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王占柱 《住宅科技》2010,30(2):52-55
住宅室内设计是室内设计的重要部分,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继承传统、结合时代需求进行住宅室内设计创作是设计师所面临的问题。文章从空间、环境、传统三方面进行探析,以期对今后的住宅室内设计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陈心 《四川建筑》2011,(6):64-65
住宅建筑的人性化设计是当今住宅设计规划的热门理念。为满足居住者及社会环境对人性化设计日益提高的需求,设计者应从居住者的安全、健康、舒适和愉悦作为出发点,探索住宅建筑人性化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前言在当今住宅商品化的时代,更是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以及人们对高素质生活质量的追求,而不断的在变化和提高功能质量,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这种需求的变化给我们的住宅设计带来新的课题和更高的要求。如何做出既舒适、安全同时又符合人们精神物质要求且经济实用住宅的设计,以适应住宅市场的变化,满足住宅消费需求,成为建筑设计人员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以当今的市场环境为背景,从起居室、卧室、厨房三方面入手,介绍了住宅的基本户型设计,分析了住宅的大环境及社区环境设计方式,为设计出与人们的物质、精神需求相适应的住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36)
在当今资源缺乏,住宅空间有限的形势下,通过对住宅空间可变性研究,在空间有限的住宅中,要实现多种功能根据住户生活需求变化而变换,使空间利用率最大化。人们对居住的需求不断变化,要充分利用建筑物的物质生命周期,使其适应家庭生活的使用功能变化,需要对住宅进行可变性设计。本文主要以探索有效的可变设计方法,满足丰富多样的住居生活。  相似文献   

6.
读懂"绿色住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的房地产市场上,"绿色"概念成为新卖点.环保型、生态型的绿色住宅或绿色住区的概念频频推出.绿色景观、绿色装修、绿色电梯……新概念叠出.开发商和消费者对绿色住宅的关注与追求,折射出新的住房消费需求趋势,体现了进入21世纪房地产市场发展对住宅消费的"优化"要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现代住宅的设计理念也在发生转变,尤其对住宅设计有了新的认识。本文从不同住户的不同需求出发,论述了住宅设计要朝着多元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分析了新的设计理念和需求。  相似文献   

8.
住宅是人们生活中在其中花费时间较多的场所之一,人们在住宅中休息学习乃至于工,因而住宅环境的好坏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十分巨大。在当今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人们对住宅的要求早已不仅仅是对遮风避雨的基本需求,更多的是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但是在环境不断恶化的发展中,人们对于绿色环保更加重视,在追求品质生活时对于生态绿色的要求更好的切合在一起。本文正是基于这一思路进行分析,探讨绿色住宅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9.
现如今,我国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老年人的居住问题也是我们尤为关注的焦点.本文根据《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和老年人居住的需求阐述了老年住宅设计中应把握的原则和在其设计上应注意的要点.目前中国由于人口众多,老年人口数量庞大,使得老龄化的趋势愈加严重.当今建立能够适应老龄化社会需求的建筑住宅体系已经成为一些专家思考的重要问题,这也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0.
中小户型住宅在当今房价持续上涨的趋势下就成为了大多数人的住宅首选,但是由于其面积有限,对空间收纳具有局限性,不能满足一定的住房需求。本文基于高房价的社会现状,通过对中小户型住宅及其收纳空间进行分析,从中小户型住宅的整体空间布局、相关心理行为理论及环保安全三方面入手阐述适其应用原则,为中小户型住宅收纳空间的合理化应用提供理论借鉴与参照。  相似文献   

11.
“商改租”政策的提出不仅有利于扩大租赁住房供给来源,也为我国商办市场去库存提供了一个解决思路。但目前“商改租”的实践效果并不理想,针对企业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在相关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从法律与政策、市场、企业和存量商办房自身4个方面,系统归纳出影响企业参与意愿的26个因素。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建立了影响因素间的6级多层递阶解释结构模型,明确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和作用路径,找出了影响企业参与意愿的10个根源性因素。并针对法律与政策、政府激励措施、商办与住房租赁市场需求、改造市场经验、存量状况与满足转化条件程度等根源性影响因素,提出“商改租”工作推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系统的回顾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发展历史,以及对住房市场和住房保障两条发展路线的梳理,结合福利经济学的观点,提出住房保障是住房市场的必要补充,是对社会财富合理再分配的观点。提出了住房保障应当与住房市场相互协调,住房保障的规模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相互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13.
徐娟燕 《住宅科技》2006,(11):19-22
文章从功能分析入手,将卫生间的主要功能定位为“人体保洁”和“家居保洁”,并进行了必要性与可行性的论证,提出了“一大一小”的“住宅卫生间”概念。  相似文献   

14.
香港公屋本质,公屋设计和居住实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分析了香港在不同时期的公屋政策,公屋设计及居住实态。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上海地区评分细则》作较为详细的解读.《细则》结合上海住宅建设的特点,提供了住宅性能评定的具体依据,对推动上海住宅性能认定工作,提升上海住宅建设整体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article I examine the failure of fair housing policy to desegregate public housing in the USA. The article reviews major federal actions toward public housing segregation, as well as broader public housing segregation patterns and trends in the USA. It then draws on a variety of archival sources to present an in-depth case study of public housing segregation and desegregation in Louisville, Kentucky. Unlike previous studies of the subject,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detailed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cal public housing tenancy policies and changes in racial occupancy across Louisville's housing projects spanning the last 50 years. The article argues for the importance of research on local-scale policy implementation for our understanding of fair housing policy, and it draws from its investigation of Louisville some conclusions about the inability of fair housing policy in the USA to realize its stated objectives.  相似文献   

17.
In 2003 the Atkinson community became the first public housing project to convert into a non-equity co-operative. After providing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non-market housing policy in Canad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the Atkinson co-operative. The conversion of Atkinson has produced a new model of social housing, in that Atkinson operates neither as a pure housing co-operative nor as a public housing project, but rather as a synthesis of the two models, referred to as a hybrid, or an incorporated co-operative within the public sector. The features of the hybrid arrangement are grouped within the following categories: land/property; finances; property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governance and decision-making practices; education and community programs; housing charges/rents; and living in public housing. The final section of this paper locates the Atkinson experiment within the tenant-management literature in public housing and also discusses the conversion as a process in community development. Although it is premature to determine the efficacy of this model, the results are likely to influence the movement for increasing tenant involvement in the management of public housing.  相似文献   

18.
在人们的价值观和对生活的需求日趋多样化的今天,单一的居住模式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可变型住宅作为新的居住模式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相继出现了SAR理论等重要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9.
代晓利 《规划师》2012,28(Z1):71-74
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已进入新阶段,如何做好保障性住房的设计必须探索新思路。香港小户型住宅的形成与规划设计基本是围绕着公屋建设展开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目前已经十分成熟。借鉴香港公屋的设计经验,以"集约化设计"为理念,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应优化楼面布局,充分利用空间,体现空间高效性与复合型,关注细部设计,体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20.
基于重庆市作为中国西部唯一的中央政府直辖市,同时作为中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枢纽,准确地把握重庆市的住宅市场发展方向,对于中国“西部大开发”和重庆市的顺利发展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