦芽根与淀粉废水的混合培养液进行代谢,生产短梗霉多糖。  相似文献   

17.
从广东阳江豆豉的曲醅中筛选出两株前发酵优势菌,经1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和菌株形态观察鉴定确定为米曲霉与米根霉,再选出长势旺盛,高产蛋白酶的菌株,以麸皮培养基扩大培养,单菌或双菌混合进行制曲。通过研究曲料中的氨基态氮含量与菌种生长情况,及成品的氨基态氮、还原糖、总酸含量与风味评定,确定豆豉前发酵最优菌种组合,发酵温度与发酵时间。结果表明,以米曲霉与米根霉混合制曲,于36℃条件下发酵56h,生产出的豆豉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8.
索化夷  赵欣  骞宇  陈娟  李键  张玉  阚建全 《食品科学》2015,36(19):124-131
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配合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对永川豆豉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区系生态演化进行解析。结果表明:永川豆豉在制曲过程中霉菌和细菌呈对数增长,进入后发酵阶段菌落总数快速下降,并保持在较低水平。永川豆豉在制曲前期有多种乳酸菌生长,后期乳酸菌受霉菌增长抑制,种类减少。在后发酵阶段奥德赛芽孢杆菌(Bacillus odysseyi)、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oligofermentans)和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lindneri)是优势菌群。同时在制曲初期也发现了费格森埃希菌(Escherichia fergusonii)等杂菌生长。永川豆豉制曲阶段优势霉菌是总状毛霉(Mucor racemosus),同时伴有有性根霉(Rhizopus sexualis)、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大孢联轭霉(Syzygites megalocarpus)、米根霉(Rhizopus oryzae)的生长,后发酵阶段有接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 sp.)的参与。  相似文献   

19.
通过测定柠檬皮中柠檬苦素对根霉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孢子萌发抑制率、菌丝萌发抑制率确定其抑菌活性,根据测定各因素对抑菌活性的影响确定抑菌活性的稳定性;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和测定根霉细胞外碱性磷酸酶(AKP)含量和蛋白质含量,菌丝体的总糖含量,分析柠檬皮中柠檬苦素对根霉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柠檬皮中柠檬苦素对根霉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250、5000 μg/mL;对根霉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更强,对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抑制的EC50值分别为918.34和1707.31 μg/mL。柠檬苦素对根霉的抑菌活性不受温度和明胶的影响;pH为4时,抑菌活性最强;Fe3+、Fe2+均能显著(p<0.05)提高柠檬苦素的抑菌活性。柠檬苦素能使根霉的糖、蛋白质、AKP等胞内物质渗出;扫描电镜观察也发现经柠檬苦素处理的根霉孢子凹陷和皱缩严重,且溶出物明显;菌丝出现断裂扭曲、变形、变细。因此,柠檬苦素能破坏根霉的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完整性,使胞内物质渗出,菌丝体和孢子变形,从而使根霉生长代谢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20.
根霉3.010产纤维素酶酶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根霉3.010所产纤维素酶酶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实验结果显示:根霉在培养的第6d~8d为纤维素酶旺盛分泌期,其最适反应温度为50%左右,且在40℃以下热稳定性较好:纤维素酶的最适反应pH值为4.0-6.0,在pH4.0~7.0时稳定性较好.在1.0%的浓度下,CaCl2、MnSO4和CoCl2均对该酶有激活作用;而KCI、ZnSO4和CuSO4则对该酶活力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NaCl、FeS04和Mg2SO4对根霉纤维素酶活力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