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徐群杰  曹敏 《华东电力》2007,35(3):13-15
采用交流阻抗法和极化曲线法,研究了两种环境友好型水处理药剂聚天冬氨酸和钨酸钠的单一配方及其复配对模拟水中白铜(B30)的缓蚀效果.研究表明:聚天冬氨酸和钨酸钠各自的单一配方对于B30均具有一定的缓蚀效果,其中聚天冬氨酸在浓度为15 mg/L时对B30的缓蚀效果最佳,钨酸钠在浓度为10 mg/L时缓蚀效果最佳.在缓蚀剂总浓度为20 mg/L时,聚天冬氨酸与钨酸钠配比为6∶1、3∶1、1∶3和1∶6时对B30具有明显的缓蚀效果,其中以配比为6∶1时最佳且具有缓蚀协同效应,缓蚀率达94.52%.  相似文献   

2.
聚天冬氨酸及其复配对3%NaCl溶液中黄铜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交流阻抗法和极化曲线法,研究了两种环境友好型水处理药剂聚天冬氨酸和钨酸钠的单一配方及其复配对3%N aC l溶液中黄铜的缓蚀效果。研究表明:聚天冬氨酸和钨酸钠各自的单一配方对于黄铜均具有一定的缓蚀效果,其中聚天冬氨酸在浓度为40 m g/L时对黄铜的缓蚀效果最佳,钨酸钠在浓度为40 m g/L时缓蚀效果最佳。在缓蚀剂总浓度为40 m g/L时,聚天冬氨酸与钨酸钠配比为3∶1时对黄铜的缓蚀效果最佳,且具有缓蚀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3.
聚天冬氨酸和钨酸钠复配对模拟水中黄铜的缓蚀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徐群杰  龚健  周国定 《华东电力》2005,33(10):15-17
采用交流阻抗法和极化曲线法,研究了两种环境友好型水处理药剂聚冬天氨酸和钨酸钠的单一配方以及复配对模拟水中黄铜的缓蚀效果。研究表明:聚冬天氨酸和钨酸钠各自的单一配方对于黄铜均具有一定的缓蚀效果,在缓蚀剂总浓度为20 mg/L时,聚冬天氨酸与钨酸钠配比为6∶1时对黄铜的缓蚀效果最佳,并具有协同效应。极化曲线研究表明PASP和Na2WO4复配对黄铜的缓蚀机理主要为阳极性缓蚀剂。  相似文献   

4.
用静态挂片法、静态阻垢法、正交法结合塔菲尔极化曲线法研究了聚天冬氨酸(PASP)和钨酸钠(Na2WO4)等绿色水处理剂在高浓缩倍率循环水条件下对304不锈钢的缓蚀阻垢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浓缩倍率循环水条件下,用锌盐做添加剂(2 mg/L),当缓蚀剂总浓度为80 mg/L时,PASP和Na2WO4复配对不锈钢具有良好的缓蚀阻垢效果,其最佳复合配方是:40 mg/L PASP+40 mg/L Na2WO4。两者复配对不锈钢的缓蚀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5.
聚天冬氨酸应用于循环冷却水的阻垢缓蚀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火电厂循环冷却水水质研究了聚天冬氨酸(PASP)的阻垢性能及对凝汽器铜材质(HSn-70A铜)的缓蚀性能.试验结果表明,PASP阻垢效果优良,但单一PASP的缓蚀用量较大.为此,对PASP的复配方案进行了研究.筛选出的最佳复配配方为10mg/L PASP+0.5 mg/L BTA+20 mg/L钼酸钠+10 mg/L葡萄糖酸钠.采用该配方后HSn-70A铜的腐蚀率仅为0.000 4 mm/a,缓蚀率达到了99.17%.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锌离子电池循环性能不好、容量下降机理不明确等问题,以超细锌粉为负极、硫酸锌为电解液、α-MnO_2为正极,系统研究了锌负极的缓蚀工艺、电解液浓度和导电剂种类及含量对锌离子电池放电性能的影响。锌负极析氢实验表明在2 mol/L的硫酸锌电解液中,采用单一缓蚀剂时,不同缓蚀剂对超细锌粉的缓释效果CTABBTAPVP,当CTAB的加入量为60 mg/L时,其缓蚀效果最好,缓蚀效率达到51%;电解液浓度实验表明硫酸锌电解液的浓度为2mol/L时电池的性能最佳;导电剂实验表明使用乙炔黑作导电剂,正极添加质量分数为40%MnO2,负极质量分数为25%Zn时电池的放电比容量最高可达613 mAh/g。  相似文献   

7.
高聚物聚氧化乙烯(polyethyleneoxide,PEO)、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PAM)能够减少管道中流体阻力。目前,电厂脱硫主要以湿式石灰石石膏法为主,脱硫系统中循环泵传输浆液产生巨大的阻力耗能。因此,文中针对电厂脱硫系统进行减阻实验研究。模拟实际环境中的生产情况,在湿式石灰石脱硫浆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减阻剂,研究浆液流体特性以及高聚物的减阻性能。基于影响高聚物PEO、PAM减阻效果的因素实验分析,探索最佳的减阻剂配方。研究表明,高聚物PEO、PAM均存在自最佳减阻浓度;减阻剂配方由PEO、PAM、硫脲3种组分按质量浓度配比3:1:2组成,600 mg/L减阻剂的减阻效果最佳,最佳减阻率在40%左右。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2-十一烷基-N-羧甲基-N-羟乙基咪唑啉(UHCI)在氨基磺酸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8%(wt)的氨基磺酸溶液中加入0.4%(wt)的UHCI,在温度为60℃、流速为0.36 m/s、Fe3+浓度为300 mg/L,酸洗时间为4h时的腐蚀速率为0.989 1 g/(m2.h),缓蚀效率达到92.5%以上。说明该烷基咪唑啉性能稳定,在高温、流动的条件下仍然具有较好的缓蚀效果。  相似文献   

9.
钨酸盐与乌洛托品对碳钢协同缓蚀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法研究了钨酸盐、乌洛托品在氯化钠介质中对碳钢的协同缓蚀作用。结果表明:90%钨酸钠 10%乌洛托品在氯化钠介质中对碳钢具有明显的协同缓蚀效应;且随着总浓度增大,缓蚀效率提高;缓蚀膜兼有钝化膜和吸附膜。  相似文献   

10.
燃气轮机压气机水洗废液中污染物主要为难降解溶解性有机物,有机物(COD)质量浓度为2 132 mg/L,常规生物法、混凝法及臭氧氧化法无法对其进行降解。为此,采用芬顿-混凝组合工艺处理某燃气轮机压气机水洗废液,试验优化工艺条件后可实现废液达标排放。结果表明:芬顿-混凝组合工艺最佳处理条件为初始pH值为3,H2O2/COD质量比为1.594 0,H2O2/Fe2+摩尔比为22,反应时间为30 min,反应温度为80 ℃,混凝剂PAFC投加量为 5 mg/L,助凝剂PAM投加量为0.5 mg/L;废液中溶解性有机污染物通过芬顿氧化去除,COD质量浓度降至320 mg/L,去除率达85.0%,混凝工艺能高效去除芬顿反应产生的悬浮物和色度,去除率达98.6%和99.0%。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张家口发电厂循环冷却水中各因子对凝汽器铜管的腐蚀影响,在分析了循环冷却水水质情况的基础上,针对两种缓蚀阻垢荆zD-1和ZD-2分别进行了阻垢和缓蚀效果试验,接着进行了循环水各因子对三种凝汽器铜管管材的腐蚀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缓蚀阻垢刺的阻垢和缓蚀性能相似,且均能满足实际生产要求;B30铜管的抗腐蚀性能优于70...  相似文献   

12.
分别在1 000 MW和600 MW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给水系统进行了加氧处理工艺试验,考察给水低氧量(氧质量浓度﹤30 μg/L)处理控制给水系统腐蚀的可行性。在给水系统钝化膜形成阶段和钝化膜形成后分别进行了给水低氧量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钝化膜形成阶段应保持较高的给水加氧量;在钝化膜形成后,保持给水氧的质量浓度10~20 μg/L能够维持钝化膜长期稳定,使给水系统得到保护;为防止疏水系统管路腐蚀,给水采取低氧量处理时应将给水pH值控制在9.3以上,不宜再低。  相似文献   

13.
林海斌  洪淑娜  梁曼  周合兵  李伟善 《电源技术》2011,35(10):1227-1230
采用电化学方法、扫描电镜以及组装实体电池放电测试等方法研究了硝酸铋[Bi (NO3)3]、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及由两者组成的复合添加剂对锌在3 mol/L KOH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添加剂均具有一定的缓蚀作用,但与单一添加剂相比,复合添加剂的缓蚀效率更高,这归因于复合添加剂之间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碱锰电池有机代汞缓蚀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金属锌在KOH溶液中存在腐蚀析氢现象,通过析氢实验和极化曲线法研究了6种具有不同亲水链长度的有机缓蚀剂对锌在KOH溶液中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6种化合物对锌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蚀作用,其中癸烷基(八)氧乙烯醚磷酸酯钾盐(PEE)可使锌粉析氢量减少70.6%,缓蚀效率可达78.7%。缓蚀剂浓度和结构是影响缓蚀效率的重要因素。浓度太低,形成的保护膜薄,缓蚀效率低;浓度太高,吸附不均匀,也不能提高缓蚀效率。此外,缓蚀效率的高低还与缓蚀剂的分子结构有密切的关系,亲水链短,缓蚀剂的溶解度低,溶液中的缓蚀剂分子很少,无法在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膜,缓蚀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15.
凝结水精处理树脂油污染特性与复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永言 《广东电力》2009,22(11):44-49
针对汽轮机油对精处理树脂的污染特性、复苏效果进行了系列试验工作,主要试验内容包括分别在20℃、30℃、40℃条件下用不同质量浓度(30mg/L、50mg/L、100mg/L、300mg/L、500mg/L、1000mg/L、2000mg/L、5000mg/L、10000mg/L)的46号汽轮机油浸泡阳树脂、阴树脂,测定油污染后其工作交换容量的变化情况;然后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复苏处理,比较油质量浓度、温度对树脂复苏效果的影响;研究、比较不同复苏液对树脂的复苏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油质量浓度的增大,浸泡时间的加长,树脂污染程度加重,复苏程度降低;溶液的pH值升高时,树脂污染减轻,复苏效果变好;效果较好的复苏液为10%NaCl+2%NaOH+0.2%OP-10+3%Na3PO4(化学分子式前数值为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6.
田如锦  孙俊才 《电源技术》2006,30(11):895-897
由于低成本、高强度、易于加工成薄板及其耐蚀性,不锈钢被认为是用做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双极板的理想材料。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一种奥氏体不锈钢在H2SO4和2mg/LF-水溶液中的腐蚀行为,测量了钝化膜与碳纸间的界面接触电阻。结果表明,这种奥氏体不锈钢在H2SO4和2mg/LF-水溶液中呈现明显的活化-钝化转变,随着H2SO4浓度降低,耐蚀性提高,界面接触电阻增大。  相似文献   

17.
丙酮肟(DMKO)在停炉保护及酸洗钝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实验室缓蚀效果试验和钝化条件试验,确定了丙酮肟作为停用保护缓蚀剂和化学清洗钝化剂的工艺条件。现已成功应用于国产1025t/h亚临界锅炉的长期停用保护(一年以上)和化学清洗钝化处理。它对金属的缓蚀效果优于钝氨液及联氨液。在金属表面形成的钝化膜性能优于联氨钝化膜。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方法、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咪唑、聚乙二醇400及由两者组成的复合添加剂对锌在3mol/L KOH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添加剂及其组合均具有一定的缓蚀作用,但与单一添加剂相比,由咪唑和聚乙二醇400组成的复合添加剂缓蚀效果明显更好,这是由于咪唑和聚乙二醇400之间产生了协同作用所致,这种协同作用表现在有咪唑存在的情况下,聚乙二醇400更容易吸附在锌电极的表面,此外,两者能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对方在结构上的不足,提高缓蚀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